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朗普打压中国!去美国,入镜前要先卸载微信...

2017-02-21 Mona 金融大爆点
导 语: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正采取的“限制入境”行动,矛头也对向了中国?这几天,有关美国入关检验将扩及脸书、推特、微信等社交网站的消息,在世界华人群体扩散......

 

根据美国政客新闻网(Politico)17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计划扩大对入境游客的审查,前往美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未来将需要提供其网络上社交媒体的身份资料。有美国律师建议,为了避免惹麻烦,中国用户入境美国前先把微信给删除。



美国政客新闻网截图:特朗普扩大审查游客,要求中国游客提供社交媒体资料。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CBP)的官员表示,正计划要求由中国入境的商务和旅游人士,在网上填写其社交媒体如推特和脸书等的身份资料。


报道称,拥有十年期美国商务和访问签证的中国人,现在来美前都必须上网在“签证更新电子系统”(EVUS)更新个人资料,而这个系统现在将要求他们提供识别社交媒体信息。


CBP公布的通知称,该过程会成为在线电子签证申请系统的一部分,入境人士可选择是否填写相关的资料,如不愿填写,也不会对其旅游申请造成负面的影响。


游客入境美国时,被要求按指纹(CBP图)


游客展示被拒的签证


Politico表示,这种做法并非首创,奥巴马政府在去年也曾推行过类似的政策,收集通过免签证计划由欧洲进入美国游客的网上社交媒体资料。


当时,奥巴马在年终记者会上表示:


“美国政府已开始审核外国游客等签证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账号。美国执法人员及情报人员会监控用户在社交媒体发的公开内容,并将其作为签证申请流程审核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区分一个人通过社交账号公开发布的信息与社交账号之间的私密通信。我们的执法人员及情报人员将频繁审查申请人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公开贴文,将其作为签证申请流程审核的一部分。我们将调查申请人公开发布的内容,并询问他们可能做出的任何声明。”


在特朗普政府公开讨论加强对外国人的审查,包括询问社交网站账户的密码后,这一政策才覆盖了来自中国的游客。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凯利(John Kelly)上周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为了筛查潜在的恐怖分子,政府考虑要求一些国家的游客交出社交媒体的密码。


美国洛杉矶机场(资料图)



   

美国律师:建议中国用户入境前先把微信删除


针对中国游客的审查消息发酵,据美国华文媒体《世界日报》报道,华盛顿律师范毅禹表示,海关人员在任何人入境美国前做这些事都合法,也不是特朗普上台后才发生;但为了避免惹麻烦,他建议中国用户,入境美国前先把微信给删除。


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拜肯纳佛(Sidd Bikkannavar),日前在休士顿机场入境时被海关人员搜身,并关入密室,直到说出手机密码及把手机解锁才放行;事后他在社交网站发文回忆遭遇。


范毅禹说,海关要求检查电邮、社交网站等不是传闻,他的客户就发生过多起。


他举例说,去年一位持H-1B签证的中国台湾地区民众,从事医药研究工作,只是想先来看看洽谈中的一个工作机会,在进入杜勒斯机场时,海关人员问是否来美工作,他否认,因此被强行要求检查电邮,否则不准入境;海关人员检查后发现,他与美国公司往来信件中,提到新工作条件内容,被海关人员以欺骗为由,当场遣返。


范毅禹说,不论美国人或外国人,即使下了飞机,在被盖上入关许可章之前,都不受宪法第四或第五修正案保护(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是美国权利法案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以法定程序来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第四修正案禁止无理搜查和扣押——观察者网注);前者保护人民免受不合理的搜查和扣押,后者保护免于被逼入罪。


美国海关检查入境者电邮、要求密码,并不违法。


CBP询问社交媒体资料时有一张选单,上面列有脸书、Google+、Instagram、LinkedIn和Youtube之类网站,有空白处可供填入账号的用户名,CBP没有说明中国的社交平台是否列入审查范围。


据报道,该新政策提案有60天的评论期。


有科技公司和与“网络私隐”团体质疑,有关的政策会泄露用户的私人信息,还有人担心,其他国家会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收集入境人士的个人信息。


同时,因为中国民众通常使用其它社交平台,对此,CBP发言人艾云尼斯基(Jennifer Evanitsky)表示,目前当局尚未决定收集资料的社交网站名单,游客可以填写任何的社交网站,政府也不会要求社交网站的经营者违反任何私隐政策。


他强调,外国旅客提供社交媒体平台身份识别资料后,美国当局不会因其种族、民族、宗教或性取向,而阻止其进入美国。



   

中美关系面临一系列挑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后,按“特朗普套路”打出一系列让世界争议的牌。


在对华问题上,特朗普发表了一些政策性言论,也做了一些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动作。从这一段时间来的事态发展看,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有两个基本思路:


一是企图拿台湾问题和“一个中国原则”做交易打压中国,逼我们在贸易、南海和朝核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


二是逆向利用中美俄三角关系来孤立中国。过去尼克松打“中国牌”孤立苏联,现在特朗普想打“俄罗斯牌”来打压中国。


但是,特朗普是不可能得逞的。首先,台湾问题和“一个中国原则”关系到我国领土主权的根本核心利益,中国绝不可能拿它做交易;其次,若美俄关系缓和幅度大,则有可能会对中俄关系产生某些不利影响,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基础牢固,不可能有根本改变。


然而,从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思路看,新政府将就对华政策作出较大调整,使中美关系面临一系列新挑战,有时可能十分严峻。



   

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加入WTO以来,一直积极履行各项承诺,逐步下调关税水平,促进贸易便利化,并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努力推动中日韩、亚太自贸区等多边合作。

在金融领域,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12月初,深港通正式开通,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此外,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比重显著提升,交易和储备功能亦有所增强,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在投资方面,中国从过去以“招商引资”为主转向内外投资并促,本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一些企业开始进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可以说,上述领域的开放与进展,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倘若没有市场化运作,很难想象会有如此多的国家和地区甘愿与中国保持长期合作。

 

实践已经证明,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入世后取得的成绩,是处于美欧日等国对华加大反倾销力度、集体唱衰中国的环境之下,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外部环境对中国影响有限,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当然,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产能过剩、企业债务,有些问题在美欧日等国的不同发展时期也曾出现过。因此,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评判“市场经济地位”混为一谈,无疑有失公允。


   本文整合自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问题请联系微信:idaka6688  谢谢!

相关阅读:

45万亿投资大爆发!对普通百姓有什么影响?

央行再出手!向公开市场净投放1000亿元,资金面将持续宽松

有钱人的烦恼:从今年起,内地的富人将“裸奔”

终于!国家还是一刀砍了下去!这次,中央动真格了!

未来10年最大的趋势是什么?

持仓账户罕见跌破5000万!A股散户哪去了?

首席权威解读:2017年汇率、房价、股市怎么看

央妈一出手,比特币闪崩!还有哪些投资风险要警惕!

中美制造业之战:曹德旺"跑路”,振兴中国实体经济迫在眉睫!

明年房价还会继续上涨?涨还是跌,这个解读够专业!

[深度好文]中国式破产:7条路导致你从中产到赤贫

钱荒2.0来袭!暴跌潮来了,股民、房奴们要注意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