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选刊】廖丹 徐向民 李正 舒琳 殷瑛:设计、技术、商业融合的“三螺旋”教学实践探索

廖丹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3-08-28

作者简介:廖丹,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讲师;徐向民,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李正,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员;舒琳,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殷瑛,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创业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2021年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2018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品创新设计课程跨学科教学模式研究”;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研教改项目“基于‘艺工联合’的可穿戴产品设计专题”

原文刊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二期16-22页。




摘  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应对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挑战,本文提出了设计—技术—商业融合的“三螺旋”教学模式,解析了三螺旋模型的结构特征及教学运行机制,通过“创新设计专题(智能产品)”与“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两门课程的联合跨学科教学实践验证了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创新实践教学的效率。本文为综合性院校在智能化时代的创新教学提供了理论框架、经验模式与范式指引。





关键词:创新驱动  智能化  三螺旋  教学模


一、引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将深刻改变未来世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现代工业产业链条、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但如何加速科技创新与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及市场需求的结合,已成为未来赢得全球竞争主动权的关键。在知识价值链条中,技术驱动型创新依托科学技术新发展,具有颠覆性、长期不连续性;市场驱动型创新围绕消费者的现有认知与体验,具有即时性、改良性;两种模式在创新进程中往往是以渐进式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的显性需求。而设计驱动的创新则是基于产品内在意义的创新[1],它从个体文化模式、情感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出发,能触达消费者深层次的隐性需求,往往能在技术应用成熟与市场饱和时期,带来颠覆式的创新成效。

 

为此,我们构建了设计、技术、商业融合的三螺旋协同教学模式,它区别于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垂直式培养模式,通过跨领域交叉协同,充分发挥创新设计思维引领、智能化技术实现和商业推广应用的作用,促进具备社会文化思想力、技术专业力、跨领域转化力的颠覆性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更好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二、问题的提出


随着智能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智能化创新人才培养与三大限制的矛盾愈发突出。

 

1.学科边界限制

 

智能化时代的创新产品是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无边界场景、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的包含服务、程序和系统在内的多元化形式内容构成。产品的功能、用户的需求、技术的实现、品牌的营销模式等创新要素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创新系统整体。要求学生要兼具前沿技术的感知力,市场的敏锐观察力,文化的洞察思考力。

 

各学科经过长期积累,在各自学科边界内建立起确定性的知识内容和教学体系,按照预知性目标与既定路径在知识、能力及素养方面推进人才培养。例如,在创新教学方面,设计学培养的学生擅长于产品的创新概念建构及形式表达,技术学科重点关注功能技术的突破实现,商业学科着力于商品或者服务的营销模式创新。面对智能化创新的复杂性问题时,人才要兼具前沿技术的感知力、市场的敏锐观察力、文化的洞察思考力,这就要求教学模式要从预知性目标与既定路径向突破学科边界的不确定性培养转变。

 

2.教学资源限制

 

各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确定性的教学范式,教学资源建设完善,资源供给模式合理。而跨学科教学边界模糊,内容复杂,教育成效具有不确定性,资源配置关系复杂。

 

为应对该问题,个别院校率先做出了新的尝试:美国的斯坦福成立D. school,面向全校传播设计思维,带动创新突破,并形成系列方法论。在我国,上海科技大学新开工业设计(智能设计)专业,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实验室、智能虚拟设计实验室等交叉领域研究实验室,为工业4.0时代的设计教育注入智能化内涵。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了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以工程与设计、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为核心特点,其课程融合设计、机械、智能制造、计算机、电子、材料等学科知识。

 

这种通过顶层战略规划促进学科研究,在确定其前沿及优先研究领域的基础上,设立独立于传统院系的校级跨学科研究组织机构。这种路径有助于避免传统学科组织的壁垒,保障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2] 但在人才资源与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很高要求,一般院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借鉴。

 

3.课程容量限制

 

跨学科教学突破学科边界,在原有学科知识及经验体系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经验体系,面临课程容量限制的挑战。

 

目前有院校在工业设计专业增加Arduino、大数据等工程技术基础课,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的二维、三维造型设计、动效等交互设计,还要求学生能在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具有一定原型实现以及协同创新的能力。而有机组合智能产品的三个基本模块(传感器、执行器和处理器),认识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差距,成本与计算资源约束,特殊工具的使用,采购、实验、试错和调试等经验性问题等都成为设计学新手电子原型设计师的技术障碍,而影响其制作准确性及即时性。[3]

 

具体技术领域涉及面广、入门难、学时长;商业领域营销知识宽泛,需要大量案例教学深入引导;设计学领域设计思维建构及优良的形式表达需要长期美学、人机工学等基本功积累。这便使原本紧张充实的单一学科创新教学与知识面扩宽、全面能力要求面临课程容量限制的冲突。


三、设计—技术—商业三螺旋教学模型

三螺旋起初是由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的三螺旋状的农业水利系统,后来被亨利埃·茨科威兹借鉴进而提出了基于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创新战略。[4-6] 我们认为技术、设计和商业是新型智能产品不可或缺、相互交融、协作发力的创新因素,可以借鉴该模型解构当前智能化时代的创新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由此提出了设计—技术—商业“三螺旋”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过程从线性到非线性、单项创新到协同创新的转变。

 

(一)模型结构


三螺旋即由设计、技术和商业三个独立的螺旋构成,每个螺旋按照自身学科范式纵伸向上延展,同时在水平维度,三要素互为交叉借鉴,实现跨领域知识、人才、资源的循环流动,共同作用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

 

其静态特征是每个螺旋都有一个内核区和相应的外场空间。内核区包含了各自学科的知识系统。而场空间则包含其创新能量,能量的强度表明其对外影响力的大小。在三螺旋场模型作用中,场强可以说明三个螺旋创新活动的力度。[5] 以E代表总场强,Ed,Et,Eb分别代表设计、技术、商业三方各自的场强。能量合成可以表达为E=f(Ed,Et,Eb)。如图1所示。

 

图 1  设计—技术—商业“三螺旋”模型结构图

 

(二)模型理论机理及特点

 

1.理论机理


三螺旋理论机理主要体现在设计、技术和商业三者围绕创新实践所形成的跨领域知识、人才、资源协同流动,不仅共同提升了创新的效率,其交互作用也为三者价值的螺旋上升提供持续动力(见图2)。

 

图 2  三螺旋人才、资源、知识循环流动模型

 

(1)三螺旋实现运转包含有内部动力及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来自设计、技术、商业三者自身的发展需求,包含创新成果创造需求、创新研究内容及方法需求、跨领域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等。外部动力则来自产业发展需求、同行竞争和教育政策影响等外部要素。对于内部动力而言,设计、技术与商业要加强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应用;对外而言,需加强产业与教学之间的连接,增加信息互通,关注同行实践发展情况及宏观人才培养政策。

 

(2)三螺旋均衡合力产生较优结果。 创新的成功,需要Ed,Et,Eb均衡力量,同步发展。没有优势技术支撑,产品创新没有门槛,容易陷入竞争红海;忽略设计的价值,用户体验弱,最终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商业营销能力弱,容易错过产品最佳发展期。三螺旋均衡合力,形成创新价值共识,将会优化创新路径,创造出更贴近真实需求的产品。在智能化创新教学过程中,需要跨学科师生达成基于场景创新的共识,转化各自固有思维模式,建立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或者服务体验的设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复盘和验证过程中有效把握创新的主体方向,保证创新教学机制的持续运行。

 

(3)三螺旋的动态平衡将实现其快速前进,综合提升创新效率及有效性。任何一方主导,陷入创新的不均衡状态。评判创新尺度的标准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创新路径偏差。

 

2.模型特点

 

(1)三螺旋跨越学科边界。在智能产品创新过程中,三螺旋分工协作,设计的角色是关注社会发展,思考未来人类社会价值方向,探索“做什么”;技术的角色是开发实现功能的技术,探索“怎么做”;商业的角色是从市场角度审视创新成果,探索“怎么样”。三螺旋围绕创新项目整合教学知识点,无缝衔接了创新进展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学科边界的跨越。

 

(2)三螺旋拓展教学资源。三螺旋创新教学,设计、技术、商业螺旋各自发挥自身能力作用,在人才方面,整合师资、企业人员、发挥朋辈互助效应;在资源方面,合理调用实验室资源、产业资源、行业资源;在知识方面,三学科按照学生项目进展需求,穿插整合知识点,三者综合实现教学资源拓展。

 

(3)三螺旋增加课程容量。三螺旋依托项目开展教学,学习过程有机覆盖三学科相关知识点,学科差异激发左右脑思维互动,促使大脑能力与总效应的增加。课程环境的差异、线上线下智慧教学模式的使用、师生彼此思考与经验的分享,使课程在能实现知识容量扩增的同时,又能提升思维量,保证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实现了教学知识量与教学时间比值的最大化,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学效益。

 

(三)三螺旋协同创新教学的运行机制


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协调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制度使创新过程规范化、效率化。从系统微观层次的相互作用向宏观定向运动转化。[6,7]  本文认为三螺旋协同创新教学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学科协同机制、课程协作机制和教学保障机制。如图3所示。

 

图 3  设计—技术—商业“三螺旋”协同创新教学运行机制

 

1.学科协同机制


协同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集体行为,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6,8]  三螺旋学科协同机制围绕着跨领域创新设计过程主要包含选择机制和分工机制。

 

(1)选择机制。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跨领域专业方向、适配的课程、培养要求、学生年级、知识结构、协同水平、作业形式、实验资源、合作意愿、专业优势、教学学时、课程性质及沟通便利性等因素。在智能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主体涉及的技术领域是大数据、智能硬件、计算机,因此当设计学院作为教学主体时,合作方可选择电信、计算机、软件等技术学院,同时联合创业教育、工商管理、经济与贸易等拥有商业创新资源的学院。创新协作需要协作方均熟悉基本工作流程,因此需要选择具有项目设计开发能力的大三年级学生,基于创新设计专题、系统开发类型的课程进行选择适配。

 

(2)分工机制。是根据设计、技术和商业三者主体职能,对教学任务进行分配。技术类学科应重点从事技术前沿介绍、原理、应用范围等方面教学,传播先进前沿技术的研究动态;设计学科应重点从设计的基本认知、产品与审美意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教学,以辅助大家形成正确的产品观;商业学科应重点从市场营销案例入手,补充国家政策趋势、商业计划书撰写等方面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宏观思维,明晰创新背景。

 

2.课程协作机制

 

协作机制主要是协调创新课程教学进展过程中的三方关系,主要包含知识协作、过程协作、人员协作三个部分内容。

 

(1)知识协作。

 

第一、讲授协作。跨学科存在知识壁垒,在协作中容易出现概念理解偏差,因此需要对跨领域知识进行二次转化吸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协调:专业术语概念展开讲解;复杂意图,采用比喻或图形化方式沟通表达。

 

第二、内容协作。跨学科协作课程,“从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意味着教学内容存在不确定性,知识从定向输入转变为探究式学习,知识内容应根据项目进展需求应变调整。也要求学生们在创新过程中主动向朋辈学习,教师则进行适当引导,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类比移情,辅以实物模型、产品元器件综合展示等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评价协作。跨学科领域存在对成果评价标准的不一致的问题,因此教师们应综合两方培养目标,协调建立该课程的共性评价指标,将设计定位、用户需求、交互体验、审美标准、技术先进性、算法复杂性、产品可靠性、结构合理性、成本适度性、社会效应等综合考虑进去,并在教学内容中不断强化渗透综合创新观念,引导性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将来师生们在协作过程中达成共识。

 

第四、线上线下协作。在线上,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分享文章、公众号等知识信息;在线下,结合展览和举办讲座等形式丰富课程内容。有效利用学生课下碎片化时间进行课上课下联动的嵌入式教学,解决学分学时受限的矛盾。

 

(2)过程协作。

 

第一、充分利用智慧教学手段。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各学科协作涉及对话、手势、草图、物理原型的演示。[3]  合理利用智慧教学手段,能有效解决团队成员多地沟通、协作设计和成果展示需求。团队各方进度分享管理:腾讯文档、飞书、会议桌;远程会议讨论:腾讯会议、微信群;远程课堂:智慧课室,具有远程录播、互动的功能,实时推进课堂共享。同时也需要灵活使用快递物流,实现物理原型的分工协作。

 

第二、定期复盘。复盘即是通过反思向自己学习,把曾经遇到过的管理问题进行情景再现、得失分析以及规律总结,实质是从经验中学习。[9]  在跨学科协作中,复盘是有效提升合作效率的方式。复盘的步骤分为四步: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协作复盘需要逐步进行思维审查,可以分小组进行,先由本学科老师带领学科内部小组讨论,然后再进行跨学科意见总结,找出影响合作效率的核心因素,比如考虑:进度是否是可以提前,协作各方是否意图明确,学生知识理解吸收是否还存在问题等,并探索解决方式。

 

第三、阶段性把关。基于项目开展的课题研究,可以借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监督模式,通过开题答辩、中期汇报、终期答辩来把控教学进度,在这其中师生需要详细设置好主要内容、目标、作业、版面设计提交的格式等,尽量提供模板参考,有利于跨领域学生的理解学习。

 

(3)人员协作。

 

第一、匹配队友。学生团队共建良好的关系,鼓励学生们灵活使用各种方式破冰,以自我介绍、团队介绍的方式找到合适的队友。

 

第二、角色确立。各学科设置一名产品经理,协助团队成员进行项目沟通,履行三管职能:管人、管钱、管进度,该角色应具有责任感及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

 

第三、朋辈互助。朋辈教育也称为同伴教育、伙伴教育或者同辈辅导, 它可以更好地凸显教育主体的双向性、过程的平等性、内容的针对性和对象双方的示范性。[10] 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朋辈互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内部小组团队的师生互为导师,依据各项目中涉及的知识点互助学习。二是邀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毕业学长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结合产业知识、职业规划进行补充教学。因此需要注意导师选择的合理性,根据创新项目的不同类型进行行业导师的选择。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升全过程、系统性育人成效。

 

3.教学保障机制

 

(1)成果评价机制。在考核学习成效的时候,应将团队合作列为评价指标之一,以保证学生协作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各学科自身教学任务与培养计划的差别,应在最后成果表现阶段相互兼容。比如协作的作业可以由两个部分构成:作品基于技术实现的有限性,可以完成一个部分功能实现版,辅以较好的外观呈现;依据设计学的要求可以完成一个概念版,尽可能完善设计构思,但需要辅以详细的技术实现基本路径。

 

(2)利益分配及奖励机制。教学成果后期应进一步进行成果转化,按学科主体参与相关各类竞赛,同时以积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推动成果价值转化。进一步增强管理学生利益、教师利益,为出色跨学科计划和项目的教员设立奖项,以促进跨学科合作,彰显教师在促进合作进程中所作的贡献,对组织所有成员的奖励有利于教员之间加强合作,推进协作的良性循环。[2] 

 

(3)制度保障。由于跨学科教学需要协调各专业课程时间、空间的问题。学校层面应出台相应的制度,积极配合及协调教学资源,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灵活考核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标准,积极保障跨学科教学活动的进行。


四、设计—技术—商业三螺旋教学实践


2020年和2021年设计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创业教育学院开展课程合作,将“创新设计专题(智能产品)”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两门课程联合。三学科教师授课,学生分组项目制开展教学。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涵盖了三大学科的知识:智能硬件技术、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智能产品商业推广、创新创业、企业案例分享,覆盖汽车软硬件设计、游戏设计、互联网交互设计领域。从知识系统跨越到经验系统,从科学到应用,有效补充产业、创业知识,弥补学校产业信息不足及学生们创业知识缺乏的问题,实现知识从内而外的流动。教学团队主要有工业设计、电子与信息专业、创业教育学院的教师与来自广汽研究院、华为用户体验中心和网易游戏的企业设计师以及美国麦肯锡体验设计师组成的多样化教学团队。双专业学生授课内容具体如图4所示。

 

图 4  双专业学生授课内容

 

2.教学模式

 

智能产品专题设计64课时,电子系统综合设计32课时,我们以电信专业单周上课的方式进行了课程协调,使双专业作业进度保持一致。课程以理论讲授和分组项目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以2018级本科生课程为例,课程开始阶段自由组队,每专业五人,双专业每组十人,共计11个项目。

 

课程开设开题汇报、中期检查、结课答辩三个共同课程环节,任务分别是:① 开题汇报—用户、产品功能研究;技术方案确定。② 中期检查—设计完成、元器件购买、制作、软硬件联调。③ 结课答辩—答辩PPT,概念设计展示版面、产品功能原型机演示。

 

3.教学形式

 

受到双专业学习时间不统一、所在校区空间不一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我们采用线上线下多校区联动的形式开展授课,起用了智慧课堂、腾讯会议、面授、讲座、分组讨论、实验室参观、展览相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

 

4.教学成果

 

两年来课程作品内容丰富,聚焦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围绕数字人与未来生活、数字基建与未来社会两条主线展开。创意概念涉及体感游戏、智慧出行、智慧购物、智慧图书馆、智慧健康、智能驾驶、智能外卖、智慧运输、智慧睡眠、智慧武术、智慧演奏、智慧校园、智能环保等方向,每组作品均有概念设计与功能原型版本,软硬件结合,在技术上运用了手势识别、语音识别、动作识别、认知推理、虚拟现实、自然语言处理、跨媒体分析推理等技术。App、微信小程序及网页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识别、跳转、分析等控件功能;硬件模型使用了3D打印搭载电子元器件构成,能实现控制、移动、语音对话、显示等功能要求。以下列举3个作业案例展开详细说明。


案例 1  “无问功夫”

 

如图5所示,设计包含智能木人桩硬件,可根据木人桩法亮灯,引导用户以相应的姿势打击木人桩,通过摄像头进行姿势捕捉;外设APP准确识别用户武术姿势,通过界面反馈姿势准确度等数据,并给予动作指导;系统按照训练周期生成可视化练习报告,并结合游戏化、社交化方式增强训练趣味,如云端对战、闯关、精彩片段分享。该设备满足传统武术教学与训练辅助需求,有助于推广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图 5  “无问功夫”概念设计、实物演及姿势测评

 

案例 2  “Liberneck智能颈环”

 

该产品通过传感器检测、数据收集及震动反馈模块,实时监测用户颈椎角度、活动量等数据,软件APP跟踪分析用户数据,即时提醒用户矫正姿势,并提供冥想放松场景,在柔缓放松的导词和音乐中引导用户做颈椎操,算法同步实现动作准确度评分及交互反馈。该设备主要用于办公室群体预防颈椎病,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见图6)。

 

图 6  “Liberneck智能颈环”功能原型测试及app交互设计


案例 3  “Fish Adventure”

 

休闲体感钓鱼小游戏,通过游戏手柄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对游戏用户的手部方向、速度、加速度、力度等进行识别,并由内置的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转换,从而控制钓鱼竿甩动的方向和距离,控制鱼饵的落点,模拟甩竿,拉竿,转换方向的现实钓鱼流程,强化了玩家的文化体验和沉浸感,让用户在游戏的同时感受真实钓鱼的乐趣,区别于动辄暴力紧张的游戏体验,以慢节奏另辟蹊径,从而获市场机会(见图7)。

 

图 7  “Fish Adventure”3D游戏场景及主板联调


以上作品的设计概念及样机原型,在充分进行市场和商业分析的前提下,均兼顾了设计与工科教学的要求。相较原单学科班级教学,在创意实现方面,注入了技术实现环节,设计深入度加深,同时融入了商业营销考量,使产品从用户体验、实现验证和生产销售形成思考闭环。

 

从总的教学成果来看,设计创意的可推敲性和设计的完成度方面较独立学科教学都有显著的增强。课程面向的17级本科生在毕业设计环节展现出来的产品实现度,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们也表示,毕设期间会积极去寻求课程队友技术支持,跨学科互动延续性增强。


五、三螺旋协同教学总结


课程结束,我们对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课程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小组访谈。回收网络问卷108份,小组访谈参与11组。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及时评估,并听取了学生的建议。主要存在团队协作、思维障碍、教学时间空间配合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在课程中认识差异、理解差异、求同存异。认识差异,是指通过协作认识不同学科立足点、思维模式存有差异;理解差异,是指理解这些思维模式对创新的重要性及局限性;求同存异,是指在明确自身及他人思维特点、思考能力及知识盲点之后,在协作中采取合理的方法应对,以提高协作效率;对于老师来说跨学科教学需要开放的态度,“教”与“学”同步。跨学科项目制教学倾向于探索性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实践精力学习新领域知识,对教师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对于学校来说,重要的是提供有效开放资源,制定灵活的协调机制,施行相应的鼓励措施,配合教学改革的进行。

 

六、未来展望


研究意味着无尽的前沿,而创新则代表无尽的转变。[4] 探讨跨学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不局限于某一个独立专业领域,它应关注所有的技术层次及产业发展趋势,在不断分化和综合形成的新学科、新产业指导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面向智能化社会的设计—技术—商业“三螺旋”教学实践具有动态自适应性,积极推动了师生们在跨学科的不断相互作用中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为综合性院校紧跟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着眼未来创新人才需求,实现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创造性育人提供重要的借鉴。


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化模型,从三螺旋的共同促进、协同发展的角度制定定量研究指标集,以探讨三螺旋协同创新的关联度、协同度,并研发协同创新相关工具及方法,进一步指导跨学科的创新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罗伯托·维甘提. 第三种创新:设计驱动式创新如何缔造新的竞争法则[M].戴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5.

[2]李正,张倩,焦磊. 跨学科研究组织“自下而上”衍生路径及其保障机制研究——基于波士顿大学ECIBR的探析[J].高教探索,2019,192(4):54-60.

[3]哈索普拉特纳,克里斯托夫迈内尔斯坦福设计思维课4:如何高效协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373.

[4]亨利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周春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237.

[5]HENRY ETZKOWITZ, CHUNYAN ZHOU.区域创新发动者: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C].新加坡:第六届新加坡国际三螺旋大会,2007.

[6]张秀萍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44.

[7]邹波,郭峰,王晓红,等三螺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7):49-54.

[8]孟琦. 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9]韩超. 管理复盘:用案例反思问题,把经验转为能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3.

[10]刘海春. 朋辈教育:高校通识教育的新路径[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4,33(6):65-68.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了解最新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动向

     快扫码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