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斩窦娥》与《单刀会》

陈定山 梨園雜志 2022-07-30

日推送之《<斩窦娥>与<单刀会>》录自《春申续闻》,作者陈定山,工书画,兼善诗文。《春申旧闻》是陈定山的掌故随笔,描写旧上海文人逸事、艺坛杂俎、风俗市情、社会秘辛、菊坛掌故、勾栏风月、黑道传说等等。《春申旧闻》初版于1954年11月,1967年9月《春申旧闻》和《春申旧闻续集》合成一册,改由台北世界文物供应社出版,1976年1月,世界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春申续闻》。


《斩窦娥》与《单刀会》


 最近,有人从香港来,云:收听到程砚秋的《六月雪》。他把窦娥清算了。六月雪没有下,窦娥是死在法场上的,后来她的父亲窦御史回来,再“斗争”山阳县,把县令胡理国斩首法场,来个以牙还牙,了此一重血案。


程砚秋之《金锁记》

 按《六月雪》原名《窦娥冤》,是元人关汉卿作的北曲,与《关大王单刀会》,同为两大名剧。窦娥倒确是斩首的,故名《窦娥冤》,在《元曲选全集》里还可以找到这本子,但是唱法久已失传。后人怜念窦娥死得冤枉,才把本子改了,兼采“邹阳下狱,六月飞霜”的故事,把她救活了。故《斩窦娥》又名《六月雪》,而且增加了母子、夫妻的团圆,这是人类的天然同情性。历史、故事有许多缺陷而由编剧人来填补的戏文,指不胜屈。程伶为什么要把窦娥小小年纪,绑赴法场,实行斩首?复古耶?抑残忍的天性暴露,则不可得而知矣!


 在清朝人的笔记里,还有一种奇谈,说:“窦娥斩首法场,当时还生下一个遗腹子,便是关大王。”这种齐东野语,当然一是由于窦娥死得可怜,而要给她一个好儿子,出口气;二是由于《斩窦娥》与《关大王单刀会》都是元人关汉卿的杰作,古本刻在一起,也许当时常常会连台演唱,于是就发生了这种无稽之谈。倒也是谈关羽传奇的一种补遗,不妨与《斩雄虎》《斩貂婵》之类并传,多添一段佳话。


 现在再来说一说关汉卿的《单刀》。


 关汉卿这本元曲,共分四折,全名是《关大王单刀会》,其实关羽生前只封到汉寿亭侯,没有封王。关汉卿尊他为关大王,也如明清人尊他为关公一样,可见关羽的威仪显赫,早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李洪春、范宝亭之《单刀会》

 (按:《北史》王肃赞杨大眼,关张不过是也。奚康生亦有关张之目。唐李商隐诗:或为张飞胡,或如关羽赤。其名之盛由来已久,但皆关张并称。独尊关羽则始于金元,盖评话开端,而元曲又加甚焉。至明末,则关庙满中国矣。说者谓实因魏忠贤失败,其生祠均改作关庙。然不可得考,亦清人笔记,小说家言耳。)


 关汉卿曾仕金,后乃入元,故对蜀汉的尊崇关羽,亦如《紫阳纲目》之尊崇刘备,未可厚非。全剧共分四折:一,孙权与鲁肃谋夺荆州,乔国老谏阻;二、鲁肃问计于司马德操,德操阻之。这两折,便是出现在汉调所余留的《乔府求计》,不过汉调把司马德操,索性改为乔国老,百代收有汉剧老生余洪元唱片,一声“大夫呀”,当时亦落得千人效学。


 这里,我们先谈一谈乔国老。按《吴志·周瑜传》:桥公二女,孙策纳大桥,瑜纳小桥。《魏志》称,梁国桥玄,器异太祖(曹操)。黄垆腹痛,便是曹操过太尉桥玄墓前的纪念悼语。桥玄的名字见《续汉书》,字公祖,光和中为太尉,以病免卒,世称名臣。则乔公应该是桥玄(有木字旁的)。自杜牧之有“铜雀春深锁二乔”之诗,桥公便成了乔公,二桥便成了二乔(记得幼时读《三国演义》,孔明诵曹植《铜雀台赋》:“连二桥于东西。”圣叹批云:“改得好。”尝窃笑之,以为乔本是桥,何劳改作?及长读《铜雀台赋》,竟并此句而无之。《演义》欺人。圣叹亦未尝读赋也)。


 (又按:圣叹六才子书目,《庄》《骚》《李》《杜》《水浒》《西厢》,并无《三国演义》在内,而批出毛宗岗之手,圣叹不过为毛作序,称之为第一才子,坊间射利,因此误会,遂有第一才子(《三国》)、二才子(《荟芳园》)、三才子(《平山冷燕》)、四才子(《琵琶记》)、五才子(《水浒》)、六才子(《西厢》),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三国演义》俨然居首,历三百年而无正其误者。)


 《三国演义》的乔玄又见于《甘露寺刘备招亲》,不知太尉桥玄,固在后汉光和年间已经故世,他是看不到刘备招亲的,但剧中称之为“国老”,当本于关汉卿的《单刀会》,是无疑义的。


 《单刀会》的第三折是《王文下书》,第四折《单刀会》,这两折,已在《关羽》篇说过,兹不赘述。现在我们来说一说,关羽手中的这把刀。


影星王元龙与韩富信合演《单刀会》剧照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确是说着关羽的刀:“羽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但疑是佩刀。《演义》说:“关公铁青龙偃月,一名冷艳锯。”明陈懋仁《庶物异名疏》:“关壮缪青龙偃月刀,一名冷艳锯。”如果《演义》确是罗贯中手笔的话,则陈疏全采俗说。但我觉得《三国演义》不似元人手笔(此说甚长,兹不赘),则《演义》实以陈疏为蓝本矣。清包汝楫《南中纪闻》:“青龙刀在荆州南门关帝庙中。”直以庙中供物为古人遗迹,今人可发一笑矣(昔有士子掉文,读“呕”为区,旁一人嘲之曰:今人可发一笑,盖故读“令人”为今人耳)。


 关羽用刀,《蜀志》并无明文。《羽传》:“刺颜良”斩而用刺,则非刀明矣。唯《马超传》引《山阳公载记》:“羽仗刀直立。”似可为佐证。但马超入蜀,羽在荆州,何得仗刀直立于玄德公之后耶?《吴志》,诸将军单刀俱会,则操刀者非关羽而为诸将。然谈关刀者固均以《关大王单刀赴会》为蓝本也。


 又鲁肃在戏剧中始终称鲁大夫,而且纱帽、官衣,一成不变。按鲁肃仕吴,初为赞军校尉,代瑜领军为奋武校尉。后屯陆口拜偏将军,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蜀定益州,吴令鲁肃争三郡,进驻益阳。刘备闻之自还公安,遣羽拒肃,即单刀会也。按公安在长江之南,益阳且在洞庭湖之南,关汉卿不考地理,乃谓之“过江赴宴”,题目全误。而过江曲白中乃有:“此非是水,乃当年赤壁鏖兵,流不尽的英雄血泪也。”不知鏖兵在乌林,其长江对岸为嘉鱼,与益阳可谓风马牛不相涉,而“大江东去”(《过江赴宴》,《新水令》的第一句)至今脍炙,与苏东坡黄州赤壁,同为千古口实。


《群英会》谭富英饰鲁肃


 鲁肃殁年四十六,一生未就文职。《吴志·本传》说他:“体貌魁梧,挈剑、骑射,又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是肃乃材武雄杰人也。戏剧乃连一副盔铠也不给他穿上,毋亦深负鲁大夫乎哉。


 昆曲有《训子》《刀会》二折,即元曲之第三四折,徽剧无《训子》,仅有《刀会》。见鲁大夫时,有“二十年来,彼此须发苍了”,昆曲作“二十年来鬓发消。”似徽胜于昆,然争三郡,事在建安十九年,距赤壁之役仅六载耳。


 元曲《单刀会》,未言日月。昆曲则言“五月十三”,徽剧本之。今乃以五月十三为关羽生日,又云:是日必雨,乃周仓磨刀水,抑之涎而又涎矣。


(《春申续闻》)


- 阅读链接 -


京剧里的“关公戏”有多少?

关公戏的渊源

予之「金井锁梧桐」索解

谈戏班班规

从“辙口”说到《打鼓骂曹》的一段流水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