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猪头一样的富二代,是怎么在十几年里搞垮一家大公司的

邓老头 老邓侃大山 2020-11-09

  2003年1月22日,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民营钢铁大王,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山西省工商联副会长,运城市人大主任,运城市工商联会长,两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省功勋企业家”,多次入选中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李海仓,被人刺杀于他的办公室。

  1987年初,李海仓集资40万元,在山西运城闻喜县建起了第一个合股经营的洗煤焦化厂。此后,他几乎是以一年办一个新厂的速度,建起了占地3.6平方公里、下设七个独立法人企业共14个分厂、7300多名职工,拥有总资产30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 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这在2000年代初,是极为成功的。

  但是,因为区区一百多万元的商业纠纷,李海仓被人刺杀了。凶手随后饮弹自杀。

  事情翻篇。接下来对海鑫最重要的,是谁来接班。

  接班人当天就选好了。是李海仓在澳大利亚读书的儿子,时年22岁的李兆会。

  海鑫集团是家族企业。李海仓虽死,但家族里还有很多人在企业里上班,尤其是李海仓的几个兄弟,都在企业里挑大梁。但李海仓的父亲(当然也是李兆会的爷爷)还是决定,把企业交给李海仓的儿子:李兆会。

  爷爷的观点是:企业是李沧海挑头做起来的,李兆会作为儿子,哪怕现在没有经验,但毕竟年轻,受过西方最先进的教育,更不可能没有责任心。你们这帮做叔叔的(李沧海的几个弟弟),好好辅佐他,把企业做好,把家族带兴旺。李兆会”根红苗正“,脾气看起来也挺好,大家没什么不放心的。

  李兆会的爷爷和妈妈,都对他表示倾力支持,把李海仓持有的超过90%的海鑫钢铁股份,都给了李兆会。

  那么,家族内部难道没有不同意见吗?

  有的。

  当时,李海仓的五弟、海鑫钢铁总经理李天虎,也被企业和一部分家族人士看好。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老太爷发话,大家不能不听,何况现在李兆会的股权并不少。于是第一代创业者们,把企业的领导权交给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二代李兆会。

  而经过三思后下决心接班的李兆会也表示:

  “先让我搞两年,万一搞不好,再给五叔搞也不迟。”

  单从这句话来看,一点毛病没有,既满足了爷爷的愿望,也安抚了企业的实力派元老,还体现出充分的谦虚。

  所以,别看李兆会肥头大耳,但他并不傻。

  2003年2月18日,也就是李海仓去世后的第28天,李兆会正式接班。

  那么,李兆会该怎么领导企业呢?

  很显然,李兆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业务。

  为此,他必须依靠企业中的“创一代”。

  面对一些人怀疑的目光,在接任时,李兆会也发下誓言:一定要经营好海鑫,决不能让海鑫坏在自己手里。一定要对得起公司最早的一批创业者,尤其是扶植自己上位、还在企业中担当大任的亲戚们。

  从实际行为来看,他看起来也很英明。2003年2月27日,李兆会第一次外出视察,就是由五叔李天虎和六叔李文杰陪同,千里迢迢来到福建宁德,与当地政府洽谈钢厂立项问题。然后又到香港拜访了李海仓的一些生意伙伴和一些机构投资者。

  初步熟悉业务之后,就要逐渐深入企业管理了,这就是他要做的第二件事。

  凭心而论,在经营企业的前几年里,李兆会充分展示了负责任的态度。他确实够努力,够勤奋。

  大的历史背景也对海鑫集团极为有利。我们知道,2000年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迎来了大约七年的快速发展期。无论是外贸还是房地产,都需要大量钢铁。这让钢铁业如日出之阳,蒸蒸日上。

  在钢铁行业中,海鑫集团更是一枝独秀。2003年,海鑫总产值超过50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为当地财政贡献3亿元,成为海鑫发展最迅速、最好的一年。

  2004年,海鑫再创新高,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由于卓越的业绩,海鑫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

  2005至2007年,海鑫钢铁又攀高峰,连续三年蝉联山西百强民企第一名。李兆会,也在2007、2008年,连续两年跻身胡润百富榜,成为山西最年轻的首富。

  本来就是根红苗正的二代,现在业绩杠杠的。于是,李兆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已经绝对稳固。

  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他开始涉足资本市场。2004年10月18日,以海鑫实业为平台,他与中色股份达成协议,以每股3.7元、总价格6亿元的代价,分期取得了后者手中的1.6亿多股民生银行的股权,成为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

  在当时这是大手笔,也是民生银行最高的股权转让价格。当时是大熊市,民生的股价已经跌到4元出头,2005年最低价格是3.48元。所以李兆会的大购买,并没有占什么便宜。

  但是到了2007年,在大牛市中,民生银行的股价涨到18元。李兆会的这笔投资,三年就赚了26亿。加上他其他方面的投资,在大牛市一共赚了40亿。

  简直是经营之神和股神啊!

  年仅26岁的李兆会,在2007年已经是经营之神和股神的结合体,名声大振,红遍全国。在海鑫集团更是具有了说一不二的权威,也成了最受媒体欢迎的人之一。

  一个字:红!

  三个字:太红了!

  事后回顾,我们可以说:李兆会上台,固然有“二代”因素,但人家实打实地做了好几年,业绩非常好。不管这业绩主要是靠个人努力还是靠时代大环境,毕竟人家已经做出了辉煌的业绩。

  仅此一点,就比很多二代强多了。

  也就是说,李兆会在企业内部的权威,是靠着实打实的业绩树立起来的。排除异己之类的事情,他当然也要干(后文讲述),但首先得有业绩,得让人服气才行。

  李兆会的聪明才智还不止如此。在经营企业尤其是畅游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他的人脉也逐渐建立起来。

  这就得说到另一个大腕:鲁伟鼎了。

  鲁伟鼎,1971年生,万向集团鲁冠球的儿子。浙江万向集团,在鲁冠球的带领下,做得也是风生水起,著名的民营企业。

  所以,鲁伟鼎也是个二代。

  那么,他们之间是怎么建立关系的呢?

  实际上,中色股份和海鑫钢铁,都是民生人寿的股东,这是李海仓在世时完成的。民生人寿是保监会直管的7家全国性保险公司之一,2002年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建成立。当年4月18日的民生人寿创立大会上,李海仓和卢志强(泛海集团)、刘永行(东方希望)、鲁伟鼎等人,被选作第一届董事会成员。

  李海仓去世,李兆会继位,当然会和一帮商界大佬建立关系。而二代见二代,自然有更多共同语言。这样,李兆会和鲁伟鼎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而中色股份的大股东虽有国资背景,但二股东就是鲁伟鼎控制的万向资源。这样,在推动海鑫收购中色股份的民生银行股权时,鲁伟鼎很可能起了作用。

  更进一步的证据是,中色股份在达成交易后,看着节节上涨的股价,后悔了,不想进一步交割,于是被海鑫实业告上法庭。后经“友好协商”,海鑫撤诉,双方重新签订补充协议,海鑫实业以赔偿0.25亿元的微小代价,以总转让款1.845亿元,获得了6809.922万股民生银行股份,而此时民生银行的股价已在10.2元。

  在这个“撮合”过程中,鲁伟鼎发挥作用了吗?

  我们没有确切证据,不敢乱说。但是,以后李兆会对于鲁伟鼎,却有大手笔的利益让渡行为。

  还得回到2004年10月份,也就是在李兆会大笔收购民生银行股权的那一周,他也以近6000万的价格,收购了华冠科技21.25%的股权,每股成本1.76元。

  将近两年以后,2006年5月27日,当时股市已经开始雄起,华冠科技的流通股价已达8元/股,而李兆会却将这一股权,以2元/股的低价,转让给了鲁伟鼎控制的万向三农。

  在这一股权交易后两天,华冠科技即发布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后来改名为万向德农。

  现在(2020年)的万向德农,大股东仍是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占股48.76%,实控人就是鲁伟鼎。

  如果之前鲁伟鼎没有帮李兆会的大忙,那么后来,李兆会为什么要帮鲁伟鼎这么个大忙呢?

  好了,不管怎么说,李兆会和鲁伟鼎的关系,杠杠的,他们后来还共同干过很多事。而从2004年李兆会开始资本运作后,海鑫系和希望系、泛海控股也有不少交集,共同投资过民生银行、民生人寿和光大银行。而进入民生银行,李兆会又和史玉柱拉上了关系。以后李兆会倒霉时,史玉柱还为他鸣过“不平”。

  由此可见,李兆会看起来非常会为人处世,2004年以后,他在资本市场上的人脉,也越来越丰厚了。

  时间回到2007年,此时的李兆会不仅企业经营得好,而且是股神,在商界也有了越发丰厚的人脉。那么请问:

  这个26岁的年轻人,难道不是商界奇才吗?

  是的。谁敢不承认李兆会是不世出的商界奇才呢?

  这个世界,好像就是为他这样的人建立的。

  但是,请注意“但是”,早在2005年,隐患已经埋下了。

  事后总结他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在行业不断恶化的大环境中,经营过于激进。

  2005年,全国钢铁行业已经供过于求,钢铁价格不断下跌。在这种不利形势下,李兆会带领海鑫集团广大员工,依然创造出年销售额80多亿元,净利润超过4亿元的好成绩,确实不容易。

  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钢铁企业大面积亏损。李兆会不仅没有减产,而且还在扩大生产规模。而自2006年以来,海鑫钢铁多次被国家环保部、山西省环保厅等部门通报批评,或督办整改违规项目。

  幸亏当时国家经济好,2006到2007年是经济和股市大牛市,这让他逃过一劫。

  但是,2008年又爆发了金融危机。钢铁行业再次受到波及,海鑫钢铁不得不停产达半年之久。不过我们也知道,2008年11月份“四万亿”又来了,再一次拯救了钢铁行业,也拯救了海鑫钢铁。

  按说经过两次死里逃生,该接受一点教训了吧?不!

  从2012年至今,钢铁行业的产能长期过剩。海鑫依然大干快上,2013年进口了近6亿美元的铁矿石,2014年就靠库存维持生产。而到了当年3月份,铁矿石用完了,海鑫也就全面停产了。

  这是海鑫第二次停产,产能过剩,产品卖不出去。

  实际上,自2004年以来,钢铁行业的盈利情况一直都在恶化。2014年最惨,全国粗钢产量是8.2亿吨,同比增长0.9%,而国内消费7.4亿吨,同比下降4%。全行业平均毛利率仅有8%,销售利润率仅有2%。

  所以,2015年秋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是有大背景的。

  令人奇怪的是,海鑫每次都是被迫停产,好像事先没有一点预见性。

  如果仅仅是钢铁亏损也就罢了,反正之前已经赚了很多钱,因亏损而缩减规模,还是可以保住丰厚利润的。但问题是,李兆会犯的错误可远不止这一条。

  二、资本运作亏损,负债率越来越高。

  从2004年到2013年,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从48.27%上升到70%。海鑫呢?2014年,海鑫的负债及对外担保额,约为104.59亿元,而整个集团的账面资产仅69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50%。

  也就是说,海鑫早就资不抵债了!

  不是之前经营得挺好吗?怎么短短七八年时间,海鑫亏成这个惨样?

  因为李兆会进行的资本运作,也就刚开始成功过,而且是辉煌的成功。但是之后,他做资本运营几乎都是失败的,亏得都找不着北了。

  海鑫实业在2007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了民生银行近1亿股,套现超过10亿元。不过李兆会在二级市场上的其他操作,乏善可陈,基本上都是快进快出。比如,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底,海鑫实业分别买进兴业银行541.70万股、中国铝业541.47万股、益民集团297万股,以及鲁能泰山(现为新能泰山)716.65万股,但基本不赚钱,那可是大牛市啊。

  李兆会还入股过光大银行、大连银行、民生人寿、兴业证券、山西证券、银华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但也都是快进快出,不赚钱。

  如果牛市不赚钱,熊市来了只能巨亏。

  从投资水平来看,李兆会就是个菜鸟散户。但他偏偏能操作高达几十亿的巨额资金,这只能让他亏得更快。

  那么就有人问了:之前他入股民生银行,手段多漂亮啊!怎么现在笨成这样?

  这是因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玩法不一样。一级市场的利润丰厚,而凭借雄厚的财力和商业地位,李兆会最早进入的是一级市场。偏偏又赶上了后来的大牛市,当然大赚特赚。

  而且,据说入股民生银行是他老爹生前做出的决策,只是没来得及完成,后来由李兆会完成了。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更说明如果没有老爹的铺路,李兆会在资本市场上就是个彻底的菜鸟。

  现在来看,股市将近三十年挣钱的都是什么人?除了少数散户,绝大部分都靠一级市场发财,也就是靠原始股。

  而李兆会呢?后来主要在二级市场玩,可见他对股市的理解非常肤浅,以为不需要再在一级市场“耕耘”了。

  而李兆会在2007年以前的光环实在太耀眼,银行愿意把钱借给海鑫,也愿意接受海鑫担保。这让李兆会在初期的巨大成功之后,把投资看得太容易,导致后来巨亏连连,而等债权人和银行发现这一点时,他早已资不抵债。

  三、多元化经营,继续惨败。

  例如,2009年海鑫斥资上亿元,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儿童体验城”,2012年在青岛又建设了第二家,还在成都、上海、天津等各大城市布局。与此同时,海鑫还宣布在动漫、玩具以及儿童医药、服装、教育等相关方面延伸发展。

  但所有这些多元化项目,或者没开展起来,或者亏得底儿掉。

  事后来看,李兆会之所以要多元化,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钢铁行业的危机。但他又没有缩减钢铁产能,这就很令人奇怪了。

  如果说2005年隐患已经埋下,那么在2009年时,海鑫已经遇到了危机。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现金,海鑫都在遇到了严重危机。

  四、不善于处理关系,尤其是政商关系。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

  当然是政商关系。这是我国特色,没办法的事。尤其是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后,政商关系是决不能忽视的。

  以前的李海仓,很善于处理包括政商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这也让海鑫享受了几年的余荫。但是李兆会上台以后,基本不去主动接触地方领导,这让海鑫与地方政府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为什么海鑫经常被地方管理部门处罚啊?原因就在这里。

  长期来看,这并不利于企业经营。尤其是在企业遇到危机时,连个帮忙的都没有。

  作为舵主,不可能总是行顺风船,不可能总是在遇到危机的时候,靠大环境提供的好运气渡过危机。碰一次两次运气还可以,但不可能总靠好运气。危机,恰恰是考验一个领导人水平的时候。

  很遗憾,李兆会在处理危机时的表现,是完全不合格的。

  一、排斥异己。

  这里的“异己”可能要打引号,因为他排斥的是公司元老。

  前文说了,开始时,李兆会不得不依靠海鑫的元老。但当他熟悉业务后,先是将创业元老、海鑫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辛存海,调离权力核心,之后五叔李天虎也被巧妙地“赶走”。此后很长时间,六叔李文杰都是海鑫钢铁的实际掌舵人。但在2009年之后,李文杰也逐渐从海鑫钢铁的管理层消失了。

  李天虎和辛存海,在公司的权力曾经很大。李兆会上台前曾表示过,公司“给我五叔、六叔还是辛书记(辛存海),我都同意”。但实际上,接班后他们的叔侄关系并不融洽。主要原因是,李天虎曾经反对他接班。

  辛存海倒是很看好李兆会。用辛存海的话来说:

  “李兆会绝不是糊不上墙的刘阿斗,如果说他还是个孩子,那么,他是孺子可教!

  “李兆会虽然只有20多岁,但他已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澳大利亚上过5年学,大学所攻专业是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正好与管理海鑫对路。”

  和李家人相比,或许辛存海算是“外人”,所以说话比较客气。但李天虎就不一样了。当年李爷爷宣布由孙子接班时,李天虎表示反对,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不得不接受。等李兆会翅膀硬了,就把海鑫旗下的一家水泥厂给了李天虎,把他打发走了。

  李天虎这个气啊!所以在2014年海鑫遇到危机,银行堵着门要钱时,李爷爷受不了了,召集家族开会,说每家拿出一亿元支持孙子,但李兆会的几个叔叔都不愿意,尤其是李天虎。

  叔侄实际上已经决裂。

  而李兆会的六叔管企业也没管好,后来也离开了。于是,李兆会委托妹妹李兆霞来管理海鑫钢铁,直到被收购。

  那么,李天虎是个人才吗?

  李天虎后来经营水泥厂,搞得风生水起。这边李兆会已经不行了,但李天虎的水泥厂却越做越好。

  海鑫内部的老员工说:

  “当年就是李海仓主外,李天虎主内。事实也证明李天虎是个人才,人家现在的事业蒸蒸日上,李家其他人都是依靠着海鑫挣钱,只有李天虎是在外独立打拼出来的。”

  这么个人才,而且年纪也不算太大,李兆会居然把他给踢出去了。

  踢出去也行啊,只要李兆会能找到有能力的管理者也行。但是却始终没找到,李兆会自己,也不再亲自管理。

  2014年海鑫出事后,闻喜县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海鑫集团内部的管理混乱是人尽皆知的。他说:

  “钢铁行业的低谷只能说是外部环境,但以李海仓留给海鑫的底子,扛上几年完全不成问题,现在海鑫的问题还是出在近十年混乱的内部管理上。”

  那么,为什么李兆会不亲自管理呢?

  因为他想逃避责任。

  二、逃避责任。

  李兆会早就说过,他不喜欢钢铁行业。他经常把这个作为他不再亲自管理的托词。

  作为二代,可以不喜欢父辈创立的基业。但如果自己没有能力管理海鑫,也没有兴趣管,为什么不请有能力的来管呢?为什么不及时卖掉呢?

  这都令人感到不解。

  所以,“不喜欢钢铁行业”,很可能是他的托词。或者,他更在意的是权力,是海鑫这个由父辈建立起来的大平台,给与他的各种权力和光环。

  实际上,他不一定不喜欢钢铁行业,而是更喜欢资本运作,喜欢像个散户一样炒股。这让他的兴趣,转移了。

  随着海鑫日益陷入绝境,李兆会不仅没有亲自走向一线解决问题,反而日益躲在幕后。他回避一切矛盾,却仍然在意自己的权力,委托他最信得过、但能力一般的亲戚,来管理海鑫。

  三、依然不重视政商关系。

  这就不多说了。

  四、忙于个人兴趣和事务。

  一个是炒股,另一个就是2010年娶了女明星车晓,这是当年很抢眼球的一件事。仅仅是送给车晓的礼物就有上千万元,两人的婚礼轰动一时,婚宴大摆500桌,婚车200余辆,公司近1万名员工参加婚礼,不需要随份子钱,每人还发了500块的红包。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虽然冯仑早就说过“娶女明星者必死”,但我是不当真的。2012年,车晓与李兆会离婚,分走了三亿元(但车晓否认)。如果企业经营得好,对于李兆会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所以对于结婚离婚这件事,不必上纲上线。

  但可笑的是,同年,李兆会和靠《红楼梦》出道的程媛媛又起绯闻。据媒体报道,他豪掷几千万投一个电影《黄金大劫案》,让程媛媛当主角。虽然后来程媛媛每年都拍几部戏,但到目前为止,能拿得出手的就这两部作品。

  2014年以后,又传出他要和程媛媛结婚了,但被程媛媛否认。不过这个时候,海鑫已经成了个烂企业,程媛媛拒绝他也正常。

  李兆会追女明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他视金钱如粪土,往往一掷千金,这就不是一个对企业和家族负责任的人应该干的事了。

  李兆会的性格可能有缺陷,他一生气往往会砸酒店。在山西运城就干过一次,当时他在酒店摆阔,和服务员发生冲突,砸了酒店,后来赔了几百万。在北京的一个酒店大厅,他看上一个花瓶,服务员说不能碰,结果李兆会说“我碰怎么了,我还砸了”,砸了然后被抓,赔了不少钱才出来。

  钱不是问题。但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失意落魄,砸酒店都反映出他的自控力很差,远远不够理性。这对经营企业来说,是致命的缺陷。

  现在说说李兆会和海鑫的结局。

  2014年6月,海鑫钢铁向当地政府递交了破产重整的预案。

  最终,河北建龙集团对海鑫集团实施并购重组。海鑫集团,已于2016年点火复产,但这已经和李兆会无关了。虽然他至今还是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但已被建龙100%控股。

  2017年,李兆会因为无力偿还1亿元贷款债务,在北京的两处豪宅被法院查封。

  2018年11月,李兆会因为一笔逾期未清偿的2.16亿元债款负有连带责任,被列为失信人,限制出境。

  那么,现在的李兆会,真的成了穷光蛋了吗?

  没有。

  根据天眼查,他担任法人的有两家企业,除了上述所说的山西海鑫,还有一家,是北京惠宇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一亿元。

  但是,这家企业是由北京和嘉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的,而北京和嘉,99%的股权属于他的妹妹李兆霞。

  画个图,关系就很清楚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李兆会等于为他妹妹李兆霞打工。

  真是这样吗?

  所以早有人怀疑李兆会是假破产,海鑫集团欠了100多亿无法归还,实际上资产早就转移了很多。反正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就算追到李兆会,也很难追到李兆霞。

  好了,写到这里本文已经很长了。总结一下李兆会的人生吧:

  身为二代,他并不能真切地体会创业的艰难。而过于年轻就接班,之前又没有遇到逆境,又遇到一个过于顺风顺水的大环境,反而让他更加自我膨胀,以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能力超强,以为经营企业和搞金融都很容易。这让他把一把好牌,快速地打个稀烂。

  环境顺利时,可以有很多豪言壮语。但遇到困难时,他并没有担当,反而想逃避责任。

  爱面子,喜欢炫富。哪怕企业经营早已遇到困难,对外还是要炫富。

  虽然经营企业的能力远远不足,但玩弄权术的水平很高。他嫉贤妒能,手下人才尽失。

  最后,一大堆坏账,债权人堵门,企业破产被收购,员工生活困难。

  如果李海仓有在天之灵,看到儿子和自己完全南辕北辙,最后把企业做得破产被收购,家族内部分崩离析,自己的儿子也成了人人嘲笑的败家二代,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本文相关文章:

得势骄狂与公司政治 ---- 四通是怎么完蛋的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武汉的这个消息,将会彻底调整我国的防疫思路!
乐视网退市!写篇文章纪念一下
从一个独特角度,预判粮价和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
连花清瘟 vs 瑞德西韦:中西药的一场精彩PK
假如实际收入下降一半,大多数人将怎样生活?
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习韩国的抗疫经验,用于黑龙江呢?!
房租是怎么把人逼疯的
邓元杰精彩文章汇总(2020年5月1日前)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