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大元帅中的哪四位,抗战时被日军评为"红色四天王"?

2016-11-03 萨苏 老萨有发现



一位中国抗日将领打到让敌方在报纸上专门开专栏来介绍,这无疑是为他们建立了一座无形的纪念碑。在笔者看来,这比自己建的纪念碑,还值得自豪哩。




日军眼中的“华北红色四天王”是谁


按照佛教的说法,在九重天的第一重天,有四位护法天王镇守,这四位天王分别为多闻天王、广目天王、增长天王和持国天王,分为东西南北四面居于须弥山上,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日本民间对四大天王也十分崇拜,大阪的四天王寺,至今是那里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


也许因为对四大天王的崇拜,日本人评选什么总爱弄出一个“四天王”来, 比如二战中其海军航空兵的南乡茂章、加藤建夫、山下七郎和潮田良平便被称为“海航四大天王”。


有意思的事,在翻阅抗战时期日方文献的时候偶然发现,在华北战场上,日军竟然也有“赤色四大天王”之说,用以形容四位在和日军作战中威胁甚大的八路军高级将领。


在《大阪每日新闻》1941年8月26日的报纸上,日本记者在人物专栏发表了一篇名为《北支赤色军四天王之首座》的文章,专门介绍了活跃在华北战场的八路军名将聂荣臻。


在这篇报道中,日本记者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与另外三位红色将领并称为华北红色军队的“四大天王”


对这位后来的红色元帅,日本记者显然下了不少功夫,但很多收集到的情报似是而非:


  • 日方声称聂荣臻当时已经大约六十岁,这大概是受到聂帅老辣的作战风格所误导,实际上1899年出生的聂荣臻当时仅四十二岁。


  • 又说他是江西江县人——江西并没有江县这个地方,聂荣臻出生于四川江津县,与江西相距还是挺遥远的。


  • 接着讲聂荣臻元帅是在民国十八年在红军中担任参谋才暂露头角的,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这一年聂帅正在东江地区担任巡视员,要到1931年,他的职务才和“参谋”二字沾了边,不过,却是中央军委参谋长,这可不是普通的参谋。


如果按照日本记者的描写画影图形,日本兵一定会弄错人的。


在红色四大天王中,聂荣臻作战的区域由于包含了冀东和热察而重心偏北,可以对应掌管北方的多闻天王,是八地菩萨示现的护法身,也是北方多宝佛的化身


倒是关于聂帅怎样建立和发展晋察冀根据地,描述还中肯些。其中提到:


聂荣臻部此时兵力已经达到四万人,并提到冀中军区吕正操、程子华、孟庆山领导的第六、七、八、九、十分区部队已经有一万兵力,吕正操是聂的“股肱”。聂直属的部队则包括杨成武、郭天明、黄永胜、陈正湘等在太行山北部,冀西地区建立的一、二、三、四军分区,兵力从两千余至四千余不等,此外,肖克的冀热察挺进军也在其麾下。在平原开展游击战的吕正操部为山区的部队提供充足的粮秣,而山区的部队则给平原的吕正操部提供武器和军事支持。基于这样的发展,聂荣臻与吕正操等共同努力建立“陕北、晋北、冀北”相连的三北红色走廊。


这些,都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当然,显然出于宣传目的,日方的新闻中也少不了聂部已经被包围,不日将被消灭等鼓舞士气的话语,又不得不承认“被包围”的聂荣臻却在平山一带构筑了“山寨”,建立了抗大分校和地方机构,把那里变成了华北的“赤色指挥塔”。


看来,这位天王给日军造成的压力的确不轻。


不过,在华北和日军角逐的并不止聂荣臻一军,日军“评选”出的另外三位红色天王分别是:


“鲁苏豫军司令徐向前”,他曾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负责八路军在华北最东部的根据地——山东军区,从方位上看,对应的是护持东方的持国天王,手持一面琵琶,上有四条弦,按地、水、火、风四相。只要拨动弦声,便会风火齐至


这个“鲁苏豫军”其实并不存在。徐向前元帅在抗战开始时担任129师副师长,后曾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从冀南前往指挥山东部队,虽然苏北不归徐帅管辖,但河南的确也有一部分他辖下的部队。只是徐帅1941年时已回延安,任抗大校长,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方情报有些滞后。


“晋冀鲁豫军司令刘伯承”,因为要掩护武乡的八路军总部,活动区域以晋南为中心,位置偏南,可对应掌管南方的增长天王,手持慧剑,护持正法


实际刘伯承在抗战开始时担任129师师长,转战于晋南等地。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成立,刘伯承担任主要领导人之一。这个边区在1941年7月才成立,8月日方已经掌握了这一信息并在新闻中公开,情报更新远比山东方面及时。



“晋陜北军司令贺龙”,活跃于聂荣臻部西侧,故此可对应掌管西方的广目天王。这位天王头戴龙盔,身穿铠甲,右手捉龙,左手托塔,正与贺龙元帅的名讳暗合


贺龙在1941年担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但他指挥的120师有一个主力旅——359旅,此时正在陕北执行保卫中央的任务,所以日方认为他的辖区跨越晋陜两省是可以理解的。


仔细揣摩,日方对于八路军将领的了解还真是很有见地——十大元帅中,朱、彭两位老总掌管全局,一般不会出现在第一线,叶剑英元帅在重庆辅佐周公,罗荣桓元帅是政治元帅,林元帅平型关后负伤离开前线,而陈毅元帅在东南执掌新四军不在华北,日方所描述的“四大天王”,正是华北前线八路军最杰出的四位方面指挥官。


可惜的是,当年报刊的期数不全,导致只发现了日军对于聂荣臻元帅的专题报道,而无法找到日方对另三位“天王”的详细描述,不免让人感到遗憾。要知道,一位中国抗日将领打到让敌方在报纸上专门开专栏来介绍,这无疑是为他们建立了一座无形的纪念碑。在笔者看来,这比自己建的纪念碑,还值得自豪哩。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发到朋友圈,支持萨苏原创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老萨最新热文TOP10:

联系我们请加微信号:sasu2016

邮箱:sasustudio@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