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学生敲基因获奖,帮娃造假,你正在毁掉孩子一生的自信!

东钱湖教育论坛 湖畔问教 2022-03-28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继高考顶替案、山东校长安排11岁儿子顶替他人公职、西南交大教务处科长帮女儿修改成绩保研之后,一条“小学生基因研究获全国大奖”的新闻被顶上了热搜榜首!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x石,因为一篇《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得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此前是作为云南省一等奖被推上去的。

▲图片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不少网友因此只能自嘲:

“读完研究生,还不是要回小学搞研究!”


“可能要博士延期毕业的我,看到陈x石眼泪掉下来。”


“看看一边只知道玩手机的儿子,感觉我们已经彻底输在了起跑线上。”


看看获奖成果,仿佛看到了评委们的一脸苦笑——明显不可能的事,但又是云南省一等奖推上来的,我们能怎么办?


给个三等奖,鼓励你小小年纪就能进入国家级实验室,而且照片和图文日记有模有样吧!


▲图片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今天的父母,说不为孩子教育焦虑,不太可能,但即使再焦虑,再觉得别人家孩子更优秀,大多数也都能理性地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来调整对孩子的预期。


因此,即使看到李湘一个月65万元养娃,作为高收入明星,可以理解;郎朗9岁获得全国钢琴比赛冠军,他的努力和父母的付出让人敬佩;华师大二附中谈方琳15岁因“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组数估计”的数学成果,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这算是自身过硬加“学二代”资源加持的典型。以上种种,均在大众可以接受的范围。

▲李湘和王诗龄

▲童年郎朗

但陈x石之所以上了热搜第一名,是因为这一事件同时碰触了公众的多个底线。


01

滥用公共资源


国家实验室,是随便给人进的吗?

从小对研究癌症感兴趣没问题,但父母带着他用国家的实验室,用国家的实验资源帮助儿子“搞科研”拿奖,这个价值观就凉凉了。


02

践踏常识


小学生能操作得了这么精密的仪器吗?

《新京报》视频新闻中,武汉大学杨占秋教授说,“一般大学生想完成这个项目都很难的,小学生更不可能。只能说,孩子研究的内容是妈妈研究项目里的一部分……”


基因组、突变基因、基因敲除……这些生物学领域的专业字眼,说明课题十分高深,并且需要非常先进的科学设备,而陈x石自己提供的资料显示,他只用了5天时间就完成了实验。


而且试验中用到的很多原料是剧毒材料,假如真的是孩子亲手做的实验,这父母心也太大了吧!

03

两头通吃


罔顾教育公平

为什么要给孩子搞奖项?显然是为了在升学竞争中抢占先机。


根据陈x石的日记显示,他的实验是在2018年年初进行的,参加的是2019年“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而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也就意味着,自2020年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将实行“小升初”统一摇号择校,且包括云南省在内,各项比赛均不能作为择校和保送的条件。

这样看来,陈的父母的算盘是不是白打了呢?


更有网友扒出陈x石应为美籍华人,也就是说,他既可以利用奖项在国内换取未来中考、高考升学、加分的“好处”,也可以为申请国外大学增加砝码。加上父母本身的学术背景,未来的生物之星,似乎已经从娘胎里冉冉升起。 

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而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却为了孩子的前途,不顾自己所受的教育,不顾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作出如此自私的举动,也给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埋下祸端。


7月13日下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官网回应称:“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针对这起舆情事件,我所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图片来源: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

一波热搜之后,可以想见,别说孩子,恐怕连这对父母自己的科研前途都堪忧,值得吗?



机关算尽太聪明

却可能毁了孩子一生的自信


陈x石是妥妥的“学二代”,父母这么高的知识水平,孩子又能够获得参加科技竞赛的机会,以及工整的日记、逻辑清晰的叙述等等,可想而知,陈x石在学校的表现肯定不会太差,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取得足以自豪的成绩,也完全有可能在家庭熏陶下,踏上科研之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

▲陈x石提交的研究实验记录

然而第一次上新闻,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这个孩子和这对父母的未来之路,将被彻底改写。

▲2019年,震惊全美的高校招生舞弊案,出演过《欢乐满屋》的洛莉·路格林夫妇涉嫌名校贿赂,洛莉被叛刑期2个月,15万美元罚款。

▲西南交大教务科长为女儿保研,违规修改本科成绩。


孩子是未成年人,没有自行选择和决定的能力,更没有独自承担后果的能力。原本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忽然被父母的所谓“资源”揠苗助长,未来会有两种可能:

1.名不副实,艰难应对

揠苗助长的背后,是家长虚荣心作祟。假如孩子不具备相应的天赋资质、学习能力,即使进入了优质平台,也可能无法跟上节奏。一旦持续缺乏成就感,可能就把自己归为“我不行”的队伍,不但学习不起劲,甚至伤害了孩子的自信,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2."我的成功,是我应得的吗?"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确实资质不错,又凭借家庭资源进入了顶级平台,但当孩子凭自己的能力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在深夜里,他会扪心自问,“这是我应得的吗?”“我真的有这么优秀吗?”“知晓真相的人,会怎么看我呢?”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区长的儿子袁华作文获奖,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

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不但影响着孩子的三观,对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无疑也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无从想象的压力,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


毕竟虚假的光环,最终都会消失。


——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都来自由衷的自信,和坦荡的内心。


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教育公平都是公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合理运用家庭资源,为孩子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无可厚非,但碰触了道德与法制的底线,不能姑息。


身为科研人员、教育者,本身应该对“学术公平”、“教育公平”比普通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警醒,却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充分暴露了自私和无知。


原本的社会榜样,却成了破坏教育公平和摧毁孩子自信的“凶手”,这样的“黑化”实在得不偿失。

- END -

阅读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你在让女儿高考顶替,

她却“免费”把1600多名大山女孩送入大学

炸锅了!高考作文难?有这届留美学生难吗?!

全球教育观察|在日本,为什么迈错一只脚都是“失礼”?



知行合一,欢迎转发




· 风起东钱湖 ·

 凝聚智慧   启迪未来 

 让教育不再独行 


湖畔问教


凝聚智慧,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