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了,還在妄想「威懾」中國
78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誓言決不在日軍鐵蹄下出版而五易其館的《大公報》,用特意趕製的「日本投降矣」五個超大字號標題,杜鵑啼血般盡抒鬱結於胸的塊壘。史實鏗鏘,即便過去了78載,仍回響在歷史深處,提醒國人怎敢忘,也決不能忘!而今,軍國主義陰魂正在日本蠢蠢欲動,右翼勢力頻頻於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紀念日等諸多重要歷史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這種逆勢而動、作繭自縛的舉動嚴重傷害中國等周邊國家的民族感情,更加重了世界上愛好和平人士的擔憂。
今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在靖國神社舉行春季例行大祭期間,向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供奉名為「真柛」的祭品。日本當權者無恥吹捧甲級戰犯為「和平與繁榮的基石」,甚至是「感謝」、「尊敬」之類妄言,公開表示復活帝國時代的陰險居心。
新版安保文件 有悖「和平憲法」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年年不忘紀念戰爭,但距離真實的戰爭歷史卻越來越遠。日本政客一邊將「守護和平」掛在嘴邊,一邊卻把在侵略戰爭中死亡的士兵尊崇為「英靈」,這體現了其聲稱的「和平理念」的虛偽。
去年12月,岸田內閣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份安保政策文件,其中將中國定位為「迄今最大戰略挑戰」,將中國台灣地區定位為「與日本共享基本價值觀的重要夥伴和朋友」。以此為基調,日本隨之一系列後續行動:岸田文雄參加7月召開的北約峰會以及日台在執政黨層面加大勾連等,都可視作是日本國家安保戰略調整後新的動向和舉措。
日本問題專家認為,按照新版國家安保戰略,這種所謂「反擊能力」實際上是攻擊性的,可以進行「先發制人」打擊,這顯然有悖於「和平憲法」,暴露出日本新版國家安保戰略的實質,其「復活」軍國主義的動向愈發明顯。
極力掩蓋 美化侵略 民眾史觀扭曲
戰後幾十年,日本官方認可的史書隻字不提8月14日致盟國的同意投降電,也盡量迴避9月2日簽降書一事,卻竭力把「二戰」終結的功勞放到天皇頭上,試圖「美化」這段歷史,還極力掩蓋細菌戰、慰安婦等所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
此前,日本在廣島市和長崎市分別舉行了原子彈轟炸紀念儀式。德國駐日使館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在對原子彈轟炸的死者表示哀悼的同時,指出日本遭到原子彈轟炸的「源頭是德國和日本的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所引發的戰爭」。此文一出立刻引起日本網民圍攻:「怎麼能把日本和德國納粹相提並論?」「日本是被迫進行自衛戰。」「日本發動戰爭的原因是美國對日本的經濟封鎖。」留言區的種種奇談怪論令人咋舌。
陰謀擴軍 熱衷製造中國威脅論
近年,日本政界一些人熱衷製造「中國威脅論」,藉口保障「反擊能力」,熱衷於購買美國產「戰斧」巡航導彈等最新戰爭裝備;着手改造所有宙斯盾軍艦,使之都能搭載導彈;大幅提升「防衛費」增加到GDP的2%……加快「自衛隊」的武力增強步伐。
軍事專家認為,這種調整標誌着日美的軍事聯合關係將會出現重大變化,正從以前的戰略級別向戰術層次級別,從以前的戰役行動向戰鬥行動轉進,一步步解除「專守防衛」緊箍咒,復辟軍國主義。
日本「新軍國主義」蠢蠢欲動
• 日本右翼和內閣頻在敏感日「拜鬼」,美化並否認侵略。
• 2022年12月,通過新版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份安保政策文件,公然拋棄「專守防衛」原則。
• 今年5月七國集團峰會在日本廣島舉行,日本作為G7輪值主席國在主辦峰會過程中極力配合美國「印太戰略」和全球戰略,拉其他國家搞陣營對抗,加強同美國及其在其他地區盟友的軍事勾連。
• 熱衷購買美國產「戰斧」巡航導彈等最新戰爭裝備,大幅提升「防衛費」增加到GDP的2%,將舉國綁上反華戰車。
• 2021年12月,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聲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言必稱台海有戰,為擴充軍力製造口實。
輿論中堅|抗戰中的《大公報》
「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大公報頭版用力透紙背的五個大字,向國人報告了抗戰勝利的訊息。總編輯王芸生提前籌劃抗戰勝利日的版面設計,於是前所未有的五個八欄高的字號誕生了,鮮用於標題的虛詞「矣」字奇崛深長。這樣的經典案例出現在抗戰時期的大公報絕非偶然。
翌日的社評《日本投降了》則是激動心情的恣意宣洩,酣暢淋漓。社評開篇即引用了杜甫名句「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這篇二千六百字的長文寫道:「日本投降了!抗戰結束了!在八年苦戰之於,得見這勝利的偉大日子到來,我們真是歡欣,真是感激,在笑臉上淌下淚來。」
大公報共赴國難,顛沛流離,五次遷館,不顧轟炸在防空洞中繼續出版,決不仰人鼻息,沒有在敵人統治下出過一天報。正如上海版停刊時發表社論所說:「我們是中國人,辦的是中國報,一不投降,二不受辱。」
「舊恥已湔雪,中國應新生。」78年前,記錄美艦「密蘇里號」上日本投降儀式大公報記者朱啟平的《落日》,被譽為「狀元之作」。「這簽字,洗淨了中華民族七十年來的奇恥大辱。這一幕,簡單、莊嚴、肅穆,永誌不忘。」在場的中國記者僅有三位,其中兩位來自大公報,他們就是朱啟平和黎秀石。大公報人在抗戰十四年間篳路藍縷,苦心經營,在亂世中把輝煌的新聞事業推向極致。
滿口歪論|日喊「無核世界」 拒簽禁核條約
日本政府一直以「原子彈轟炸唯一受害國」自居,聲稱要在追求「無核武世界」方面發揮領導作用,但卻以「安全威脅」為由拒絕簽署眾多無核國家參加的《禁止核武器條約》。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軍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曉兵分析認為,日本要跨越核門檻主要涉及五個方面。首先是技術門檻,這對日本來說很低。「二戰」期間,日本就曾秘密研發核武器,具備完成核武器研製工作的能力。其次是材料門檻,日本作為核能大國,刻意囤積大量裂變材料。日本一些政客早就不再諱言未來可以用來製造核武器以「威懾」中國。
然後是政治門檻,日本發展核武現在面臨強大國內民意反對,隨着日本右翼加大鼓噪,日本放棄「無核三原則」、突破核不擴散底線、獲取核武器的風險在增加。最後是外交門檻,日本跨越核門檻的主要制約因素是美國的反對。現在美國還是以強化「延伸威懾」來穩住日本,但未來如果覺得在亞太的霸權地位難以維繫,可能縱容日本擁核。
走上邪路|「印太戰略」鷹犬 圖破「專守防衛」
日本自民黨副總裁、前首相麻生太郎近日竄訪台灣,同蔡英文、賴清德等人會面,並在台發表演講稱應「立足於戰,強化威懾」。中國外交部指,此舉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嚴重踐踏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日本政客竄台言必稱戰,擺出唯恐台海不亂的架勢,是想把台灣民眾推向火坑。
近年來,日方頻頻拿台灣問題做文章。從聲稱與美國共同「保護台灣」,到鼓吹「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甚至鼓動美國應該放棄「模糊戰略」、明確「武力護台」立場,甘當美國所謂「印太戰略」的馬前卒。既是為了牽制中國,也是想激化中美矛盾、攛掇美國更深地捲入,好藉機漁利,為增加軍費、擴充軍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成為所謂「正常國家」製造口實。
由此可見,日本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以及對華政策調整並非迫於美國壓力,而是主動尋求「印太」國際事務話語權和主導權,在某些領域議題上甚至可說是日本在「帶節奏」,利用美國野心實現擴軍圖謀。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