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辕门射戟》:“衡量小生演员功力深浅的一出戏”

何时希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一)“射戟”的唱腔


 在最初,我的“射戟”和“夺小沛”都是向俞仁安先生学的,他是朱素云的学生,上海“雅歌集”票房初期的票友,一名侠公,能演文武昆乱之戏很多。

 

 之后,我向俞振飞先生学过“射戟”。他的特点是:“将军休要逞刚强”那段二六,是对张飞唱的,二六末句“退后一步又何妨”下,多“何必逞强”四字;接着转向纪灵唱“纪将军休要怒满膛”的一段快板,这都是与众不同的。其余快板的词句,比别人多一些,而且很多利用了八字句和九字句,跟一般七字句、十字句的京剧通套不同,这就增加了使腔的波叠和美感。这出戏是俞先生拜程继仙后,学皮黄的开蒙戏。以后他还吸取了张宝昆的成份在内。


俞振飞之《辕门射戟》

 

 姜妙香先生的“射戟”是冯蕙林的路子,一大部分又是朱素云的嫡传。老前辈对于艺术的追求,是从不感到自满的,当我向姜先生学“射戟”的时候,他听我的唱法和词句里面,有可听和通顺、合理的地方,他就加以吸取,张荣奎给我所说过“定军山”快板吞吐(气口)的方法,也吸收进“射戟”的唱腔里面,唱腔既丰富了,又改定了一些词句,现在最盛行的姜派“射戟”就是这样形成的,这大约是1939年的旧事。

 

 以后我又把这个定型交流给俞振飞先生,他觉得比他原有的,内容更充实些,他也参照这个路子演唱了。


姜妙香

 

(二)“射戟”的历史考略


 下面我把“射戟”的剧情,从历史上作一些考证:


 《魏志》:“(刘)备东击(袁)术,(吕)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剌史。”

 

 这一段记载是剧中纪灵夺取小沛(小沛正是刘备驻屯之地),和吕布自称“镇守徐州”的地理根据。

 

 《魏志》:“(袁)术遣将纪灵等,将步骑三万攻(刘)备。”


叶盛兰之《辕门射戟》

 

 纪灵为什么要攻刘备呢?这个理由很简单:在后汉末期,群雄并起,他们想扩展自己的土地,巩固自己的势力,常是互相攻击,只要与他自己有利,是不需要有什么正当理由的。


 根据上面所引的二段《魏志》来并看,纪灵的攻打刘备,是因刘备先东击袁术,然后袁术才遣纪灵给刘备以还击的。

 

 《魏志》:“备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

 

 这样看来,吕布辕门射戟的原因,乃是为了回护他自己的利益,并不是像一般褒美他的人说,他这是“排难解纷”的仗义行为。

 

 《魏志》:“(布)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布于沛西南一里安屯,遣铃下请灵等,灵等亦请布共饮食。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载,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这大段文字,正是“辕门射戟”的全部本事,戏剧和历史完全相符,不过“灵等亦请布共饮食”,则纪灵是主,而吕布是客,是小小不同处。


章遏云反串《辕门射戟》

 

 在“射戟”剧中,张飞跟吕布有深冤宿仇的表演,为了什么呢?《英雄记》上说:“布水陆东下,到下邳西四十里。(刘)备中郎将丹阳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翼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翼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阳兵有千人屯西白城门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阳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阳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天破翼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前半段文字,是京剧“打曹豹”的根据。你看这鲁莽暴躁的张飞,好容易杀了曹豹,得了下邳,他不能安抚闾阎,使民间紊乱得人与人之间也不肯相信了,却让吕布渔翁得利,轻轻地夺了去,而且狼狈得连他的皇嫂都顾不得保护了。这黑脸的比他红脸的二哥“千里送皇嫂”,可差得远了。他吃了吕布这样一个大亏,见面之时,怎能不恨。

 

(三)“辕门射戟”与“夺小沛”

 

 “辕门射戟”这个故事,是吕布生平仅有两件好事之一,另一件是刺死董卓,诚然,除去了董卓这样的头号汉贼,不能不是好事,但追寻其出发点,却是为了报私怨,《三国演义》上说他为王允的义女貂蝉。而“辕门射戟”的好事,也不能说他是解除了袁术“以众暴寡、以大压小”的威胁,和免除了刘备的一场战争危险,是什么“仗义解和”的正义行动。


 试看《魏志》:“刘备东击袁术,吕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吕布趁着刘备东击袁术的机会,袭取了下邳,渔翁得利,却把一个多事的小沛送给刘备,让他做替罪羊去当敌,果然袁术“遣将纪灵等,将步骑三万攻刘备”,吕布的打算,是“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二节均见《魏志》),为刘备解围,正是为了安定吕布自己,那末这件事也只是吕布的自私自利而已。

 

 但“辕门射戟”不失为小生唱工戏中、以快板为主的一出好戏,小生唱娃娃腔的调底,嗓子须高,胡琴定弦一般须在亿字调,而快板则因换气频繁,唱高调门时尤为吃力,如功夫稍弱,往往会显出气怯力软,咬字浮飘,而不能送远,可以作为衡量小生演员功力深浅的一出戏。


王举东之《辕门射戟》

 

 很多人以为“辕门射戟”就是“夺小沛”,剧情的确相类,但演出上完全不同,可说是一个故事,两种结构,编为两个剧本,一个是以吕布为主角,其他角色均不很重要,以唱工为主,即“辕门射戟”;一个也是以吕布为主角,但把张飞部分大大地增强了,成为小生与架子花脸并重,甚至在好花脸演来,可以夺去小生的声势,使小生黯然失色。


 过去上海某戏院曾要贴“夺小沛”,袁世海欣然愿任张飞一角,他说捧捧师哥,但叶盛兰却不肯演吕布,可见“喧宾夺主”,这个小生名为主角,实是不好演的。拿小生来说,是唱工、做工、武工并重的,那是“夺小沛”。下面先将“夺小沛”的演出场子,介绍一下:


 第一场:雷薄、陈兰“起霸”,纪灵念“点绛唇”上,高台发兵,下。

 

 第二场:吕布“引子”上,韩胤奉袁术命送米二十万斛,要求在纪灵夺取小沛时,不要帮助刘备(此事在《后汉书》、《魏志》上,均有根据),吕布写信约纪灵、刘备来解和,唱导板、原板、二六、快板,下。

 

 第三场:刘备引子上,同关羽、张飞上城观看敌势,纪灵人马过场,刘等下城,吕布下书人来,刘、关、张唱,下。

 

 第四场:吕布念“粉蝶儿”上,刘、关、张上,张飞与吕布争吵,提起因一时酒醉,被吕布夺去徐州。纪灵、雷薄、陈兰上,摆筵、吕布唱导板,张飞吼叫,雷、陈误为雷鸣,惊跌介(后台名雷薄,陈兰二个丑角为“草包”,大概笑其无用也);吕布接唱原板。纪、张争吵介,吕布唱快板,以箭射中画戟,表示其威力,要求两家罢兵,写信给袁术,纪灵取信下。报子上,纪灵讨战,吕布与纪灵“会阵”、“开打”,纪败下,吕三笑介,刘备谢吕,下场,完。(按:“开打”可多可少,根据自己的武工和条件来决定,或是让雷薄、陈兰“接锤”,或是吕布加一场“追上”,都无不可。)

 

 下面再介绍“辕门射戟”的演出场子,以资比较:


 第一场:纪灵上,念“点绛唇”,高台发兵,下。

 

 第二场:吕布“引子”上,纪灵送礼人上,下,刘备下书人,下,吕布写信约纪灵、刘备来解和,唱二六、快板,下。

 

 第三场:纪灵人马上,唱流水,下。

 

 第四场:刘备、张飞上,吕布念诗上,张飞与吕布敌视介,纪灵上,摆筵,吕布唱导板、慢板,纪灵唱,张飞与纪争吵,吕唱二六,快板,两面敬酒,纪、刘不受介,吕唱快板,同下。


 第五场:军士拾画戟上,插在中间,吕布唱导板上,射戟,写信唱快板,纪灵取信,唱下,刘备唱下,张飞责吕布,下,唱布唱快板,下场,完。


《辕门射戟》程少余之纪灵

《辕门射戟》李世霖之刘备

 

 从“夺小沛”与“辕门射戟”二剧的演出场子,以及演、唱方面,可以指出有下列不同点:


 1、角色方面:“小沛”多了雷薄、陈兰两个丑扮的靠将和净扮的关羽。韩胤送礼是暗场,刘备没有要求解和,所以也没有下书人,解和是吕布的主动。“射戟”写信后,则是交给纪、刘二个旗牌带回去的。

 

 2、场子方面:“小沛”刘备有城楼,纪灵仅是过场,而“射戟”则只有纪灵流水过场,没有刘备城楼。“射戟”另加一场射戟(第五场),“小沛”则当场即射,且当场开打,只有四场。


 3、检场方面(舞台调度):第一场同样有纪灵的高台。第二场吕布:“小沛”中是升帐,坐里座的,“射戟”则是坐帐外小座。第三场刘备在“小沛”中多一城楼片子。第四场“小沛”是三开桌,吕布自踞中席,“射戟”则是外八字桌,二张桌子,吕布在大边桌的旁座,向内陪着纪灵。“射戟”因为吕布有敬酒,故多准备一份杯盘酒壶。“小沛”的画戟,当场用,插在大边,靠近场面部分,而“射戟”则插在中央靠近守旧(台幔)部分。

 

 4、吕布的扮相:“射戟”是穿蟒,至第五场才脱蟒露箭衣。“小沛”则是内穿硬靠(即扎靠,插靠旗),披蟒出场,直至射戟时才脱蟒,身上比较吃重。

 

 5、吕布的唱白:第四场“小沛”多一个“粉蝶儿”。张飞与吕布争吵时,对白也很多。写信时为导板、原板转二六,“射戟”则只唱二六。饮酒时也有原板与慢板之不同。总之,在唱工方面“射戟”唱的调底娃娃腔,而“小沛”则是唱调面,所以没有慢板的(大约与“战濮阳”相类,不能算吕布的唱工戏)。

 

 从以上几点看来,二剧之不同已很显然了。后台叫“小沛”为“小射戟”,“射戟”为“大射戟”,为什么要分别大、小,我尝问之后台,也无人能解答者。

 

 “辕门射戟”成为小生演员人人能唱的戏,就为大家所熟知,不必说了。目前小生年龄最大的姜妙香、俞振飞二位都不唱“夺小沛”,已过的程继仙、金仲仁也不会此戏,算来也失传已久了。我学此戏于票友俞仁安,他是朱素云的弟子,朱素云当年在上海甚久,这二出戏他常常演,沪上老一辈的人都见过的。


朱素云


 我在《升平署外学目录》中,见到所记朱素云戏目,“射戟”是二刻十分(即四十分钟)、“夺小沛”三刻,因“夺小沛”有开打武场,比“射戟”多五分钟,也差不多了。有人说朱素云原来只唱“射戟”,他的“夺小沛”是南方学得的,北方小生中,别人还不会“夺小沛”呢。证以我收藏的小生唱片,有朱素云的“夺小沛”一面,而德珺如却有二面,我又藏有“夺小沛”总讲四本,其中一本是高维廉兄相赠,说是德珺如的传本,这样,可知德珺如也善演“小沛”的了。

 

 至于南方原来没有“射戟”,倒有事实证明:大概将近三十年前,上海各戏院的检场人,大都不知“射戟”场上如何准备,我多次串演“射戟”,检场均有差误,其误即在第二场小生安排大帐,第三场给准备了城楼,第四场排了三开桌,没有给小生准备敬酒的杯盘酒壶,而那支方天画戟却在大边准备了插的架子(即椅子腿上带着竹管的)。所有这些差误,如果在“夺小沛”中那就完全对了。黄金、中国是那时上海较大的、演京戏的院子,都会常常有这种差误情况发现,若是南方的打鼓佬,也常会开出“夺小沛”的场子来,这都是我亲身遇到的事实。由此可以假定一个结论:“夺小沛”是由南而北,“射戟”是由北而南。鉴于“夺小沛”行将失传,所以我不惜辞费,写了这篇文字。


(《小生旧闻录》)


- 历史推荐 -


吴祖光:无与伦比的叶盛兰

俞振飞:演戏要在“等”、“准”、“狠”三字下功夫

姜妙香谈《得意缘》:“京白比韵白费力”

俞振飞谈姜妙香:同行是亲家

谈俞振飞、叶盛兰《贩马记》对台风波

周传瑛:谈昆曲小生表演艺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