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玉茹:学习梅师的革新精神

李玉茹 梨園雜志 2022-05-01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本刊

 梅兰芳大师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在上海京剧界举办的纪念演出中,我同俞振飞先生合作演出的《贩马记》是他老人家教我的第一出戏。


 我从梅师学艺,是在1942年夏天。那时,上海处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之下。梅先生为了表现中国人民的气节,蓄须明志,谢绝舞台,闲居在家。我每天下午都到思南路先生的寓所,请先生教戏。


 先生教我十分严肃认真。我记得当时单是《贩马记》中“哭监”的一个下场的两句唱词“待等相公回衙转,把父含冤说一番”,他就不厌其烦地给我说了十几遍,稍不合要求,就要重新来过。他告诫我说:“你别小看这个下场,它是承前启后的重要关键,走不好就会使戏断掉。你在这里不仅要以准确的情绪和动作把观众带进戏里,还必须为后头的戏做好铺垫。下面紧接着是赵宠在小锣中上场,如果桂枝的戏做不好,就会影响小生的上场。”从这里可以看到,先生从整出戏的全局出发,绝不一味只顾突出个人,不顾其他。这表现了先生高尚的戏德,也表现了他对艺术的一丝不苟,对我教育很深刻。


梅兰芳、姜妙香之《贩马记》


 记得有一次,他来看我演出《霸王别姬》,当时我才二十出头,又有武功底子,在“舞剑”一场中,特别来了劲,又是“探海”,又是“蹦子”,着实露了几手,博得了满堂彩声,自己十分得意。可是先生看后,却严肃地批评我说:“你再有武功,可千万别搁在这儿用。虞姬此刻知道自己和项王被困垓下,她是满腹哀愁,强打精神在安慰项王,怎么还有兴致卖‘溜’(戏班的行话,指动作轻快敏捷)呢?要考虑人物的处境和情绪,这儿不是卖‘溜’的地方”。当时我已是一个挑梁搭班演主角的演员了,平时听到的总是捧场话,像先生这样直言不讳,诚恳的批评,对我来说是特别珍贵的。


 梅先生是我国京剧艺术继往开来的大师。他坚持不懈地发展京剧事业,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他是京剧史上一位重要的改革家:他首先取消了检场,净化了舞台;在音乐伴奏方面,唱皮黄时加进了二胡,唱吹腔时加进了笙,丰富了伴奏的音色;在化装造型上,他参照古图,首创了“古妆头”;在表演上,他熔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炉,创造了“花衫”这个新行当,开拓了京剧旦角的表演领域。要进行这些改革,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不但需要有见识和胆略,而且还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先生正是凭着这两点,再加上他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完成了这些改革。


梅兰芳《霸王别姬》舞台照片


 梅先生在艺术上极富于创造精神,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艺术创造。他的艺术创造绝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认真继承传统,广采博取的基础之上。他自幼勤奋好学,并尊重前辈,对前辈的艺术成就绝不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而是首先把它充分继承下来,然后再慎重地加以改造。


 就拿《贩马记》这出戏来说,他原是向陈德霖老先生学的,后来又向乔蕙兰老先生学过,他先把陈、乔两位老先生的艺术充分学到手,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修改、锤炼和加进新的创造,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出戏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水平。


 又如他的擅演剧目之一《贵妃醉酒》,有许多身段动作非常优美,可是原来掺杂着某些不健康的内容。梅先生是请路三宝先生教他这出戏,路先生怎样教,他就怎样学,一招一式都按路先生的路子演。后来当他真正掌握了这出戏,就不再为传统所束缚,而是根据更高的美学要求对它进行去芜存菁的改造,使之面目一新,现在一般人都把《贩马记》和《贵妃醉酒》列入梅派代表性剧目之内,事实上梅先生在这两出戏中也确实花了不少心血。可是梅先生自己在谈到这两出戏时,总不肯忘记教他戏的那几位老先生,总要说明他的师承渊源。这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前辈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继承传统的重视,他对继承与革新之间的关系有比较辩证的看法。


 作为一位驰誉中外的艺术大师,梅先生一生都在追求表演艺术的完美与精湛。他平时虚怀若谷,经常考虑观众的意见、朋友的意见,乃至自己学生的意见,可是他绝不肯为取悦群众而损害艺术。他在安排技巧、唱腔时都严格按照剧情和表现人物的需要,绝不肯博取彩声而不管合理与否。  《贵妃醉酒》中的“闻花”,究竟是两次好,还是三次好呢?如果当中来个大旋转,多做一次“卧云儿”身段,准能多要上一个“碰头好”。但他请教了汉剧老艺人,考虑到舞台上的造型不宜过多地重复,所以他后来只用了两次“闻花”。这完全是从艺术效果来考虑,并非因为年纪大了而省去一次。


梅兰芳之《贵妃醉酒》


 我们要学习梅派艺术,更要学习先生的革新精神。因为,流派要“流”,不流即止。我牢记着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非常恳切的话:“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学我。”是的,我们绝不能泥古不化,故步自封,一定要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为京剧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先生的愿望。


(《人民日报》1981年8月6日)


-历史推荐-


李玉茹《贵妃醉酒》的表演

名坤伶访问记:李玉茹

梅兰芳先生身边的人(记许姬传先生)

梅兰芳院长在就职典礼上谈戏曲改革

姜椿芳:我和梅兰芳、周信芳的交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