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丑角之抓哏:“最忌贫俗不堪之语”

予亦斋主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丑角之抓哏,意即调和戏的场面。抓哏有俗套子与临时台上抓哏。俗套子即固定语,然俗套子亦能引人发噱,台下听众明知有此一句,至时亦必不期然而发笑,唯台上临时抓哏,则必须有小聪明,或见景生情,抓哏且应恰当,最忌贫俗不堪之语。


 早年帝制时代,丑角抓哏实不易为,萧长华居常闲谈,某年供奉内廷,有丑角郭八十者,因一出《御碑亭》,曾被太监责打四十竿子(内廷不用棍责)。缘王有道陪情时,丑角例用垫子扔于王有道面前,丑打诨曰:“您可别忘了谢恩哪!”是时太后并未注意及此,下后李都总监莲英立命值日太监将郭八十在后台责打四十竿子。责毕郭尚莫名其妙,只好自认晦气。越数日,某太监始以此事告,认为不敬之罪则在“谢恩”二字也。


萧长华便装照


 清末丑角以抓哏买祸者,尚有张文斌等人,出语切中时弊,往往引起台下权贵不满。入民国后,抓哏虽易,不意某次程砚秋与某丑出演济南堂会,时值张宗昌鼎盛时期,程演《女起解》,至行路时,崇公道例有俗套子哏谓:“奉劝诸公,往后弄姨太太可得跟大太太商量好啦,不然就有性命之忧啊!”


 是时张宗昌正在台下听戏,闻此大怒,立命弁兵往后台将某丑抓来责打,旋经人劝阻始罢,唯某丑下后,仍被痛责谢罪方罢。后有人询以原因,系以张适因纳第十五妾,正与某宠姬龃龉,偶闻此语触动其怒,藉以谴责某丑泄忿,某丑实无妄之飞来横祸也。


张文斌、田雨农之合影


 至于俗哏,若《探母》后末段求情时,二国舅与公主所抓之哏,任何丑角均为俗语,台下人亦必狂笑,其原因哭堂、别家直至此处,无一处不紧张,无一处不凄惨,所谓生离死别,最后回令将延辉问斩,台下人心早呈不忍看情绪,应由丑角抓哏调剂,令人破涕为笑。


 往往尚有丑角临时抓哏,则为后台之事,使台下不明其所以,仅台上与后台人知之,此实不可为。因抓哏系对台下表演,非对后台人演出也。现在丑角最能临时抓哏者,仍以萧长华为首选人物。马富禄、贾多才虽善抓哏,唯时常有“他妈的”口头语,似乎太不规矩,距离趣味隽永过远,不能称为上选。茹富蕙则墨守成规,不错走一步,与孙盛武相同,然颇为人所喜,喜其循规。


孙盛武、吴素秋、陈盛泰之《金玉奴》



 他如荣春社科班虽有好丑,可惜自幼即以骂街文字培植,实为一大缺点,因抓哏非专恃骂人语博人一笑。过去戏校时代,在台上乱开玩笑,既不合剧情又不切合题目,往往一场戏台上丑角弄得非驴非马,迄今尚予人一大不良印象耳。


(《立言画刊》1943年第231期)


- 历史推荐 -


梅兰芳谈旦角表演及《穆桂英挂帅》形象塑造

中秋节唱不完的“八月十五”

孟小冬晚年珍贵影像(1971年参加记者会的场景)

从京剧《大探二》说起:“情节全属无中生有”

京剧影片《洛神》全彩修复版(1955梅兰芳、姜妙香主演)

京剧《杨家将·碰碑》中的“石虎”究竟是什么?

周汝昌:齐如山记录的“红楼梦异本”掌故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