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一等奖点评|千古文章意为高

薛亮 传媒茶话会 2022-04-30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是主流媒体竞争的“原子弹”,优质的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能极大满足读者精致阅读的需求。


在融媒体时代,写好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获奖作品有哪些值得借鉴?


今日,《传媒茶话会》特邀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新闻工作一组副组长薛亮为大家解析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一等奖作品——经济日报的《“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


作品原文:

“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
沙洲村村口前那条滁水河流淌了几百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欢腾过。据报道,9月16日,在湖南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了“半条被子的故事”。“总书记来到咱们村”的喜悦洋溢在村民们的笑脸上,“跟党走幸福长”的自信写在村民们的心坎里。
对党的感情越来越深
“半条被子的故事”来自经济日报1984年11月14日的一版稿件《当年赠被情谊深 如今亲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请本报记者寻找三位红军女战士下落》。1984年10月份,带着一大批红军老战士的嘱托,时为经济日报记者、后任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开始了徒步重走长征路采访报道的征程,在沙洲村遇到了徐解秀老人,写下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得知总书记考察沙洲村的消息,罗开富兴奋地说:“这对全国人民都是一个巨大鼓舞。一是展示了党始终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二是提升了中华民族保持前进的战略定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士气。三是展示了党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血肉联系。四是激励着全体党员干部砥砺奋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忆当年的采访经历,罗开富动情地说:“我30多年来9次赶赴沙洲村采访调研,有一种感觉就是我和沙洲村谁也不认识谁了,因为每次都能看到沙洲村面貌的新变化。我无疑斗不过岁月,而沙洲村却变得越来越年轻了,唯一不变的是沙洲村百姓 对党的感情,越来越深。”
2019年5月,电影《半条被子》在江西于都开机拍摄,“半条被子的故事”从报纸走上银幕。罗开富表示,剧本立意就是生动展示红军长征的艰苦、红军与百姓的血肉联系,让人们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才能赢得民心获得胜利。
共产党给了我们幸福生活
在“半条被子的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后人——村民朱小红家中,朱小红对经济日报记者说,“红军给了我奶奶半条被子,共产党给了我现在幸福的生活”。他家曾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当地建设的沙洲红色旅游景区面世,人均耕地不足0.7亩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朱小红参加了扶贫工作队组织的厨师技能培训,开起了一家名叫“半条被子”的土菜馆,成为沙洲村第一个开土菜馆的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9月17日,记者来到“半条被子”纪念广场边,一字排开的小摊上摆放着各种土货,村民热情地招呼着游客尝鲜、购买。村内青石板巷一端,85岁的村民徐良凤在自家门前支起小摊摆上了自家的干菜。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徐良凤高兴地说:“党的政策好,我每月都有养老金,还能在家门口赚钱。”
“沙洲村在2018年9月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如今靠着扶贫农庄、光伏发电项目及红色旅游,村集体账户里每年有40多万元的收入,村人均年收入12700多元。”沙洲村党支部书记、徐解秀的曾孙朱向群介绍,村集体收入用于为村民代缴医疗保险、向低收入家庭发放日常补助等方面。
“‘共产党是好人,我们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只要跟党走,好日子在后头’,曾祖母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沙洲村得到印证。”朱向群说。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沙洲村,3名红军女战士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情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  如今,沙洲村充分挖掘“半条被子”的红色资源,搞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旧址、“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红军广场以及沙洲田园综合体等文旅景点和项目相继建成,总投资近4亿元。朱向群介绍,村里还推出了“重走长征路”、特殊党课拓展训练等项目。  故事,不止在沙洲村讲述。2018年7月底,国家京剧院创作的现代京剧《半条被子》首演。2020年9月5日,电影《半条被子》在全国院线上映。“半条被子的故事”犹如一束光,穿越历史的时空长廊,照进更多人的心里。


作品背景: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首站来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故事”来自经济日报1984年11月14日的一版稿件《当年赠被情谊深 如今亲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请本报记者寻找三位红军女战士下落》。


报社敏锐注意到总书记考察沙洲村的重大意义,连夜布置记者赶赴现场,采访了徐解秀老人的后代和沙洲村村民,9月17日采访罗开富,请他讲述当年采访经过和对总书记考察沙洲村的感受,获得“半条被子的故事”走向舞台屏幕的文艺作品等资料,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的重大意义,深刻感受党始终不渝的为民情怀。


作品点评:

千古文章意为高


一篇好的通讯报道需要立意深刻、行文有序、情感真挚细腻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这篇通讯报道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当之无愧的。
首先,立意有深度。“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一篇通讯的谋篇布局的根本,写通讯就好比在山上看风景——主题是看风景,而立意就是在山上所处的位置。《“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在高屋建瓴、深刻新颖、简明集中的立意基础上,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小细节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远内容,由此充分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给读者鲜明突出的印象。
作品紧扣“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核心要义,点题“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以缅怀英烈,褒奖新时代英雄的方式,形成‘精神谱系’,为前行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立意深远悠长。
文章从“半条被子的故事”入手,跨越历史长河,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讲述了党带领当地百姓致富奔小康的鲜活故事,反映出我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勇敢攀登,谱写中华民族壮丽辉煌百年传奇的深远内容,凸显了围绕党和政府重大决策、战略部署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重要责任和优势的这一核心要务。
其次,行文有层次。“大略如行云流水”,一篇好的通讯,必须有一个好的行文框架。《“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用自然的语言、流畅的叙述、递进的段落,搭建起缜密的逻辑架构,同时辅以主线贯穿意识与首尾呼应思维,方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清楚地知道文章说了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读者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文章的故事主线贯穿始终、时间脉络清晰明了,结尾的一句:“‘半条被子的故事’犹如一束光,穿越历史的时空长廊,照进更多人的心里。”不仅仅是对“半条被子的故事”历史事件本身时间跨度的描述,更是对文章开头所述该媒体1984年11月首次报道该事件的呼应,体现了作者严谨的主线意识和呼应思维,让读者在历史的脉络与时间的流淌中,感受到了文章的内容核心与实质。
再次,情感有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通讯写作本身就像创作电影剧本,离不开一环套一环的戏剧冲突,更离不开跌宕起伏的故事描述。《“半条被子的故事”有新篇》用生动的语言凸显了故事里的情、景、物、人、事,反映出作者对把控文字和表达理性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文章中,作者采访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后人朱小红,并以他的故事为例,讲述了他家从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耕地不足0.7亩,到靠党的好政策,依托扶贫农庄、光伏发电项目及红色旅游吃上了“旅游饭”,全家脱贫致富的鲜活故事。
作者通过对老百姓的新旧生活鲜明对比,把新旧历史时期党与百姓的血肉联系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当地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贯彻落实群众观,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当主人,足以让让读者感同身受。
对于其他记者来说,新媒体时代,如何才能写好通讯报道?
首先,选题角度求独家。《华尔街日报》总编辑说过:“读者已经习惯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了的那些新闻事件已经没有意义。” 一位资深报人也曾有言,在今天,“独家新闻”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而是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思想。
事实上,在通讯类稿件的写作上,难免会出现写作选题“撞车”的问题,特别是对重特大事件、影响覆盖面广、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更是如此,各类媒体的报道几乎是铺天盖地。
因此,对于这样的选题,要尽量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切入点,要挖掘出比别人更深入、更深刻的新闻内幕,以求在选题角度上与众不同,以表现所属媒体的独特个性和品牌形象。
其次,采访过程有技巧。清代文学家张潮说过,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也就是说,一篇文章,何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何处是蜿蜒连绵的山脉,何处是娟娟汩汩的溪流,都得益于文章作者的布局巧妙。而对于记者来说,一篇通讯报道能够行文规章有序、视角新颖独特,就在于选择最佳的采访路径所释放出来的神奇魅力,这也是新闻能够找到最佳表现视角的关键之一。
“一树梅花万首诗”。记者采访的新闻事件,其发生、存在以及后续的种种,往往存在多面性。因此,在采访过程中,首先就要从多侧面、多角度审视新闻事件的现象以及本质,选择最优的观察点、切入点以及集合点,只要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的新闻表达角度,把新闻事件的最大价值与潜力,通过记者的手笔表现出来。

记者手记:
唯有真情感人心 
一个故事能讲多久?一种精神能传多远? “半条被子”故事的答案是87年起。
“半条被子”的故事为何能够历久弥新,能够引起广泛共鸣?
就在于这样的故事直抵人心——在敌人围追堵截的长征途中,面对萍水相逢的百姓,红军视若家人,冷暖与共。
就在于这样的故事续集不断——沙洲村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全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产党没有辜负百姓“跟着党走幸福长”的信仰。
就在于这样的故事正本清源——对于近年来美西方一些政客视图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割裂开来的卑劣用心,铁的史实是最有力的回击。
“半条被子”的故事已经写入最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参与这个故事的相关报道,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经济日报 王智 刘亮)

本期嘉宾

薛亮,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新闻工作一组副组长,作品曾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编辑|叶莉



近期热门文章

与人民日报一起温暖跨年,讲好平凡人的出彩故事


主流媒体如何做好经济报道?经济日报这几招搞定!


堪称大片!超10000000人在微信视频号跨年“追光”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4QDYCIBK】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