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部岛国纪录片,揭露帝都不为人知的一面

2017-12-29 瞰鉴



本期编辑:武芸萱



日前,当所有人都在为“虐童事件”愤怒时,有19条生命在一起火灾中悄然离世。



其中18岁以下8人,大部分都来自外地。



北京,群租房,讨生活,几个鲜活的字眼,让我想起一部纪录片——


《北京鼠族》

“ネズミ族”と呼ばれて~北京・地下住人の日々~ 



这部2011年的岛国纪录片,真实的纪录了“地下北京”的生活。


以地平线为界,地面上的帝都是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而地平线之下是一个如巢穴般蔓延的地下出租屋。


这里是另一个帝都。



小区内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小门,就是通往地下世界的入口。



走下幽暗深邃的楼梯,地下道路和迷宫一样蔓延,在狭小通道的两侧,排列着一个个的出租屋。



阴暗,狭小,没有窗户。


洗漱池和厕所是公用的,洗漱池尽管肮脏潮湿,但洗碗洗澡洗衣都在这里。



地上公寓的房租过于昂贵,所有很多人选择了地下生活。


老王夫妇上世纪八十年代进京,算得上的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农民工。



他们在这住了三年。


这里是他们在偌大的城市中唯一的避风港,尽管没有阳光,偶尔漏水。



厨师,搬砖,拉货、清洁工、卖早餐、保姆、超市店员……


来到北京的二十六年里,夫妇俩一直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为这座城市服务。


尽管很辛苦,但赚的钱也只是北京市民平均收入的一半左右。



如果有时间王太太会包些粽子拿出去卖,贴补家用。


二十多年前,他们把孩子丢在安徽老家,出来打工,二十多年后,两个儿子也已长大。



他们也来到了北京,大儿子要结婚,二儿媳妇要生孩子,这一大笔费用成为夫妇俩新的坎儿。



除了老王夫妇,地下室里住的并不都是务工人员,还有近一半是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


他们怀揣梦想,来到这座拥有更多机会的大都市,想立住脚跟。



24岁的小杨,毕业于河北某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原本已被当地的大型国企录取,但因为不想被困于“深井”。


便义无反顾的辞掉工作来到北京,想利用自己的技术碰一碰运气。



鼠居一年后,成了一个证券公司的编外员工,负责客户开拓。


他每天一身廉价的西装游走在银行里,询问过往的人是否需要了解一下股票。



尽管学历高,没有北京户口,也只能是编外人员。



挡在小杨面前的不光是户籍,在北京他没有人脉,也没有父母的关系门路,所以只能靠自己。



下班以后,为了参加一个证券行业的资格考试,他还要抓紧时间学习。



和小杨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女朋友小王,她在一个儿童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


这个培训机构客户都是富有阶层,孩子们一个课时的费用比她一天的薪酬还要多。



生活在地下,工作在地上,穿梭在两个世界的小杨,觉得自己和同事们完全不是一类人。



尽管艰辛,可在地下出租屋生活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和小杨一样,不想让家里担心,没有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处境。



生活已经非常不易,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


但当“北京清理地下室”的消息一传出,所有人也是为之惊慌。



老王夫妇没有地方去,老家的土地已经荒废,亲人也都疏远。


回不去的故乡,可能呆不久的出租房。



2014年八月,新闻出现大规模清理地下出租屋的新闻,纪录片《北京鼠族》拍摄的时间很巧妙,恰巧是在政策出台后的聚焦。


小杨想再坚持坚持,女朋友面对着飘荡迷惘的生活有点无力。



24岁的师文和小杨一样,有点不甘,想趁年轻多奋斗几年。



她学的是动画制作,面试的时候,公司都很客气,但是之后也都杳无音信。


生活费眼看就要用完,她在留与不留间做着抉择。



在国际化的大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不是少数。


有人说“北上广最不缺的就是梦想。



就像小杨说的:其实这就是一种淘汰,谁强谁就能留下,混得不好你就得走人。



老王夫妇的梦想是在北京有个家,一家人一起生活。



小杨的梦想是利用自己的电脑技术,开一个投资相关的公司。




师文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动画制作人员。



影片最后,老王夫妇的小孙子出生了,两人露出久违的笑容,再难总能挨过去。



小杨和女朋友相互依偎,望着高楼大厦,有疲惫但也有希望。



师文则在拍摄结束后,没有了音讯。


让人在梦想快乐的虚拟愉悦中,多了一盆现实的冷水。



在2016年民防局和住建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城区的地下空间中,住着近百万的流动人口。


20岁的纪佳在一家服装店当售货员,一个月挣的除去必须的开销,不剩什么。



随着大部分人漂回故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死撑。


纪佳说:北京是个让人激动的城市,但我不会在这里待太久


影片在“清退地下出租屋的原因”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你看看,这些人在楼门口支了桌子吃饭,地上都是垃圾,还有孩子在这儿随地大小便,他们还经常打架吵架,声音大得整栋楼都能听到,”居委会负责人指向楼门口的公共健身器材,“他们在上面晾衣服,晾尿布,人家还怎么锻炼?”


虽然句句属实也都在理,但也只能叹一口气。



群租,地下室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无奈:并非故意,无奈之举


地域发展严重不均衡,导致这样的“倾巢”现象,作为普通人我们做不了什么。


只能选择去或者留,要都市还是要故乡。



(北京晚高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16m7pt38&width=500&height=375&auto=0
NHK《北京鼠族》


在纷扰变化的潮流中,希望你能认清自己的能力,与当下要把握珍惜的——


或故乡的父母,或难得的机遇。


不要后悔,永远加油。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图鉴】



往期阅读(点击收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