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口罩阻挡了病毒,也在引发皮肤疾病

孙东杰 MedSci梅斯 2020-10-25

导语:皮肤也需要“劳逸结合,张弛有道”。



特约作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 孙东杰

新冠病毒蔓延全球,欧美多国疫情转趋严重。截至今日,全球新冠肺炎患者确诊597072例,治愈131698例,死亡27360例。联合国呼吁G20提供万亿美元计财政援助,以及暂停关税等贸易限制,以保各国有医疗物资及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

全球疫情地图,截至3月27日,WHO,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Situation report-67

目前基本控制住疫情的中国,已向83个国家提供医疗设备和物资援助,口罩更是以百万为单位输送至各个国家。

众所周知,在过去两个月的中国,口罩已成为大家工作、生活的“标配”。在必要场所佩戴口罩,是防止感染病毒的重要手段,而因此引发的诸多皮肤问题,如佩戴处皮肤破损、红肿、丘疹及瘙痒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以往研究和近期临床观察均发现,封闭性、气密性越好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等引起的敏感皮肤样改变、痤疮、脂溢性皮炎相对多见,佩戴这类口罩的多为防疫前线人员;普通人群佩戴口罩的品质参差不齐,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概率相对较高;此外,原患有面部皮肤病的人,更容易发生口罩佩戴相关皮肤病。

01


物理性损伤

佩戴口罩导致的物理性损伤所占比例很高,尤其是在要求紧密佩戴的医务工作者中。发病与口罩边缘、耳带及鼻夹对所接触皮肤的物理挤压、摩擦有直接关系,当然佩戴时间过长、口罩大小不合适及佩戴方法不恰当(过紧)也是原因。

佩戴口罩引起的面颊皮肤压痕,鼻背处皮肤红斑、糜烂(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过性压痕不需特殊处理;但如因工作等原因需长时间佩戴口罩,损伤频繁发生,不仅有压痕,还出现充血性红斑,可外用烫伤类药膏甚至精油,起到润滑、保护皮肤、消炎及防治破溃的作用;对于肿胀、糜烂皮损处可外用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等),如有分泌物、结痂,可先用碘伏轻柔外涂清洁,除非外界环境灰尘较大或有污染可能,不建议包扎。如果反复发生,可以在每次佩戴口罩前10分钟在易发病部位涂润肤乳或者创可贴保护。曾有皮肤科专家建议在鼻梁、颧骨和耳后选择性使用泡沫、透明薄膜和水胶体敷料预防损伤。

02


接触性皮炎

来源及质量控制不规范的口罩辅料、染料及固定剂等可作为致敏原引发接触性皮炎,严重程度也和佩戴口罩时间长短有关。致敏原需通过斑贴实验确定,国外有研究发现粘合剂(二溴氰基丁烷,外科口罩鼻夹粘合剂)、橡皮筋或金属夹可为主要致敏原,也有研究发现N95及绿色无纺布防护服残留的甲醛也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在医用口罩耳带中起杀菌作用的秋兰姆对皮肤和黏膜亦有刺激作用。

接触性皮炎多在佩戴口罩后短时间内发病,部位局限于佩戴部位,皮损界限清楚,根据病情轻重可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持续接触致敏原或治疗不当会出现皮损慢性化,皮损干燥、脱屑。

口罩佩戴诱发的接触性皮炎,可见口周、面颊对称性红斑、脱屑,略肿胀(图片由赵季龙医师提供)

因此,选用有资质、来源正规的口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佩戴,以及在出现异常后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是防止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则。如仅仅病变表现为红斑、肿胀,外涂炉甘石洗剂即可,如有明显丘疹、丘疱疹、水疱,可先用硼酸溶液冷敷,10-15分钟后,涂弱效激素软膏(如尤卓尔——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即可,建议短期使用。严重时还需口服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及病情缓解后应减少洗面奶等清洁用品的使用,并加强保湿、做好防晒。

03


其他皮肤疾病

佩戴口罩也可引起“温室效应”。由于口罩的固有特点——封闭,导致佩戴口罩必然会阻碍鼻腔、口腔湿润气体呼出以及局部皮肤水分蒸发和散热,形成局部的“温室效应”,引起该部位皮肤表面湿度增加、温度升高、皮脂溢出等改变;同时面中部从解剖结构来说属于汗腺、毛囊、皮脂腺丰富及血管密度高的区域,会进一步放大这一效应,引发非接触性皮炎。经检测:佩戴口罩可以引起局部皮温明显升高、表皮含水量及经皮水丢失增加(TEWL)、皮脂溢出及血管进一步扩张等改变。这些改变也意味着皮肤固有的屏障受损,且会随着单次佩戴时间延长及佩戴天数增加进一步明显。

     
VISIA检测:一位志愿者佩戴普通医用一次性口罩3小时后面部血管扩张情况(左为佩戴前,右图为佩戴3小时后面部明显充血)

这些患者会出现敏感皮肤样改变(轻者仅为佩戴部位暂时性充血,加重者可出现持续性红斑、肿胀、丘疱疹等),与接触性皮炎的区别在于前者皮损边界欠清晰、发病相对较晚且病情较轻,摘下口罩可迅速缓解,可有灼热瘙痒感,与“敏感皮肤”概念类似,或者可以归入“颜面再发性皮炎”。

佩戴普通医用一次性口罩半个月后,面部出现持续性红斑,无明显丘疹、水疱

此类患者可每隔一段时间在室外环境摘下口罩透气。如红肿明显,可短期外用弱中效糖皮质激素(如尤卓尔——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病情迁延可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初次使用会出现刺激反应)等。如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考虑给予羟氯喹口服。

患者还可表现为脂溢性皮炎样改变,与典型的脂溢性皮炎类似,鼻翼、口周出现油腻性鳞屑性红斑,伴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脂溢出增多,差别在于佩戴口罩诱发的脂溢性皮炎往往缺乏眉间等部位典型的损害。此外同一患者可同时具有脂溢性皮炎、皮脂溢出、面颊部充血及痤疮等多种类型改变。

患者佩戴N95口罩1周鼻翼两侧及口周出现油腻性鳞屑性红斑

痤疮样损害也较为常见。可能与佩戴口罩诱发“温室效应”直接相关,皮脂溢出增多直接促进粉刺形成,表皮水肿可加重毛囊漏斗部堵塞。如患者原来无痤疮病史,可能会诱发以粉刺为主的痤疮,主要分布于面颊等与口罩内层紧密接触部位,如患者既往就有痤疮,会加重原有痤疮,如炎性丘疹增多,甚至出现脓疱等痤疮“升级”现象。

患者佩戴普通一次性口罩1周后面颊部出现大量粉刺及少量炎性丘疹

粉刺可使用维生素A酸类外用药物治疗(注意可引起刺激反应),如为炎性丘疹,可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如班赛等)和外用抗生素类交替使用,一天两次,避免自行用手挤压。病情加重需要面诊专科医生。

若发生继发感染,需局部外用抗生素,病情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系统使用抗生素治疗,切忌自行挤压放脓。

原患有痤疮患者佩戴普通一次性口罩10天后面颊部出现深在性丘疹、脓疱,触痛明显,疑为口罩佩戴后继发疖肿

04


佩戴口罩相关护肤建议

前述所涉及的不同疾病间存在共性和差异。由于口罩佩戴可引起“温室效应”,总体都会出现口罩覆盖部位干性皮肤偏中性、中性皮肤偏油性。建议整体护肤策略为:重清洁,弱防晒,持续清透保湿,但保湿乳使用次数可以减少。

正常人群护肤总体原则仍是:尽量减少佩戴口罩,缩短佩戴时间,勤透气;由于口罩佩戴引起的皮肤多油、多汗、潮湿、血管扩张等情况,加强控油,弱化防晒,持续保湿。同时建议在口罩覆盖部位不涂防晒霜。

谨以此文献给前线抗疫医务工作者以及配合抗疫工作的所有普通大众。面对病毒,我们终将是胜者!
   

参考文献

1.陈佳丽,宁宁,蒋艳,李佩芳,李玲利,王立群,刘颖,谢静颖,张红英,王雅磊,左建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医护人员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防护华西紧急推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阶段皮肤科相关防护及诊疗规范.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2020年2月5日发布.

3.丛林.戴医用口罩会诱发哪些皮肤问题?多项研究为你解读. 2020-03-13,网络发表.

4.刘洁.如何防治戴口罩带来的皮肤损伤.北京协和医院.协和医生说 .2020年2月12日网络发表.

5.蒋宏博,刘士瑞,杨加琳, 等.面部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常见过敏原诊断结果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5):851-852.

6.秦鸥,王学民,谈益妹,江文才.表皮屏障受损对接触致敏物的反应.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12):1292-1296.

7.Foo CC I, Goon ATJ, Leow YH, et al. Adverse skin reactions to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a descriptive study in Singapore. Contact dermatitis, 2006, 55(5): 291-294.8.

8.Donovan J, Kudla I, Holness L D, et al. Skin reactions following use of N95 facial masks. Dermatitis, 2007, 18(2): 104. 



来源:梅斯医学

推荐阅读




四川省皮研所:医用防护装备易引起的皮肤损伤及处置措施

全球呼吸机告急,无症状感染者恐引爆第二波

帝国理工揭示武汉“解封”证据

全球大流行加速,意大利首次发表大规模病例研究

西班牙何以成为全球传播最快,马德里80%或将感染

医生笔记 | 疫情来袭,心内科门诊新思考

人体免疫系统对抗新冠肺炎的得与失

深度 | 究竟谁才是人民的希望?


▲点击海报了解详情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梅斯医学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