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严从实!云南这样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

6月28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情况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阿泽新,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周波,省生态环境厅督察办主任曹俊出席会议,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2021年4月6日至5月6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云南省开展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7月14日反馈了督察报告
云南省委、省政府根据督察报告
制定了
《云南省贯彻落实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

全力推进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哀牢山 供图

整改过程中
云南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又取得了哪些整改成效?
一起来看
👇👇👇

主要做法


提高站位,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始终把抓牢抓实督察整改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检视“两个维护”和检验领导干部立场、品质、能力、意志的“试金石”,深刻剖析问题根源,真抓实干整改落实,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活。


高位推动,全面压实整改责任


督察报告反馈后,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动督察整改工作。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省委常委会会议24次、省政府常务会议29次、省委和省政府专题会议多次研究部署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70余次对督察曝光的5个典型案例和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提出要求,20余次开展现场调研督办。2021年9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视频推进会,省委书记、省长对督察整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


澄江抚仙湖孤山岛 徐万林 摄

科学部署,从严从实抓好整改


严格细致对照督察报告指出的4个方面16类50个问题,对标对表、实事求是确定整改措施,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按照规定时限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并印发全省实施。按照“一个问题一个牵头单位、一套整改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逐个问题制定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省级督办领导,以目标和时限倒逼问题整改,稳步推进各项整改工作。同时,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问题,认真办理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对督察交办的3069件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建立整改验收销号制度。


强化督导,跟踪督办落实


建立省委、省政府督查与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联动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案件移交机制,督促各类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会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年组织对各州(市)整改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和跟踪问效。按月清单化调度全省整改进展情况,建立健全“建账、督账、清账”机制,定期梳理汇总,按照要求上报;定期分析研判,对整改进展滞后的,提前预警提醒,进行挂牌督办。落实一线工作法,及时掌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帮扶指导,确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坚决全面彻底整改到位。


严肃纪律,严格责任追究


通过省级主要新闻媒体、省政府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开整改工作进展情况,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2021年12月17日,整改方案在“一台一报一网”进行了公开。对督察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省纪委省监委以事立案、直查直办,严肃责任追究,并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整改。根据调查核实情况,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及有关规定,对52个责任单位和158名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并于2022年4月1日对外公开问责情况。其中,厅级单位15个,县处级单位24个,乡科级单位13个;厅级干部37人,县处级干部84人,乡科级及以下人员3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5人,诫勉、通报等处理93人。


整改成效


抓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后就洱海保护、赤水河流域治理、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滇池治理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抓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自2021年12月起,省委常委会带头,全省县级以上党委(党组)自上而下组织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检查反思在立场、品质、能力、意志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治站位、思想认识、责任落实、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等方面查找差距、剖析根源、明确方向,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定期研究部署,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高位推动抓整改的强大声势,体现了坚定不移抓整改的决心意志。


腾冲北海湿地 龚泉 摄

抓实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整改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滇池保护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抓好问题整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立即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从思想上挖根源,认真反思汲取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深刻教训,下定破解“环湖造城”困局的决心,坚决全面彻底抓好问题整改,以实际行动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目前,在2021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化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推进滇池高水平保护治理2022年工作方案》,切实做好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后半篇”文章,高标准统筹推进剩余59个点(片)后续整改工作,确保2022年底前完成全部整改任务;同时,就环滇池生态绿道建设、环湖公路绿化美化、雨污分流改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湿地保护等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滇池高水平保护治理。


抓实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全省上下将督察整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边督边改,部分督察反馈问题和群众投诉举报问题在督察报告正式反馈前已完成整改。督察报告反馈后,边编制整改方案、边组织问题整改,同时结合工作实际,举一反三将反馈问题涉及的同类问题一并纳入整改,努力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类问题。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整改方案印发后,各地、有关部门按照整改方案明确的责任分工,积极全面开展整改工作。



抓实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深刻汲取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教训,全面启动“湖泊革命”攻坚战,坚持“退、减、调、治、管”多措并举,真正在治湖理念、治湖措施、体制机制上来一场革命。



抓实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健全完善会议、督察、受理交办、整改追责等工作机制,聚焦领导批示、舆情反映、群众关注、上级通报4个重点,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10个标志性战役,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抓实监督问效机制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调整完善省级河(湖)长,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体制机制,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形成“闭环”。出台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目标绩效管理办法,完善考评机制。编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制定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等9项指标纳入2021年度全省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发布会上还有哪些精彩内容?

继续往下看

👇

2021年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期间,曝光了5个典型案例,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这5个典型案例目前整改进展情况如何?整改成效怎么样?


2021年4月至5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云南期间曝光了5个典型案例,分别是“保山市治污不力‘母亲河’东河沦为纳污河”“云南省景洪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环境问题突出 本是治污设施却沦为‘污染源’”“云南省文山州违建小水电敷衍整改严重破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云南昆明晋宁长腰山过度开发严重影响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云南玉溪杞麓湖污染治理治标不治本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典型案例通报后,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扛起整改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从思想上挖根源,以破局姿态、根治气魄、雷霆手段坚决全面彻底推进问题整改工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新标杆,立了铁规矩。


截至目前,5个典型案例中已整改完成2个。一是“文山州小水电”问题。已于2021年5月全面完成文山州二河沟一级电站的拆除和覆土复绿工作,目前,已完成验收销号。同时,云南省举一反三,深刻汲取二河沟电站问题教训,加快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立即退出在自然保护区划定后建设的电站,加快退出在自然保护区划定前建设的电站,确保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安全。二是“昆明长腰山”问题。目前,长腰山滇池一级保护区内270米道路、昆明市滇池湿地管理中心(古滇水军府)、“滇海古渡”大码头已全部拆除完毕;长腰山滇池二级保护区内已批未建的390栋建筑已全部取消建设,已批在建和已建成的214栋542套建筑,已全部收回拆除;长腰山滇池三级保护区内所有项目已全部停建停售并分类处理。同时,全面开展长腰山片区植被恢复工作,已于2021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拆除区域初步复原复绿,复绿面积94.23万平方米,种植植被约34.83万株,重建林草植被,逐步恢复绿色底色。


其余3个典型案例正在有序推进整改。一是“保山东河污染”问题。目前,已完成42项整改措施中的20项,已完成《东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整改目标任务总体方案》制定印发、老城区截污管网排查修复、第三污水处理厂和工贸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东河流域镇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轻纺物流片区环保达标改造、河道清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各项工作。二是“景洪生活垃圾填埋场”问题。目前已完成18项整改措施中的15项,已完成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填埋场覆膜及渗滤液导排工程建设等工作,正在对积存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目前,已累计处理10.57万吨,渗滤液调节池液面较最高位下降1.36米,切实消除了环境风险隐患。三是“玉溪杞麓湖污染”问题。目前,已完成20项整改措施中的13项,已完成《杞麓湖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印发、湖内柔性围隔等干扰水质监测设施拆除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杞麓湖“两线三区”划定、水质提升站工艺改造、污水管网全覆盖、“河长清河”行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


下一步,云南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五个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从政治高度深化认识、汲取教训,增强历史责任感、现实危机感,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的“思想革命”,打赢一场标本兼治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一场“利当前、惠长远”的生态环境保护持久战,切实保护好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决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期望与重托,让人民群众满意。


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云南省反馈督察报告时,移交了5个责任追究问题,目前问责情况怎么落实?


2021年7月14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督察发现的5个责任追究问题移交云南省,要求依规依纪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和责任追究工作,5个责任追究问题具体由省纪委省监委负责追责问责。省纪委省监委迅速组成调查组,以事立案、直查直办,严肃责任追究,并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整改。根据调查核实情况,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及有关规定,共对52个责任单位和158名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其中,厅级单位15个,县处级单位24个,乡科级单位13个;厅级干部37人,县处级干部84人,乡科级及以下人员3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5人,诫勉、通报等处理93人。按照问题分别统计的具体情况为:针对“昆明市长腰山过度开发、铭真高尔夫球场违规建设,严重破坏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问题,对34个责任单位追责问责,对81名责任人追责问责;针对“玉溪市杞麓湖保护治理工作存在弄虚作假”问题,对6个责任单位通报问责,对29名责任人追责问责;针对“保山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不力,‘母亲河’东河水质持续恶化”问题,给予4个责任单位通报问责,对21名责任人追责问责;针对“文山州文山市二河沟一级电站违建小水电严重破坏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问题,给予4个责任单位通报问责,对16名责任人追责问责;针对“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环境污染”问题,给予4个责任单位问责,对11名责任人追责问责。


云南对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采取了很多行动,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推进滇池问题的治理?


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总体来讲在健康有序地推进。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扛牢扛实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以破局姿态、根治气魄、雷霆手段,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拆违、强整改、促治理,以整改的实际成效践行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2021年6月26日,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坚决全面彻底抓好整改。昆明市对应成立工作机构,担负组织领导、调查甄别、全面整改、建章立制责任。2022年2月24日,根据推进情况,又成立了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后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行动办公室,统筹推进整改后续工作落地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开展现场调研、督导检查和推动整改工作,形成了高位推动抓整改的强大声势,体现了坚定不移抓整改的决心意志。


二、全面排查甄别。按照“五个坚持”(坚持保护第一、坚持还湖于民、坚持依法依规、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稳妥推进)、“四非从严”(非原住居民民房、非环保设施、非公共设施、非民生设施从严)等原则,聚焦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以来,聚焦滇池沿岸一、二级保护区和毗邻一级保护区的三级保护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实事求是开展排查甄别工作,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框定整改任务的“总盘子”。


三、细化整改路径。一是制定整改方案。按照“一个问题、一个责任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整改措施、一抓到底”的要求,制定了《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整改方案》和3个批次点(片)建构筑物整改方案,压实了整改单位及责任人责任、明确了整改时限,真正做到挂牌督战、对账销号、见底清零。二是严格验收销号。制定了《滇池沿岸建构筑物省级验收销号工作方案》、《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问题点(片)整改总体验收方案》,严格落实好“四级验收”制度,真正做到整改一批、验收一批、销号一批,确保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健全机制体制。着眼深层次问题,健全完善法规制度,堵住监管漏洞,全面梳理134项涉及滇池保护治理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地方标准、规范性文件,实质性推动了《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修订工作,进一步织密织牢滇池保护治理的法治之网。


四、突出问题整改。围绕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的突出问题,立行立改。一是坚决整治滇池长腰山过度开发问题。按“一停二拆三修复”部署,停建片区三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工程项目,依法依规进行适建评估、分类提出整改意见,全部取消古滇名城已批未建的建筑,降低开发强度。全部拆除了滇池一级保护区内的古滇水军府、“滇海古渡”大码头候船大厅、古滇名城景观服务设施;全部拆除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建区内古滇名城已建214栋542套建筑,面积达到14.47万平方米,共复原复绿94.23万平方米,种植植被35万株,逐步恢复长腰山生态功能。二是坚决整治铭真高尔夫球场问题。按“球场彻底退出一级保护区,全面清除球场形态和功能”要求,彻底铲除球场724.56亩全部18个球洞(果岭)、球道等球场设施,拆除内部所有硬化道路和会所、休息屋等建(构)筑物,完成生态修复。对昆明市现有17块高尔夫球场进行自检自查,落实“错一减二”政策,关闭寻甸高尔夫球场。三是坚决整治滇池南湾五渔邨项目问题。已批未建的不再建设;除公共设施外,已建的建(构)筑物全部拆除,并将五渔邨“艺术展示中心”改造为环滇池违规违建整改展示馆和生态违法违规行为教育警示场所,警示后人牢记教训、不越红线。四是全面推进草海片区整改。遵循“规范业态、留出空间、环保达标”的原则,逐一分类提出整改措施。通过整改,业态调整和规模削减面积达到257.9万平方米。五是统筹当前和长远。去年,紧盯突出问题,集中用力拆除滇池沿岸违规违建建(构)筑物,今年,着眼提升和推进滇池高水平保护治理,紧紧围绕“退、减、调、治、管”要求,深入推进“湖泊革命”,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排水管网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调整滇池流域农业种植结构,从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动滇池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科学治理,努力把滇池流域建设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更多详细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发布会实录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 | 王艳梅

审核 | 马冉奚


▼往期精彩回顾▼2022年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第一批)
云南省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集中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
云南省大中小学“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系列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来了!看看有没有你!求分享求收藏求点击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