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业:为什么建议你谨慎进入设计行业?

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2024-08-30

★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54篇文章

你好,我是YanYan,感谢你的关注。

前面几篇内容,我们详细聊过了具体的专业认知、学习方法。但这个话题专栏毕竟叫“行业导览”,所以不能只带你在外围打转,还必须得聊点实际的。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景观设计师,或者风景园林师这份工作。
请恕我直言,如果你心中对“设计师”这个职业身份饱含憧憬的话,我可能要劝你调低一点预期,准备接受这份工作的现实。
尽管我自诩是个有情怀的设计师,但也必须承认——
现实不乐观,入行需谨慎。



01

不乐观的宏观环境

你应该听说过,我们设计费的收费标准,已经将近20年没变过了。
20年间,设计费不涨,可是地价、房价,恐怕已经翻了20倍不止了吧。不涨即是下跌,因为还要叠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

这是行业标准层面,再来看看发展趋势,咱们重点说说。
我的一位学长,公众号“缘中说园”主理人,曾经在文章中发过这样一张行业走势图,我觉得非常非常精准,大胆引用一下。
推荐关注,不过他更新不频繁,应该也是工作比较忙
我们景观行业飞速发展是伴随着“房地产”开始的,1998年,中国正式开放了商品房市场;200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招标拍卖挂牌土地使用权规定》,允许政府可以公开出让土地,俗称“卖地”,此举促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长达十几年的快速发展。
我们不要很反感房地产,景观行业能有今天,主要是靠房地产带活的,如果只有公园这类市政公共项目,很多私营企业是根本无法生存的。
接力房地产的是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2015年是PPP元年,该模式是指政府撬动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景观行业曾经的龙头上市公司,东方园林,刚好赶上了这一班车。
2016年,东方园林爆发式增长,当年净利润增幅高达115%;2017年,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52.26亿元。巨额的订单数据看着好看,但那只是账面上的数字。乎所有PPP项目都需要垫资施工,完工后还有漫长的运营周期,资金回款也往往很慢。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有稳固的现金流和不错的融资能力。
可正在PPP项目快速膨胀的时候,国家开始释放刹车信号,因为我们的监管能力没能同步跟上,这就导致PPP项目很容易变成地方政府扩大负债的手段,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也会加剧。于是财政部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去杠杆措施,限制地方政府PPP的项目支出。
资金链突然崩断,这对高负债奔跑的东方园林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以至于不得不引入国资,黯然重组。
这次事件对咱们普通设计师来说,其实没有太大影响;但宏观来看,景观行业整体不再受资本市场的青睐,设计公司离“钱”更远了,依旧只能挣一单一单的设计费。
真正对景观行业造成打击的还是要看房地产,“房住不炒”你肯定已经非常熟悉了;除此之外,国家为了进一步清除泡沫,还下了一剂猛药,那就是“三道红线”
(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百分之七十;
(2)净负债率不超过百分之百;
(3)现金短债比不小于一。
若是未达标,监管部门会要求金融机构对相应房企的全口径债务进行限制。翻译过来就是,那些效益不佳的房地产企业,会在红线的重压下,逐步退出市场这对景观行业的影响,想必不用多说了。
更不幸的是,我们还赶上了疫情,财政对基建的投资力度明显降温。政府口袋里没钱了,这回不仅地产项目减少了,连市政类项目也受到限制。
幸亏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下,不少项目还能以“生态”的名义继续推进,不然我们的日子怕是更加难过。
以上咱们谈论的是市场大环境,是项目的需求端;接下来咱们再说说供给端,也就是各大高校,每年为市场输送的设计师们。




02

过量人才供给与价格战

我之前在《溯源:风景园林专业因何存在?》这篇文章中,为你简要梳理了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史,学科里程碑式的转折发生在2011年,这一年,风景园林正式成为了国家一级学科。
从2011年至今,这10年间,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的确是“紧紧抓住机遇,扩展学科领域,扩大学科在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影响”的十年。
但如果叠加下行的市场环境,消极的一面也不容忽视,学科大力发展就意味着——扩招。
我没有获取到具体数字,但大体来看,开设风景园林、园林、景观等相关专业的高校,从几十所,扩展到了如今的200多所,每年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2、3万名设计师。
但问题是,如今的市场环境,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吗?
而且你想想看,在我们前面积累了多少师兄师姐?以我导师为例,他在行业内的资历是非常深的,跟俞孔坚、王向荣这些老师是同辈人。导师的大弟子,也就是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如今正值壮年,掌舵企业,活跃在第一线。说句大不敬的话,师兄师姐们都还朝气蓬勃呢,哪能有咱的位置?
项目缩减,遇上人才过剩,企业要想生存,最本能的反应就是互相倾轧,打价格战。
东方易地(EDSA)的总裁李建伟老师,曾分享过一段他个人的经历。20年前,EDSA刚刚进入中国时,主要做地产类项目,收费标准大概是35-40元/平米,这要是放在今天,绝对是天价了。但是到了2005年,标准已经降到了30块钱。
再往后,大概2015年,李总接洽了一个贵州的项目,为了拿到项目,狠了狠心,报价25元,结果万万没想到,甲方说您这也太贵了,另一家上市公司报价18元,要不您再降降?
怎么办,毕竟是个不小的项目,丢了也太可惜了!咬咬牙,我们也18!!
但对方毫不退却,既然你降到了18元,那我就报13元,有本事您就继续跟。
最近我在一个校友群里听说,某些地方的设计费已经低到了8元/平米,甚至包施工图。见过拦腰砍价的,可真没见过砍到脚脖子的。
如今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已经到了没有底线的地步,这会带来两个严重问题:
首先,好公司拿不到项目,知名公司好歹要顾忌声誉,如果你想好好设计,如此低的设计费根本撑不住。
第二,好公司不干,那就由不计成本的小公司接,他们会把项目做的非常烂,于是市场更会觉得,反正设计水平也就这样,10块还是8块能有多大差别,那我为什么不选更低的报价呢?
这是个恶性循环。
当然,说了这么多倒不是想抱怨,因为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宏观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更新不了设计的收费标准,也无法阻挡国家为房市降温的决心,更没理由“谴责”高校为扩大学科影响力所做出的努力。
限制永远存在,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因此,如果我们还要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我们真正要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大环境不景气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的破局点
而要想寻找“破局点”,我们就不得不深入到更本质的问题——设计行业的商业模式
(此处单指设计公司,甲方设计管理工作、公务员、高校教师、景观工程等工作类型暂不涉及,因为这些我不太懂哈哈)



03

尴尬的商业模式

大多数设计师很少会关心商业话题,改变不敢说,但这绝对是理解我们自身处境的突破口。
设计行业,是典型的1v1定制服务。针对一个客户,你得给他做一个定制方案,你的一次劳动,只能收取一次报酬。就算有模板可以复用,但是地块不一样,甲方需求不一样,复用的程度还是有限。
设计行业其实和剪发、捏脚没有本质差别,甚至可能还不如他们,因为甲方能虐你千百遍,不管你过程中修改多少次,也没人给你多付费,除非合同里有约定。
对比下程序员你会发现,同样是出卖一次劳动时间,但做出来的APP,几乎可以无限传播,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次下载。所以人家工资高,甚至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员工还不乐意,因为少了加班费,约等于降薪了。
直到目前,行业中还没有探索出突破商业模式的新路径,因此设计公司要想多挣钱,要么死命压榨员工,要么提高设计费。
压榨员工咱不提,属于道德范畴,这类公司躲得越远越好。据我了解,当前比较正当的方式,是采用地区腾挪的策略,变相提高设计费。
所谓地区腾挪,是指一线城市的设计公司,开设二线城市的分部,付二线城市的成本,赚1.5线的设计费。设计费看似降低了,但利润上升了。道理很简单,不是所有图都需要985、211的人来画,这些人太贵了。所以很多知名景观公司都爱开分部,因为既要参与激烈竞争,还要保住利润。
但这种方式不可持续,一是因为企业在内部抠利润,总会有尽头;二是当所有公司都开满分部时,这个方法也就失效了,到时前期扩张所招募的员工,可就不是企业资产了,而是负债。
如果抛开《收费标准》的限制,设计费能够被市场公平定价,那如何能获得真正的增长呢?



04

永远要寻找价值空间

我肯定是没经营过公司啦,不过作为一个爱动脑筋的好青年,我想试着说说自己的思考。
我认为关键要看“设计”这项工作,有没有创造“价值空间”。
什么叫价值空间?我用直播带货来说明。
假如在过去,一件商品的生产成本是100元。加上物流、租金、人工、库存等等各种交易成本,总成本为400元。最终,这件商品在商场会卖你500元。
但是今天,商家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把商品卖出去,他就省掉了租金、人工、库存,最终,把总成本降低到了200元。
这个时候,他可以按照别人的成本价400元进行定价,自己仍有200元的利润,而别人要想跟进只得赔本。
他通过“直播”这种更先进的工具,所创造出来的200元利润,就叫做价值空间。
这部分利润,不是靠996压榨出来的,也不是靠地区间腾挪出来的,而是真真正正被创造出来的。
把“直播”类比到“设计”,如果我们要为一家商场做外部景观,设计能为商场创造出价值空间吗?
比如自带流量、聚集人气,降低商场的营销获客成本;
再比如设计合理、工艺成熟,降低商场的运营维护成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多数设计公司,并不能创造出有“价值空间”的景观,仅仅是做了绿化。而这件事,是个公司就能做到,不打价格战才怪咧。
甚至,一味的“好看”、“标新立异”、“网红打卡”这些也不是价值空间,它们只能带来一时的流量,而没有持续性。
所以,即便市场再不好,你也不会听说“张唐”没有项目做,跟其他公司恶性竞争,因为“张唐”的作品确实能为项目整体创造价值空间,甲方原意付出高溢价。
那么,如何创造价值空间呢?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利润。这里所说的利润,就是我们提到的价值空间。
过去我们认为,利润=收入-成本,但熊彼特说nono:没有创新获得的微薄利润不是利润,是社会付给企业的“管理者工资”
比如你是做凳子的,没有创新,不给你利润吧,明年没人生产凳子了。给你利润吧,用不着给那么多,反正谁都能做。所以,社会就付给你一点管理者工资,让你还能维持再生产。这是不是像极了大多数设计公司。
这个定义的划分,有重大指导意义。熊彼特很明确地把企业分成了两种:一种是领取社会付给的管理者工资的,一种是赚取创新利润的。
如果是领管理者工资,赚到的钱肯定是越来越少,朝不保夕。只有创新,才能逃离恶性竞争,创造价值空间,获得创新利润。为什么说抱怨没有用,因为当我们哀叹“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根源上还是自己没创新。
接下来的问题很关键,我们需要搞清楚创新的方法论,从而分辨出什么样的公司有潜力获得创新利润。
熊彼特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五个创新: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者给一种老产品赋予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采用一种新的原材料,或新的供应来源。
5)实现一种新的商业组合,形成或打破一种垄断。
第一条,采用新产品。举个小例子,张唐的阿基米德取水器,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常见了,但张唐刚刚把这一装置引入国内的时候,各大开发商趋之若鹜,这便是采用了一种新产品。当其他景观公司也纷纷模仿的时候,张唐又开始引进、研发新的产品,永远抢先一步,引领市场。

第二条,新的生产方法。企业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更多设计公司的组织管理能力很弱,看上去人挺多,但都是分成一个个小组独自作战,相互之间毫无交流,于是很多一线的成功经验,根本无法凝结为团队的能力,更无法沉淀为组织的资产。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有一条经典原则——不要重复造车轮,不论什么项目,一定有人做过类似的事情,请直接学习他们的经验,不要浪费时间。
这里所说的学习经验,不是抄袭,而是提炼模型,像“SWOT模型”、“安索夫矩阵”、“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顿矩阵”等等,都是咨询公司长期积累下的分析模型,是组织对个人的赋能,这才是更高效的生产方法。
第三条,开辟新市场。如今儿童无动力游乐场非常火热,洛嘉儿童是其中的领导者。从公司的对外披露的信息来看,他们不单是落地孤立的设计项目,而是综合文创、运营、教育,全部整合进游乐景观之中,使景观本身具备了产品价值。亲子市场,可是传统景观公司很少涉足的领域,当前赛道尚不拥挤。

刚才咱们提到的例子,为商场打造更有价值的外部景观,也属于开辟新市场,因为传统上景观服务的目标是美化,而现在则是为了品牌营销和管理运营服务,价值一下子拉升了好几个台阶。

第四条,采用新材料。工程方面我懂的不多,不过近几年我注意到,很多设计公司在自建研发工厂,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使用,不知这背后有没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品质量的考虑。
第五条,实现一种新的商业组合。还是以洛嘉儿童为例,想象一下,如果他们的设计作品能够在居住区、公园、商场、旅游景区、文创玩具商品、自然艺术教育等场景全面铺开的话,这相当于是覆盖了儿童日常生活所能触及的大部分场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猜大概率是给亲子游乐领域定标准。
在此基础上,新的商业组合就有可能涌现出来,那就是承担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综合规划设计,因为洛嘉有经验、懂运营、能落地。当然,未来的怎么样,谁也无法预测,只是在逻辑上构想一种可能性,不作为职业推荐哈哈。
以上就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景观设计行业上的对应。



最后想说:

市场不乐观,我们更需要谨慎选择,寻找到自己的破局点,挤占相对更优的位置。
哪里是破局点?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判断依据,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些不断创新、创造价值空间的公司,然后努力加入它们
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策略了。
不要妄图转行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因为寻找价值空间的底层规律是一致的,没有分别。
如果挤不进去怎么办?
请参考我的另一篇小文,《不够强大,永远是自己的错》
没办法,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修行,咱们共勉吧。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YanYan,我们下次再见喽。

“  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