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私立小学闯关记》,揭开日本精英教育的面纱

艳君 艳君Yanjun
2024-09-04
理想国引进了一个纪实系列,每一本都很精彩。作为家有学前儿童的妈妈,我打开的第一本是《私立小学闯关记》。作者是来自日本的槙原久美子。书的副标题叫:不输在起跑线的精英教育。

槙原久美子当时是驻俄罗斯的记者,经历了多次怀孕失败后,和丈夫一起去哈萨克斯坦收养了一个男孩,取名为太郎。丈夫是个美国人,在太郎三岁左右的时候俩人离婚,久美子回到日本独自抚养孩子。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太郎五岁的时候(2004年),打算把他送进私立小学直到太郎毕业后直升中学,最后离开这个学校的故事。

一、选择私立学校
为什么要送孩子去私立小学?简单来说,四个字:为什么不?
久美子一开始是没考虑私立小学的,日本当时大约只有1%的小学生上私立学校。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公立学校的办学质量在下降,既然有这个经济实力,为什么不试试呢?最好是十多年一贯制的学校,早早迈出这一步,就“赢在了起跑线上”。我想国内的朋友肯定对这样的论调非常熟悉。
久美子的父亲是著名的企业高管,母亲的曾祖父是商业大亨,日本著名的早期实业家。有了家人的经济支持,送太郎上昂贵的私立学校对她来说经济上不是问题。但是,特别好的小学、幼儿园同时也要挑选“高质量”的学生。确切地说,要挑选学生的家庭。
什么样的家庭最受欢迎呢?显然不是久美子这样母亲在工作的单亲家庭。这样的家庭会被认为母亲没有足够的精力正确的抚养和教育孩子,此外,也会被认为可能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负担昂贵的学费。
为了让太郎能顺利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久美子把太郎送去了专门的备考学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补习班”,这在日本是一个庞大的产业。

入学考试考什么?写作、艺术、运动和行为能力,外加面试,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项目。题型甚至有一些简单的图形推理题,智商测试里常见的那种题型。显然,这些内容是超越了这个年纪普通孩子的理解力的。所以都需要早早准备。更不要说,这样的考试一考就是一个小时,对这么大的孩子的专注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学校里的妈妈们
顺利入学,仅仅是个开始。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因为个人的经历,太郎入学的这个过程、上学的经历,对她来说也是陌生和新鲜的,久美子也在适应新的环境与角色。作者童年是在英国度过的(八岁前)。成年后因为工作常年在海外生活,所以她有一个观察者的视角在看日本私立小学里的这一切。此外,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也与她成长的年代大不一样了。就像我现在送孩子上幼儿园也会发生一些让我觉得很新鲜很陌生的事情。
私立学校家长的参与度很高,这是学校要求的。同时,这个家长多半指的是妈妈。大部分在这个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里都有一个全职妈妈(家庭主妇)。职场妈妈是绝对的少数,而且多半都会表示出不能全职照顾孩子的内疚。爸爸只有在重要的场合出现,比如毕业典礼。
正因为这些妈妈们都是家庭主妇,所以她们都日常生活都是围绕孩子的学习来展开的。孩子是她们生活的主线。作者想要融入这样的妈妈圈,不想显得自己特别异类,但很难。她本身在海外生活多年,衣着各方面更随意,加上又有自己的工作,年纪也比大多数妈妈们大一些(她四十多岁),领养孩子,在美联社和《时代》杂志社担任过记者。在与妈妈们的交往中,她把这些信息都隐瞒了下来。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很多年前看的一部美剧《吉尔莫女孩》,故事主线差不多。剧里的美国妈妈因为怀孕生子没有上大学,孩子的爸爸不愿意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两人没结婚,她独自抚养女儿。女儿上私立高中同样是外公外婆出的钱。妈妈经营一家小旅店,也是学校妈妈中的“异类”。
但是我同时也在想,这样的家庭,即便有爸爸的参与,妈妈的生活会有多大的区别吗?答案很难说是肯定的。孩子的教育多半被认为是母亲的责任。即使是父母同样有全职工作,学校需要家长配合的绝大部分事物都是妈妈在承担。在书中,学校给家长的通知中一大部分是让家长准备一些孩子需要的东西,比如:室内鞋、泳衣、校服、室内校服、擦汗用的毛巾。校服上要缝上孩子的名字。学生要外出郊游,需要准备外出郊游的物品,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是7件,到了五年级有整整43件(外出六天五夜),等等。此外还要参加孩子们在学校的各种活动,家长会、音乐会、体育类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等。
作者写到:“几乎每个月,有时甚至一个月好几次,母亲们都要去学校参加活动。大部分母亲都要求更多地参与其中而不是随意地走个过场。”这还是校园之内的,校园外,还有孩子的补习班,同学的生日会。暑假有暑假作业,各种要家长和孩子一同完成的小项目。当然,也有很多妈妈们乐在其中,对作者来说,这其中很多都是负担,因为太多了。

今年回国后,送小朋友上幼儿园,我也成了“家长”。对于国内的家长来说,现在孩子上学还有一大问题是接送问题。书中,上公立小学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自己走路去学校,家住的近的孩子可以结伴上学。这是日本的一个传统,得益于日本超低的犯罪率。因为私立学校孩子的来源区域更广,所以更多孩子是自己坐火车和公交去上学。太郎一开始要坐两趟火车再转公交才能到学校,全程大约90分钟。久美子陪着太郎用一个月的时间逐步放手,之后孩子就独立上学了。这在我们现在看来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三、学业的压力
私立学校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学业上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这几乎是必然。学校要长期发展,依赖的是学生最终的升学表现(也可以算是学校的产品质量)。在久美子笔下,学校的老师们都是按照班里最好的那批学生的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的。其他的孩子课上听不懂怎么办呢?作业不会做怎么办呢?答案是:送辅导班、家长亲自辅导,还有请家教上门辅导。多数家长都是选两项双管齐下,甚至三管齐下。
太郎在学校的学业成绩不算好,所以在做作业这件事情上,久美子和孩子之间爆发了很多冲突。基本上,整个状态就跟国内网上流行的“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差不多。补习班的老师也对太郎无计可施,因为学校的教学内容完全超出了太郎的学习水平。太郎在补习班和学校都遭遇了体罚(被补习班的老师扇了一巴掌,被滑雪教练踢了一脚)。在跟学校沟通的时候,校方领导听到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太郎这个孩子真是太顽劣了!”
书中另一个特点是附上了太郎各个阶段的一些日记,可以作为一个对照来看。从学生的角度看到他在学校的经历和感受。日记中也写了他被体罚的经过。作为妈妈,看到那样的日记估计伤心透了。
后来,太郎还被精神科医生诊断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久美子没有选择直接让孩子吃药,而是试了六个月的行为疗法(“正面强化法”)。在这个过程中,久美子发现自己可能也是太郎的压力来源之一。这就要说到久美子的成长经历和她的父母。
久美子的父亲是企业高管,哥哥学习成绩优异。父亲和哥哥都毕业于哈佛大学。从她记事起,妈妈就鼓励她要像父亲和哥哥学习。同时,她从母亲的言语中得到的信息是“跟爸爸还有哥哥相比,你一无是处”。即便是小时候她受到同学邀请参加生日会,这是唯一一件她比哥哥做得好的事情,在母亲那里,也被曲解为:你收到了所有人都邀请,哥哥没有因此而沮丧,真是不可思议。作者在哥哥的阴影下生活。她的每一任男友都会被拿来跟父亲还有哥哥比较。要结婚的时候,妈妈说的是:也不知道他看上你哪里了。

作者反思到,她那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优秀,送孩子上私立小学,给孩子在学业上施加压力,可能是潜意识里希望太郎的优秀能提升她在自己家里的地位。而事实上,太郎被诊断出ADHD,又成了母亲责怪她的理由。母亲把太郎的叛逆归咎于她拙劣的育儿方法。在育儿这件事上,她又被拿来跟哥哥和嫂子比较。离婚也都是她的错,没有能力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但是,久美子在经济上还要依赖于父母,所以也没法顶嘴。精神科医生也提醒她,她尊重一个成年人给自己设定高标准,但是不应该把这样的高标准强加给孩子。

四、从美国到日本,再到中国
这本书还让我想起《不平等的童年》(链接读书笔记)。作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社会学家Annette Lareau。这本书出版的年份是2003年(差不多也就是久美子准备送孩子上私立学校的时候)。书中的案例来自两个不同的小学,位于市中心的下里士满小学和位于郊区的斯旺小学。作者和几位研究助理跟踪在上个世纪90年代跟踪观察了来自这两个小学十二个十岁孩子的日常生活。加上背后对88个家庭的调研,写出了这本书。展现了工人阶级家庭、贫困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在教养孩子方法上的差异。
作者通过跟踪观察发现,在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的孩子,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家庭,父母都花了极大的努力来安排组织孩子度过一天。除了上学,孩子还有课外的体育活动、兴趣班等等。孩子非常辛苦,家长也忙于接送。特别是到了周末,整个家庭的活动都是围绕孩子的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在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们,他们更多的是自由活动,在户外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有不少同龄的孩子,也有些孩子年纪差别比较大。周末常常会和亲戚家的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很少参与一些有组织的活动。
十多年后的日本,久美子和太郎过着类似的生活。二十年后的中国,有了海淀妈妈、顺义妈妈,有了“鸡娃”的说法。但是,是不是每个孩子都经得起“鸡”,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这样的精英教育?最后久美子认为是时候让太郎换一个环境了,就带着太郎移居美国,送他去了一所私立的寄宿中学。同样是私立学校,太郎在那里过得很开心,老师和同学喜欢他,他的运动天赋也得到了施展。与日本私立小学最大的不同是,在这所学校里,老师们给予学生大量的正面鼓励。而久美子再也不用每天为了作业的事情和太郎较劲了。

几年后的太郎拿到了好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足球体育生的身份。在太郎来美国读书的那几年里,她一直对美国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持质疑态度,但她从没动摇过离开日本的决定。众人眼里最好、最昂贵的教育,真的适合身在其中的每一个孩子吗?至少久美子认为不适合太郎,所以她及时带着太郎离开了。

五、女性写作与其他
在读《巴黎评论 女性作家访谈》的时候,费兰特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应该去打造女性自己的传统,我们永远都不要放弃前辈留下的技艺。作为女性,我们要建立一个强大、丰富和广阔的文学的世界,和男性作家的文学世界一样丰富,甚至更丰富......
一个写作的女性,她唯一应该考虑的事情是把自己所了解的、体会的东西讲述出来,无论美丑,无论有没有矛盾,不用去遵照任何准则,甚至不用遵从同一阵线的女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久美子在书中很真诚地跟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我对日本的一些粗浅了解都来自于书籍。这本书中关于妈妈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大家“求同”,尽量让自己、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一样(用一样的画具、学习用品),不要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细节让我很震惊。我们成长的年代,国内的文化也有这样的一面,但是似乎没有那么严重。对孩子高标准要求,包括六年级要去海里游泳两公里,暑假作业要求撰写一份历史调查报告,做一个小发明等等,这些对我来说都比较新奇。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久美子带着太郎逃离日本时,她逃离的是什么?是死板的应试教育、残酷的竞争、高压的校园环境吗?最近有个热词是个很恰当的概括:“内卷”。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逃离“内卷”的故事。久美子都离开意味着她决定太郎不再玩这个游戏了,直接走人。

丽君是精神科医生,我们偶尔也会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丽君跟我说,现在国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因为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比例迅速上升,医院里专攻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精神科医生都不够用。能给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缺口也很大。现在对孩子来说,起跑线并不是一出生后享有多好的教育资源,成绩有多好,而是孩子养到十八岁,TA是不是依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到了十八岁,依然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才是真正赢在起跑线。想一想,又觉得有些悲哀。

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说,有太多东西是学校的考试不考,与升学无关,但是在我看来又是对孩子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测试出孩子各科的学业水平,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学习热情、自我效能感、复原力(抗挫折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很难测出来的。因为学校不考,也就很容易被大家忽视。这也是我认为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家庭教育尤其需要补上的地方。

最后,推荐大家去读原书。

注:如果你看过这篇文章,大概是因为文章最初是公众号“花开豆”的谭博士约我写的。经过花开的编辑之后,首发在了她们的公众号上,标题为:私立教育真的是精英教育吗?为什么她最后要逃离?

 

转发和点“在看”是最大的鼓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艳君Yanju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