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你为什么不快乐?(深度好文,读懂了会哭)
我们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粗略地学习了一遍《逍遥游》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总结
《逍遥游》到底讲了什么?
聚 · 梁言 · 庄子如何不被各种事物所绑架
还记得吗?我们在讲到鲲鹏的时候,我曾提醒大家,这可能是一个无需辨别真假的故事。你一讨论到底有没有一个这样的两栖动物的时候,你就离《庄子》远了。
后来我们又讨论了一只小鸟和一只大鸟之间的对话。 其实高下不相慕,当你一旦落入到对小或者对大的羡慕时,你就又落入了一种关于“大小”的心理界面的迷失中。
后来我们又提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你是不是会被“我有功劳”、“我需要刷存在感”、“我有作用”、“我有品牌”的意识所绑架?
❍
再后来,《庄子》提到了神人,又提到一个领导人,尧,跑去找许由,想要把天下给他。但许由跟他说,我们各有其命,你有你的角色,我也有我的角色。 许由的角色最后又被突破了,他甚至连自己的角色都模糊了。
再往后,庄子和惠师探讨了到底什么东西有用,还是没用。
一言以蔽之,庄子用整个《逍遥游》在讲如何不被各种事物所绑架。
如何不被关于“大和小”的概念所绑架;如何不被“我有用”还是“没有用”的观念所绑架;如何不被“自己是不是活得长还是活得短”所绑架;如何不被“我到底是好还是坏”所绑架……
“成佛”就是成为一个内在逍遥的人
《金刚经》里有四句特别有力量的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看到《庄子》说“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再看到《金刚经》里讲“无我相,无人相”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一种强烈的震撼?他们怎么在讲同一件事情。
《金刚经》里说的“无我相”,就是不要被那个所谓的“我”的概念绑架。“相”大概可以翻译成“观念”或“概念”,你在心里的那个“相”,就是你的观念所形成的那个状态。
不要被内在的那个关于“我”的概念所绑架,叫“无我相”;不要被别人心目当中的“你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所绑架,叫“无人相”;不要被一个时代的洪流趋势所绑架,叫“无众生相”。
在文革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去打杀抢,都去做很疯狂的事情,那时候只有很少的人依然活在自己的乐趣当中去读书、去享受阅读的快乐、去坚持自己内在的某一些的自然本性,这小部分人就没有被众生相所绑架。
❍
还有一句话叫“无寿者相”,不被时间长短所绑架,寿者长寿也,时间可能是个假象。我们都从相对论的常识里面了解到:人生很长也很短,小年未必懂大年,大年未必懂小年,小知未必知道大知,大知也未必知道小知……
所以我们从《金刚经》的这四句话反过来看《逍遥游》时,我们似乎就可以感受到,人类最聪明的智者到了某个状态都会涌现类似的感慨。什么叫“成佛”?不是说金光闪闪,不是法力无边……所谓“成佛”其实只是需要成为一个内在自我、自在、自由、自信的人。
当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智模式和心理能量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一切事情都不会给你带来过多情绪上的困扰。
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其实恰巧就是因为我们有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和寿者相。用庄子的话来说,我们被一种对于真假、美丑、权利、个人品牌、是否有用、是否有文化、是否有人生意义……这种隐约的内在的观念绑架了。
成佛和获得逍遥,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有些人会让别人感到更舒服
前两天有一个许老师,到我们的院子来聊天。许老师是一个心理治疗师,他告诉我他可以说出他老师讲过的所有的话,能讲他老师讲的所有的课,但是他仍然觉得不够。我问他哪里不够?
他说,也许一个心里有困扰的人到我这里来咨询的时候,仍然想跟我讨论问题,想听我对他情况的分析。但同一个人在他老师面前时,甚至连投诉、抱怨都没有了。
我问他说,你们俩能说一样的话,你能做出你老师所有的表情,差别在哪里?
这个许老师很谦虚地说,差别在于我内在的修为。我还没有到达老师那个境界,其实我们对面的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敏感的,这个感觉是可以通过非语言传递的。
当一个人内在自我充盈,在很多时候能够觉察并且超越自己的好坏、对错的人,他自然而然地会散发出一种神奇的魔力,这种魔力可以让有痛苦的人感到释放。
让我们认真想一想,我们周遭总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能让你感觉到更舒服。总有一些人只是暖暖地看着你抱怨,暖暖地看着你哭泣,暖暖地看着你无所适从。他如何做到这一些的?是他努力的结果吗?还是别的?
❍
有些人似乎有一种奇怪的能量,这种能量没有侵犯性。你甚至都不知道你为什么喜欢他,甚至你都没有意识到你在喜欢他,但他却始终让你感到自在。他的自在就像是一个很强的WIFI信号,可以让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很爽地进入云端,进入互联网,进入开阔的世界。
小梁认为,当我们觉察到世界上可能有这样的人,当我们觉察到我们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当我们觉察到我们内在的关于好坏、大小、有用没用这一些观念会隐隐阻碍我们成为那样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会开始采取一些行动。
这些行动不是借由努力得来,是借由发现、借由了解、借由接受和承认而来。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有隐形的翅膀,但是每一个人都有隐形的梦想和隐形的藩篱。
我们的不幸福是内在的心智模式构建的
《庄子》在《逍遥游》里,用了一个又一个像蒙太奇一样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看:我们的不自由、不快乐是如何借由我们内在心智模式构筑起来的。
比如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有了恐惧的习惯。现在看过来,可能是因为从小我们的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不知道除了用恐惧之外,还有什么更有效而快速的方法,于是他们用了老虎、用了派出所民警干部,来恐吓我们就范,赶紧吃饭、赶紧睡觉、赶紧做作业。
当我们后来不再害怕老虎,不再害怕民警的时候,却留下了害怕的习惯,它是如此的隐形,以至于我们没有发现它,但它限制了我们的逍遥。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从小他的父母告诉他你不够优秀,所以很多的小朋友会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这一切。
有一些长的很漂亮的小女孩儿,她的妈妈可能会很担心她小时候把自己弄的太漂亮会不利于学习,会有意地把她弄得不那么漂亮。当她长大的时候,她对自己的性感、美丽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暗暗的恐惧,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还有一些父母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告诉他们,我们家很不容易,你读书要珍惜,爸爸妈妈赚钱很困难。这样的教育虽然能够让小朋友建立起珍惜财富的观念,但同时也让这个孩子在这一辈子不相信自己可以去拥有财富。
我并不是说鼓励大家去获取很多的财富,我只是用以上的这几个例子,来跟大家分享,我们是如何成为一个习惯性恐惧、习惯性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习惯性觉得自己不配,习惯性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的人的。
❍
当我把这些情况分享出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发现,每一个人都在过往的种种时间,种种机缘里面,形成了以上的种种的心智模式的障碍。
是这一切禁锢了我们,让我们成为了一个不自在的人。
△ 一双感动两代人的大眼睛
我们不需要抱怨父母,因为父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所以才有了《金刚经》里面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才有了《庄子》所讲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觉察,就是迈向了自由的方向
我们不需要去抱怨,我们只需要觉察。当我们觉察到所有的不快乐、不自在、不幸福,都仅仅是因为有一个隐形的罩子在禁锢着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勇敢地迈向了自由的方向。
在入睡之前,或许我们一起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练习,去想一想那些最让你不爽的人。因为这个最让你不爽的人,会真正地帮你发现你不爽的原因。
那个让自己不爽的原因,就是你内在的恐惧,内在的分别心,内在的担忧。当你了解,那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假想的时候,或许你就可以放下与它的对抗了。你无需告诉任何人,但你必须要自己知道,你在和什么对抗。
❍
由于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竞争,所以习惯性的对抗就构成了我们心智模式的一个必然。
它帮助了人类的演化,但同时有一个副作用,这种习惯性的对抗让我们不懂得如何去爱、甚至不懂得如何爱自己、让我们心生憎恨之心、让我们无法接受一切、让我们在与他人的沟通过程当中有意无意地成为了一个竞争对手。
它让我们不快乐,让我们最终产生许许多多的遗憾......
所以孔子说仁者无敌,他说的意思就是一个真正的接近于逍遥状态的,有广泛的同情心和智慧的人,是不会轻易地树立自己的敌人的。他在与无情的众生互动的过程当中,会找到如何与他们和谐相处的方法。这是环保主义最重要的观念,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对事情的洞察和理解。
❍
一切睡不好的觉,都和你内在的某一项的对抗有关,找到它,发现它,解开它,接受它。
当你睡好觉以后,你会在第二天早上发现自己像一个孩子一样,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延伸阅读:白岩松《你为什么总是不快乐?》
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就像弥尔顿说的:“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现在中国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妇女抱怨家务忙,官员抱怨应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一脸愁容?
1、缺失信仰
为什么我们周围的黑人、墨西哥人靠领救济,甚至街头要钱度日却整天乐乐呵呵?为什么这么多华人有些人事事顺意,却仍然郁郁寡欢?说到底是华人的 思想意识出了问题。现在中国人,抛弃了信仰,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人生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驾驭快乐手段,导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选择了不快乐。我们 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就像弥尔顿说的:“意识本身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 狱。”
没有信仰就容易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事物上,甚至是相互比较上,仰望别人的成功,感觉自己的卑微;仰望别人的幸福,慨叹自己的不幸;比较别人的得志,愤然自己的失意;比较别人的快乐,放大自己的苦痛。
2、爱攀比
中国人的一生似乎都用来攀比。孩子从小就被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比较成绩、能力、拿的奖状多还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毕业出来工 作,又被比较工作够不够好、薪水优不优厚、福利多不多……长期置于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和比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习惯性地养成攀比的习惯:我比不比别人 优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别人好……
攀比成习惯,自然不快乐。别人有了自己没有,于是要努力去拥有,拥有了如果能快乐固然好,最怕是拥有了之后发现别人又上了新的层次,从而又增烦恼。更别说有些东西是人穷尽一生都没办法拥有的。当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
3、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我们可能没有创造美的能力,但对于大自然创造的美,对于他人创造的美,我们是否去欣赏了呢?我们似乎总是脚步匆匆,对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生活美、创造美,我们常常视而不见,浑然不觉。
如果我们能为了欣赏路边的美丽花朵而停一下匆忙的脚步,因为叶子随风摇曳飘落的美态而心头柔软,看到小孩纯真无邪的笑脸而心生喜悦……那么,我们能感受到快乐的时刻将会多很多。
4 、不懂得施舍
宋代张商英说“乐莫乐于好善”,一个懂得付出而不是单单索要的人才会快乐。施舍不是富人的专利。向灾区捐赠几个亿是施舍,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也是施舍。
“大嘴美女”姚晨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的第三个年头,过去三年,她先后到过菲律宾、泰国和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她说:每当我背起背包,到世界各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感到正能量回到了我身上,做上这份工作,有梦想成真的感觉。”
姚明则说:“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使自己升华,到最后,得到帮助的是我自己,让我感觉到我对这个社会有用。”
5 、单调与规律
中国人缺少生活的热情与娱乐,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学生的生活是三点一线,为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而活,人生单调得似乎只有学习和书本。职场 人的生活也是上班、吃饭和睡觉,宝贵的周末时光仅用来休息也不够,而难得出去郊游或娱乐。也许到了老年,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游玩,却是身体不争气,经不起 四处出游、大吃大喝了。
为什么富士康在短短的时间内会发生多起“跳楼”事件?因为人不是灰色的蚂蚁,人生过分的单调和规律会使人失去快乐。
6 、焦虑无处不在
中国人也无时无刻不出在焦虑之中。焦虑社会不公、焦虑没钱没权、焦虑物价依然飙升、焦虑食品不安全、焦虑子女教育、焦虑环境污染……似乎总有焦虑不完的事。但是,只有无忧无虑的人才会快乐。总在忧虑,哪有时间快乐?
7、 压力太大
中国文化一向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责任总会或多或少地赋予到中国人的身上,形成他们的压力。中国人面对的压力非常多,工作的 压力、成家的压力、抚养子女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而在这些重压之下,他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去缓解这些压力,日积月累,这些压力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 是不快乐,甚至伤及他们的健康。
8 、不敢坚持做自己
妈妈的期望、爸爸的期望、姐姐的期望……
中国人被很多人期望着,从而不能坚持做自己。一个人要成为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爸爸、朋友的好伙伴、同事的好搭档,唯独不能成为想要的自己,自己总和自己打架,自然也很难真正的快乐。
9、心灵的封闭
早在1979年,美国有个学者就写过一本书,(《美国人心灵的封闭》),书中说美国人的心灵都关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年美国青年人没有了远大的理想,只是热衷于眼前繁华的物质世界,疲于奔命于琐碎的日常生活。
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是不是也将自己的心灵关闭了呢?要知道,即使在最穷困、最危险的境地,只要你能打开心灵,也总是可以发现使自己快乐的东西。
全球免费、免邮恭请
陀罗尼经被、念佛机、佩戴咒轮、金光明沙。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