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好报纸校检关!别让技术性差错带来政治性差错!

2017-09-26 赵思强 传媒茶话会

点蓝字关注我

导语

“每天第一位指出错误的读者,本报将免费赠阅全年《陕西日报》。”近日,《陕西日报》在头版发表声明,邀请读者纠错,用实质性措施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报纸质量。如《陕西日报》在头版声明中所说“出错就是出丑”,校检工作关乎报道质量,更关乎政治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专门指出,要把好采访关、组稿关、审核关、发稿关,严格规范新闻采编工作流程。

 

《人民日报》可以说是我国报纸校检最高水平的代表,采用校检合一的方式。十九大召开在即,《传媒茶话会》对话人民日报社校检室原主任、主任编辑卢玉华,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原巡视员张泽青,《中国妇女报》总编辑孙钱斌,金华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兼总编辑陈东等业内人士,共同探讨校检质量对报纸的重要意义,给出校检“8步法”、“最后5分钟”原则等实操手册。

百篇作品因一般差错痛失中国新闻奖


据知情人士透露,陕西日报此次动员全社会“纠错”与今年两会期间报纸出错有直接关系,今年3月14日的《陕西日报》头版一篇稿件中,出现了“政协委员乘高铁返回西安,领导前往机场迎接”的差错,轰动一时。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表示,这样的错误反映了报纸的校检工作出现了纰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高报纸校检质量,保证不出差错,是报纸永远要做的事情。校检这样的基础工作可能枯燥,但是是报纸质量的重要保障。”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顾勇华对《传媒茶话会》说。


顾勇华告诉《传媒茶话会》,每年全国各地、各机构会有700多件作品报送到中国记协,参评中国新闻奖,遗憾的是每年都有100多件作品因出现两处或两处以上一般性差错而直接被淘汰。

 


“能够选送到中国记协参加最终评审的稿件基本都是当地的第一、二名,却因为一些小差错,而痛失了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机会,无论对报社还是记者个人,这都是非常大的遗憾。”顾勇华表示。

“绞”错为“纹”,只有《人民日报》未中招


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一位苏联诗人的话,“有一位苏联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绞出了水来’”,新华社通稿中“绞”错为“纹”。顾勇华告诉《传媒茶话会》,全国44家大报,只有《人民日报》发现了此处错误。而之所以能发现这处错误,是因为《人民日报》直接找到这位苏联诗人的原书,将通稿内容和原书进行对照。

《人民日报》“校检合一”,纠错“8步法”


校检工作分为“校对”和“检查”。校对是校一般性的字词、标点。检查是检查隐性差错,比如政治导向、政治把关、对政策精神的理解、版面语言等。


《人民日报》可以说是我国报纸校检最高水平的代表。人民日报社校检室原主任、主任编辑卢玉华告诉《传媒茶话会》,《人民日报》采用校检合一的方式,有一套严格的操作程序,校检员工作可分为8步:


人民日报校检”8步法“


另外,校检员每天的工作量,以及所校检出的差错都登记在案,保证每个差错都能查到负责校检样的当事人。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炼就了校检员的一双“火眼金睛”,保证了报纸的质量。


“一个字、一个词的对错,不仅关系到是否正确地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会直接影响到党报的声誉。 ”卢玉华对《传媒茶话会》说,“校检员要时刻绷紧政治意识这根弦。做到学习要有恒心,工作要有热心,校检要有耐心,查错要有细心,纠错要下狠心。”

《人民日报》“最后5分钟”原则


除此之外,《人民日报》还有一套独有的出版前“最后5分钟”原则 :3位编辑,5分钟,13项工作严格执行,一天不落,一条不落,一字不落。对报纸质量把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向上滑动启阅)

《人民日报》总编室版面“最后5分钟”工作流程

主编与编辑A:

两人划线校读版上所有标题(肩、主、副、摘要、小标题)。确保题区无错位,题文相符,文字无误。一版核准导读题目,各版最后小样送一版备核。


主编:

1、检索新华社所有稿库,确认“四副两高”以上领导稿件无漏登,特别注意名字没有上题的重要稿件。检索相关的改稿通告及“请注意”、“重要稿件预告”等,对照大样核实。

2、与稿情清单及新华社要目对照,本版应刊用的稿件没有遗漏。已上栏,但未用出的稿件须撤回稿库,并酌情退回主任或备用。

3、梳理一次当天版面稿情,确认重要稿件、标题等的改动,已同值班老总或值班主任进行沟通。

4、查阅当日其他版面,特别是周刊专版,注意与本版有无重稿、重题、重照片。


编辑A:

1、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职务、姓名需用笔划出,核准文字、职务、排序。

领导人署名文章核对字体、字号标准。(一版加核中央主要领导人姓名无回行)

2、核对照片说明无误,说明与照片内容一致。

一版加核新闻人物头像照片,四版加核逝世消息头像照片。

3、核对报眉、日期、版序、报尾、刊头、栏目序号、加线是否正确。

4、检查所有正文末尾没有丢文。


编辑B: 

1、确认领导机关发来重要稿件、文件的原件或传真件已随第一道大样交给校检。

2、重要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打印2份原稿,一份走校检,一份由版面负责点段确认无遗漏段落。

3、核对所有报道的署名和电头无误。刊用的新华社稿有无本报稿,或是否需要改电头。改动新华社稿署名,是否记者授权并报主任同意。

4、核对转活无误。确认转活稿件相关版面已交换每一道大样互查。


注一:“最后5分钟”大样是拼版员对版面修改完毕、不再操作时所出大样。

注二:以上程序完成之前,暂时不要压缩传版。

注三:校对签“付印”后,版上任何改动,都必须报知值班主任,签照改样。

注四:各版送交值班主任的最后小样上须有校核时所划的线。

(下滑继续阅读文章内容)







《人民日报》总编室版面“最后5分钟”原则

警惕!别因技术性差错带来政治性差错!

一位资深媒体人对《传媒茶话会》表示,现在媒体处在转型迷茫期,内部人浮于事,岗位流动性高,很多媒体逐渐将重心转向新媒体平台,对报纸的重视程度也在降低,导致差错高发。还有的报社取消了专门的校检岗位,改由编辑互校。


对此,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表示,媒体转型中有探索,这很正常,但报纸质量一定要保证,尤其要注意别让技术性差错带来政治性差错。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专门指出,要把好采访关、组稿关、审核关、发稿关,严格规范新闻采编工作流程。校检是一项至关重要且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报社需要提高认识。


顾勇华表示,做好校检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十九大召开之际,各报社更要以高质量的校检,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宣传好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原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原巡视员张泽青对《传媒茶话会》表示,如果不重视校检质量,上对不起主管单位,下对不起读者,“不管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为读者负责,这是一个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错误横行,就等于放弃了读者。”


《中国妇女报》总编辑孙钱斌认为,在新兴媒体冲击下,公信力是报纸硕果仅存的关键竞争力之一,而校检质量是构成报纸公信力的基础要件。报纸作为印刷媒介,其文字品质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文化积累方面有特殊的担当,许多人把印在报纸上的文字当作范文来读。如果放弃校检质量上的严要求,报纸将失去更多。


金华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兼总编辑陈东对《传媒茶话会》说,校检是为了保持产品精度,新媒体的差错很多,报纸在这方面精益求精,也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品质不泯然于自媒体,留一份骄傲和尊敬。


校检工作专业性极强,关乎报纸质量、关乎政治安全。明天,《传媒茶话会》将独家重磅推出《人民日报校检室校检工作基本要求》、《人民日报校检室对样工作程序及责任制》两大实用性极强的操作手册,供各媒体参考学习,敬请关注。


近期热门文章


1.借“船”出海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尝试

2.多数认为:未来5年报纸还离不开“纸”

3.褚时健今早被去世,腾讯宣布将用AI清理谣言

4.不断反转的产妇坠楼案,你家媒体的报道“跑偏”没?

5.谁建群谁负责,公众平台设总编辑,这些互联网新规你不能不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