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用600块钱就摧毁了自卫队的王牌战舰

2016-07-21 萨苏 老萨有发现


一艘被日本人视为骄傲的王牌战舰,被中国人仅用600块钱就搞成了半身不遂,完全修复需要花上两年时间、300亿日元!但就是这种窝囊事儿,日本竟然憋气不吭。到底是啥玩意儿让中国这回取得“完胜”?答案你绝对猜不到!


日本防卫省泣血报告

中国人六百块钱摧毁自卫队王牌战舰


中国人……六百块钱摧毁自卫队的王牌战舰?话说老萨最近刚进过一次医院,这不是说胡话吧?



的确是六百块,还是按人民币计算的,不是美元。这不是科幻,也不是意淫,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被摧毁的海上自卫队白根号直升机驱逐舰,今天还在因岛工场码头那儿趴着呢。



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骄傲。


▲ 白根号直升机导弹驱逐舰,编号DDH-143,满载排水量7200吨,装备有三架SH-60f反潜直升机,其占据舰体长度一半以上的飞行甲板和机库十分抢眼。在宙斯盾舰服役前的二十年中一直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战舰,通常充当海上编队的核心和旗舰


尽管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其称为“护卫舰”,但其编号中的DDH却是“直升机驱逐领舰”的含义。二战后日本和意大利等国长期不被允许拥有航空母舰类战舰,而其与盟国的战略合作又需要它们具备一定的舰载反潜能力。


于是,两国便先后发展出了一种既符合政策,又能满足需求的“半直升机母舰”。这就是意大利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巡洋舰和日本的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前半段像驱逐舰,后半段像直升机母舰,可以搭载三架以上的大型直升机,担任反潜编队的核心。由于榛名级吨位稍小,日本随后又制造了改进型的一级更大的直升机驱逐舰,这便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服役,由白根号和鞍马号组成的白根级。



白根号服役之后,一直表现抢眼,曾在多次美日“泛太平洋海上军事演习”中捕捉到美军潜艇,这么一艘战舰,怎么会被中国人拿六百块就放躺了呢?是哪个部队干的?用什么武器干的?韩国那个天安号闹得差点儿打起来,这事儿会不会引发中日两国的战争?


哪个部队也没干这么不靠谱的事儿,日本自卫队也只能哑巴吃黄连,就像南海上农业部的渔政船保家卫国一样,这件事里面没有英雄,也没有传奇……



2007年12月14日深夜,日本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已渐入黑甜,只有几艘因为白天与美军举行活动而挂着满舰饰的战舰灯火辉煌。23点左右,军港附近的居民们忽然发现港湾中有有烈焰和浓烟升腾,隐隐还能听到沉闷的爆炸声。


到底是驻扎过联合舰队的地方,居民们马上认识到这不是在放焰火,于是纷纷打电话给市政府,一面报警一面询问有无需要撤离的危险。这中间恐怕也少不了有人琢磨会不会是谁效仿偷袭珍珠港给横须贺来了一下子。


接到报告的市政府不敢怠慢,他们也注意到港口中的问题,消防署立即联系自卫队方面询问情况。尽管有些期期艾艾,但自卫队方面最终还是承认一艘战舰突然起火,他们在10点19分发现火灾,已经努力扑火一个多小时了,但火势始终无法控制。


起火的正是这艘白根号。



▲ 23点35分,横须贺消防署的救火队员也加入了灭火工作,而不知疲倦的日本记者也马上开始了电视直播



尽管投入了大量人力,但情况无法乐观。白根号起火的部位在舰桥内部,包括战斗指挥所(CIC)和战斗情报中心所在的区段,这里舱室复杂,可燃物众多,部分物质燃烧时还会放出毒烟,完全不了解军舰的民间消防人员在现场如入迷宫,有多人因为吸入有毒烟雾而昏倒。



▲ 直到凌晨6点20分,持续了八个小时的大火才得到彻底控制,好在该舰的弹药库没有被引燃,防止了更大的灾难


大火之后的白根号面目全非,它的上层建筑中使用了若干熔点较低的铝合金材料,加上计算机等电子元器件的燃烧,将其主要指挥系统全部焚毁,CIC完全失去功能,上层建筑顶部的雷达等设备也受损严重。特别是灭火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海水,海水流入装满电子设备的下舱,又造成二次损害。整个破坏情况宛若该舰被一枚导弹击中了舰桥。


这件意外事故损失惨重又莫名其妙,当时的防卫相石破茂本来绰号“石头人”,这次在记者招待会上更是板着一张面孔只说了一句“这是非常之灾”的套话就再也不开口。


那么,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这次灾难呢?误爆?间谍?还是设备故障?再怎么说,这好像也没咱中国人什么事儿吧?


开始自卫队方面的调查也是这样认为,他们初步的报告推测起火的中心部位是战斗指挥所,而怀疑火灾的起因是某台显示器中的电子元件自燃。



▲ 自卫队战舰的CIC,看起来十分神秘和高科技的感觉,但在火灾面前不堪一击


但随后的调查很快发现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调查人员发现白根号起火的中心位置确实是在CIC中,但起火点并不在那些作战用电子设备周围,而是位于CIC后部一台冰箱的位置。


经过周密推断,最终自卫队方面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起火的原因是因为一名自卫队员未经允许便带了一个中国造的“魔法瓶”上舰,他把这个价值六百块人民币的“魔法瓶”放在了冰箱的顶部,它的部件因为过热首先燃烧起来,并随后烧穿冰箱顶板,引燃其他器材,最终酿成了这次大火。


由于CIC中当时无人,直到大火蔓延到其他舱室,舰上人员才发现出事,开始扑救,但为时已晚。



▲ 中国......魔法瓶?这是个什么玩艺儿?


看到这则报道的时候,兄弟第一个反应是《封神演义》里黄飞虎之类的下山了。继续读下去才明白,原来“魔法瓶”是日本人对一种中国家用电器的俗称。

这个玩意儿其实在我国并不太流行,最初是美国人钓鱼和旅行时喜欢使用的东东,名叫——移动式冷暖箱。



这个东东通常用于车载,通电也可以,用电池也可以,夏天可以制造冰镇饮料,冬天可以提供热汤。我国驴友中颇有中意此物的朋友,不过我国厂家制造后外销的也很多。




不消说,这个东西在冬天喜欢喝酱汤,夏天喜欢喝冰镇牛奶的日本人中市场颇广,自卫队员也一样。


那为什么买中国货而不买日本货或者美国货呢?一句话,便宜呗。这玩意儿美国或者日本产的没几百块美刀拿不下来,而中国义乌或者东莞乡镇企业产的呢?物美价廉功能众多,才六百块人民币啊。因为这东西又好用,又便宜,所以在日本人中得了“魔法瓶”的外号。


白根号上的一个雷达士官就是买了这么一个玩意儿而且带上了军舰,以便让枯燥的海上生活多一点享受,按说也是合理的事情。


没想到就是这么个玩意儿,烧毁了白根舰~~~


那么,有人会责怪老萨了——你这个家伙,只顾说得痛快,想没想到如此一来,我国的“魔法瓶”名声何在?人家不是要骂Made In China山寨,质量差,不安全吗?


应该没有这个问题,您没看连日本政府都不好意思找中国乡镇企业的麻烦?这责任不在咱们这边啊。



▲ 《朝日新闻》相关调查结果


根据日方报道,白根舰上的电压是日本标准的115伏(实际输出110伏),而中国的“魔法瓶”自然按照中国的规定采用220伏标准,日本自卫队员的脑筋里面大概没有世界上还有地方使用220伏电压的概念(这种人美国人里也很多),没用变压器就把它跟电冰箱插一个电源上了……


理论上说,220伏的很多电器在110伏环境下也不是不可以工作,但潜在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据说是自卫队员把开水直接放进“魔法瓶”,希望第二天可以喝到冰水引发的问题。


你不按我们的说明书使用,那出事儿就怪不得中国乡镇企业啦。中国制造的声誉不容玷污。这件事上日本自卫队也自知理亏,只好闷声大发财,从没听说过有自卫队的代表团到浙江或者广东去索赔。


白根号这次受损非常严重,据计算该舰修复需要300亿日元和两年的时间,这对自卫队来说无疑是不划算的,而且很多部件已经不再生产了,没处淘换。最终,有人灵机一动,决定干脆从陈旧的榛名号上把它的电子设备搬过来用好了,反正这条军舰也快要退役了。


于是,在花费了60亿日元,搬过来一套二手货之后,白根号总算恢复了功能——不过因为修理过程中它在2008年12月和拖船相撞,最后修理的时间还是花了两年,直到将近2010年才回到舰队中。



▲ 退役后停在舞鹤锚地的白根舰,可见其前部二号炮塔等设施已经被拆除


即便如此,半身不遂的白根号此后表现也只能说差强人意,凑合着用了几年后便退役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其拖到因岛工场锚地,改装成一艘靶舰,用于对舰导弹试验,这已经一年多没听到它的消息了……


估计白根号要是有灵魂,半夜梦醒时分,一定会经常叨唠:“六百块钱,中国人……唉。”


【待续】

欢迎分享到你们的朋友圈转载需注明出处


墙裂推荐:

玩他!中日之间还打过如此奇葩的一仗 | 特“萨”历史漫画


最新连载:

萨苏热文TOP10:



联系我们请加微信号:sasu20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