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适应生物质加工利用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探索“新工科”建设模式,四川大学在传统生物质利用专业“轻化工程”的基础上,开展了创建“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探索实践。新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科研与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探索了继承与创新及厚基础、宽口径与学有专长的有机结合途径。在师资队伍和育人条件建设方面,着重践行了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资源开放和协调与共享。
【先睹为快】石碧 彭必雨 刘晓虎 何有节: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实践
关键词:新工科 传统工科 教育改革 生物质
一、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背景
生物质泛指自然界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质具有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分布广泛及资源丰富等特点。人类利用生物质如木质纤维素、家畜动物皮、微生物等已有悠久历史,由此发展出一系列传统生物质加工利用产业,如制浆造纸、制革、发酵、制糖等。这些传统生物质资源利用产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民生行业,因此我国高校设置了为其培养专门人才的“轻化工程”本科专业和“轻工技术与工程”研究生培养一级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近年来,生物质资源利用逐渐发展成为涉及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生态工程、材料学、能源工程、农业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工程科学。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加工获得非传统生物质材料、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能源产品,已成为生物质利用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催生着许多新兴产业的诞生。[1-4]如以生物质为原料开发的淀粉酯、乙酸纤维素复合物、聚交酯、热塑性蛋白、聚羟基丁酸酯、胶原基生物医用材料、秸杆人造板、木基塑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显示了巨大的替代相关石化产品的前景;以生物质为原料开发1, 2-丙二醇、1, 3-丙二醇、环氧氯丙烷、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丁醇等大宗基础或能源化学品,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绿色产业。[5-8]因此,很多国家已将发展生物质产业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显然,按传统行业分类设置的“轻化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已落后于学科发展前沿,培养的人才已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9,10]根据“新工科”理念,高校工程学科教育应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主动适应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通过反复论证,经四川大学批准,我们于2019年开始建设“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期望通过实践探索传统工程专业教育改革路径,引领“轻化工程”专业未来发展方向。
二、专业建设基本理念及定位
1.坚持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
建设“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以满足生物质材料、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对相关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广泛调研发现,制浆造纸、制革、制糖、发酵等行业是我国利用生物质资源的优势传统产业,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不可能放弃这些民生产业。从战略高度看,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继续巩固和发展业已形成的传统产业全球竞争优势,是我国未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策略。因此,建设新工科专业并不是摒弃传统专业,而是把培育新工科专业和改造提升传统工科专业相结合,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构建立足当今、面向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新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能支撑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又能适应产业发展的未来需要。
实际上,传统和新兴生物质利用产业虽然产品结构差异大,但都是对大宗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利用,有许多共性科学方法和技术原理。而且,它们在科学理论和技术原理上可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因此,新专业建设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十分重要。
2.建设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的本科专业
为既满足传统产业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又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应突出“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的特点。一方面,让学生系统掌握生物质原料学、生物质结构与性能、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技术等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经济、洁净、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造福人类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至少在一个生物质产业领域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既能立足于当前,又能适应未来。
三、“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实践
为探索传统“轻化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模式,在充分论证、规划的基础上,四川大学2019年5月以“跨学科专业-贯通式”人才培养平台专项建设项目的形式,创建了“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创新实验班(“创新班”)。按创新班建设的基本理念及定位,针对性地确定了创新班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完成了师资队伍和培养条件建设,形成了学生选拔机制和管理模式。
1.培养目标及专业教育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建设背景及基本定位,确定新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数理、化学、化工、生物、材料、能源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生物质原料学、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技术等专业知识, 兼具深厚人文底蕴、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能根据生物质科学与工程领域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创新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且在动物生物质材料(涵盖皮革工程)、植物生物质材料(涵盖制浆造纸工程)、生物质化学品(涵盖制糖工程)、生物质生物转化工程(涵盖发酵工程)、生物质能源工程等1-2个方向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按新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及定位,培养目标同时强调了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宽厚的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知识,又要学有专长。
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凝练了毕业目标,以“面向产出”为导向,制定了包括知识体系构建、创新思维、工程理念和创新能力培养等要素的系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总课程为170个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5个学分,专业教育课程94个学分,实践教育课程31学分。根据培养目标,对专业教育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表1)。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必选)的教学,使所有学生系统掌握生物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适应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能力;2)专业必选课中,按该领域主要学科方向设置了5个“方向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相关产业人才需求情况,重点选修1-2个模块课程,从而使学生学有专长,满足各产业方向对人才的需求;3)将传统生物质利用产业的专业知识融合到对应“方向模块”课程,既传承又提升了传统“轻化工程”专业的行业服务能力。
采用“方向模块”培养模式,比较适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本项教育改革研究成果在全国高校推广应用。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各高校“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差异较大,有些主要培养制浆造纸及植物生物质方向的人才,有些主要培养皮革工程及动物生物质方向的人才,有些则主要在制糖工程、发酵工程、添加剂化学与工程等的某个方向培养人才。专业必选课采用“方向模块”形式,有利于提高相关高校对专业教育改革的适应性,在不断拓展专业内涵的同时,突出各自人才培养特色。
基于课程体系,进一步凝练了课程目标,梳理课程知识点和课程目标的关系,设计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案,按“两性一度”金课要求,对重点课程和教材建设进行谋划和布局。
课程类别 | 必修/选修 | 课程(学分) | 需获学分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 | 数、理、化、生等学科基础课程22门(53) | 53 |
选修 | 高分子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程5门(10) | 4 |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概论(1);蛋白质化学(3);植物纤维化学(3);微生物学(3);生物质过程工程(3);生物质材料与化学品分析技术(3) | 16 |
专业必选修课 | 必修 | 方向模块1-动物生物质(涵盖皮革工程):动物生物质原料及加工原理(2);蛋白质基功能材料(2);制革工艺学(4);鞣制化学(2);动物生物质加工助剂(2);动物生物质加工机械与设备(2) | 14 |
方向模块2-植物生物质(涵盖制浆造纸工程):植物生物质原料及加工原理(2);纤维素基功能材料(2);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4);生物质精炼概论(2);植物生物质加工助剂(2);植物生物质加工机械与设备(2) | |||
方向模块3-生物质化学品(涵盖制糖工程):生物质化学品概论(2);糖化学(3);生物质催化反应工程(3);生物质基精细化学品制备原理(2);生物质加工工程(2);生物质化工设备(2) | |||
方向模块4-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工程概论(2);生物质能源技术与理论(3);生物质转化过程工程学(3);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2);生物质燃料(2);生物质能源转化装备(2) | |||
方向模块5-生物质生物转化工程(涵盖发酵工程):生物质生物转化技术概论(2);发酵过程及控制(3);生物反应工程(3);生物质酶催化转化技术(2);基因工程(2);生物反应装备(2) | |||
专业任选课 | 选修 | 生物质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生物质材料与工程前沿技术、生物质医用材料、天然产物化学毛皮工艺学、加工纸与特种纸、酿造工艺学、油脂化学等专业任选课16门(30) | 7 |
注:必选一个方向模块全部课程,并在其它四个模块和专业任选课程中选修7个学分 |
2.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将工程化的理念、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活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设计了“两阶段”培养模式,即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构建与科研基础能力培养阶段、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阶段。
低年级阶段(大一和大二),通过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科研探索”和“专业认知实习”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工程素养和意识;高年级阶段(大三和大四),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同时,通过“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企业实训”和“项目制”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安排上,新专业实行导师制,学生自通识教育阶段起即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学习和科研探索工作,以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为牵引,以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前沿科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分别在大一暑假、大二学期和大二暑假,安排三个阶段的《科研探索》实践课程,学生进入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不同研究方向的课题组或研究平台,开展轮转制科研素养培养和实验技能的培训。这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阅历、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专业的科技内涵及其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使学生接受不同专业背景导师的科研思想熏陶,结合个人爱好和自身特点逐渐找到最感兴趣的方向。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可结合自己选定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选择相应课题组和指导老师完成“项目制”课程、“科研训练”“创新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课程。同时,设置“生产实习”和“企业实训”(包括海外实习、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我们期望该培养模式能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跨学科知识体系、自主终身学习、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协商、创新创业、工程领导力和全球视野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更好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
3.师资队伍和育人条件建设
四川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规划是“建设一流专业、进行一流人才的培养、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工科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通过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高水平“新工科”专业。我们遵循学校本科教育发展规划和“新工科”专业建设思路,以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基础,汇聚全校生物质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人才和优势条件,完成“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和育人条件建设。
新专业的专职教师为45人(教授24人),其中28人来源于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轻化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发酵工程方向)和食品工程专业,17人来源于化学学院、生命科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教师组成主要考虑植物生物质、动物生物质、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生物转化工程、生物质能源等教学方向的人员平衡。各方向负责人由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特聘计划专家等担任。同时,强化师资队伍创新和工程化教学能力,通过培训、研讨,特别是通过构建校企实训平台、组织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挂职等方式,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指导工程实践的能力,聘任了28名校外专家为兼职教师来完善师资的组成结构。
在人才培养条件方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安排固定教学和科研用房5500平方米。同时,作为协作共办单位,学校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分中心)、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为“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科研训练、创新实践和完成毕业论文的场地和实验研究条件。
4.学生选拔方式和管理办法
作为四川大学“跨学科专业-贯通式”人才培养平台专项建设项目,“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4-5月在全校理、工、医本科一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目前50人/年)进行组班培养。报名条件是:对生物质科学及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有强烈兴趣,有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的愿望和初步规划,学习成绩专业排名位列年级前50%,外语应用能力达到全国大学外语四级水平考试良好及以上水平。对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进行专家组面试,重点考察选拔对象的综合素养和培养潜质。最终以专家面试得分从高到低为序确定“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入围人选。
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由专职辅导员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等工作管理;选拔德才皆备的学术骨干担任创新班班主任,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涯导航、生活释惑,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行导师制,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术能力培养,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进行指导。
实行竞争和激励机制,保证创新班的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了“本-硕”和“本-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在学校支持下,约40%品学兼优的学生直接进入硕士或博士阶段学习,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
前期研究工作中,我们对“轻化工程”这一传统工科专业教育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和研讨,对该项教育改革的重点、原则和方式作了较系统的阐述和论证,主要观点已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发表。本文的工作是上述研究成果的实践。在这一实践探索中,我们尽量使规划的改革工作具有示范意义,并具有可操作性,以便于在相关高中推广应用。教育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付诸于实践十分重要,它使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进步。
【先睹为快】石碧 廖学品 彭必雨 何有节 刘晓虎: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教育改革模式探索 ——“轻化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1] 陈丽卿. 生物质精炼技术与制浆造纸的结合[J]. 中国造纸学报, 2019, 34(3): 77-81.[2] 孙润仓. 基于制浆造纸的木质纤维素工业化生物精炼与利用[J].2019, 国际造纸技术报告会论文集, 12-14.[3] 松正. 生物质精细化学品[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9 (2): 38-39,17.[4] 张世鑫, 陈明光, 吴陈亮, 等. 生物质利用技术进展[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 37(4):79-85.[5] 红枫. 生物质化工产品拓展开发和应用[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9 (3): 35-40.[6] 刁晓倩, 翁云宣, 黄志刚, 等. 国内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现状[J], 生物工程学报, 2016,32(6): 715−725.[7] 梁栢强. 生物质能产业与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3.[8] 马隆龙, 唐志华, 汪丛伟, 等. 生物质能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34(4): 434-442.[9] 张恒, 蓝惠霞, 杨晓玲, 等.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轻化工程传统专业建设新工科的思考[J]. 黑龙江造纸, 2019 (4): 38-41.[10] 安俊健, 张光彦, 王鹏. “新工科”理念下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 教学研究, 2019, 42(5): 74-80.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最新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新动向
快扫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