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休·格兰特说到教育内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电影杂志 MOVIE Author 秀龙

2021-04-13


最近,因为分析爱情喜剧片,又重看了理查德·柯蒂斯的经典《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收获不小,四个感受!

休·格兰特的优秀

怀春少女那会儿,已经迷过他一回,如今变中年大妈,又以亲妈粉的心态再度迷上,生子若如是,那真是人生赢家啊!

举双手赞同豆瓣上的一个评论:休·格兰特的颜值被严重低估了。拍摄让全球影迷认识他的《诺丁山》时,已经39岁,颜值巅峰已过。真正的神颜是27岁演詹姆斯·艾弗瑞导演的《莫里斯的情人》时,又美又渣,妖孽般的存在。

《莫里斯的情人》

重拉《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时,我由衷地认为休.格兰特的演技也被严重低估了,好像没有几个人记得,27岁的时候他已经凭《莫里斯》斩获威尼斯影帝

曾在《单亲插班生》中与休合作过的苏格兰演员沙龙·斯曼尔这样评价他:“他其实是个......可塑性极大的演员;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他装在个小盒子里,然后说:‘他只能做到那么多了。”,但事实是,当我在片场如此近的注视着他的表演时,我才发现,他其实异常敏锐,每个镜头的他都是另一个不同的自己。”

休·格兰特的表演细腻而准确,而且举重若轻,与其多次合作的科林·费斯评价很少有人能像休·格兰特一样在银幕上如此轻松地尖刻着,正因为过于自然、轻松,让人觉得这只是他的本色,而不是演技。

这恐怕就是休·格兰特的烦恼,人们老觉得他不够努力,当然他自己也在访谈中自省过确实不够努力。


可是翻看他的人生履历,你就会明白,要怪只能怪他过于优秀,别人花10分力也做不到的事,他花5分力就完成了,你让他怎么努力?

19岁就凭奖学金进了牛津大学,读的还是王牌专业——英国文学,在校园里玩兴趣社选了戏剧,然后成为剧社明星,也没耽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经纪人追着赶着把名片递给他,大学一毕业就接到了片约,主演《牛津之爱》。

休·格兰特牛津大学留影

27岁,获得威尼斯最佳男演员奖。

34岁,一炮红到美国,从此跃居好莱坞一线,直至今日,还是英伦演员中最高收入者之一


至于感情生活,27岁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时,就泡到了“英伦第一美”伊丽莎白·赫莉,初到好莱坞那会儿,据说好莱坞女星排着队想跟他约会。

休·格兰特与前女友伊丽莎白·赫莉

这枚凡尔赛活体,要不是自己整出个丑闻事件,都不知道人生挫折为何物?

即使到了自嘲又丑又肥的今天,仍能以潇洒睿智的谈吐颠倒众生,休的每一次访谈都是一堂超一流口语课,一口比女王还标准的牛津音太多人夸过就不说了,幽默自嘲中时时闪现着萧伯纳的嘲讽、毛姆的刻薄、王尔德的一针见血和E.M.福斯特的自省。


就连丑闻事件曝光后,访谈中主持人问他有没有找过心理医生,休回答:我们英国人在这种时候一般都是看小说。自嘲中还带着花样自夸。

 

英国影视圈的高学历现象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以440万美元成本在全球斩获2.4亿美元票房,令美国观众如痴如醉,归因于英国文化的魅力——“好听到让耳朵怀孕的牛津音”、英国乡村音乐的妙用,永失我爱时吟诵的那首唯美沉郁的诗歌——奥登的《葬礼蓝调》。

摘录几句领略下吧:

他是我的南北西东,
是我作息的意义,
是我的日夜欢唱的内容。
繁星已经无用,
把它们熄灭吧,
收起月亮,
掩盖骄阳,
把海水抽干,
把林木扫平。
从今以后,
世上再无美事。


多美啊,这就是诗歌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英国影视创作人员一直以高学历高文化高品位傲视全球,《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剧组里就有三位牛津大学毕业生——编剧理查德·柯蒂斯、友情出演罗温·艾金森的“憨豆先生”和休·格兰特。


圈内名校毕业的人士更是一数一大把,牛津毕业生有“赫敏”艾玛·沃特森、凯特·贝金赛尔、菲丽希缇·琼斯、罗莎曼德·派克;

剑桥毕业生有 “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艾玛·汤普森、“甘道夫”伊恩·麦凯伦、“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大美妞蕾切尔·薇兹、搞怪狂人萨莎·拜伦·科恩等。
 
高学历不意味着高收入

 
很多演员对自己的高学历并没有刻意渲染,比如凯特·贝金赛尔,就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性感尤物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国与俄罗斯文学专业。

贝金赛尔和大本

也许对英国人来说,高学历、名校、学霸都已习以为常,他(她)是不是好演员,或者能挣到多少片酬,跟他是不是毕业于牛津剑桥毫无关系,并不会因为你是牛津毕业的就多给你一百英镑。

这才应该是后教育内卷时代的正常反应吧!

工业发展史与高校发展史领先的英国,教育内卷也领先,“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名校学霸并不局限于富贵阶层、尖端行业,而是遍布各行各业


除了以上所举的这些明星之外,英国影视圈内还有不少默默无闻的名校学霸,如果没有输出到美国市场、全球市场,囿于英国本土的市场容量,他们的收入并不高,若以经济计,恐怕也是国人眼中教育投资失败的“赔钱货”,好在他们似乎并不为意,栖居在伦敦老屋里,读书弄花,弹琴写诗,遛狗养娃,做平生快乐事,乐不思蜀。


最近我还发现BBC少儿频道CBEEBIES的幕后制作人员和牛津出版社OXFORD PRESS很多童书的编辑学历也都高得惊人,牛津、剑桥大学的高材生很常见。

也许我们看到清北毕业生就职于中小学教师,不必反应过度,做教育的人其实都知道,年龄越小的孩子的教育越难也越重要,因为必须要把深奥的知识融会贯通举重若轻还要寓教于乐,这并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学以致用。
 
教育内卷不可避免
 

名校学霸毕业之后也没拿到高薪,那么他们的书白读了吗?

当然不。

他们读的每一本书,吟诵的每一首诗歌,沉思冥想的每一个午后,他们喜欢的狄更斯、华兹华斯、弥尔顿、济慈……统统融化在演员的的表演中,看他们的表演真是赏心悦目啊,如此细腻,如此稠密,一层层透下去,细节后面还有细节,似乎永无穷尽,越深究越惊喜。

有的明星离开角色更闪耀,休·格兰特凭《诺丁山》获得金球奖最佳男演员上台致辞,因为太过精彩,好多人怀疑是编剧柯蒂斯代笔。而柯蒂斯笑道,天啦,当然是休自己写的,他比我还要有趣还要精彩得多。

虽然老了,发际线还在,知性魅力还在

艾玛.汤普森自己改编了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并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李安导演若对剧本里某个词句理解不透,都会战战兢兢地捧着剧本去请教编剧兼主演艾玛,当然作为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硕士休·格兰特也时而参与讨论。

李安导演、艾玛·汤普森编剧并主演版本《理智与情感》

皇后乐队的吉他手布莱恩·梅在乐队密集的工作通告与巡回演出的空档,不仅坚持读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博士,还成为冥王星项目的合作天体物理学家。

也正是由于这些受过优质教育的高等人才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岗位,提高了英国整体的国民素质与文化修养。


似乎,教育内卷是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必然阶段,比起从无到有的教育普及阶段,从有到精的教育深耕阶段,当然要更费劲更艰难,投入产出比也相对更低。

尤其是进入AI时代,除了人类的竞争,我们还要跟自己发明的AI竞争。而我们还没有整理好AI时代真正适应人类学习的内容和模式,导致投入无用功太多,即使如此,教育依然是人类发展的优选。

从此,老母亲督促顽童背书写字的挣扎与愧疚消散了一些,若不为分数计,古文虽难,焉知没有领略华夏文章之美的欢喜;数学虽苦,焉知没有一寸寸从自然世界到自由世界的欢喜。

我们所谓的教育焦虑,其实大多源于得失计较,放下攀比,回归本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往期推荐

真正高级的互动电影居然让他拍出来了

百年史卷 心随影动 | “四史”教育电影党课活动正式启动!

国家电影局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附4月展映片单)

《又见奈良》:错位的亲情与记忆之城

《郊区的鸟》:媒介衍生下的城市与人、过去与未来

导演鹏飞:我喜欢发现生活中的幽默

漫天黄沙 这部纪录片带你穿越历史

关注全国艺联视频号,解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