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历 |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忆吾师陈章太先生

夏历 语言战略研究 2023-03-12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

——忆吾师陈章太先生

文丨夏历


(2007年5月17日摄于陈先生家中)


恩师陈章太先生走了。再次坐在先生家里,温暖的小客厅里没有了先生的身影,师母旁边的位置空荡荡的。无法再看到先生的音容笑貌,学生的情感不知道该如何安置。

(2021年6月18日最后一次在家里见到先生)


如师如父 岁月静好

从第一次和先生联系,询问考博事宜至今,已经过了十八个年头了。十八年间,我和先生之间的相处简单自然,如清澈见底的山泉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流淌,安静而美好。我的父母去世比较早,先生和师母给了我很多温暖,让我在父母离去之后,还能时时感受到来自长辈的关爱。每次打电话给先生,他都叮嘱我多保重,对我取得的一点成绩给予很大肯定。记得博士毕业的第二年,北京市有一个高校优秀博士毕业论文的评选活动,我的论文是中国传媒大学符合推优条件的两篇中的一篇,而最终另外一篇被选取上了。当时我很失落,先生在电话里劝慰我,说我的论文做得很好,只是限于名额、限于专业未能一起送审而已。先生一直都这么肯定和鼓励我们,让我们在工作中始终能够保持自信和上进的心态,在单位以一种积极、正面的形象示人。

(2019年11月摄于中国传媒大学钢琴湖畔)


名师指路 一生感念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陈门弟子在先生的指引下,在社会语言学这条路上耕耘着,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也培养出了很多后继人才。我投入先生门下,先生让我关注城市新移民群体农民工的语言状况,嘱我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遵从先生的教诲,十多年我不间断的关注该群体的语言现状、语言问题和语言需求等,期间的研究成果让我申请到了省级项目、教育部青年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将我培育成了教授,受益终生。先生为我们指引的研究方向,让我们在学术之路上阔步前行。没有先生高屋建瓴的指引,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也就不会有我们继续培育的研究生们。先生的师恩,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感念!

(2016年先生为我的第一本专著作的序) 


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先生很平和,有大家风范。先生和风细雨的每一言每一语都能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也能让我心平气和地去面对个人发展中的波折。记得刚读完博士,心劲儿很强,评副教授时遇到一点磨难,心中颇为不平,和先生电话诉说,先生无评无责,很温和地说了一句“别太心急,不过相差两三年的事情。”再无太多言语。先生这一句话,我用了很多年反复体味,越来越明白,能退能过、泰然处之是一种本事,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格局,很多事情争来争去不过差之不远。先生教育我们的话不多,我却总能感受到那平实质朴交谈中流淌出的大智慧,大道至简也大抵如此吧。希望我能把先生做人做事的风格传承下来,也能传承下去。

(同门弟子和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前的合影)


最后,借悼师诗文一首,略加改动,以表我此刻心境。

玉壶存冰心,生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己与来者,成功报师恩。


作者简介:

夏历,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杰出青年学者。


陈章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沉痛悼念陈章太先生

陈章太、戴庆厦在“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章太:文改会改名与国家语委创建

陈章太: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胡士云:难已的泪水,无尽的思念——怀念陈章太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