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重上师胜过爱惜自己的生命 | 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2017-05-19 迦那伽罗仁波切 全球生死超越功德藏


“正士”就是指他已经正确了解了一切诸法的意义,他的内心已经与法相融,他能够真实不虚、毫不骄诳地直说法义,能够善解法义,能够经历法义,已经以他的经验把法义融合于自心当中。这种正士,就是无上的善知识,我们应该爱重他们胜于自己的身体,这是佛子所应行的。

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讲授

依止谁人罪咎能永尽

犹如上弦之月功德增

将此正士知识比自身

犹加爱重是为佛子行

依止谁能够使你的过失永远穷尽呢?当然要依止有功德的人,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他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么样可以使恶业消失,怎么样可以使善业增长。


这就好象过去打仗一样,你要有个好的军师的话,你就知道尽管咱们人少,但是也能以少胜多。怎么样取胜?我们怎么样的来消耗他们的兵力?怎么样来夺取他们的军心?怎样让自己军队的军心稳固?怎样使自己出师有利?天时、地利、人和,都能够把握的好呢?这种好的军师可以以少胜多,可以真正的以一当十。如果没有这么一个人,那你就完了,越来越失利。所以说一个好的军师,是一个行军打仗的王者应该经常爱护的,应该经常收揽在自己身边的。


那么我们现在靠谁能够使我们的功德能增长,可以得以成佛呢?


这个人一定是佛了,只有佛陀才能让我们成佛。因为他有成佛的经验,他已经经历了成佛的过程,他知道我们每一个经历的善恶,知道我们修行中的险处,他知道我们的相似之处。他也知道我们怎么样才能断弃,怎么样才能够超越,所以,他才是我们应该依止的。


但是佛陀已经圆寂了。能够继承佛的这种法义,能够真正地与佛无别的这种人就是善知识,称为“正士”。“正士”就是指他已经正确了解了一切诸法的意义,他的内心已经与法相融,他能够真实不虚、毫不骄诳地直说法义,能够善解法义,能够经历法义,已经以他的经验把法义融合于自心当中。这种正士,就是无上的善知识,我们应该爱重他们胜于自己的身体,这是佛子所应行的。


我们应尊敬自己的上师,因为尊重上师,尊重善知识,这样才能使我们趣向解脱道。


比如说,现在国外那么多投资人来投资,人们很热衷的给他们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等等,因为他们的到来能够造福一方,所以这个时候的向导就会往好处来领他,说话也好听,行为也温和,就不会像对待敌人一样横眉怒目地把他们领到地雷圈去的。这就是说你的态度引生别人的态度,这是一种因果。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对于善知识的尊重就表示对法的一种尊重,表示对于法义的一种尊重,也就是说我们懂得了法义,所以才会尊重善知识。因为你对善知识尊重程度,能显出法在你自己心中法的份量有多少。你对上师的信心越好,说明法在你心中的分量就越足。


我们可以比较,往昔释迦牟尼佛为了求四句偈,听四句的法,帝释天幻化的那个人就说:“你真的要求法?”他说:“真的要求法!”“你真要求法的话,你可要付出代价的!”他说:“我可以付出,哪怕是生命的代价!”那人说:“我不相信!”他说:“你要相信,真的我不惜生命!佛法能使众生解脱,这是多么了不起,我虽然贵为王子,但是为能够求到佛法,我舍弃生命又何足惜!”那人说:“如果真这样的话,我要求你亲自给自己的身上剜一千个眼,点一千盏灯,拿这个灯来供养,我就给你诵这个法句。”佛陀当时就说:“可以呀!”,马上拿刀给自己身上剜一千个坑,灌满酥油,搓上捻子点着。一千个灯燃起来了,他说:“你要再不说我就快死了。我已经如你的吩咐这么做了,所以请你现在给我讲法吧!”那个人说:“你真的是以法为重,以自己的生命为轻啊!像你这样的人真是很了不起。”


然后为他说了四句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王子听到后非常高兴。那人说:“哎,你这个人的发心如此的真实,真是难得!”他说:“真是这样的,倘若我发心不虚的话,那么以三宝谛实之力,让我身上的千疮还复如故!”这样发愿的时候,大地六种震动,他身上的伤全部复原,一点伤痕也没有了。这便是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以法为重的例子。


咱们现在为什么怎么样赌咒都不行呀?如果你没偷东西,说“我敢发誓”,人家不相信你,为什么不相信?因为你的誓言不灵验嘛!


往昔大阿阇黎毗卢遮那在七岁时,有一次跟他母亲去看藏戏,回来路上看见一只野兔,“咚,咚”跑着,他拿起一个石头,朝着野兔打过去,结果一下把野兔打死了。他妈就说:“唉呀,这么小小年纪就这么恶毒,野兔也没得罪你,你就这样残忍的杀害一个众生啊,你这个孩子从小就这么坏呀,长大可怎么办呢!”他说:”我不是这种恶人,野兔因它的福报够了,它的寿命到了,所以它才死的,不是我打死的。”他妈妈说:“你看,这么小还会狡辩,我养这个儿子,真是业障啊!”他说:“妈,你别这样想,我决不是那种打妄语的人,我现在向你发誓,如果我说的是真话的话,愿以我的这种实语之力,让野兔马上活过来!”他刚发完愿,野兔一下就活了,“噔,噔,噔”,蹦着蹦着走了。他妈妈一看“呀,真是希有,看来他真是一个实语者,真不妄语的!”所以实语是很不容易的。


可是现在咱们怎么发誓也没用,比如有的人有点病了,你发愿说:“我发愿让你的病好,我替你得病!”说是这么说了,你真替他得病了?他病照样病,你没事照样没事。为什么这个样子呢?因为你没有这种实语的加持力,你的心还没有清净,你的愿力和你的行为不能等同,当然不行。


往昔木鹏仁波切住世的时候,他就不一样了。他是当时的大善知识。曾经有一个人病了,他写一个纸条“愿你的病好”,让病人带在脖子上。病人带上之后,病真的好了。别人跟着照做,怎么也不行,那人就跑到上师跟前问,上师说:“因为我证悟了菩提心,你还没有证悟。”因此就有这么大差别。


菩萨证悟的是菩提心,而他的心绝对地真实,他是真语者,实语者,决不妄语者,而且他的语言的加持绝对真实,法性缘起的自然使它势必如此。


但是我们不行,我们的心还在乱想,一边想着愿你病好,另一方面就想:“如果他病好了的话,别人会很尊重我呀,那我是很了不起的人,我能让他病好。这样一来的话,我不是美名远扬了吗?”各种想法都有,要不就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要不然就要给别人示现一下。不管怎么样,处于分别的烦恼之心绝对不是一种清静的发心,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不能真实起来。


什么时候我们的心能够真正清净了呢?


你现在发愿让别人病好,只要你发心诚恳,虽然他的病可能没有真的好,但这样的缘起已经建立了。这从因果上来讲还是好的,所以善念还是要发的,能不能起作用就根据你自己的力量有差别。


当你的心真正证悟胜义菩提心的时候,进入圣位的时候,你就已经清净了,这个时候愿力就开始有作用了。


所以说真正的善知识是位这么了不起的殊胜导师,我们要依止这样的人,你说不解脱怎么可能呀!


因此,要把导师和他的法平等看待,要比我自己的生命更加爱重,这才是一切佛子所应奉行的法行。


对善知识比自己的生命更爱重,这是需要有实际行为的,《事师五十颂》当中有明确的讲法。龙树菩萨等大阿阇黎都这么说:对自己的上师要作真佛想。作真佛想的时候,身、语、意当中对上师的所有的不恭敬你都应该要断弃。



比如对“上师的身体”,你认为对你的身体怎么样爱护,那么对你的上师也应该如此, 也就应当这样地去爱护上师的身体。


比如说,看见上师的衣服脏了,说:“上师,我帮你洗衣服”;看见上师的鞋没有整理好,给上师整理鞋,这是从身上的一种敬事。


还有上师身的范围当中,不应对上师的东西起贪心,比如说上师自己的身体,他所有的用具。有一些人,到了上师这儿一看,上师有一本书,“啊,上师,给我吧。”上师说:“不行,我还有用呢。”“哎呀,给我吧,你不用了!”这样虽然看上去好像挺可爱的,像小孩子向长辈撒娇,但事实上是违背身的誓言的。


上师的用具,上师的资具也不可跨越。比如说佛陀的莲花垫,如果一个寺庙塑佛像的时候塑了莲花垫,你可以坐在上头照相吗?你不会的,因为你知道这上头塑的是佛像而不是你,不会去这样坐。同理,那么上师的衣服、上师的坐具,你都不应该坐在上头,否则的话,这都是犯跨越的过失。这样你造的罪业就会很多的了,因为这是一种关联,这是一种缘起。


所以如果碰见了上师的东西,上师的影子、上师的衣服、上师的坐具等等,哪怕上师的一个电池掉在地上了,这时候你要是没有恭敬和谨慎之心地从上头跨越过去了,都算是有跨越的过失的。


尤其在密法当中,讲究更严格。比如说上师刚坐过的这个地方,在他的暖量没有消失之前,比如十分钟消失,你在十分钟之内如果坐上去的话,这样就会消减上师的寿命,你就因此而伤害了众生的福德,伤害了所有与这个上师有缘的众生的善缘,那么你的罪业就可以知道有多大了。


所以说,不能够在任何地方,尤其在严格的地方不应该坐和使用上师的用具,除非是请上师到自己的屋里,请坐在自己的床上,或者是请上师坐在任何地方,凳子呀什么的,上师坐过后,在它凉了之后你可以坐,因为是你的东西,这样的可以。但是如果是上师的床,上师的凳子,上师的其它的什么,在上师没有说让你使用之前,是不应该坐和使用的。上师说了让你使用,也应该表示恭敬之相,否则的话有越法之罪的。对上师身的恭敬大概是如此。


对于“上师的语”是不应该违逆的,过去的那些祖师们,做得最好的就是那若巴祖师了。上师开一句玩笑,他就去干。上师说谁要是从那儿跳下去我就收他当徒弟。他一看没旁人,一头就栽下去摔死了。然后,上师弹指间使他又复活过来。这样,他大死了十二次,小死十二次,合起来二十四次。这就是奉行“上师的语”的这种教言而不违逆的范例。


但是像我们现在要想真正地这样做到也不容易,因为现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当中玩笑也太多了,如果每一个都这样做,可真不容易!比如说走路时,上师说:“如果给我当弟子就应当倒立。”这样的话,在大街上倒立,显然不合适,尤其是女士肯定是不行的。我说的意思是什么呢?不合适的一种环境,有的时候上师会开玩笑,但如果这种都要去奉行,的确很为难。因此,我们要有一个根本的一种选择,那就是说,法上的事情,要依教奉行,绝不违逆,而从行为上作中等的观察,如果是玩笑的话,做下等的观察,把它分成了三等还是可以的。


这个对一般的上师都适用的,但是对于根本上师来说,那是不适合的。如果真的是你想依止他得以成佛的这么一个上师,那就应该是毫无遗余地,哪怕是玩笑都应该去奉行的。你看那若巴,作为一个大比丘,似乎戒律遮止的什么事他都干了,但是因为是在奉行上师的言教,所以最终成就无上佛果。


所以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你依止他了脱生死的具缘根本上师,那就是不可违逆的了。但是对于一般意义上的这些上师们,法上你要如教奉行。如果他说:你能不能帮我去干点什么事?这时候你自己观察,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能否承担等等的情况,去办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能力应该向上师表白)。如果要是开玩笑的这些事,你可以去听,可以不听,根据情况做出处理就行了。这就是“对上师的语”的奉行。


另外,最主要的是不能恶口对上师,对上师说话一定要有区别等等,这些要知道的。比如说不能直呼其名,不能有骂上师的话,不能议论上师的长短等等,这肯定是不行的,这个要注意。



对于“上师的意”,就是上师心中所有不喜欢的事你都不应该去做。比如说你让上师生气了,让上师不高兴了,故意惹上师生气,这个是不行的。上师说:“你不要穿黑的。”然后你非得穿一身黑的,还说“上师我穿黑的好看吗?”上师说你先别念这个修法,先别修这个法,你就非得拿着法本,说“上师,我都背会了,不改变行吗?”这是不行的,这就是故意唱反调。


“意密”是最重要的,对上师,也就是法上不能乖违,这个很重要。上师让你如何的修行,你要尽量的让自己修法符合于上师的意密,认真的安住于大悲心、菩提心和无别的智慧当中,不断地这样修行,这就是上师的意密。但是如果你违背这些,经常不修行,懒散放逸,这是不好的,最主要的就是这些。


其次,从外表上来说,不要惹上师生气,不要惹上师不高兴,要尽力而为让上师高兴,因为这样能够聚集广大的资粮。


往昔宁玛派的祖师苏琼巴(苏氏祖孙三代的第二位导师,宁玛派完整教法的持有者,八大修部中大清净海热嘎的成就者)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祖师。他过去是个穷人。他依止了上师之后,去要饭,别人吃剩的酒呀什么,他都收下拿回来。因为没有财产,所以有时他会在路上捡东西来供养上师。


有一天,上师到他跟前来,问他:“你有酒喝吗?”他说:“有,只是些剩酒!”上师说:“无妨,拿来我喝!”他就拿上来,上师喝了一碗又一碗,说:“还有没有?”他说:“还有!”上师说“你都拿出来吧!”他说:“上师,都在这儿了。”都拿给上师,他看见上师喝,他很高兴。上师说:“你真是个有布施心的人!”他说:“上师你喝了吧!你要是把这些喝了的话,我的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只要上师您高兴,我就真的太高兴了!因为我这么穷的一个人,我根本没有办法能让您高兴,没有办法来供养你!”上师笑了笑说:“你到是很有智慧的,能让上师高兴的话,就能让一切诸佛高兴!但是我不能再喝了,也不能再吃了,否则你将会成为西藏最富有、最了不起的一个圣者,所以说就给你留点吧!”后来他的确在修法上、成就上、他的弟子上都是一流的。


弟子们求法时,会供献出黄金曼扎等等。但他因为已经证悟了对诸法无执的境界,所以说他根本不在乎那些外在的富足。你要知道,这一切的福德全部由布施和供养而得来的,我们对上师的供养当然是最殊胜的供养境了,所以能让上师欢喜的所有行为都要竭力而为。上师所有的愿望,只要是上师高兴,怎么都行。一般的弟子是难以做到的,只有你对法的信心越来越好才能做得到,否则的话真是不容易,也不甘心去做。


将上师比自己的身体犹加爱重,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要安住于这样的誓言当中,有这样的发心,有这样的一种心境才可以。这个就是真正的爱重善知识、恭敬善知识的发心,这是一切佛子所应奉行的,这个是大家都要知道的。


以上的颂词说的意思是什么呢?


修行佛法的时候,第一个,你要认识到,你的人身非常的难得,所以说,为了在自己的一生当中能够有机会出离轮回,一定要经常忆念佛法,经常思维佛法、修行佛法,千万不要放逸。


第二个,就是告诉你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因果的取舍。碰见一些对自己好的你就接受,对自己不好的你就会嗔恼,这时候,你应该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心断弃对它的贪执。对其舍弃贪心的行为,就是舍弃“家乡”的行为。或者是离开家乡,或者从心里想方设法断弃执着,这个是很重要的。


然后,你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如果你的心不清净,不能够安安静静地修行,你的心妄想纷飞,这样你不可能真正的安住在法上。


因此,你要不断地断弃自己对于法上的分别和执着,那么就应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寂静的地方好好地修行,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真正正确地思维佛法,并且得到佛法的利益。


再往后,你要知道,不管是你的亲友也好,你的财物也好,乃至于你的生命,这一切正所谓是“生命动荡犹如水中泡 ”,它是随时随地都会消失的,无常随时会到来,所以你们要多多忆念无常。不要说我这个事没干完,工作没怎么怎么样,这些都是借口。尽管我要干工作,但是要记住了,这都是无常的。在符合于因果律,在不违背了常人所做的事情范围内,做好这些事情之后,就一定要以无常来摄持自己的心,让自己经常提醒自己要修行。不要认为修行是无期的,这样不对。自己一定要以坚定的心来修行佛法,以无常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提醒自己精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在修行过程中,倘若你不断弃对自己修行有障碍的行为,那么这些障碍产生的时候,会使你六神无主,不能把握自己的心,难以安住在真正的修行当中。所以,对能够让你产生各种贪嗔、烦恼的各种外境都要断弃。


尤其是要远离能够使你的心能够趣向非法的、让你不去修佛法的恶的朋友,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离开这种恶的朋友的话,你会或多或少受他的沾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受到他的一些污染,他的无明和习气,他的烦恼,他的各种各样的所知障碍,都会侵入到你的头脑当中,然后你就以此为是,背离了佛法。所以对这些你一定要小心。


如果你要想增长功德,消灭罪业,并且能够成就无上佛果的话,那么你一定要找一个和你自己有缘的善知识。他有深心经历过佛法的经验,并且和你有缘份、有慈悲心,愿意摄受你。


与你自己很有缘的一个善知识,是你有缘的一个师父,如果有这样一个人的话,那么你要依止他来学习佛法。如果为求一生成佛,当然要依止无上的上师了,如果依止上师来修行,你要敬重这样的上师胜过爱惜自己的生命。


“爱惜”指的是我们敬重上师,需要在“身语意”这三个方面都应注意,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很看重上师,对上师的话,都能依教奉行,好好修行,不久的将来你一定能够在法上获益的。因为信任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法喜,这是真正成就的源泉,所以说要坚信上师,这是非常重要的。


信心也有很多的差别。刚开始学法的信心、修行过一段时间的信心、修行了大法就是真正本质的大圆满法的信心、然后当你证悟法的时候的信心,各个时候的信心都不一样,所以说信心也有差别。我们通过不断地修行来使自己的信心提高,也希望不断地依靠自己的信心来实践佛法,使自己的这种修证不断地提高,二者要相辅并行,一块走。因此,对自己的上师要有信心,一定要如此地依止善知识,这样是能够真正的获得成就的殊胜助道,这个是我们要知道的。


要好好地思维这些,对于如何远离这种恶的友伴、如何依止善知识、如何去思维无常、对因果的取舍等等,要在心里好好地想一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自己的心契合于佛的法义,心契合于法义的时候,你才有可能修行。如果你一边眼睛看着别处,一边想着别处,只是嘴里在不断地“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似地念咒的话,肯定是没有意义的。


藕益大师说过:“口念弥陀心散乱,吼破喉咙也徒然。”就是说,你心里没这回事的话,你嘴里再怎么念也没用,它不起作用。不要再去用那种虚伪的方式来修行佛法,一定要用真实的心来体会佛法才行。


既然要用真实的心,那你自己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体会佛陀的法义,要对佛法有信心,对因果要善于取舍,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要断掉各种外境的伤害。让自己的心安安静静地安住在信心之中,除了忆念上师、忆念佛法之外,不去计较别人,不执着得失,不去分别各种是非,那就行了。不断地这么想,才是修行的真正的启蒙。


如果你不这样的修行的话,那就叫门外汉,永远不可能有修行这件事了。所以说,你们回去先这样地修一修,这样的思维一下,千万记住“闻思修”是佛法的三主要道,是最重要的。


前面讲了有关依止善知识的发心,那么,对于“三宝”的信心应该如何生起呢?


全球免费、免邮恭请

陀罗尼经被、念佛机、佩戴咒轮、金光明沙。


往期精彩回顾

成佛并不遥远——因有佛陀【生死超越】

当轮回的生命与圆明事业相遇【生死超越】

忆念伟大的上师——顶果钦哲法王【生死超越】

如果有轮回,你准备好了吗?—— 【生死超越】

修行人的胸怀 | 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修行要把握在念念之间【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世间的幻相和促使超越的教言 | 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



圆明集团其它佛行事业

圓明畫道公益

全球免费结缘解脱资具!!!

圆明·全球任运光明解脱筷功德藏

心灵觉醒的环保事业——手帕君行动

【圆明全球生死超越功德藏】事业殊胜缘起

正见音声这里听· 【圆明全球听闻解脱功德藏】

【圆明生死超越功德藏】救渡大舟正式起航!!!

玛尼石,能量石,转运石——圆满您一切愿望的摩尼宝

圆明•全球环保功德藏 | 以虔诚心做良品纸,爱护人类家园

【圆明全球转经轮功德藏】依莲师授记而开显之最胜佛行事业!

圆明公益 | 线上线下万人签名引起轰动…今天,你签名了吗?

观音诞辰 | 【圆明全球福运光明尊胜宝瓶功德藏】震撼上线!!!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圆明文化事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