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选刊】顾菊平 堵俊 华亮 吴晓:高等工程教育产教融合互信机制研究

顾菊平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05-22

作者简介:顾菊平,南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堵俊、吴晓,南通大学教授;华亮,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集成创新’的电类传统专业系统化升级改造研究与实践”(E-DZYQ20201417);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新工科视域下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电气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2017JSJG034);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立项课题“基于‘生本师要’理念的卓越电气类人才培养研究”(2019JSJG019);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交通类院校基于‘1+N’导师制的项目驱动教学手段研究”(交教研1801-9);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交通类院校电气专业‘3+X’集成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交教研1801-41)

原文刊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二期94-98页。




摘  要:企业和高校之间存在人才需求端和人才供应端的联系,但两者性质、职能、价值目标、对社会变化反应速度等方面差别阻碍了产教融合进程。企业转型升级、高校人才培养急需产教携手,产教融合成为高等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呼声。产教融合的实现基础是互信机制,即价值取向的互信认同、校企资源的互信共享、人才培养的互信联动,校企须遵循的价值取向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性、长期性、双向性和兼顾性,摒弃价值取向的短视性、单向性和片面性;充分认识校企拥有的物质资源和科技资源的互补性,构建资源的产教共享机制;积极挖掘双方人才培养中的合作潜能,企业认可及信任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方向、质量、规格,高校认同及信任企业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能力及作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程能力培养与特殊技能培训三方面联动。





关键词: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互信机制


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我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质量、水平还不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少量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深化校企合作、加速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成为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产教融合之所以遭遇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与高校的性质、职能、运行机制、价值目标导向等存在较大差异,但二者又有共性诉求与耦合点,产与教紧密连接着社会人才供应端和需求端,知识与科技成果的生产端和应用端。需求互补性奠定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基础。只要理顺体制机制,针对耦合点确定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产教良性互动格局一定会形成。正因如此,学者们提出了诸多产教融合实现机制,如产教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产教融合双赢机制、校企合作政策驱动机制等。笔者以为,上述机制的构建需要共同的前提基础,即产教融合的互信机制,如果缺乏互信机制的合作基础,产教融合犹如沙滩上的大厦难以稳固和持久。


一、产教融合互信机制的逻辑基础


产教融合指教育与产业的一体化互动,大学教育体现为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延伸、校企资源充分共享、产教功能无缝对接,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研发、产教融合共建、科技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形式。[1]  


产教融合的实现需要构建校企之间的合作机制,合作的必要保障是互信。高校和企业作为“产教融合”二元主体,具有各自独立性,二者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主导与被主导关系。合作中的问题甚至矛盾冲突,需要通过主体间的沟通和协商去解决。沟通和协商以主体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信任关系时常被当作合作之本质。[2]  没有相互间的信任,合作绝不可能存在。人类的信任关系历经习俗型信任到契约型信任,最终实现合作型信任的类型嬗变。[3]  校企双方的互信早已超越盲从式习俗型信任。校企合作有着宽广且深远的空间,依赖工具理性的契约型信任很难走向深度合作。只有建立强调互益互利的合作型信任,才能超越浅层次的契约合作,走向深度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互信与合作互为关联,互信会促进相互间的合作,合作的互惠互利会反过来加固信任,所以必须将信任关系培育与合作机制构建联系起来,使二者成为共生共进的共同体。基于此,产教融合互信机制指产教间彼此信任、相互信赖、主动寻求合作、实现校企双赢的资源结构方式和校企联动方式,表现为价值取向互信认同、校企资源互信共享、人才培养互信联动,分别需要从认知、制度、行为层面建构。三个层面互信机制的建立是产教融合的稳定基石。


二、产教融合价值取向的互信认同


产教间的互信首先取决于认知层面对合作价值取向达成一致、相互认同。价值取向互信认同是融合发展的起点。


价值取向的互信认同,一是体现为产教融合价值取向的长期性。产教融合不能仅追求短期效应,更不能急功近利。根本上说,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实现产教融合始终贯穿其价值取向,受价值取向左右。就企业而言,其价值取向体现为寻求并录用合适的科技人才,提升企业工程技术水平,产品科技含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和经营经济效益,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对高校而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向企业输送合格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率和社会美誉度,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办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产教融合价值的产生及累积不是一蹴而就,不是短期行为就能奏效,只能随产教融合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和逐步深化才能逐渐体现,因此,产教融合如仅追求短期效应或急功近利,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持久,要么浅尝辄止,要么短期目标一旦实现就一拍两散。所以,产教融合长效性和产教融合利益长期性是有机统一的。


二是体现为产教融合价值取向的双向性。企业或高校都不能片面追求效益的单向,更不能出现产教双方利益的失衡。产教融合是企业和高校双方深度合作的结果,只有秉承互惠互利的价值共识,产教融合才能健康发展,如果企业或高校仅顾及和一味追求本方利益,漠视对方利益所在,或片面追求本方利益最大化,合作另一方只有付出而不能得到相应回报,双方利益关系严重失衡,就抽掉了校企合作的基石,产教间的合作关系难以维系,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瓦解,产教融合徒有虚名。


三是体现为产教融合价值取向的兼顾性。产教融合价值选择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也不能片面追求社会效益而鄙视经济效益。由于企业与高校各自性质、职能、特点的区别,两者价值取向的重心有所侧重,企业往往因商品生产经济活动职能而重经济效益,高校则因其人才培养重任而偏重于社会效益,因此,产教融合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活动,高校实现其社会效益的同时以自身人才优势、工程技术优势、科技创新优势的渗透,尽力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产教融合校企资源的互信共享


产教融合互信机制不仅体现在认知层面的互信认同,还应在制度层面形成一定保障。通过制定共同认可、明确且具延续性的行为规则体系,将双方合作纳入有序、规律的轨道,有利于加固信任关系。笔者以为,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尤其应通过完善的制度培育、加固互信关系。


产教融合校企资源共享包括物质资源和科技资源,两者属性不同,应分别建立不同规则制度体系。第一,完善产教融合物质资源共享制度。由于分属社会两大系统,社会功能的差别,校企各自拥有可互补共享的物质资源。企业拥有的生产场地、系统的生产技术装备、完整的生产流程等物质资源,既在企业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也在人才培养中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拥有各种科研、教学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高端实验设备是企业所缺的,这些物质资源既是高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校企合作的物质基础。校企间物质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产教融合实现的物质基础。[4]  在物质资源共享上,应明确共享的权限、范围、双方的权利、义务、安全管理等规定,设定行为的边界、程序和方式,将共享行为纳入可预期的制度化轨道,使互信关系得到可持续的制度化的确认,从而更稳定、更持久。


第二,优化产教融合科技资源的共享制度。企业科技资源主要体现在较完整的工程技术装备、独特的生产工艺及掌控操作生产装备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的科技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保证,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开展工程实训活动提供了可能。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转换更替,企业需不断提升整体科技实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生产过程智能控制水平,因此对科技成果的渴望强烈、对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迫切,寻求科技资源的共享,实施校企合作就成了企业的不二选择。另一方面,高校科技资源也得到企业的信任和看重。首先,企业信任看重的高校科技资源是高校培养各类专业的优秀人才,企业只有吸纳和集聚优秀的科技人才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科技水平,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质量,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企业信任看重的高校科技资源是高校拥有的以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为代表的各种科技成果,企业借助于高校这些创新性科技成果,将其直接转化为现实产品或生产能力,拓宽企业生存发展护城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企业信任看重的高校科技资源是高校的工程技术研发和改造能力,通过多种技术集成运用,特别是最新信息技术、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创造全新生产工艺及配套技术装备,或有效改造传统工业生产技术装备,进而大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显著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校企双方科技资源共享的复杂性决定了科技资源共享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系统工程,包括人才交流制度、产权制度、契约制度、交易制度等多方面,需要校企双方用系统思想去设计,实施过程中通过协商不断优化,平衡双方权益,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以南通大学与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资源互信共享为例。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专业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2年开始与南通大学合作共建江苏省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2011年共建通富微电-通大集成电路研究院,双方共享资源进行项目研究和产品研发,校企联合先后完成“以TCB-NCP等技术为基础的高密度系统集成封装量产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移动智能终端28 纳米芯片系统级封装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合作研发“晶圆级封装(WLP)技术产品”等多项产品,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分别获得2012、2014 和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7年5月,在南通市港闸区政府政策引领下,进一步开展政校企合作办学,共建通科微电子学院,2020年成功入选江苏省本科高校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双方合作从最初的物质资源共享到科技资源合作,再到合作办学协同育人,逐步深入,得益于合作过程中完善的协议制度,保障了双方利益的可预期性、均衡性和长期性,促进双方建立稳定、持久的互信关系,从而推进持续性合作。


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互信联动


校企人才培养的互信联动与合作是产教融合的核心内容。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方案,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方案启动以来,新工科从轰轰烈烈到扎扎实实,正在改变高校教与学的行为,正在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方案。[5]  其中,强化协同育人、构建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新机制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指高校与企业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校企各自拥有的特色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互为补充、相互联结,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进而构建人才培养的校企一体化定位机制、课程体系的校企协同机制、培养方式的多元化机制、校企交叉任职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职业化机制。[6]  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程能力培养与特殊技能培训的联动。


产教之间人才培养的有效联动与合作以双方对人才培养的能力及目标的互信为前提基础。互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指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方向、质量、规格的认可及信任,尤其是对高校培养“新工科”人才的肯定。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信息技术、机器人、智能制造、网络安全等新技术日益形成新兴产业,同时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逐步渗透到传统产业,产业日益呈现跨界交叉、融合创新的特征,高校普遍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不断突破沿袭的固守专业边界、学科边界,着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融合创新的“新工科”人才,成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培养“跨界交叉、融合创新”工科人才得到企业广泛认同,成为高校与企业的共识。


二是指高校对企业人才培养作用的认同及信任,特别是对企业培养工程能力作用的肯定。虽然企业一般不直接培养人才,也不把人才培养作为自身重要功能,但企业却具有高校匮乏的人才培养优势。其一,企业身处生产经营活动一线,切实感受产业更新换代,特别是对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强烈的愿望,因此,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及更新最具发言权,企业最新人才需求被吸纳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准确性和契合度,从根本上改变了高校人才培养脱离企业实际的自说自话境况。其二,企业积淀了一批富有专业技术及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常年浸润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具备了娴熟的工程技术,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在人才培养学生实习环节中,他们充当名副其实的指导老师角色,其操控生产设备娴熟程度是一般高校教师难以比拟的。其三,企业拥有生产技术装备及生产流程是学生实习的宝贵资源,学生下厂实习可身临其境,实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信任是在彼此交流互动实践中产生,是合作中多次动态博弈的结果。所以,产教间互信最终来自校企在人才培养中的互动与合作。校企双方在不断互动与合作中验证自己的预期和判断,实现动态转化和意义建构,信任关系在良好互动合作实践中不断建构、累积和强化,这样良性循环使合作更加深入;反之,不良互动合作,如利己、短视、越过规则等会削减信任关系,合作因此难以维系。以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互信联动为例,双方互信是在良好互动合作中逐步强化的。江苏中天是地处南通地区的中国光电线缆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集团涉足信息通信、智能电网、新能源、海洋系统、精工装备、新材料等多项产业,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学科研有较高的契合度,从2015开始不断有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被企业录用并在企业留下良好印象。学院抓住这一契机,主动对接,介绍该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使企业对人才培养理念、方向、质量、规格全面了解和认可,招聘学生有备而来、称心而去;学院进一步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将学校纳入企业人才招聘基地单位,保证了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学生从生产实习开始就进入企业,接受企业培训,让企业在学生进入企业前对学生有所考察,同时学校对企业人才培养作用给予充分认同及信任,整个实习过程交由企业工程师为主传帮带,发挥企业人才培养的作用,使学生真正学到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之道,实现人才培养互信联动。提供人才,培养人才的同时,不可或缺地,企业与学校科研和技术开发合作也逐步展开,贴合企业需求,学校与其签订多个横向合作项目,项目成果在企业产生良好经济效益,产教融合价值取向双向性得以体现。


校企互信机制的构建,对产教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建构产教融合诸多实现机制的基础,还是产教融合诸要素与环节有机结合的前提,确保高校与企业价值目标与实际操作步调一致,提升校企密切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契合度,保证产教融合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5(5):64-68.

[2]AGRAOFF R,MCGUIRE M. Big questions in public network management research[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1,11(3) :133-152.

[3]李静.自治主体、互信机制与对话方式: 合作社会的治理逻辑[J]. 思想战线, 2017(6):105.

[4]谢溪锋.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资源共享平台构建[J].  高教论坛, 2017(1):112-114. 

[5]吴岩.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R].2019-10-26.

[6]王丽娟,张帅,金彦龙.校企融合式培养机制与适用性人才培养浅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2):38-43.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最新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新动向

     快扫码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