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清代乡试文献集成·第一辑》(全150册)出版
清代乡试文献集成·第一辑(全150册)
出版单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内容简介
本丛刊收录清代乡试录、题名录、同年录、同年齿录、同门录等乡试文献368种,记录有当次乡试的考官、试题以及录取考生的姓名、年龄、籍贯、家世、著述等履历资料,涉及全国各个地域,尤以其时文化和经济发达的顺天、浙江、江南等为最。而清代和民国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名人和各地时彦名贤等的相关资料,多可在本丛刊中得见,如吴士俊(见《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顺天乡试同年齿录》),李鸿章(见《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顺天乡试录》),朱恩绂《清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湖南乡试题名录》等等。
本丛刊的重要价值在于:一、所收录的试题、考官等科举资料可为清代科举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文献。二、所收录的人物资料不仅有益于清代人物的家世和师承关系研究,也有益于地方志和地方著述目录的补充和订正,是地方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资。
内页欣赏
序言
《清代乡试文献集成》序
·龚延明·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种人事制度,延续时间之漫长、在国内外影响之巨大,能与科举制度相比。科举取士制度,起源于隋[1],自隋唐至明清,行用了一千三百年之久,承担起为中国官僚政府源源不断输送管理人才的使命与责任。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2],是科举制持续推行的动力;“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3],是科举制能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唯一不可取代的铨选制度的根本;科举制以儒家“斯文”作为取士标准,应举者慨然以从政、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中国科举制具有塑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身治国形象、打造中国大一统和合文化形态、构建东亚儒家文化圈与催生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普世价值。
唯其如此,唐代后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止,科举试没有中止。五代军阀争斗不息,政权更迭如走马灯,科举试没有间断。两宋三百年间,宋辽、宋金、宋蒙战争,未曾打断三年一举的科举考试,南宋高宗在自家性命难保的险境下,宁可下放到地方进行类省试,也未曾中断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度宗咸淳十年,南宋临近灭亡,还进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辽、金、西夏、元朝,少数民族所建政权,无不实行过科举制度。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次年仍下令补考乡试和会试。科举与国运相联,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皇帝权力的象征之一,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志,是调节国家政策的杠杆,是士大夫梦想所寄,是凝聚民心的纽带。科举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经济、风俗、人心之影响,无与伦比,至今在海内外犹不绝余响。宋、明、清三朝,科举制三年一次定期举行,每次录取数百人以上进士,其参与科举考试的基数,如从参与童子试、发解试(乡试)算起,动辄在数十万、上百万左右,牵动着从南到北、从繁华城市至穷乡僻壤整个中国,此三朝860多年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科举社会。科举出身的精英人物,曾经是唐宋以下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活动的主角。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离不开科举研究,否则绝不可能完整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文化。
中国科举不仅在中国。中国科举又是世界文明的一个幅射源。日本最先仿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时间在公元7-8世纪。《日本诗纪》中载有《贺诸进士及第》,其中《贺野达》诗云:“登科二字值千金,孝养何愁无斗储?”[4]可见日本科举及第即授官,所得俸禄可供养父母。朝鲜是海外实行科举制时间最长的国家。从公元958年起至1894年止,实行了936年。[5]其制既学习唐宋,又有自己的创造。奉使到过高丽国的宋使者徐兢在其名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说:“若夫其国取士之制,虽规范本朝,而承闻循旧,不能无小异。”[6]科举制在朝鲜影响之大,仿彿中国,至视为“我国公道,唯在科举”[7]。越南推行科举制长达844年(1075-1919)之久,仅次于朝鲜,然其废罢科举时间比中国还要晚14年。科举取士,在越南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视其为“科举抡才,实关盛典”[8]。科举制在东亚的传播,为构建东亚儒学文化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功至伟。
中国科举考试的先进文化,为西方欧美国家所学习、所效仿。西方人把中国科举考试,与中国四大发明相比。英国人罗伯特·英格尔斯评论英国东印度公司采用了中国科举考试的竞争原则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一次伟大变革。”事实正是如此:英格尔斯当时的预言并没有错,东印度公司实行的文官考选制度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开辟了道路,考试选才机制像一桶火药轰开了政党分肥制的大门,科举制最终通过英国对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9]当代美国学者顾立雅明确肯定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在建立现代世界文官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10]。因此,刘海峰教授顺理成章地提出: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成为一个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举选拔人才,通过科目考试实现。唐代科目众多,常选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孝廉、明法、明算、三史、开元礼等;制举科目名目更多,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词科、志烈秋霜科、军谋宏达材任边将科等等达六十三科。[11]北宋初沿唐制文武分举,设常科、制科,科目种类有所減少。至神宗朝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废试诗、赋、帖经,罢明经、诸科,改试“经义”取进士,举子占治《易经》《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五经中一经,兼试《论语》《孟子》,常选科目仅保留进士科。[12]宋代是科举制完善期,也是高峰期,两宋共举行118 榜,录取登科人11万之众是历朝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朝。其后,元、明、清三朝,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唯一科目(临时开科除外)。元代科举考试行废颇为曲折,元朝开国三十六年后,才于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开进士科科目考试,中间又停开六年,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1366)最后一次廷试,前后共举行会试十六次,共录取进士1139名[13],是历朝录取人数最少的朝代之一。中国科举制在明代得到复振,并进入成熟、健全、鼎盛时期,可以说继宋之后,科举考试出现第二个高峰期。
明代于洪武四年(1371)首开进士科科举考试,其后罢辍十三年,至洪武十八年(1385)重开,继而三年一大比,没有中止,共举行了89榜科举考试(崇祯十三年赐特用榜不计在内),每榜进士人数平均在270人上下,共录取进士24594人。[14]为明王朝培养了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
明代科举考试在承继宋、元三级考试、以经义取士基础上,有很大创新,其一,是建立县、州、府、卫所儒学、盐运司儒学、土官学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15],童生经学校选拔试合格,方许入校为生员;凡生员经县考、府考与提督学政主持的岁考,以定奖惩,生员俗称秀才,许着青衫,头戴方巾。宋代三年定期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为明代所继承。宋代最初一级科举考试称“发解试”,明代最初一级考试称乡试,所谓“三年一大比”。乡试之年为“大比之年”。明代生员要参加乡试,须经资格试,这就是提学官主持的科考。科考为乡试预备考试,也就是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科考成绩列入一、二等的生员,就获取了参加乡试的资格。[16]
清代乡试制度,大体沿明而有所变化,更加完善。开国初,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元年(1644),就十分重视科举取士,一上台,所颁即位诏书中称:
会试定于辰、戌、丑、未年,各直省乡试定于子、午、卯、酉年。
武举会试定于辰、戌、丑、未年,各直省乡试定于子、午、卯、酉年。俱照旧例。
京卫武学官生遇子、午、卯、酉乡试年,仍准开科,一体会试。[17]
开科诏下达之次年——顺治二年(1645),当时全国尚未完全统一,各地反清复明斗争还在进行,形势严峻,但挡不住清王朝开科举行乡试,其目的就在,要通过科举取士,获取汉满不同民族的国家认同感,牢(笼)络士人为清政府服务,减少新王朝行使统治权力的阻力。客观上,也为满族人融入汉文化圈提供了便捷途径。
清代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各直、省(光绪十年前18行省,其后,增加新疆省、台湾省、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共二十三省)举行的乡试,逢子、午、卯、酉乡试年举行,中试者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解元”。[18]
次年,举人赴京参加第二级会试考试,会试逢辰、戌、丑、未年举行,中试者为贡士。会试第一名称“会元”, 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
贡士有资格赴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合格者,总称进士,按成绩高下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每榜临时而定),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每榜临时而定),赐同进士出身。凡三甲,均授官。殿试无淘汰,因此贡士亦视为进士。
乡试是是科举取士考试的第一个台阶,是参加考试人数最多的考试,也是改变广大生员命运的关键考试。乡试在各行省省会(其中直隶、奉天府等北闱,在顺天府)举行。乡试三年举一次,比附《周礼》“三年大比”之说,故乡试之年,亦称“大比之年”。[19]缘乡试在秋天举行,乡试又别称秋闱、秋试、秋榜、桂榜等。
清代乡试自顺治二年(1645)始,至光绪二十九年(1905)癸卯恩科乡试止,共举行了112榜。
清代《科场条例》规定,各直省赴乡试的生员,“先期提学考试精通三场”,由省提学录送;在国子监就读的贡生、监生,须由国子“本监官考送”,即经国子监官考试择优录送。[20]
以上规定,就是乡试资格考试。乡试资格考试,是学校生员、国子监生员,由在校学习阶段进入科举考试阶段的“衔接点”。这一政策,唐宋科举制是没有的。明代始有资格试,但不严格。至清代更加完备,是科举制度臻于高度成熟的一个标志。
资格考试名目有“科考(试)”,有“录科”,又有“录遗”。清代吴敬梓名著《儒林外史》先后提及这三种乡试资格考试[21]:
科试 《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余明经把酒问葬事》:“二先生(余持)道:‘我要到府里科考’……余先生考在一等第二名。”
录考 《儒林外史》第七回《范学道视学报师恩》:范进中举后,又中了进士,不久就钦点为山东学政,在按临兖州院试中,农家子弟荀玫考了第一名,“次年录科,又取了第一”。
录遗 《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周进取得监督生资格后,并未去京城国子监住读,“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
这三种都是乡试资格考试,不同名目有不同对象,如不注意了解清代乡试制度,容易混淆。
如《儒林外史》第七回提到的荀玫“次年录科,又取了第一”。翦伯赞先生在为《儒林外史》作注释时说:“这里所谓录科,就是参加科试。”这就把科试与录科混为一谈了。[22]
那末何谓科考、录科与录遗呢?
科考(试)——科考为行省学校生员乡资格考试。由省学政主持。清代学政到省赴任后,其主要任务是在三年任期内,到本省各府(或州)按临岁试和科试各一次。岁试是考查童生学业,所有生员必须参加,按考试成绩分六等,第六等属不及格,开除生员资格黜为民。[23]但此岁试不是乡试资格试。学政主持的科试,即为在岁试之上的乡试资格试,岁试五等以下生员不能参加[24],生员也可不报名参加。科试是选拔行省各级学校生员参加乡试的考试。所以,有的生员,“自揣考试不能前列,不应科考者,往往有之。”[25]科试由学政出题,学政根据卷面成绩分为六等,科试成绩列入一、二等及三等前列(五名或十名),准送乡试。”[26]可见,取得乡试资格,在清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录科——录科对象分为在国子监住读监生与不在监在省的国子监生,因此录考既有国子监录科,对象是住读国子监生对象;又有行行省录考,针对回原籍不住读的国子监生。录科不分等第,仅区别取中与否。取中与否,决定权在学政与国子监考官。取录人数不定。
国子监住读生录考取中名册,需于乡试前十天,送到顺天府备案,准备参加顺天府乡试。[27]
录遗——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科试和录科的生员、监生,还有一次争取参加乡试资格试的机会,这就是“录遗”考。对此成因,清彭蕴章谓:
录遗之设,原因诸生游学、患病、居忧未及科试之人,而科试新进生员亦当择其文理优者俾应乡试,又或科考距乡试日久,三等等生员学业或有渐进,是以于乡试之先,复加考校,拔优录取。[28]
除患病、游学、丁忧未及赴科试之生员可参加录遗考之外,科试在第三等前十名以下落选生员,也可报考录遗试。国子监只录科,不录遗。录遗由学政主持(包括京城贡监生录遗)。录遗也不分等第,取中即可参加乡试,第一名称“才头”。[29]
通过以上科试、录科、录遗合格者,即拥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这是跨过了乡试的第一道门槛。乡试有多难?且看看参加乡试的秀才,与能通过乡试中式成为举人的比例是多少?
清初,顺治三年,曾经一刀切,各省乡试与举人比例,规定为三十比一。即录取一名举人,允许三十名秀才报考。[30]地区文化差异,使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引起了社会矛盾。于是,康熙二十九年,打破了全国比例的做法,将江南(包括江苏、安徽)与浙江二省录送人数比例,增加到一名举人,许录送六十名秀才。一年后,又激增至一百名。可以想见,江浙皖地区,乡试竞争何等激烈!举人与参加乡试的秀才比例是1∶100!以江南为例,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名额为83名,是年放考参与乡试的士子为8300人。[31]一名举人,是从一百名秀才中选拔出来的。若再考虑未能达到乡试资格的童生数量,在一个举人背后站着的是数百甚至上千人。由此可见,士子走科举道路,是何等不易!
当然,小省录送比例较少,如广西、云南、贵州三小省,每举人1名,录送具有乡试资格的秀才为50名。其竞争激烈程度比大省稍缓。
随着社会人口增多,科举竞争程度的加剧,唐、宋之后,乡试资格考试成为乡试的必由之路,构成了清代乡试的组成部分。乡试资格试是乡试的前奏,目的是为了应试乡试。
乡试三年一次,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如《清代乡试集成》所选第37号《同治三年甲子科顺天乡试齿录》[32]、375号《光绪二十年举行甲午浙江正科乡试题》、1号《嘉庆己卯科直省乡试同年谱(嘉庆24年)》[33]、6号《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顺天乡试录》[34],其中就有“子”、“午”、“卯”、“酉”字[35]。
试场设于省城贡院。各省通过科试之生员,赴省会贡院应考;经录科考之国子监生,既可赴顺天贡院乡试,又可在本省赴贡院乡试。贡院别称贡闱、棘闱、贡士院等。明清贡院建立比较普遍,省贡院规模较大。贡院内部结构,较统一,分为三区。一区,是明远楼与号舍。明远楼为贡院最高建筑。位于贡院中间甬道中央,为三层建筑,用于监临考场有无舞弊行为。号舍为主要建筑,其规模视该省应考乡试人数而定。清代最大贡院为江南贡院(在江苏南京,现于基址上建有南京科举博物馆),其中有号舍20644间。[36]供考生一人一间的号舍,是白天考试、晚上住宿之房。号舍仅能容身,深四市尺、宽三市尺,晚上睡觉不能直身、只能曲膝而卧,条件十分艰苦。[37]第二区为外帘建筑,是考场工作人员工作场所。第三区是内帘建筑,为正副主考官与同考官阅卷场所。
考试时间在八月,如《嘉庆己卯科顺天乡试录·后序》所言:“嘉庆二十四年八月,宾兴之期。”考三场,通常首场所定在八月九日、第二场所十二日、第三场十五日举行。[38]或因故延期至九月。据原始的《乡试录》可以印证乡试举行三场考试。以《嘉庆己卯科顺天乡试录(嘉庆24年)》为例:
第一场 钦命《四书题》,诗题。
第二场 《五经题》;
第三场 策五道。[39]
乡试考试内容,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40]
也就是说,清代仍沿明制,以《四书》《五经》命题,答卷用八股文体式,此种文体,以“载道”为基本追求,有起、承、转、合规定程式的约束,用代圣人立言的口气议论时政,有助于薰陶与树立举子儒家学说的治国理念和立身处世的伦理道德规范,适应当朝统治者巩固王朝的需要;同时便于阅卷官有统一的评判试策段(优)劣高下的标准。[41]
乡试考官由皇帝钦差,有正考官、副考官及同考官。正副考官主持阅卷,同考官是阅卷官。如嘉庆二十四年顺天乡试,正副考官各一人,同考官十八人。[42]
阅卷工作量极大,二十一位阅卷官,花了三十余天,才全部将乡试试卷审阅毕,录取中式举人240名、副榜44名。顺天乡试规定一名举人送六十名士人应试[43],可以推算,是年参加乡试人数达17040人。每个应试人考三场,试卷通以一人三份计,交卷数达51120份。五万一千余份试卷,二十一位考官平均每人阅卷数为2556份。阅卷时间若以一个月三十天计,平均每天须审阅试卷为85份,试卷是需要一字一字看过去的,这工作量何其大!
清代童试试卷,今日尚能看到一些。然乡试资格试,至今已很难看到考试情况的文献资料,更没有一份完整的名录保存下来。使我们对其考试内容、庞大的录取人数等无法了解。
乡试不同,它是国家科举取士的第一步,有严格的程序,由皇帝钦命考官,录取的举人,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因此每榜乡试,都有《乡试录》的著录、刊刻、颁行与传播,因久历岁月,虽大多已散佚,但尚有一部分留传至今。《乡试录》每榜有诏谕、考官奏序、考试官、考场工作官员、考题、答卷、中式名录、后序等等,这就成为了解乡试制度与实际运作的第一手、十分宝贵的文献。
清代十八行省(光绪十年后23省)112榜乡试录,《乡试录》总量是二、三千种。如果将《同年齿录》《题名录》等算进去,不下四五千种。至今留下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虽零零散散,不系统、不完整,其科举历史的史料价值却未可轻估。1992年,台北文成出版社出版了顾廷龙主编的《清代硃卷集成》420册,其中收录殿试、会试、乡试三级登科录试卷,乡试硃卷为其中一部分。据统计,文科试卷5186份、武乡试试卷34份。这是十分宝贵的科举文献。[44]但乡试硃卷不等同于《乡试录》,《乡试录》包含试卷,其涵盖面更广,是关于每榜乡试的综录,其科举文献价值更大。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搜集汇编了375种各省乡试录,为我们真切了解清代乡试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功德无量。
清代乡试,以分省取士为特点,与之相应,乡试录以省为名。[45]乾隆七年,在之前所定分省解额基础上,将科举的省份划分为大、中、小三等,其中直隶、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为大省,每举人一名,录送乡试八十名;广东、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四川为中省,每中举人一名,录送六十名;云南、广西、贵州为小省,每举人一名,录送五十名。[46]正榜之外,每副榜一名举人,大省增四十名录送乡试,中省加取三十名,小省加取二十名。[47]
顺治初,定各省乡试取中举人解额分配为:
顺天、江南皆百六十余名,浙江、江西、湖广、福建皆逾百名,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广西、云南自九十递杀,至贵州四十名为最少。其后雍正、乾隆间定额减有变化,但以省定额的政策不变。[48]
如乾隆十二年各省乡试取中举人定额为:
省份 | 乡试中额 | 副榜中额 | 录送人数 |
江南 | 114 | 22 | 10000 |
浙江 | 94 | 18 | 8240 |
江西 | 94 | 18 | 8240 |
湖广 | 92 | 18 | 8080 |
福建 | 87 | 17 | 7640 |
山东 | 69 | 13 | 4530 |
山西 | 60 | 12 | 3960 |
陕甘 | 71 | 12 | 4620 |
四川 | 60 | 12 | 3960 |
河南 | 71 | 13 | 4050 |
广东 | 71 | 14 | 4680 |
广西 | 45 | 9 | 2430 |
云南 | 54 | 10 | 2900 |
贵州 | 40 | 8 | 2160 |
直隶 (贝字号占十之七) 北监生皿字号(十之三) | 102
44 | 21
9 | 6750
4500左右 |
总计:是榜乡试取中式举人正榜1168名,副榜226名,录送应试秀才86740人。[49]
显然,乡试举人的录取额多少,清代是完全以分大省、中省、小省按经比例分配为特点,而不是以成绩为标准。国家图书馆编纂出版的《清代乡试录集成》搜集了顺天府乡试录(如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顺天乡试录一卷),和各省乡试录:江南(如江南乡试录嘉庆丁卯科(十二年))、浙江(如乾隆二十七年浙江乡试录一卷)、广东(如同治六年丁卯科广东乡试录一卷 同治六年丁卯科广东乡试武举录一卷)、江西(如同治十二年江西乡试录)、广西(如光绪二十年甲午科]广西乡试题名录)、河南(如光绪庚子辛丑科河南乡试录(二十八年))、山东(如康熙四十一年山东乡试录一卷)、山西(如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山西乡试题名录一卷)、陕西(如咸丰五年陕西乡试题名录)、湖南(如乾隆六年辛酉科湖南乡试录一卷同治九年庚午科湖南武乡试题名录一卷)、湖北(如雍正十三年湖广湖北乡试录一卷[光绪十九年癸巳恩科] 湖北文乡试录)、四川(如雍正十年壬子科四川乡试录一卷)、云南(如光绪二十年云南乡试录)、福建(如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福建乡试录一卷)、甘肃(如光绪十七年甘肃乡试题名录甘肃乙亥恩科乡试同闱录(光绪元年))等,除大量《乡试录》之外,还蒐集了《同年齿录》(如光绪癸卯(二十九年)恩科四川乡试同年齿录)、《题名录》(如嘉庆贰拾壹年丙子科四川乡试题名录一卷、光绪五年己卯科湖南乡试题名录)、《某房同门姓氏录》(如《江西乡试第四房同门姓氏录》),此外还蒐集出版了全国各省乡试同年录,如《咸丰辛亥科各省乡试同年录(元年)》《壬子科十八省乡试同年录(咸丰二年)》等。所收各种《乡试录》,名目不一,有文科、武科、正科、恩科乡试录,又有乡试题名录、同年齿录、某房同门姓氏录,内容十分丰富。
因区域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的不同,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各地的乡试在试期和贡院文化方面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作为科举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区域乡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清代乡试录集成》,作为第一手科举制度的刊本例证,为研究各省乡试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史料。
《乡试录》的编纂是由各省主考官负责,主要用于进呈给朝廷审阅,并分发给乡试中式者,其中包含了该科主考官撰写的序言、考官与考场事务官(执事官)名录、三场考题、中式举人和副榜的姓名、年龄、籍贯、出身,硃卷选(试卷范文、考官评语),以及后序等。其内容,包含科举信息量十分丰富,兹以《嘉庆二十四年(1819)顺天乡试录》为例:
(一)《乡试录·序》——《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顺天乡试录序》(考试官茹棻撰)
序中提及主考官与同考官奏闻:“臣等谨率同考官,竭三十余昼夜之力,详校试卷如额,取中正榜二百四十名、副榜四十四名。择其文尤雅驯者,选刻呈览。”[50]
(二)乡试考官与执事官:
考官:主考官3 人,
(正考官)工部尚书、国史馆副总裁 茹棻浙江会稽县人,甲级辰进士
(副考官)吏部左侍郎、管理国子监事务 恩宁正红旗满洲人,戊辰进士
(副考官)工部左侍郎、尚书房行走、会典馆副总裁 王以衔浙江归安县人,乙卯进士
同考官十八人(略):[51]
除了考试官21人之外,试场工作人员,所谓帘外官(执事官)数量更多,有:
监临总理内场闱务官1人、总理科场事务官1人、提调官1人、外帘监试官8人、东西砖门稽察事务官4人、稽察外场巡墙官8人、督理稽察左翼4人、督理稽察右翼4人、内收掌官3人、外收掌官1人、印卷官1人、受卷官8人、弥封官4人、誊录官4人、对读官4人、总理供给官1人、供给官2人、供给内委官2人、供给外委官1人、监场官1人、督门官2人、巡绰官3人、搜检官4人、委办执事官46人、内帘供事8人。
以上总计130人,六倍于考试官。[52]
(三)乡试三场试题目与答卷:
第一场
钦命《四书》题三道(题目从略)
钦命诗题一首:《赋得心清闻妙香》(五言八韵)
第二场 《五经》义五道。
第三场 策五道。
(四)中式举人240名:
第一名 董瀛山,年三十岁,直隶天津府青县廩生。
第二名 周衣德,年四十岁,浙江温州府永嘉县副贡生。正黄旗教习。
第三名 刘錞,年二十八岁,天津府天津县监生。
第四名 于锡田,年二十九岁,顺天府宛平县廩生。
第五名 白让卿 年十六岁,顺天府通州县附生。(下略)
每个中式举人,列其姓名,年龄,籍贯,出身。前五名中,年龄最大四十岁,最轻才十六岁!从整个中式名单可统计中举的平均年龄,及举人的地域分布,不同出身的比例。
(五)乡闱中式程文范文(朱卷):
一、第一场 《四书》中式程文(略)
钦命诗题一首:《赋得心清闻妙香》(五言八韵)
宋云赋诗 “赋得生妙香”(得心字五言八韵)。
同考官翰林院编修罗家彦批:志和音雅。
副考官王以衔:端庄流丽。
副考官恩宁批:玉律金科。
主考官茹棻批:衔华佩实。
赋得生妙香 宋云
领取生香妙,云山自在寻。
偶然来静境,陡觉洗尘心。
夜色移灯影,经场度磬音。
烟凝黄熟熱,梦隔黑甜深。
鸭篆风初散,龙涎气暗侵。
虚堂人寂寂,禅院月沉沉。
景足供游览,情还寄咏吟。
二、第二场 五经题中式程文
第一道,《易》经题:“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朱大韶 答题程文。
同考官陶廷杰批:禀经的雅。
副考官王以衔:局正理醇。
副考官恩宁批:气充词沛。
主考官茹棻批:大含细入。
(程文开篇)酌多寡以剂其平施之,所以溥也。夫多寡者,物之不齐,裒而益之,则物情称,而施其平。斯为谦之君之哉!(下略)
考官批语不可能长篇大论,所以批语极简,须画龙点晴,欲求公允切中,难度也大,必须是词坛高手。
三、第三场 策五问 中式程文,举例:
第一问 策问:“《易》有七卦、九卦、十三主、三十六卦之别,其说云何?”(下略)
康同治对策
考官批语:
同考官花杰批:明辨以晰。
副考官王以衔:有条不紊。
副考官恩宁批:脉络分明。
主考官茹棻批:朗如列眉。
(程文开篇):太卜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归藏》未见,正其孔子,则其书不复可考,今年所传者,《周易》是也。
硃卷可供了解清代科举文体、皇帝所关心的朝政问题与士人掌握儒家学说的深度及其对治国的思考。考官的批语,则可供观察对时文、经学的取向与阅卷的洞察力。
(六)二位副主考的二则“后序”
一、恩宁《嘉庆二十四年顺天乡试录后序》,特别提到阅卷务遵皇上“训迪臣工之取士者,必以清正雅加达正为宗”。
二、王以衔《嘉庆二十四年顺天乡试录后序》提到“上命臣茹棻典其事,而以臣恩宁偕臣以衔副之”,值皇上“六旬万寿,士之应京兆试者更盛。厥数逾万”。
后序虽为副考官奏闻套语,但也透露出不少科举信息。未可忽视。
从上引一份《嘉庆二十四年乡试录》,可窥见清代某省某榜乡试的总貌与举人档案及其相关文献,一种乡试具体而微,如能通览数百种乡试,我们也许才能对清代乡试制度的演变、解额分配与录取比例的变化及程文形式与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较切实地触摸清代士子的命运,及其知识结构趋向等问题。
乡试中式举人,于次年赴京师礼部贡院会试。因会试时间是农历二月,在春天,因此别称“春闱”“春榜”,会试由礼部主持,属全国性统考,故又称“礼闱”。
明代天一阁庋藏的明代《乡试录》,已由宁波出版社于2016整理出版了277种。[53]而分散在各地的清代乡试录,尚未见有汇编出版。在科举学界热切的期盼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首次蒐集了清代375种《乡试录》,经整理,于最近分辑陆续影印出版,冠名曰《清代乡试文献集成》。规模宏大,名副其实的“集大成”。如此集中地推出清代《乡试录》,海内外也是首次,具有重大科举史料和清代历史文化价值,是科举文献出版的一件盛事。
[1] 祖慧、龚延明《科举制起源再商榷》,刊《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第31-44页。
[2] 《邓广铭全集》第5册、邓广铭点校《陈亮集》(增订本)附录《建康军判官陈亮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18页。
[3]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第4册卷112《奏议》十七《论逐路取人劄子》,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第1716页。
[4] 萧瑞峰《日本有没有实行过科举制度?》,《文史知识》1995年第7期。
[5] 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四《科举文化的影响》之二《朝鲜科举的模仿与创造》,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368页。
[6] (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四十《同文·儒学》。
[7] (韩国)《增补文献备考》卷一八七《选举考·科制》。
[8] (越南)《大南实录正编》第二纪卷一八九,明命十九年二月。
[9] 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四《科举文化的影响》之一《科举制有如四大发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409页。
[10] H.G.Grell,The Begginging of Bureaucracy in China:The Origin of the hsien,Journal of Asia Studies,Vol.23,Feb,1964,pp.183.
[11]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六章《制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8页。
[12] 龚延明《宋代科举总论》第一章《宋代科举科目》第一节《宋代常科科目》,见龚延明、祖慧《宋代登科总录》第14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633页;第四章《宋代科举考试内容与试卷格式》第一节《常科考试内容》,第7668页。
[13] 萧启庆《元代进士辑考》之《导论:元代的科举制度及文献》,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12年,第19、20页。
[14] 龚延明、邱进春《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69-78页,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8期第35-43页。
[15] 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总论》,中华书局2006年,第9页。
[16] 《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国子学》第1676、1677页;《郡县之学》,第1687页。
[17] 《清实录》第3册《世祖章皇帝实录》卷9,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95、96页。
[18] 《清史稿》卷一〇八《选举志》三《文科 武科》,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出版,第3147页。
[19]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一《地官·小司徒》,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出版,第711页。
[20] 《清史稿》卷一〇八《选举志》三《文科 武科》,第3148页。
[21] 龚延明《清代科举与〈儒林外史〉》,刊《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2期。
[22] 翦伯赞《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收入《历史问题论丛》,人民出版社,1962年出版,第254页。
[23] 《清会典》卷三二《礼部·仪制清吏司》,《清史稿》卷一〇六《选举志》一《学校》,第3117页。
[24]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八《录送乡试二》,《续修四库全书》第803册,第357页。
[25] 《钦定学政全书》卷九《考试事例》,第190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出版,第217页。
[26] 《钦定大清会典》卷三二《科试》,《续修四库全书》第794册,第290页。
[27] 文庆、李宗昉等纂修,郭亚南点校《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四《乡试》,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65页。
[28] 清彭蕴章《归朴龛丛稿续编》卷二《科举说》,第690页。
[29] 《钦定科场条例》卷四《生员科举》,第270页;钟毓龙《科场回忆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49页。
[30] 《钦定学政全书》卷二六《录送科举》,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出版,第645页。
[31] 张泰交《受祐堂集》卷六《批杜某等等呈》,第166页。
[32] 《同治三年甲子科顺天乡试齿录》
[33] 《光绪二十年举行甲午浙江正科乡试题》,收入《光绪年各科乡试摘录及同门录》。
[34]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顺天乡试》
[35] 《嘉庆己卯科直省乡试同年谱(嘉庆24年)》
[36] 杨学为、乔丽娟、李兵编著《科举图录》之《科举考场》一《贡院》3《江南贡院》,岳麓书社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101页。
[37]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
[38] 《清史稿》卷一〇八《选举志》三《文科 武科》,第3147页。
[39] 《嘉庆己卯科顺天乡试录》
[40] 《清史稿》卷一〇八《选举志》三《文科 武科》,第5147页。
[41] 参龚延明、高明扬《清代科举八股文衡文标准》,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四期,第180页;龚篤清《明代科举图鉴》第八章《八股文的功过是非评说》,长沙:岳辳书社,2007年 ,第736页。
[42] 《嘉庆己卯科顺天乡试录》
[43]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九〇《乾隆十二年五月丙申》,第796页。
[44] 顾廷龙主编《清代硃卷集成》(420册),台北:文成出版社,1992年出版。
[45] 李世愉《分省取士:科举制的最比利时选择》,收入氏著《清代科举制度考辨》(续),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2年出版,第1、13页。
[46] 《清实录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二二《乾隆九年八月乙卯》条,第867页。
[47] 《清实录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八六《乾隆十二年三月戊戌》条,第732页。
[48] 《清史稿》卷一〇八《选举志》三《文科 武科》,第3157、3158页。
[49] 此表据王忠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硕士论文《清代乡试资格考试及其录取人数研究》(2015年5月5日),作了补充。参考文献:《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六,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64辑、第1141页,《钦定科场条例》卷二〇,第1403页。
[50] 《嘉庆己卯科顺天乡试录》
[51] 《嘉庆己卯科顺天乡试录》
[52] 《嘉庆己卯科顺天乡试录》
[53] 龚延明主编《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乡试录》(10册),宁波出版社2016年出版。
目录
序號 | 書名 | 作者 | 版本 |
1 |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己卯科直省鄉試同年譜不分卷 | (清)鄂恒編 | 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 |
2 | 清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直省鄉試同年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翁同書抄本 |
3 | 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直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4 | 清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直省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5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直省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刻本 |
6 |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科順天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康熙刻本 |
7 | 清乾隆三年(1738)戊午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8 | 清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順天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9 |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0 |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戊子科順天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11 |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12 |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3 | 清嘉慶十二年(1807)丁卯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14 | 清嘉慶十二年(1807)丁卯科順天鄉試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15 | 清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科順天鄉試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16 | 清嘉慶十五年(1810)庚午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17 | 清嘉慶十五年(1810)庚午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18 | 清嘉慶十八年(1813)癸酉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9 |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己卯科順天文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0 | 清道光元年(1821)辛巳科順天文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1 | 清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二年(1822)刻本 |
22 | 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3 | 清道光十一年(1831)辛卯恩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 |
24 | 清道光十一年(1831)辛卯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25 | 清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6 | 清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27 | 清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科順天文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8 | 清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9 | 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0 |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1 |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順天鄉試録一卷 | (清)祁寯藻等編 | 清刻本 |
32 |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3 | 清咸豐元年(1851)辛亥恩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元年(1851)刻本 |
34 | 清咸豐元年(1851)辛亥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元年(1851)刻本 |
35 | 清咸豐元年(1851)辛亥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元年(1851)刻本 |
36 | 清咸豐二年(1852)壬子科順天鄉試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7 | 清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順天鄉試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五年(1855)刻本 |
38 | 清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順天鄉試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元年(1862)北文德齋刻本 |
39 | 清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順天鄉試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三年(1864)北文德齋刻本 |
40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
41 | 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清)全慶等編 | 清同治刻本 |
42 | 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
43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 |
44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順天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 |
45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 |
46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47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48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順天文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49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順天鄉試録一卷 | (清)翁同龢編 | 稿本 |
50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順天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51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十四年(1888)刻本 |
52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53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54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
55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56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
57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58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二十七年(1901)辛丑恩正并科順天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59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順天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刻本 |
60 | 清順天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61 | 清順治五年(1648)戊子科江南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順治刻本 |
62 | 清雍正七年(1729)己酉科江南鄉試武舉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63 | 清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清)葉一棟輯 | 清刻本 |
64 | 清乾隆十二年(1747)丁卯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65 |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科江南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66 |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癸卯科江南鄉試同年齒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67 | 清嘉慶六年(1801)辛酉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68 | 清嘉慶九年(1804)甲子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69 | 清嘉慶十二年(1807)丁卯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70 | 清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恩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71 | 清嘉慶十五年(1810)庚午科江南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72 | 清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73 | 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江南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74 |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75 | 清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并補行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江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76 | 清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江南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翁同龢抄本 |
77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并補行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江南武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78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并補行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科江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79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并補行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科江南鄉試第十七房同門姓氏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80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補帶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江南武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81 | 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江南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82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83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江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84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江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85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江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86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江南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刻本 |
87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江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88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江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89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江南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90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江南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91 |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科山西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康熙刻本 |
92 | 清嘉慶五年(1800)庚申恩科山西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93 |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山西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94 |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山西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95 | 清咸豐九年(1859)己未恩科山西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96 | 清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山西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97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山西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
98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山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99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山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00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山西武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101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山西武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102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山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03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山西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04 |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二十七年(1901)辛丑恩正并科山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05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恩正并科山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06 | 清順治五年(1648)戊子科山東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順治刻本 |
107 | 清順治十一年(1654)甲午科山東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順治刻本 |
108 |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科山東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康熙刻本 |
109 |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壬午科山東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康熙刻本 |
110 |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山東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康熙刻本 |
111 | 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山東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12 | 清雍正四年(1726)丙午科山東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13 | 清乾隆九年(1744)甲子科山東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14 |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己卯科山東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15 |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山東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16 | 清道光八年(1828)戊子科山東武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117 | 清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科山東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118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山東鄉試録不分卷 | (清)瑞常等編 | 清刻本 |
119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山東武舉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120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六年(1867)丁卯科并行山東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121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山東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 |
122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山東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23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山東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24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山東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25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山東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26 | 清雍正十年(1732)壬子科河南鄉試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27 | 清嘉慶六年(1801)辛酉科河南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128 |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河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129 | 清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并行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河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130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河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31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河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 |
132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河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33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河南鄉試録一卷 | (清)吴樹梅等編 | 清光緒刻本 |
134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河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35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河南鄉試録一卷 | (清)周齡等編 | 清光緒刻本 |
136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河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37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河南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38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河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39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河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40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二十七年(1901)辛丑恩正并科河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41 | 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陝西甘肅兩河武舉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雍正刻本 |
142 |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壬午科陝西鄉試録二卷 | 佚名編 | 清康熙刻本 |
143 | 清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陝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清)殷兆鏞輯 | 清咸豐五年(1855)刻本 |
144 | 清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陝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刻本 |
145 | 清同治八年(1869)己巳補行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并同治三年(1864)甲子正科陝西鄉試録不分卷 | (清)盧士傑纂輯 | 清同治刻本 |
146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正科補帶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陝西武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147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陝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48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陝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49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陝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50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陝西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51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陝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52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陝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 |
153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恩正并科陝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清)朱延熙等編 | 清光緒刻本 |
154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甘肅鄉試同闈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55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帶補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甘肅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56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甘肅鄉試同闈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57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甘肅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十七年(1891)刻本 |
158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甘肅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59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甘肅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60 |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科浙江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161 | 清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62 | 清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63 | 清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64 | 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恩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65 |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66 |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清)朱嶟輯 |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 |
167 | 清咸豐元年(1851)辛亥恩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68 | 清咸豐元年(1851)辛亥恩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刻本 |
169 | 清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五年(1855)刻本 |
170 | 清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71 | 清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72 | 清咸豐九年(1859)己未恩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73 | 清同治四年(1865)乙丑補行咸豐九年(1859)己未恩科并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正科浙江武闈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174 | 清同治四年(1865)乙丑補行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正科并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175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并補行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浙江鄉試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176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177 | 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178 | 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179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180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181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82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83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84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85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86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87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88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89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90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91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浙江武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末刻本 |
192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93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94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末刻本 |
195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96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97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98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浙江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199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00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正科浙江武鄉試録不分卷 | (清)廖壽豐編 | 清光緒刻本 |
201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浙江鄉試録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 |
202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浙江鄉試題名録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03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04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二十七年(1901)辛丑恩正并科浙江鄉試録 | (清)劉焜等編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刻本 |
205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二十七年(1901)辛丑恩正并科浙江鄉試題名録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06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二十七年(1901)辛丑恩正并科浙江鄉試同年齒録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07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浙江鄉試題名録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08 | 清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科江西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康熙刻本 |
209 | 清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江西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抄本 |
210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江西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211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江西武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212 | 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江西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
213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江西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14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江西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15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江西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16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江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17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江西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18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江西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19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江西鄉試第四房同門姓氏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20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恩科并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丑正科江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21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江西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刻本 |
222 | 清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科湖廣湖北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雍正刻本 |
223 |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湖北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 |
224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湖北武鄉試録不分卷 | (清)李瀚章等纂輯 | 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 |
225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湖北武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226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湖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27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湖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28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湖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29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湖北鄉試録不分卷 | (清)馮光遹等纂輯 | 清光緒刻本 |
230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湖北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31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湖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32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湖北鄉試録不分卷 | (清)馮光遹纂輯 | 清光緒刻本 |
233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二十七年(1901)辛丑恩正并科湖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34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湖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35 | 清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湖南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236 |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恩科湖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清)葉觀國編 |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 |
237 | 清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湖南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抄本 |
238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湖南武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239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湖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40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湖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41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湖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42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湖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43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湖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44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湖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45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湖南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刻本 |
246 | 清雍正十年(1732)壬子科四川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雍正刻本 |
247 |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四川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248 | 清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四川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249 | 清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四川武鄉試録不分卷 | (清)鄂山纂輯 | 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 |
250 | 清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四川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 |
251 | 清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四川武鄉試録不分卷 | (清)鄂山纂輯 | 清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 |
252 |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四川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253 |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四川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254 |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四川鄉試同門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255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四川文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
256 | 清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帶補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科四川武鄉試録不分卷 | (清)駱秉章纂輯 | 清同治刻本 |
257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帶補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四川武鄉試録不分卷 | (清)崇實等纂輯 | 清同治刻本 |
258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帶補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四川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59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四川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60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四川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61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四川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62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四川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清)朱琛編 | 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
263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四川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64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四川文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65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恩正兩科四川鄉試同門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66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四川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67 | 清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科福建武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
268 |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恩科福建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269 |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福建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270 |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丁酉科福建武闈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271 | 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 |
272 | 清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科福建鄉試録不分卷 | (清)何紹基纂 | 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 |
273 | 清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五年(1855)抄本 |
274 | 清同治五年(1866)丙寅補行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福建武闈鄉試録不分卷 | (清)徐宗幹等纂輯 | 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 |
275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清)寶森等纂輯 | 清刻本 |
276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福建武闈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277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78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79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80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81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82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83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福建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清)葛寶華 (清)黄紹第編 | 清光緒刻本 |
284 |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壬午科廣東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康熙刻本 |
285 |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戊子科廣東鄉試武舉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286 | 清道光八年(1828)戊子科廣東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287 | 清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廣東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抄本 |
288 | 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恩科廣東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289 |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廣東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290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廣東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
291 | 清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科并補行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八年(1858)戊午科廣東武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十一年(1861)刻本 |
292 | 清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廣東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293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廣東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294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廣東鄉試武舉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295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廣東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296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廣東鄉試武舉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297 | 清光緒五年(1879)己卯科廣東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末刻本 |
298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廣東鄉試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299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廣東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
300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科廣東武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
301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廣東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02 |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丑舉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恩正兩科廣東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03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廣東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04 | 清廣東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305 | 清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廣西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雍正刻本 |
306 | 清嘉慶九年(1804)甲子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307 | 清嘉慶十二年(1807)丁卯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抄本 |
308 | 清嘉慶十五年(1810)庚午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嘉慶刻本 |
309 | 清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310 | 清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科廣西武鄉試録不分卷 | (清)梁章鉅纂輯 | 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 |
311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廣西武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清)鄭祖琛纂輯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
312 | 清咸豐六年(1856)丙辰補行咸豐元年(1851)辛亥五年(1855)乙卯兩科廣西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六年(1856)刻本 |
313 | 清咸豐十一年(1861)辛酉補行咸豐二年(1852)壬子九年(1859)己未兩科廣西武鄉試録不分卷 | (清)劉長佑輯 | 清咸豐十一年(1861)刻本 |
314 | 清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并補行咸豐八年(1858)戊午正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15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316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廣西武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 |
317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廣西武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清)蘇鳳文等纂輯 | 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
318 | 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19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20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廣西武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21 | 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22 | 清光緒五年(1879)已卯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 |
323 | 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24 | 清光緒十四年(1888)戊子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清)王祖光等編 | 清光緒刻本 |
325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
326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廣西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27 |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預行己酉正科雲南省鄉試名單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抄本 |
328 |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甲寅恩科雲南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刻本 |
329 | 清道光十一年(1831)辛卯恩科雲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30 | 清同治十年(1871)辛未補行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帶補咸豐八年(1858)戊午正科九年(1859)己未恩科雲南武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331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帶補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雲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32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雲南文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33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雲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34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雲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35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雲南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36 | 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科雲南武鄉試録不分卷 | (清)譚鈞培輯 | 清光緒抄本 |
337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并補行咸豐九年(1859)已未恩科貴州武鄉試題名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抄本 |
338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貴州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39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貴州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40 | 清貴州鄉試題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41 | 清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翻譯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抄本 |
342 | 清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翻譯鄉試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抄本 |
343 |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恩科各省鄉試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 |
344 |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癸卯科鄉試齒録一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二年(1852)鈕枏生抄本 |
345 | 清乾隆鄉試會試殿試姓名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抄本 |
346 | 清嘉慶五年(1800)庚申恩科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47 | 清嘉慶十三年(1808)戊辰恩科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48 |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戊寅恩科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49 | 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各省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50 | 清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道光刻本 |
351 | 清咸豐元年(1851)辛亥恩科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刻本 |
352 | 清咸豐二年(1852)壬子科十八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刻本 |
353 | 清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 |
354 | 清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十八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咸豐八年(1858)刻本 |
355 | 清同治元年(1862)壬戌恩科各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刻本 |
356 | 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鄉試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 |
357 | 清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鄉試全省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
358 | 清光緒元年(1875)乙亥恩科十八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 |
359 | 清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十八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鉛印本 |
360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十八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十五年(1889)刻本 |
361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十八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62 | 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鄉試同年齒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刻本 |
363 | 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十八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刻本 |
364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十八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 |
365 |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丑補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恩正并科各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刻本 |
366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補行二十六年(1900)庚子二十七年(1901)辛丑恩正并科各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刻本 |
367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恩科十八省鄉試同年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刻本 |
368 | 清光緒各科鄉試摘録及同門録不分卷 | 佚名編 | 清光緒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