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磊 || 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合著用稿的观察与思考
王春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法政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博士
(一)数据观察
采用“复印报刊资料”2019年索引数据库作为统计分析样本。在去除重复性数据、剔除非期刊数据和非学术性论文数据等清洗规范后,共得到学术期刊论文全样本数据近22万条。以CSSCI(2019-2020)568种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为依据标记样本中的核心期刊数据,得出表1数据。因“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收录范围几乎覆盖国内全部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以此数据样本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国内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合著论文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平均合著率虽与独著率基本持平,但不同类别核心期刊有明显差别。综合性核心期刊的合著率显著偏低,低于平均值近13个百分点,低于独著率26个百分点;从绝对数上看,综合性核心期刊的独著比合著要多70%。专业核心期刊平均合著率虽然高于平均值,但只高出4个百分点。考虑到CSSCI(2019-2020)各学科期刊数量分布不均衡,经济、管理、统计等学科期刊占据近1/3,如剔除此影响因素(如对各学科进行归一计算),则专业核心期刊的合著率都显著低于独著率。
将总样本数据按论文主题进行学科归类,并将CSSCI(2019-2020)学科专业核心期刊与之匹配统计,得出表2。从该表可以看出,总合著率因学科不同呈现两极化特点。运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较多的学科,期刊刊发合著比例显著高。传统人文学科的合著率显著低,最高与最低的差值高达72个百分点。这也与学界的常规认知基本一致。如蒋颖指出:“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显示出人文社科的合著增长趋势,但是不同学科情况差异较大”。这种学科差异导致的合著率不同,学界通常归因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导致对学科团队合作性研究的需求度不同。一些学科更多采用数据计量、田野调查、科学实验等方法,多人合作既是客观需要也是必然基础,以合著发表科研成果也容易被期刊接纳。这些领域中,作者人数为3人以上的合著相对常见,体现了团队研究的学科特点。而另一些以逻辑演绎、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的学科独著居多,如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法学、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独著占据2/3以上。
表2还反映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不同类别期刊对待同一学科合著的态度有所不同。从学科专业核心期刊与综合性期刊的合著率数据看,综合性核心期刊在刊发合著文章时,呈现与该学科专业期刊数据相反的趋势。在人文艺术类学科和法学学科,综合性核心期刊合著率要高于该学科专业核心期刊,法学学科的差值最大,为20%;而在经济、管理、统计、图情等兼具自然科学特点的学科,综合性核心期刊合著率却低于该学科专业核心期刊,差值最大接近30%。可以看出,学科自身特质不是决定合著刊发比例的唯一因素,核心期刊主动的选择也起到相当的作用。专业核心期刊更追求学科特质,出现“推崇合著VS推崇独著”两极化,综合性核心期刊对学科特质的主观追求则相对较弱。
此外,逐一梳理样本数据的合著情况,观察到合著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类:导师+在校学生型,即导师为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为学生;在校学生+导师型,即学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二作者或其他作者;同事、同行等共同署名型,以课题合作为典型代表(这种情况为真实合作的可能性大,但其贡献度不好确定)。从作者人数上看,合著以双作者为主,除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外,3个及以上多作者比例非常小。在所有合著论文中,前两类师生合署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双作者文章。这一结论与既有其他相关研究互为印证。如多篇研究教育类合著情况的文献指出:教育学领域的合著模式主要是二人合作和三人合作;合著类型主要以师生合著为主;教师为第一作者为主,且(因学生毕业等因素)合作关系稳定性不足。
综上数据观察可得出如下结论:(1)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合著率与学科性质关系密切,并呈现两极化特点。经济、管理、统计、地理等兼具自然科学特性、更多使用数理方法的学科,更推崇合著;政治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社会学科以及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更推崇独著;社会学、图书情报学、教育学等学科相对持中,但有向推崇合著发展的趋势(计量方法的大量应用)。(2)除学科因素,核心期刊的立场对合著发文也起到相当影响,专业核心期刊相比综合性核心期刊更为明显。(3)合著以双人合作为主,三人合作次之,师生合著为当前合著的主要类型。
(二)用稿风向的现实印证
众所周知,受科研考核、学术评价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国内学术界将学术期刊分为三六九等,对期刊生态圈设定了“鄙视链”:核心刊期高于非核心期刊,专业核心期刊高于综合性核心期刊。学者追求在更高级别期刊上发文并以此为荣。在这种氛围下,核心期刊特别是专业核心期刊的用稿倾向,对学术研究和发表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数据观察得出的核心期刊合著用稿风向在现实投稿用稿中也有所印证。其典型表现就是有些学科核心期刊推崇单独署名,歧视合著;另一些学科核心期刊则以合著为必要。前者主要存在于传统人文学科以及法学、政治学等社会学科,后者主要存在于受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影响的经济、管理等学科。由于期刊投稿和审稿个性化较强,多数核心期刊明示的稿约仅对文章主题和风格、技术规范等作出说明,有关署名等实际用稿要求较少明示——这些更多在“圈子内”交流。囿于笔者自身的学科领域,以下将重点分析前一种用稿风向,对后一种仅作面上扫描。
1. 极化用稿风向之一:推崇独著
以往研究认为,合著已被学界和期刊界普遍接受。然而多年行业观察以及笔者与学界、期刊界的交流信息表明,无论是高校的科研考核认定还是学术评价体系的导向,不论是期刊圈的实际态度,还是学术圈主观评价,合著的客观口碑和主观接受度都没那么积极。特别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某些领域,独著明显更被推崇,合著尤其是师生合著在现实中面临隐形歧视:科研考核中,针对教师只统计第一作者的论文数;各学术评价体系的作者评价以第一作者为主;一些核心期刊公开或不公开的投稿要求中,也更青睐“单独署名”。科研考核制度和学术评价体系是显性的指挥棒和评价工具,核心期刊因其地位和声誉,在科研成果评价中也具有导向性的话语权。三者对合著的评价互为因果,交错影响,形成了对合作科研评价不友好的环境,也让合著面临无法回避的尴尬。限于主题和角度,本文仅从期刊用稿角度探讨此问题。
在法学、政治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学术期刊现实存在着一种单独署名的用稿取向,摒弃、排斥或歧视合著论文,其中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最为突出。在这些学科领域,合著“普遍增长”、“起到积极贡献”的数据繁荣与现实用稿风向并不一致,合著的认可度存在名与实的背离。部分期刊在稿约启事中公开表明单独署名的用稿要求,更多期刊在实际投稿中口头向作者声明,或采取其他方式表明态度——不倾向采用合著论文。具体如:(1)公开、明确要求单独署名。如法学专业核心期刊《法商研究》的声明“作者应独立署名,我刊反对联合署名”;《中外法学》官方网站上的投稿指南表明“原则上谢绝联合署名”。(2)公开提倡单独署名,同时对合著设定各种限定性要求。如《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刊登的稿约声明:“欢迎个人单独署名,接受必要的有实质合作关系的集体署名和合作署名,反对挂名和多人署名。集体署名应说明分工情况,合作署名应明确各自贡献。署名以投稿时标注为准。在接到本刊的稿件备用通知后,不可要求增减或变更署名”。(3)不公开要求但实际严格执行单独署名。这一点可以从最终期刊发文情况看出。一些核心期刊基本不刊发合著论文,甚至有的期刊对符合质量要求的合著投稿,要求保留一个作者署名,否则拒绝刊发。(4)对约稿特殊处理,对作者自投稿严格执行单独署名。这多反映于综合性期刊或者非头部的专业性期刊。从它们最终刊文情况可以看出,其合著论文多为师生合作且教师为所在学科的顶级作者。文章实际多为该刊的专向约稿,因此例外可以合署。(5)虽未严格执行,但主张或倾向要求单独署名。如一些期刊同行交流时表示,对单独署名的论文“尽量优先”或实际优先采用。
尽管也有一些核心期刊对合著论文与单独署名论文一视同仁,但头部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在业界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因此它们的用稿取向和最终用稿结果,对其他期刊和业界的态度转向具有明显导向作用。在这些学科期刊中,推崇单独署名、歧视合著的用稿风向日益明显。
2. 极化用稿风向之二:偏爱合著
在自然科学、医学、理工等领域,学术期刊在刊发文章时,反而秉持多人署名的信念。在科学界有一个知名的学术猫趣事。1975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物理教授Jack H. Hetherington拟投稿论文,因为是单独署名而不符合要求,无奈将其宠物猫的名字共同署上,并虚构了所在机构及研究简历等,从而得以发表在世界顶级的物理学期刊上。后来其同事在遇到同样问题时也署上这只猫的名字。于是这只猫成了最有名的学术猫。这个有趣的例子不是个别现象,后来还出现了学术狗、学术鼠等多起类似事件。究其原因,自然科学、医学等领域,团队研究为普遍现象,个体独自研究为个别情况,学术期刊要求“必须多人署名”,也是出于防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学术不端风险。国内自然科学理工类期刊在此问题上借鉴了国外做法,也以多作者为主要用稿风格,并以区别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同等贡献者等方式做署名标注。
理工类期刊的用稿风向,也直接影响了交叉学科或有共同研究方法的部分人文社会科学,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特别是采用数量分析方法较多的经济、管理、心理类期刊,用稿风向更偏爱合著。这与前述人文社会学科核心期刊用稿风向截然相反。前文数据表明,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期刊的合著率都在75%以上,最高达91%。
由于期刊投稿和审稿个性化等因素,多数期刊实际的用稿要求并不大张旗鼓地明示。投稿作者更多以个人交流等方式分享投稿经验和期刊用稿要求信息。比较出名的科研交流论坛“小木虫”、“经管之家”都有专门开辟的投稿交流版块,活跃用户主要为年轻学者和在读学生。“经管之家”论坛(原“人大经济论坛”)的学术道德监督板块主要交流经济、管理类期刊投稿经验。其中一篇总结性文章《想发核心期刊?听听这些牛人的经验之谈》即明确指出:该领域投稿核心期刊的经验之一是多人署名。“如果是三人左右的联合署名,中稿几率大于单独署名!这个显示是团体智慧,仁慈的编辑不会轻易枪毙它”。由此也许可一窥经济类核心期刊偏爱合著的用稿风向。
核心期刊在合著用稿上截然相反的倾向,值得玩味,也值得深入思考。人文社科研究是否以个人研究为基点和核心?单独研究与团队合作的学术水平是否有明显差距?天才级别的学者或者说思想家史上少有,科研更多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上的启发和创新,更不用说研究过程涉及大量材料分析和数据整理时,需要专门协助人员。那么,隐去他人的思想贡献单独署名,或者不计他人的劳力支持,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和科研劳动的本质?由于对这些问题认识不一,不同学科对科研合作和合著发表有不同理解,形成了期刊合著用稿的学科差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影响了期刊采用合著稿件的立场。
(一)推崇独著用稿风向的思考
1. 核心期刊面对合著的纠结与选择
部分核心期刊或明或暗地推行独著的用稿风向,有客观环境压力的影响,也有主观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高校学术生态圈不良现实的存在,主观的原因如认为独著是学科的当然特性和自有规律,如部分学术期刊简单化转移和传导自身压力。
师生合著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合著的主要类型,被诟病和质疑最多,是部分核心期刊拒绝合著的主要理由。这种拒绝或歧视,属于典型的不良学术风气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教师有科研考核和课题结项的压力,学生有毕业的压力,院校等机构有各种评比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传导到学术期刊市场。在发文需求量远高于供给的情况下,多人署名是一个简便的解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为真实的学术合作,但也产生了大量学术不端。尤其师生合著发文,“学生要毕业,所以带一下”、“导师考核还差一篇,加个名”等情况屡见不鲜,以至于学术民工、学术压榨等成为高校研究生常见话题。此外还有感谢性署名、冒用署名等情况。科研合作者之间是否存在真实合作、合作的贡献度如何,很难从外观上加以判断。这使得学术不端存在很大滋长空间,进而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核心期刊对合著失去了信任基础,先入为主,合著无论是否真实一律被拒绝或被歧视,整体学术发表市场环境逐渐恶化。《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以实际事件鲜活地注解了学术发表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相比于自然科学,其研究成果更注重思想性、价值性。这一学科特性决定了独立研究具有特别意义。同时也要看到,人文社科论文可以单独撰写完成,思想和观点的形成却并非是完全独立产生的。受自身和外在条件所限,知识的广博与精深无法在同一个体并存。俗语所称“天下文章一大抄”固然讥讽,但不乏有事实存在。科研需要借鉴前人研究和资料素材,思想碰撞才能产生火花。特别在现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思想的深刻交流与知识的优势互补更有利于人文社科研究的启迪与开拓创新,这就需要鼓励、提倡和推动科研合作。独著有其价值所在,但固守学科特质,画地为牢,歧视和排斥合著,就陷入了认识的藩篱和僵化。
独著用稿风向还是部分学术期刊简单化转移和传导压力的结果。受科研考核影响,科研人员为发文章费尽心思。一些非学术性的外在压力通过多途径传导,迫使很多核心期刊“不得不”刊发合著尤其是师生合著论文,致使自身合著率上升。面对这些用稿压力和环境影响,核心期刊以拒绝或歧视合著论文的方式,积极抵制或消极对抗,将压力传导回作者群体。此外,期刊自身也面临学术评价的压力。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有2,000多种,其中各种“核心”合计约1,000种,认可度最高的CSSCI(2019-2020)有568种。在同类型期刊众多的情况下,学术期刊界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各种学术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下,引证率、曝光度、宣传等因素直接影响核心期刊的评定。每年或每两年一个周期的评比压力下,期刊不得不打乱对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升的长远规划,转向大家、名家效应,以期快速树立近期的形象口碑。这导致期刊稿件选择策略短期化、功利化、表面化,更倾向刊发大家、名家的论文,对在读博士、硕士的独立投稿则次等视之。除头部期刊外,多数核心学术期刊出于竞争压力,需要维护顶尖作者、获取名人效应(目的是提高引证率),于是知名学者同时收到多份约稿,自然产生了对期刊编辑的主动话语权。其中一些学者出于帮助学生、精力不足、科研考核需要等多种原因,有时便以挂名作品兑现约稿承诺。导师挂名的情况在综合性期刊中更为明显。相比专业期刊,综合性期刊处于稿源竞争的相对劣势,为打开和提高期刊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更希望刊发知名作者的稿件,于是经常面临约稿—挂名兑现的情况。此外,期刊编辑每人要兼顾几个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知识结构和储备难免覆盖不足,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更倾向采用大家、名家的作品,似乎这种做法较“保险”。为名人效应,期刊有时甚至主动要求学生投稿加上导师署名,方可刊登。以上种种现象之严重,甚至作为提案上过全国“两会”。
将作者知名度作为用稿标准以期提高引证率、影响力等,学术期刊这种做法简单地将自身面临竞争压力转移到用稿策略上。这种转移加剧了学术发表市场供需不平衡,也埋下了诱发师生合作不端行为发生的隐患。压力循环传导,走向恶性化,为回避学术不端的风险,期刊遂要求单独署名,以加重作者责任。单独署名的“硬性要求”,也为拒绝大家名家不负责任的约稿兑现行为提供了应对之道,将编辑从学术质量和人脉关系维护的两难困境中解脱。不仅如此,期刊审批制的存在使发表市场供给相对固定,推崇独著的用稿要求客观上使导师和学生共同竞争,此时期刊编辑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这更易诱发学生的发表机会被“抢夺”,期刊有更大可能获得导师单独署名的文章。这在现实中不乏其例。
2. 被误伤的师生合著
应该说,学术期刊推崇独著、歧视合著的用稿风向,有其自身的苦衷,其直接动因,主要还是为维护学术规范性和编辑自主权。尽管也有期刊宣称“旨在树立学术风向”的理想之念,但这种做法真的能发挥引导学术环境风清气正的客观作用,并从根本上革除学术不端吗?人文社科学界尤其是部分核心期刊应从理性认识出发对待合著。很多时候,学术期刊以为自己是为纠正学术不端而努力,但结果却滑向了合著歧视。因噎废食,误伤的是那些真实的师生合著。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澄清以下两个认识。
其一,师生合著论文是否质量相对差?
排斥合著一个理由就是师生合著的论文质量相对较差。此种认识本质上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价值判断,涉嫌无可靠依据歧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真正的合著论文,在同等情况下,学术质量要高于作者独自完成的作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在既有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历史知识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决定了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个人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会受到自身条件限制,个人独自完成学术论文,尽管在自己的体系中是完备的,但如果与其他人分享讨论和碰撞,会有更多的改进和完善。已有研究表明,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合著论文学术质量优于独著论文;在哲学、文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等学科中,前者低于后者;其余学科两者基本持平。但合著率或篇均作者数较高的学科,合著论文质量较易高于独著论文。这一结论适用于各个学科,只是程度不同。
每个学者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并且学术研究也有黄金期。在学术氛围日渐浓厚以及院校科研积累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很多研究生的学术起点颇高。相比于一些高龄学者,学生尽管受自身阅历所限,视野和高度不足,但其投入度、思维活跃度都甚高,有较大潜力可挖掘和发挥。从现有名家的成长经历也能看出,他们都在年青时便崭露头角。长江后浪推前浪,期刊在面对学生论文时更需要自信和信任,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学生自身的研究能力。从编辑体验来看,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作者的身份与学术论文的质量没有必然关联,师生合著的文章并非一定质量较低。
其二,师生合作是否有学术不端之嫌?
对师生合著的排斥还出于一种印象,即导师挂名、学生执笔的论文属于学术不端。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有一些挂名文章的确属于学术不端,但并非所有师生合著都是如此。进一步需要探讨的是如何看待导师指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外在条件的依存度低,更多是研究者内在思想的形成、观点的表达与论证。此时导师指导在科研合作中起到什么作用?在学生科研成果外化的学术形式——学术论文中,导师贡献厘定的基础或边界是什么?
一篇学术论文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成。内容是科研者内在思想的表达,形式是内容的文字外现。探讨学术论文中的导师指导,也应从内容指导与形式指导两方面着手,其可能的匹配模式有4种:(1)导师参与内容的形成及论文文字写作。此时,导师与学生是实质真实合作。(2)导师从文字形式到具体内容思想的形成,都未对论文写作有实质性贡献,此种情况下参与署名,可视为学术不端。(3)导师参与文字写作,但不参与内容思想创作。此种情形在实际中基本不存在。因为导师在专业领域的学识要高于学生,现实中导师指导基本以内容指导为主,几乎没有单纯的文字校正等指导形式。论文的内容与其外在文字形式紧密相连,基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的特点,有时一些文字的改动会使其所表达的思想完全不同,此种参与应视为实质的内容参与。(4)导师参与了内容(思想)的形成与完善,但未参与论文的具体写作,此种情况导师是否属于实质合作,目前存在不同见解。此种单纯或狭义的导师指导,我国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不承认其著作权意义。然而学术研究与文学艺术创作不同,内容思想的创新性才构成科研成果的有效内涵。思想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是人性和人权的核心,自我和思想是现代社会中自然人社会性存在的基础。技艺是可以普遍传授的,但思想具有独特性、辨识性和依附性。单纯的导师指导属于典型的思想性智力活动,不能简单被教授知识和方法的职务性教学行为覆盖。导师的思想性参与可视为某种程度的科研合作。
由此可见,将师生合著与学术不端相关联,也是一种具有主观色彩的偏见,是对“劣币驱逐良币”市场环境过度应激的心理。师生合著是否属于真正的合作,应根据实质要素判断。不能单纯以共同署名来关联学术不端。至于导师署名在前还是在后,也应根据实质判断,不宜以涉嫌学术不端为理由对师生合著简单化的区别对待。
(二)偏爱合著用稿风向的思考
自然科学特别是理工类科研的周期长、需要众多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更需要设备、经费等支撑,在评价团队成员贡献时,“既需要充分认定每个参与者的个人贡献,也要肯定做好组织工作保证研究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性,作为一种折中措施,多作者论文逐渐增加”,此外,“论文署名与各种评估、资助的联系不断紧密,为了照顾所有相关者,即使这个相关者的贡献可能仅仅是为研究提供了仪器,他们的名字也会被添加到作者列表中”。合著在自然科学界已经成为惯例,也是国际知识产权归属上的惯例。尽管存在诸多诟病,业界对其还是有广泛的接受度。
经济、管理、地理、图书情报等部分学科核心期刊偏爱合著的用稿风向,深受自然科学期刊的影响。这些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均涉及自然科学相关内容,研究数据量大、持续时间长、覆盖领域宽、课题规模较大,定量研究方法不可回避,个人能力不足以独立支持现有研究,因此以合著论文为主要模式。这就造成了一种错觉,合著的人数越多,其研究规模越大、研究科学性越高,研究投入也越大,产出的科研成果相比更具价值。最终该学科期刊的合著用稿越来越多,共同署名人数越来越多,文章内容更追求数理模型和计量方法的运用。这形成并引导了一种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为荣的研究风气。应当说,基于学科特点,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有其必要性,但人文社会科学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运行发展的学科,其无法完全脱离价值属性和规范属性,数理模型与统计只能描述现象而无法深入背后的原因。对某种研究方法的过度偏好,不利于学科理论的全面推进。核心期刊对合著的偏好,也使非实质合作的署名更为容易,易导致变相的学术不端。
在人文社科领域,思想多是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火花,无论从知识产权角度还是从提高发文质量而言,都应该提倡合著。针对学术合著的乱象,既有研究提出了多种治理建议,包括署名规范、责任规则、加强学术道德、改变评价机制等。本文对此不过多赘述,仅从期刊社会责任角度提出补充思路,以期有所裨益。本文认为,两极化的合著用稿风向或矫枉过正,或过犹不及。部分期刊为避免学术不端而一律要求单独署名,是因噎废食之举;部分学术期刊过度推崇合著,也不利于学术研究多样化发展。期刊应当从积极角度出发,重疏大于堵,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和促进真实的学术科研合作;积极发挥导向作用,鼓励学术研究百花齐放。
首先,学术期刊应转压力为动力,积极寻求和甄别高质量稿件,而非单纯以作者知名度、作者数量为用稿标准。学术期刊出于学术评价压力或其他考虑追逐名人效应,唯名用稿,客观上造成了名家约稿集中、导师空挂名增多,反而引发了对合著的歧视,进而导致部分学术期刊对合著“一刀切”。不得不说,学术期刊对师生合著中的学术不端乱象也负有一定责任,以至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这一乱象中,最无辜的是被误伤的真实合著。无论它们学术创新高出独立署名论文多少,也难免或明或暗地被部分发表平台排斥。在学术期刊竞争生态中,高学术质量的稿件是期刊的立足之本和终极竞争优势之所在。学术期刊应以质量为第一取舍标准,不考虑作者知名度,更不应将作者数量作为取舍标准。因噎废食地简单化处理和转移压力并不可取。
其次,学术期刊应积极承担自己的使命,通过鼓励真实合作,培养和发掘新人。从学生身份走向专职科研身份,一个学者的成长需要过程。在学术生态圈和学科体系日益完备的今天,每一个学者的学术起步和成长阶段,都有与他人合作的经历。新人在名不经传时独立署名很难获得学术发表,而合著发表是其难得的学术肯定和展示机会。很多成名成家的学者谈起学术发表的处女秀都心怀感激,对首发期刊怀有特别情愫。“一本成功的学术期刊,不在于它吸引、发表了多少名家的稿件,更在于它发现和扶植了多少青年才俊”。15学术期刊负有发现新人、培育新人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客观对待合著稿件,给予新人展露机会而非扼杀,是学术期刊对学术未来负责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三,客观对待学术合著,促进学术更大的繁荣。一方面,以核心期刊为代表的人文社科期刊界,应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待合著论文,对符合质量要求和学术规范者积极甚至优先刊发。这一做法将有利于提升学者合作研究的意向,减少“书斋学问”,有效促进学术交流、传播。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思想碰撞,能迸发更多的火花,激发学术创新。创新度高的合著成果反哺回期刊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消除对合著的歧视。如此反复,形成正向反馈和循环,最终建立一个学术论文发表的健康生态环境,使整个学术共同体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用稿要避免过度单一化倾向,应引导学术研究的多样化。
学术期刊“因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并成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心”,它“既是学术传播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术传播的中心所在”。16学术期刊的这种中心地位使其对学术研究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学术期刊在学术取向、学术精神等方面的取舍会直接影响学界同人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发表的态度,这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为明显,期刊的社会责任也更为重要。
[责任编辑 刘泽生]
延伸阅读劉澤生 || “總編視角”主持人語
劉益東 || 開放評價、前沿學習與開放教育革命
徐雅雯 ||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伦理困境及破解之道
劉澤生 || “總編視角”欄目主持人語王春磊 || 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合著用稿的觀察與思考
王思婕 || 德國數字人文教育的啟示
秦開鳳 || 傳統紙媒數字化轉型與學術期刊的應對
郭慶華 || 論編輯情懷——兼以學術期刊為觀察點
本刊网址:journal.ipm.edu.mo[网络编辑 陈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