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灶台烧火的丫头到舞台上的秦腔皇后,这个女人是如何“猥琐发育”成顶流明星的?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文:马雪宁丨主播:小禾
/ Part 01
「探秘后台,戏梦人生中的鸡飞狗跳」
▼
张艺谋在飞机上读到一部小说,飞机一落地,他就联系作者问是否能购买版权改编影视剧。这部小说就是陈彦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主角》。
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如此直接地打动了张艺谋呢?
《主角》的主角,是被誉为秦腔皇后的忆秦娥,她的影响力不亚于如今娱乐圈的顶流。忆秦娥的艺术生涯是一个大女主登顶的故事,也是一个底层出身的女性谋生、谋爱,在艺术圈的众生百态,婚姻生活的一地鸡毛中摸爬滚打的故事,还是一个传统曲艺在时代夹缝中发展、演变的故事。《主角》是野心的故事,情欲的故事,艺术的故事。
忆秦娥一路拼杀,爬上的高处,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而她踩在脚下的,是原生家庭的贫穷、苦难,是在伙房忍辱学戏的磨练,是初恋之殇,是婚姻的阵阵隐痛,是时代的改道与变奏。
在乡下放羊时,她叫易招弟,在县城学戏时,她叫易青娥,在西京唱主角时,她叫忆秦娥。乡下是县城的后台,县城是西京的后台,每一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彩排,最后唱到中南海。
她周旋于名利场中,时常被卷入蜚短流长与倾轧斗争,把自己活成了戏,却也保持着难能可贵的天真。
丨秦腔水袖
/ Part 02
「揭秘成功,卑微的姿态与一颗痴心」
▼
有评论将忆秦娥的这种天真描述为“不争不抢”,这个描述并不确切。通常当我们说一个人不争不抢,潜台词是那个人自知自己值得拥有,所以无需争抢。
显然,早年的忆秦娥并非这样的人。她骨子里是带着自卑的,她很难不自卑,“易招弟”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出身跟随了她一辈子,再加上她总是在还没做好准备之前,就被推上了更大的舞台,推到更多人面前,无力招架,惊慌失措,书中数十次提到她为了遮盖长歪的牙齿捂着嘴笑,甚至好多次提到她紧张得尿裤子。
丨戏曲旦角常见近似捂嘴的舞台动作
忆秦娥的自卑决定了很多时候她不去争。她并不认为自己配得上,更不相信自己胜任得了,尤其是早年便目睹、经历了人生境况的起起落落,她本能的反应只有自保。她害怕出风头,她甚至在得到唱主角的机会时,还会乱谦虚“我就喜欢演龙套”、“我一身的毛病”。还好忆秦娥的身边充满了伯乐,就连想坑她害她的人比如楚嘉禾,有时候都不小心成就了她。
这种自卑使忆秦娥始终冲不破悲剧意味,尤其是在情感中。她明明钟情于和自己同样优秀、同步成长的青年封潇潇,却不敢接受表白,因为男女之间的火花令她感到肮脏和罪恶——她把她看到的舅舅和胡彩香的偷情场面背负在自己身上,把厨师廖耀辉对自己的性侵背负在自己身上,甚至把围观到的被枪决的通奸犯的罪孽都背负在自己身上。她对情情爱爱有心理阴影,不巧封潇潇也自带男学生特有的羞涩,于是这段初恋就在误会中不了了之了。反而是霸道、油腻的刘红兵突破了她的心理防线——真是一物降一物。
刘红兵是官二代,并且高大英俊,风流倜傥,引得无数迷妹尖叫,却唯独无法征服忆秦娥。忆秦娥越是冰山,刘红兵就愈发无赖。
这时候忆秦娥表现出的冷傲看似是自卑的对立面,事实上她的自卑却伴随着来往的频繁而有增无减。她的自卑体现在她明明可以说“不”,明明可以控制关系的进度,但多少次她想拒绝他都没说出口,甚至被他母亲误认是未婚夫妻关系,她也将错就错,不做澄清。遇到别有用心的人拿她被性侵的传言羞辱她,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还击,而是向众人尤其是向刘红兵证明自己还是处子之身!明明她是受害者,她却感到抬不起头来。
她决定委身于并不来电的刘红兵,竟然是因为既然人们都疯传自己被“糟蹋”过并和很多男演员不清不楚,反正人生也就这样了,就近选择刘红兵得了——在她事业如日中天的巅峰期,却把自己这样矮化。
刘红兵没有出轨前确实算得上是个好丈夫,对她体贴有加又动用各种资源照应她,保护她。但是刘红兵知道如何善待作为一个妻子的她,却不知如何成就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她。因而在她婚后接连上演了演出事故、家庭破裂、出家、二婚等戏码……
但辩证地看,自卑又未必完全是坏事。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自卑是人格发展的最初动力。自卑换一种表达就是——她从没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没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才能忍辱在厨房打杂,等待重出江湖的机会,才能不顾自己身体和头发、眉毛,苦练吹火技术,才能在前辈古存孝不堪排挤与轻蔑,愤怒离开时,自己留在省剧团,并凭借吹火绝技打动领导与观众,赢得了更大的舞台。
大家对忆秦娥的评价则是“瓜”,“瓜”是方言词,有憨傻、天真的意思。忆秦娥有多“瓜”呢?被选上了政协常委,不觉得得意反而觉得枯燥无趣。政协会上发言不知道说啥,只会傻笑,别的委员说那唱一段吧,就真的给大家现场唱了一段。
别人眼色看不懂,别人说话听不透,别人欺负自己还跟着乐呵。在人际交往中,忆秦娥确实“痴”,但她的这种“痴”在唱戏方面,则令她超乎寻常地强大。甚至可以说,是这份“痴”成就了她。
老艺人把眼睛都叫“灯”。苟存忠老师但凡排练就要强调:演员的表演,全靠“一对灯”哩。“灯”不亮,演员满脸都是黑的。在台上也毫无光彩。“灯”亮了,人的脸盘子就亮了。人物也亮了。戏也就跟着亮了。易青娥心实诚,还真到街上门市部里偷偷买了火纸,关起门,猛练起来。开始不习惯,看着点亮的“纸媒子”,老流眼泪。甚至还害了红眼病。一年后,她的“灯”练出来了,亮起来了,继而惊艳四座。
丨秦腔花旦
“痴”的特质更是在风起云涌的斗争中保护了她。有的人精明,但是锋芒毕露,容易被当成目标,容易折损。忆秦娥呢,她木讷,她涵着,藏着。不了解她成长经历的人,或许会猜想她是不是具备了什么高级的生存智慧、处世绝学,但事实上她可能只是听从本心,有戏唱戏,没戏练功,尽量不惹事。
在排练场面中,可能胡彩香盯着米兰,楚嘉禾盯着领导的眼色以及封潇潇,封潇潇盯着忆秦娥,而忆秦娥只盯着戏。她的这种“痴”自动为她过滤了杂音,屏蔽了杂色。她只听到戏,只看到戏,而在戏中,她就是另一个人,她不再害羞地捂着嘴,她的嘴里不但能唱出动听的声音,还能吹出火。
丨秦腔吹火表演
其实在《主角》中,戏痴不止忆秦娥一个。忆秦娥的舅舅被关进监狱劳改时还忙里偷闲捡石头敲鼓;她的恩师苟存忠更是一个老年版的程蝶衣,因为太过投入女性角色造成的言谈举止间的阴柔特质,使他备受讥嘲,然而他在乎的只有戏;秦八娃写《狐仙劫》聚集了所有生命能量,与世隔绝,写到胡九妹跳崖时甚至产生了幻觉。
而这种种痴迷、痴心、痴狂,就融合成为秦腔艺术摄人心魄的魅力。秦腔本身就是一种诞生于八百里秦川土地上的,混沌、质朴的艺术。
/ Part 03
「假如忆秦娥活在当下」
▼
然而《主角》所写的毕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忆秦娥也不能被看做一个女性成功的范本或是一个艺术家追求事业的范本。她只是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一个特殊的样本——甚至这个角色的塑造还带有作者本身的一些价值取向。爱出风头的楚嘉禾是自私的,破坏游戏规则的,是个黑化的角色,而忆秦娥则是与之相对的一股清流。
这种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女性的主观能动性与进取心。
从这个角度看,《主角》偏离了现实,带有童话故事气质。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大多数的女性,都会选择也只能选择去做忆秦娥与楚嘉禾的中间量——积极进取但不恶毒,扎实做事但该争抢时绝不松手。只会傻笑和一味谦让,就算唱的再好,都无法成为舞台中央的主角。
不过忆秦娥的成长确实能够给予我们珍贵的启示,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存在一些爱戏胜过爱主角光辉的人,这样的人或许没有被社会善待,然而沉浸于艺术本身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得到了最好的滋养。
有人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现如今十年功也未必能换来一分钟,然而对于真的爱艺术并且耐得住寂寞的人来说,他们享受过程,十年功就是十年扎扎实实的生命。
丨秦腔吹火表演
忆秦娥最初拿到的就是灰姑娘的剧本,这个灰姑娘在舅舅的帮助下从农村考入县剧团,又因为舅舅频频惹祸,而在县剧团受尽白眼与欺凌。她被剧团“打入冷宫”,“雪藏”到厨房打杂时,甚至险些被厨师性侵。
剧团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看门人苟存忠一眼看中她,执意收她为徒,从《打焦赞》开始教她,于是在老戏解放后,她这个灶台烧火的女孩一跃成为小有名气的旦角——《主角》中最打动人的,不也正是忆秦娥在厨房打杂时偷师学艺的那些情节吗。
【本期话题】你身边有逆袭成功的“灰姑娘”吗?你最认同/不认同她哪一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简介
马雪宁,现居深圳,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文化与文学批评。作品见于《草堂》《诗刊》等刊物,另有评论见于《晶报·深港书评》等平台。冷眼看万象,一个被严肃文学耽误了的野生情感专家。
本文主播简介
小禾
毕业于沈阳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文学学士。
治愈系女声,知性与柔软共存。
播音专业教师,主持人。
音频制作:上官文露声音工作室—昊泽
[ 往期精彩回顾 ]
(点击图片阅读)
本期插图
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授权请后台输入「转载」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分享到朋友圈」+点亮「在看」
偷偷告诉你 设置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