中国戏与傀儡
今日推送之《中国戏与傀儡》录自《春申续闻》,作者陈定山,工书画,兼善诗文。《春申旧闻》是陈定山的掌故随笔,描写旧上海文人逸事、艺坛杂俎、风俗市情、社会秘辛、菊坛掌故、勾栏风月、黑道传说等等。《春申旧闻》初版于1954年11月,1967年9月《春申旧闻》和《春申旧闻续集》合成一册,改由台北世界文物供应社出版,1976年1月,世界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春申续闻》。
中国戏与傀儡
中国戏原始于傀儡,这句话说来太突兀,也许有人不信,但明朝人的《柳阴琐记》便说:“今戏源于傀儡,列子以偃师刻木人,实傀之始。”宋朝人杨大年诗:“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吝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这郭郎和鲍老,也是傀儡的别名(见《后山诗话》)。还有《封氏见闻》说:“大历中有刻木为尉迟公斗突将之像,动作不异生人。又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景,良久乃毕。”可知傀儡演戏不但盛于北宋,连晚唐时也盛行了。
傀儡戏《水浒传》
傀儡一名郭秃,见于《风俗通》与《颜氏家训》,谓是前世有郭姓而病秃滑稽调戏,故后人为其像,呼为郭秃。是傀儡戏且行于六朝以前,不待唐宋始盛了。
不过,唐宋的傀儡,止于搬演,六朝的傀儡,止于滑稽。并不说它与唱合一,这是因为古代歌舞,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原故。歌剧开始,厥有两大源流:一、来自印度的《目莲变文》。二、为产自中国的《西厢传奇》。现在先说《西厢》,很多人以为《西厢》创始于辽金时代的董解元,却不知北宋赵令畸已有高调鼓词,谱《西厢传奇》,但只有词曲没有白文。到了董解元作《弦索西厢》,则有曲有白,专以一人弹唱,并不搬演金章宗作清乐。有所谓“连厢”,则带唱带演了,法以一人司唱,配以琵琶、笙、笛,各一人列坐弹唱,另用傀儡,在前搬演,男名“末泥”,女名“旦儿”。生、旦之名,由此而起。按元曲无生,以末为男角,旦为女角。明代乐府始以生代末为主角,而末退居副角地位。昆班十六脚色:五生、五旦、三丑、二净、一末是也。
《弦索西厢》既创始于金元,但用傀儡与人合演的办法则在南宋时代已经盛行,也就是原始的高腔[按:高腔源出弋阳(安徽)]。有宋南渡,北乐沦亡,教坊曲院只有帝王御用才有享受,民间歌乐不得不求之民间,于是徽班原始是弋阳腔乘时崛起,大为流行。他的搬演,唱的人则在后面,后来才进化到了一人在场上唱歌,而许多人在场后接唱的高腔。此种唱法,实在是傀儡戏的遗制,至今还存留在绍兴(大调)、川戏、桂戏里面,而没有完全泯灭。
中国戏在清朝乾嘉时代,以昆曲为正宗,昆曲的原始是传奇,当然脱不了《西厢》的影响。既则用活人来搬演,既歌且舞了,但是它的动作,并不脱离傀儡。嘉道以来,皮簧盛兴,皮簧的源始乃是徽班,他的动作并不脱离傀儡,也不离高腔。高腔是从傀儡发达而来的,二者合流,所以中国戏直到如今,它的动作也没有脱离傀儡的形式。
荣记大舞台旧影
最明显的是,国内外场、转椅、挖门、开打、么二三、过合等等,都是来回转成圆形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转来转去地去做,说这样做是方便吗?也不很见得,但是演员们却天经地义地恪守成规,一陈不变,如果你挖错了门,转错了椅门,落得哄堂大笑,好像连观众也眼熟能详,不许你舛诀分毫。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你没留心看傀儡戏,如果你看过“荣记大舞台”的傀儡戏,你就恍然明白了。
我曾经因为荣记大舞台的提线人搬演傀儡种种动作完全和真人上台一样而致敬佩服。提线人却告诉我:“每个傀儡身上有好几根线索,牵动各部动作,如果不能如此大转身时,那些牵线就要打拼一处不能动了。这是老师傅传授,不是仿自京戏。”于是,我才恍然生出一个大悟,原来中国戏的祖师爷,是傀儡戏,连带我还想到戏班里为什么要供老郎,则不是傀儡么?也许就是唐宋人所谓“郭郎”亦未可知。
(《春申续闻》)
- 阅读链接 -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