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节评论|我们在现场

裘真 传媒茶话会 2024-03-31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今天是立冬,也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祝所有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记者节是个正儿八经但却没有假期的节日,或许真应了那句话,“工作使我快乐”。


与一般的职业不同,绝大多数时间,媒体人的办公场所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不同的新闻现场,也难怪媒体人总调侃:“我们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


正如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原副社长李泓冰所言,虽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会被报道,但抵达现场永远是最有力量的。



只有在现场,才能探寻真相。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闻生产全流程的变革,记者无需抵达现场也能轻易获得现场的照片或视频,同时,被大幅压缩的新闻生产时间,也从客观上让记者奔赴现场显得奢侈。


但不在现场,记者就可能对新闻事件很难有全面的认知和把握,就可能被互联网所呈现的片面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现场”所欺骗。假新闻、断章取义的报道可能由此产生。


只有在现场,才能让新闻充满力量。


刚刚公布的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二等奖作品《危险的“伪翻新胎”》,是浙江卫视新闻中心记者夏明瑞乔装打扮,历时一年,暗访二十余家小工厂,才调查清楚翻新轮胎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曝光了一个潜藏在老百姓身边的“定时炸弹”。



《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历时3年,四次前往青海,与非法采煤者斗智斗勇,经过多次暗访、求证后做出报道《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报道刊发后,青海官场内部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多名官员相继落马。



只有在现场,才能实现情感传送。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虽然互联网的普及让新闻的来源变得丰富而便捷,但在现场,记者看到、闻到、听到、感受到的、经历到的生动细节,却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正是这些细枝末节,将新闻需要传递的情感,像毛细血管一样顺着报道中的每一个字符,延伸到用户心中。


因此,记者不到现场,就不可能有独特真切的感知,就不可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报道。


时任人民日报驻新疆记者站副站长王慧敏,曾为了写好一篇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军民在严酷条件下守边事迹的报道(点击查看原文《热血铸雄关——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军民戍边纪实》)坚持在海拔三四千米、环境严酷的边境线实地采访半个多月,文章里才有了与鼠共眠、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守边员“冬古喇嘛老大娘”等生动的故事,让一篇任务性的典型报道,自然而然地生出了色彩。

东航坠机事故的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张腾飞深入核心区,看到满地遇难者的遗物,不禁哽咽落泪。当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时,他马上伸手捂住示意镜头避开,“这个不要给特写了”,一个动作、简单的一句话,让公众感动不已。



只有在现场,才能告诉未来,我们曾经亲访。


在场,就是记者在看、在听、在感受、在思考,即便最后形成不了报道,抵达现场也是新闻发生后对记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媒体关注社会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正如南方周末在2021年新年献词所言: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打上印记。


在战火纷飞的巴以冲突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女记者陈慧慧,在战地一线坚守29天,是目前在巴以冲突前线报道时间最长的中国记者之一。


她在炮火中逆行,第一时间向世界传递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她代表了中国媒体对此次战争的关注和态度。



懒人是做不了记者的。正如人民日报地方部原主任费伟伟所言:“无论时代怎么发展,脚板勤,仍应是一个记者应该坚持、坚守的基本功,不管是初出茅庐,还是沙场老将。”


走进现场,才能下接地气,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走进现场,才能敏锐观察、深刻洞悉,做社会变革的记录者;走进现场,才能宣扬正义、揭露黑暗,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谨此,向所有奔赴现场的媒体人致敬!



送福利啦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关于“在现场”的趣味、感人故事~

前150位分享的赠送喜茶一杯哦~

喜悦时刻喝喜茶,感谢点啥都好喝的喜茶大力支持!


主编:刘娟
撰稿:裘真
编辑、视频制作:蒋婷婷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

中国新闻奖,正式揭晓!

央媒公开课|稿件宣传味太浓?三招教你“改头换面”!

捡到了陈独秀的手机,这人竟“骗钱”办杂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