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做,抗灾报道可以更胜一筹!

2017-07-04 刘娟 传媒茶话会

点击“传媒茶话会”关注我们哦

导读

近期,南方多地遭遇洪涝灾害。众多记者奔波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第一时间内传回了大量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类新闻作品,及时回应了公众的关心之情,同时起到了稳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传媒茶话会》编辑部向在抗洪抢险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媒体人致敬!


一次自然灾害,就是一次新闻的同题竞争,就是一场媒体实力的比拼。在新媒体势头强劲的今天,传统媒体如何在灾害报道中展现自己的竞争优势?


7月3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杜昌华和中央级媒体资深人士,寻找能让传统媒体脱颖而出的“法门”。


竞争策略:用专业性打造独家价值  扬长避短

一场新闻大战,就如同一次运动,可以竞赛的项目有很多,在球类项目上不占优势,可以多考虑在田径、游泳等项目上斩获金牌。


在全媒体生态中,在传播时效性和新闻的呈现形式上,传统媒体并没有优势。但专业性和权威性却是传统媒体的天然优势,依仗这些传统强项制定自己的竞争策略,传统媒体就有很大可能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胜出。


为什么要突出专业性?


“在抗洪抢险的一线,我们呼唤能够以科学的、专业的视角进行传播的新闻工作者。”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告诉传媒茶话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记者杜昌华对此深有同感:“目前的灾害报道,大多数是大众视角而非专业视角,媒体的独特视角、独特识见不突出,他们看到的灾害和普通群众看到的区别不大。”


专业性如何构建?


杜昌华认为,媒体的专业性一般从三个层面展开:

是什么?基本事实报道。

为什么?原因探究。

怎么办?实用性的意见、建议。


像洪水这样的灾害,多数人看到的事实大同小异,在“是什么”的层面,媒体的专业性在于谁的速度更快、角度更新、表达更有效率。



水灾就是天灾,还有“为什么”的问题吗?当然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是一方面,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另外一方面,同样的水灾,完全可以提供角度新颖的解构。


怎么办?开发新闻信息更多的实用价值,这是今天媒体竞争的一个高地,也是传统媒体的强项。报道灾害不是为了“看热闹”,有助于抗灾救灾才是媒体的最高价值。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媒体能力的专业性,没有气象、水文、地质、防灾减灾方面的专业知识,何来对灾害成因的把握?又怎么能够生产减灾防灾信息?


实现专业性三部曲:报道、调查、研究

“我们的报道不应该是简单的见到什么说什么,在报道事实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之道,才能对改善生活有切实的助益。”杜昌华告诉《传媒茶话会》。



就水灾报道而言,我们当然首先需要灾情进展信息,这是报道的基本任务,是所有媒体参与这场新闻竞赛的必选项目。但对一个有雄心的媒体来说,每年汛情大同小异,我们难道只需要把每年的灾情报道拿出来改改时间地点吗?当然不是,加大对灾害成因的反思和防灾减灾经验的总结,为公众提供防灾减灾的知识,为决策部门提供防灾减灾的建议,可以在一般性的灾害报道中大大提升新闻的附加值。


身为资深媒体人,杜昌华曾为央视财经频道撰写大量节目测评,他举了央视财经《聚焦水流困局》这组报道为例,来说媒体竞争策略的重要性。


2013年夏展开的这组报道,也是以夏季水灾为切入点,不同的是,这组报道在新闻报道背后加入了新闻调查,在新闻调查中加入了专业观察,在专业观察中体现了工作调研报告一样的强烈目的性。这组报道在新闻层面有角度新颖的事实,在深度方面有独到的专业视角,在专业实用性方面有非常具体的应对灾害的建议。


“以传统媒体、专业媒体的实力,在新闻作品里体现了多重复合价值,我把它叫做研究性报道。”杜昌华说。


《中国财经报道》曾经做过两期《城市的另一张面孔》的报道,一期是在湖南小城衡阳展开的调查,那里刚有一个叫邓杰宇的两岁男孩被没有盖子的窨井吞噬了生命;另一期是在中国首善之区北京的调查,调查北京的排水系统。



这两篇报道在角度选择、实施调查、内容方面极见功力,将小城衡阳和大城北京在水灾面前的表现进行对比,告诉我们城市逢雨就“看海”的背后是近乎瘫痪的地下排水系统。


这样的报道方式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发挥到了极致,它不仅是对新闻事实的发现,也是对影响民众利益重大问题的研究。它不仅在报道事实,它在追求更多干预现实,促进社会发展。


用好外脑:专业问题要有专业人士做分析

除了报道、调查、研究三步路径上的设计,实现专业性一定要用好“外脑”。


洪涝灾害常见,但是不同地区的灾害形成原因却各有不同。作为有责任的媒体,需要在第一时间准确回应公众的关切。


顾勇华给《传媒茶话会》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去年武汉发生水灾,网上很多人质疑三峡为何不调峰。一次出差途中他偶遇水科院研究员,问此问题,水科院研究员表示,武汉的水不是上游来,是武汉当地大雨,调峰并没有用。


“后来发现,水淹之处其实都是原来的水道。那次,湖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调整规划,给水让路。所以,我想媒体联系采访者时,一定要考虑到那些专业人士,他们能给出最权威的解释。”


对媒体而言,搭建专业人士智库,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找到最合适的人解读,是专业性的一大保障。



杜昌华认为,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不仅要借助外脑,还要借助电脑——借助数据库。


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很多隐秘的联系,它在深度挖掘事实、寻找事物深层联系方面的能力往往超过记者的实地调查。在人的行为和灾害成因之间,大数据就有可能帮助我们发现很多被遮蔽的事实,比如说在长江沿线的填湖造田行为和洪灾之间我们就可以借用大数据,发现有多少雨水的家被人类强占为良田。


全局思维

汛期已至,灾情报道铺天盖地,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新媒体往往只关注极致性的局部事实,信息碎片化,缺乏对灾情整体准确客观的反映。


中央级媒体资深人士对《传媒茶话会》表示,传统媒体应担起“定盘星”的责任,客观、准确反映灾情全貌,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夸大或者局限于局部真实都对会对有关部门决策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顾勇华建议,灾难发生后,很多媒体在探索灾难原因时多纠结于是天灾还是人祸,但或许从全局切入更具有建设性意义,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地方是否贯彻到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如何兼顾?探究原因,站位要更高。


“治水不是孤立事件。水一来,就检验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落实是真还是假。”顾勇华说。


   顾勇华还提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灾后报道中不能仅局限于灾后重建和人员奖惩,更要特别关注因灾致贫的问题。洪水退去不意味着报道结束。


短评:


正如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所言,“我们不缺少勇敢的记者,但是,少有会思考的记者”。


一次次损失惨重的灾害带给我们的,除了悲痛的记忆,更应该是刻骨铭心的警醒。


新闻工作者在呈现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应该更进一步,更深一层,揭示灾难发生原因,提供赈灾减灾决策参考。记者手中这杆笔可以有万钧之力。


“无水无报道,水涨报道涨,水退报道退,总结表彰等下回。”我们希望,这样的报道“套路”只是过去式。


近期热门文章


1.只有“材”才能避免“柴”的命运

2.空前!管理部门专篇赞许一个微信公众号!

3.澳大利亚媒体的“中央厨房”已夭折?那中国的呢?

4.独家解读:关停部分网站视听节目服务,意味着啥?

5.从“濒死”到活成榜样,这家传统媒体有什么绝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