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周信芳与《封神榜》:上海“旧戏新做”的第一把交椅

小三子 梨園雜志 2022-07-30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为了周信芳将演《封神榜》,某报费去不小的篇幅容纳不知多少篇贡献反对意见的文章,这是出于爱护“麒艺”的至诚之心,觉得以这样一个善于描绘的旧戏演员,放弃他的《明末遗恨》、《四进士》、《卢俊义》的独特的演技,而去演神怪的、不知所云的《封神榜》,真难怪麒迷要发急!


《封神榜》周信芳饰梅伯


 然而,彻底地想想,开戏院子的老板无非是做生意,上海的这旧戏市场,完全操纵在“连台新戏”手里,《明末遗恨》固然好,而且每次上演又固然是满座的,可是把这个戏连演一个月或四五十天,就不会有卖座把握。《封神榜》是吸收中下阶层的观众的,这社会里究竟是“大众”多啊!


 这一年来,上海旧戏最能叫座的是共舞台的《火烧红莲寺》,其次是大舞台的《西游记》,以下又有更新的《唐僧取经》,以及已停演的天蟾舞台的《济公传》,所剩下来演一出一出短戏的,新光还须在秋凉后开幕,目前只有黄金一家,可是黄金也要由麒麟童来演《封神榜》了。


周信芳之《封神榜》


 《封神榜》是六七年前在上海“旧戏新做”的第一把交椅,无什么《宏碧缘》、《天下第一桥》,都比不上他,后来是为了戏院拆造,才停演的。黄金大戏院现在的计划,就是打算把过去走运的现象再来一下,而且以很大的力量向各方面把原来《封神榜》的角儿都拉回来,麒麟童之外,小杨月楼、王芸芳、刘奎官、董志扬等都曾经以《封神榜》而负名的。因此,外面对于麒麟童所贡献的反对意见,在事实上很难见效。


《封神榜》小杨月楼饰妲己


 我个人的意见:黄金大院为他们永久的营业着想,当然也未可厚非。假使《封神榜》是一定开演的话,我有一个最低的要求,是希望麒鳞童或者黄金当局保留每星期的三天日戏,永远地让麒麟童来演他的“拿手杰作”。我想,这样以后,爱护麒麟童的,在每一个星期内有三次欣赏机会,或者可以平心和气,而黄金方面也似乎得到两全的办法。


《封神榜》董志扬饰纣王


 另外,我在幻想:周信芳大可以编排《阿比西尼亚亡国惨》,在照片上看到阿王,真像是京戏里的一个脸谱,墨索里尼也不妨让他“京戏化”,这戏如果排成,与《明末遗恨》是足以先后辉映的了。


(《星华》1936年第9期)


- 历史推荐 -


周信芳、欧阳予倩《潘金莲》:“将淫毒狠恶的罪名都洗刷干净了”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还是货真价实的“伶界大王”吗?

刘汉臣称“红净鼻祖”;盛兰之弟简直“少爷”,“唱”上毫无本钱

“可惜中国一千年来,传统绘画和戏曲很少在舞台布景上接触过”

麒麟童周信芳《生死板》化装照片一组

京剧影片《宋士杰》全彩修复版(1956年周信芳主演)

哀梨室剧谈:“上海生角,最糟者亦有二人,其一为周信芳”(1920年)

“真正懂得中国艺术的人,对国剧和梅兰芳自有较深刻而公正的考量”(答客问)

在排演《赵氏孤儿》的日子里(回忆马连良先生)

说《梅龙镇》:“中国民间所需要之戏剧,必须从中国习惯下所构成”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