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4个时间批评孩子效果极差!家长都该看看

这4个时间最好不要批评孩子



早上出门时


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帮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温馨地与孩子道别,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心情糟糕,影响一天的学习。


一起吃饭时


很多父母平时很少陪孩子,只有吃饭时专心面对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训孩子。


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父母心情恶劣时


做父母的自己心情不好时,最好不好批评孩子,很容易一张嘴就骂人,结果伤了孩子,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


发生直接冲突时


孩子说好晚上8点回来,结果10点才回来。父母早已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发生直接的冲突。


倒不如把事情压后,等第二天再和孩子谈。而且,父母表现了宽容与大度,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借鉴:古人批评孩子也讲时机



古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


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家长正确批评孩子的方法



低声


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


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


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


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孩子更是如此。父母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与场合,采用合适的方法教育批评孩子,孩子易接受,批评的效果自然好。


▍标签:小学语文  微课视频

编辑:辅导君

声明:文章来源于中国教师报(ID:Zhongguojiaoyubao),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哦~

一张成绩单,揭露父母的三种层次,你在哪一层?(发人深省)

贵州公交坠湖真相曝光:你以为的意外,其实是一场蓄意谋杀

这届高考生终究还是扛下了所有……

12年前,那个高考故意0分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点击“蓝色标题”查看相关内容

电子课本

作文微课

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

初中知识点合集

初中语文上册微课
小学英语语法微课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教育理念、中小学各年级学习资料和方法 




特别声明:

本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