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周恩来和张学良的最后一面(下)

2016-10-06 萨苏 老萨有发现


上节回顾:周恩来和张学良两人吃饭的地点具体又在哪里呢?虽然有云二人是在中央饭店的红梅宴会厅相见,但询问服务员却被告知,这里并没有红梅宴会厅……



前篇:



南京,周恩来和张学良的最后一面(下)


周恩来最后请张学良吃的这一餐,到底在哪里呢?


如今的中央饭店并没有一个红梅宴会厅,但却有一个红梅西菜社,听这个名字,便是当年传下来的。我想,两者之间应当是有联系的。



今天,这里是饭店的咖啡厅,并提供早餐,但依然保留了一个带着红梅图案的餐厅。根据介绍,当时这里的西菜,可是经过宋美龄指点的。



餐厅墙壁的介绍,也说明张学良很喜欢吃此处的西餐。


或许因为历史悠久,中央饭店住过很多名人,而他们也留下了不同的传说,乃至关于他们口味的评判。单是张学良,便至少在这里流下了三段关于品味方面的记录——说他喜欢吃红梅西菜社的西餐,喜欢本店特制的红烧肉,还有南京大包子。


关于大包子,据说是张学良第一次到这里来时蒋介石宴请他,少帅从众多菜肴中一把便抓了个南京大包子,吃了连连说好,并把这道菜称作“军中第一包”。


想一想倒也正常,少帅虽然有不及老帅之处,人情世故上还是有些遗传的功底。南京大包子一个大如拳头,看来颇为骇人。张学良与蒋介石第一次相见,便通过吃包子摆出一个这样略带北方粗豪的姿态来,无疑有取信于人,表现直爽的意思。当然,也可能是他一个东北人,突然到了以大米饭为主的南方,看到大包子喜不自禁。


我是不信少帅如此得没出息。


在这座饭店里真正“直爽”了一把的另有其人,那就是内战外战中都颇有名气的张灵甫。


今天在饭店住过的名人照片中,也可以找到这一位,但他住在这里属于阴差阳错。


1936年,张灵甫因杀妻一案,他的上司胡宗南让他自己去南京投案自首。张灵甫也竟真的自己去了南京,还有沿途盘缠不够卖字的传说。不过这位老兄是个真正的少爷脾气,到了南京一面告知自己来投案了,一面得了同学接济行囊既丰,自然要住最好的饭店。结果,宪兵找到这位杀妻嫌疑人的时候,竟然是在中央饭店。


这里的地位相当于建国后的北京饭店,你老兄应该住到陆军监狱的主儿却住在这里,影响肯定不会好。那位找到他的宪兵班长不知是认真的,还是幽默,当即对张灵甫说了一句——你怎么能住在这里呢?你最多也只能住到“励志社”去嘛。


想想真是开玩笑,那也是中央党校招待所级别的地方啊。


抛开张灵甫的事情,我向值班经理打听起周恩来和张学良最后一餐的地点是不是在这里。结果他说,是也不是。


是,因为当时的确是红梅西菜社给他们提供的西餐。不是,因为当时红梅西菜社并不在现在这个位置,而是当年真有个“红梅宴会厅”。


那么这个“红梅宴会厅”今天在哪里呢?



对方遥指大厅对面——看,就在那里。


中央饭店入门右手边,一座现在空荡荡的大厅,便是当年周恩来与张学良的最后相会之地。当年的“红梅宴会厅”,后来被改了名字,叫做“秦淮厅”。



秦淮风月,却似比红梅少了几分岁寒之时的风骨


大门开着,我便缓步而入。本以为周恩来与张学良最后见面的,可能是个小包间,没想到却是一个相当宽阔的所在,只是大约久无人用,看来已是略带荒芜。据服务员讲,这里只有某些需要包场的情况下,才会重现昔日的热闹。而我摸到桌面的尘土,已经有了厚厚一层。


房间越大,没人的时候,越显得冷清,对比灯火辉煌的大堂,这座似乎被遗忘的厅舍竟有了一点凄清的感觉


两个人会说什么呢?


也许什么也没法说,张学良身边当时少不了特工的陪伴。连一封密信都要心腹悄悄捎去,这种耳目众多的地方,双方恐怕也无法交谈什么真心的话。


我想,于公于私,周恩来都真诚地期待张学良能恢复自由,这从他此后几十年中不时地流露可以看出。


然而,周公毕竟不是神仙,他也有力不能及的时候。他太了解蒋介石,也知道蒋对张虽有兄弟私谊,更有政治上坚决的防范,释放张学良,只比做梦稍微现实一点点。在政治方面的成熟,无论蒋介石还是周恩来,都能甩少帅八条街。


唯有知道结局,这一刻的会面,恐怕才令人格外酸楚。周恩来此后每次提起张学良,都异常动感情,是不是与这无奈的最后一晤有关?


那么,张学良真的无一点恢复自由的可能吗?


我想,也许还有一丝期望。这是因为抗战初期,蒋介石深感军事和政治上的压力,曾果断起用过一批老对手带兵抗战,包括曾和他兵戎相见的阎锡山和李宗仁。如果说这两人手握重兵,情况与已经被囚的张学良不同,那么早已失势的冯玉祥和唐生智都能重新出山担任一方统帅,则给张学良难免留下想象的空间。而蒋介石是否犹豫过,那就只有天知道。



冯玉祥,也是中央饭店的常客


然而,即便蒋介石真的犹豫过,冯玉祥和唐生智的表现,无疑让张学良复出的可能成为泡影。唐生智还则罢了,冯玉祥到华北被旧部纷纷冷落的样子,看在蒋介石的眼中,无疑让他对中国这些军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哪怕是御下严厉如冯玉祥者,一旦离开部队其威望也会大打折扣,他手下的各路将领即便对其保持私人感情,正经事上也永远遵循有奶就是娘的真理。


以此类推,张学良复出的价值便不那么值得期待了。


当然,这只是一点幻梦而已,对少帅的命运,周公显然心中有数。那么,他们又能谈些什么?两个好友在自己的回忆中都不曾提到这次会面,或许并非其中有何秘密,只是无话可说。


倒是听说周公后来闻高崇民怀张学良的诗句“一人憔悴在东南”而落泪,并在六十年代见到一位台湾来客时说过——如果张学良先生的生命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就不好再见面了。


而张学良哪怕在最逆境的时候,也始终讲周恩来的了不起。


这即便在政治人物之间,也应该算是挚友了吧,那最后的一晤,他们到底是怎样的心境?



站在大厅中,我想,当时两个人的心情,或许只有这窗子曾经倾听。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给和你一样喜欢琢磨历史真相的人


转发到朋友圈,支持萨苏原创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萨苏最新热文TOP10:

联系我们请加微信号:sasu2016

邮箱:sasustudio@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