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园区建设聚产业 搭建平台促发展

2016-12-15 中政智库

中政智库.  [最全面]

”聚焦最新时政热点,紧扣中国高层动态“



当前东北地区振兴发展面临挑战和机遇,各类重点园区作为打好振兴攻坚战的“主战场”、引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试验田”和“新四化”统筹发展的“火车头”,应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促进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强化顶层设计

统筹系统布局把握建设方向



为民服务、以人为本


将民生需求作为园区框架设计的出发点,关注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解决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相关社会突出问题。



政府推动、市场联手


将政府在政策环境、市场秩序、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导向性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园区建设,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股力量共同参与建设的良好局面。



创新机制、先试先行


以总体框架为指导,创新项目推进机制,优先实施社会意义重大、现实需求强烈、可操作性强的重点工程,选取有条件的领域或区域,先试点示范,后推广应用,健康有序地推进园区建设。



统筹集约、效益优先


应充分利用并整合上一轮东北振兴建设中积累的公共基础性设施和各种信息化服务设施,实现已有基础设施的充分利旧与整合,并在利旧与整合的基础上,吸纳新技术、新理念,效益优先,实现园区支撑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提升重点园区


目前产业基础和发展势头比较好的园区,要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度供给上下功夫,着力在开发开放、土地制度、投融资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力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定位:作为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的重要平台、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沈阳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标:打造成为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在全市创新改革、转型升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长春新区




定位:承担着落实长吉图战略、促进东北新一轮振兴、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强化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大使命。




目标:确定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5+6+2”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中心和东北亚区域绿色消费中心,并将围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



哈尔滨新区




定位:建设成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




目标:将围绕“科技+生态”、“高新+高端”、“文化+旅游”、“金融+资本”、“宜业+宜居”的‘五+’定位构筑“哈尔滨新区”核心板块,走出一条规划先导、产业集聚、功能配套、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的集约节约开发建设之路。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


定位: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标志着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在组织管理、招商引资、金融支持、土地利用和项目审批等五大方面获得特殊扶持,拥有了我国授予经济开发区的最高荣誉。




目标:以建设“千亿开发区”为目标,努力建设生物制药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产业等八大产业。构筑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对俄蒙经贸加工基地等三大基地。



对标先进园区


东北地区对标先进地区,开展学习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学习标的都是国内一些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典型性的园区代表,他们都是国内产业园区中的佼佼者和勇于创新、善于实践、敢于突破的先进者,东北地区应抓住机会,认真学习、积极借鉴,发挥好园区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先导地位,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发展模式:改变依托圈地、优惠、招商传统产业模式,转向以创新要素和共享资源为基础的园区发展新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和体系支撑”,构建好适宜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这是中关村的核心竞争力和基本经验。


产业支撑:围绕产业发展推进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力图形成“园中园”建设示范,提升园区产业支撑强度。引导中关村“一区十园”步入聚焦产业促进的发展路径。


启发:

解放思想,敢在体制机制上“动刀”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


在物流通关、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唯一”,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


总体规划:园区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是中新合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工业园区的成功开发经验,将其打造成一座产业功能和城市生活完美结合的新型生态城市。


转型升级:从2006年开始,园区相继实施“服务业倍增”、“金融业翻番”、“金鸡湖双百人才”、“文化繁荣”等行动计划,并逐步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向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商务城区转变。


启发:

规划先行,当好园区建设的“排头兵”

园区规划是指导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园区建设的龙头。因此,要坚持科学决策超前做好规划工作,注重政府、市场、企业的有效联动。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又称中国光谷,成为继北京中关村后我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竞相发展的"131"产业格局。


人才支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开发区内有58所高等院校,100万名在校大学生和7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为东湖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政策扶持:消化、吸收、创新,力争打造国内政策最优版本。市场主体准入、投融资、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吸引等,涵盖服务企业的方方面面,渗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人才吸引:出台“光谷人才特区”专项政策,实施"355人才计划"。

股权激励:借鉴已有的股权奖励、分红,独创绩效激励、增值权激励两种新方式。

金融税收改革:探索中小企业集合贷、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融资等。

行政体制改革:喊出"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佳高新区"口号,实现区域内"零收费"。


启发:

“人才特区”,为园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如何引进和留住中高端人才”是东北三省园区建设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园区人才工作重点应着重优化服务、营造“事业留人”的创业氛围。



河南省长葛市产业集聚区:


是河南省以县市为主建设的典型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发动机”“驱动器”。


发展理念:园区建设围绕“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战略思路,体现“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新要求。


区位优势:位于豫中平原腹地,南邻许昌,北接省会郑州。中原城市群、新农村一体化推进区和新郑航空物流工业园区三大战略凸显出长葛市最为一个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郑石高速、107国道纵贯南北,省道S325、S220横穿东西。


启发:

发挥区位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实现跨越发展

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通过科学规划,放大区位比较优势,打造项目集聚新兴节点城市。



建立对口合作机制

先进园区“经验输出”


东北与东部三省四市对口合作机制:




天津滨海新区:


与辽宁同在环渤海地区的天津,作为第二批自贸区,与正在筹备中的辽宁自贸区有很多方面可以交流;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滨海新区大连金普新区都需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滨海新区筹备打造新兴高端制造业,还将有机会与辽宁的中德产业园等园区合作,共同推动不同区域的发展;


滨海新区和辽宁同样拥有诸多港口和机场,辽宁省正着力打造国际物流园区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二者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共同之处和很好的合作前景。



 猜你喜欢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提档升级交通运输设施建设

民营企业也要向腐败亮剑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END-

本文由中政智库整理编辑发布,请获取授权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