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我们无法将菩提心付诸实践?【宗萨钦哲仁波切】





相对而言,愿菩提心是初学者易于修持的。例如,愿自己作为国王很容易的,你只想:“我希望我是国王。”然后整天想象自已是个国王,并且将国王所可能拥有的一切,在脑海里布施给街上遇到的乞丐即可。如果你仔细想想,这类的愿心其实拥有无尽的可能性。例如,当你看到某人有所需求时,你就想:“愿一切众生都拥有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当然,你也很可能掉入一个陷阱,认为发愿根本毫无效果:“那只不过是个愿望!发个愿当然很好,可是改变不了什么,它与实际去做完全不同!”如此低估愿心的力量是很不明智的。在世俗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想法与愿望在起作用,因此,如果有人认为生起愿菩提心是“言行不一",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其实,愿菩提心不但是“言行一致”的,而且还是我们心灵训练中很重要的一环。


那么,为何我们无法将菩提心付诸实践?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初学者缺乏决心,而且愿菩提心也相当微弱,因为我们仅有的发愿,就只是每天早上有口无心所念的祈愿文。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练习,让自己在心中生起一种强烈的渴望,愿引领一切有情众生获得成佛的究竟快乐。


如同龙钦巴所说的,“发愿”是我们初学者唯一的使命与任务。其原因不只是因为我们尚未证得初地菩萨,所以不可能在身体上或实际上做出更高阶菩萨的行持,例如砍掉一根手指去喂食大蜥蜴。首先,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真能利益我们想要帮助的人。其次,由于我们的菩提心尚未成熟,尽管可能起步时极为热诚,但当对方无法改变或进步时,我们可能就会灰心、失望、愤怒,甚至或决定再也不去利益他人了。


在《胜鬘经》( The Srimaladevi Sutra)中,胜鬘夫人许下了三个大愿,并自承若无佛陀本人的示现与加持持,她不会有勇气如此做。首先,她回向自己所积聚的福德,愿能实现她的祈愿一一在未来的每一世,都得以听闻佛法,其次,她发愿分享佛法给予众生,永不疲厌。第三,她发愿能永远视佛法甚于自己的性命与身体,并且将佛法付诸修持。这是我们所应仿效的人,因为尽管我们充满罪恶感,被责任所束缚,而且无休止地忙碌着照顾家庭与支付账单,但这些都无法阻止我们去修持愿苦提心。事实上,它是最理想的修持,而且我们也做得到。


将近三千年前,佛陀给了某位国王一些忠告,对于现今事务太多而忙不过来的人而言,这些忠告依旧适用。一方面,佛陀很同情国王管理国家的任务繁重,伴随而来的责任与义务也很艰巨;另一方面,佛陀也很清楚,无论国王如何努力,他很难每日每夜都修持菩萨行。所以,佛陀建议国王对证悟成佛生起强烈的愿心与渴望,在心中尽量地生起愿著提心,并随喜他人的善行。佛陀肯定地告诉国王,将这些修持积聚的所有福德回向给自己的证悟,如此一来,他不仅能成功履行王室的职责,还能成就作为菩萨的责任,而且积聚无量的福德。


生起菩提心,并不单纯只是对那些我们认为需要帮助的人生起怜悯之心而已;比起衷心希望救度众生的愿菩提心而言,关怀他人的福祉是一种比较低程度的悲心。引介真谛给予众生,揭露并拆解缠缚他们的迷惑之网,或令他们由作茧自缚的自我局限中解放出来,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礼物吗?在祈愿令一切众生解脱,以及希望提供街头流浪儿童一顿热饭之间,两者根本无从比较。


想象喜马拉雅山中的某个洞穴里,有位瑜伽士在静坐禅修。他日复一日地修持相对菩提心,然而在此同时,他周遭山村里的婴儿们正以可怕的速度因饥饿而死亡。这些婴儿显然需要迅速而实际的援助,可是这位瑜伽土依旧在他的山洞里,思维他多么希望能引领所有的婴儿、他们的父母亲与一切有情众生都证悟成佛。无论从世俗的角度看起来多么怪诞,但这位山洞隐士远比最终提供人道授助的国际组织更值得礼敬。为什么?因为真诚且由衷地希望他人证悟成佛,是惊人地困难:只是供给食物、药品与教育,则容易得多。不理解证悟真正价值的人,很难接受这种看法。


寂天在《人萨行》第一品中指出:

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

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


(是父亲或是母亲,或者还有谁有这样饶益众生的心呢?是欲天还是诸仙,难道修四无量的梵天发得起这种愿心吗?)


解救身体的病苦是一种世间行,而且只能短暂地解除痛苦;筹划一切众生的解脱,则是永久解决所有痛苦的方案。相对于仅给予我们短暂喘息的人,我们对那些希望水远除去我们所有痛苦的人,难道不应该更加感谢吗?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人都未能觉察这两者的不同,因为我们从未诚摯地希望他人达到证悟。如果有人提供我们一张通往证悟的单程票,我们一定紧抓在手中,根本不会想到要送给他人。


设想你得到了一剂灵药,喝下去就能获得天眼通与遍知力。你会把它全部喝下去,还是会与他人分享?在你决定之前,想一想,修行者如何经常嫉妒那些看似比自己更精进的法友,或者,当得知另一位同修接受了个你未被邀请的更高法教时,你有多么嫉妒。如果心中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你会开心地看到朋友们如此努力修持,并随喜他们所得到的一切教授。有一点很容易被遗忘,那就是假如有任何人证悟成佛了,就表示你的希望新愿终于实现了。



愿大圆宗传承之光流布寰宇

愿如母有情悉皆解脱

愿佛法永远住于世间

愿与有缘者皆得利益

愿六道轮回究竟空尽


推荐阅读

全球免费恭请解脱资具!!!

当轮回的生命与圆明事业相遇【生死超越】

如果有轮回,你准备好了吗?—— 【生死超越】

成佛并不遥远——因有佛陀【生死超越】

忆念伟大的上师——顶果钦哲法王【生死超越】

真实的场景告诉你:人的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即便这个世界一切如你愿,又能怎样?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是生命,不是生活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所有的人类都未曾找到世界的真相,佛陀说他找到了,请围观,请辨析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圆明生死超越|优雅的离开,最后的嘱托

殊胜日恭诵|普賢王如來祈願文

不按规矩出牌的上师!他曾去赌场赢钱,拍过电影,给死人做祈祷,给失恋的人做心理辅导……

莲师:让自心来寻找它自己!

宗萨钦哲仁波切 ▏虹光身、空行母、双运的精彩开示

宗萨钦哲仁波切问父亲自己要不要结婚……

了解念头的空性,执著与仇恨永远无法打扰自己的心【顶果钦哲仁波切】

宗萨钦哲仁波切 | 尽一切可能让心保持于当下、免于散逸,这是佛法最主要的对策...

在这整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知道如何切断这条铁链更殊胜、珍贵|祖古.乌金仁波切

【荟供道歌】佛母康卓·慈玲·秋珑唱诵

年龙佛母的前世今生!

修行人究竟在修什么?【顶果钦哲仁波切】

如果不舍弃"我"之解脱这一想法,是不可能达到证悟的。【创巴仁波切】

即使生为尊贵王子的佛陀,拥有一切最佳的机会,也无法在世俗生活中找到圆满。【阿姜查】

是要以带领一切众生到达证悟的殊胜之境?还是要往下堕入更深、更难以逃脱的轮回迷宫?【顶果仁波切】

嗡嘛呢呗咪吽 | 震撼念诵及功德略述

《喇嘛千诺》内心深处最虔诚的呼唤!上师知!上师知!

宗萨钦哲仁波切:被认为是所谓“命运”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自己的无明制造的...

这就是轮回:美艳王后死后竟变粪甲虫


全球免费、免邮恭请

陀罗尼经被、念佛机、佩戴咒轮、金光明沙


没有一种布施

大过于帮助临终者

扫码随喜    备注姓名

                     

扫码关注-选择宗教关怀-

    我要恭请 -填写收件人信息-完成恭请     

                   

                 

关注订阅号  

了解生命实相  中阴救度  超越生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圆明佛行事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