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先生的佛像 | 有一尊宝相与你很相应

Lstudio 林曦的小世界
2024-08-25




口述 _ 蒋晟


・ 椭 圆 ・



2013年,我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去了德化的佛像作坊学习做佛像的工艺。这一个佛头是在我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推敲出来的一个当时觉得最完美的佛头。

 

简单一点讲,我自己做佛像,如果要做一个鼻子,会往上加一块泥,但他们有他们特殊的工艺,他们做佛像的时候,会先把佛头捏成一个椭圆形,或者是近似椭圆形,然后再往里把五官刻出来,会用刮刀去刮,用竹刀削。所以一开始我会很不适应,我之前是做加法,在德化学到的是做减法。

 

德化做法在样式上,就是这个脸部所有突起的地方,比如额头、眼睛、鼻子、嘴巴、下巴等的最高点,都在那个椭圆形的同一个轮廓线上。

 

可能当时德化的工匠们并不知道他们的技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佛头的圆满,我在边学边琢磨的时候,就慢慢体会到这种工艺的特殊性。通过它,我们可以很讨巧地体现佛像那种慈悲圆满的面容。我当时做了很多个版本,最后定下了这个佛头,把它烧了出来,其他的都没有保留。

 

所以这个小佛头承载了我学习了那种技法后,得到的一个结果。它对我来说的重要性,就是我因此形成了自己风格的一个开端。在其他的材料和题材上,我基本都沿用这种技法来完成。







蒋晟作品

 

 

・ 佛 顶 ・

 


蒋晟工作室


当时,我发现他们在佛头的制作工艺上,心态还是非常传统的,打比方说,我们做佛顶上的肉髻时,会做成一块突起的肉,可能他们并不知道这块肉代表什么意义,所以表现在佛像上仅仅作为固定的元素被使用。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肉髻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是顶骨美好化的表现,所以在慢慢地琢磨后,我把这个佛头顶上的肉髻做得更像一块优美的顶骨。

 

其实也没有想太多,说要给它做改变或者创新。当时就是觉得这样的形态很好。但隔一段时间后,我又想,是的,它可能并不符合传统,但它是好看的。那我究竟要是遵从我的内心还是遵从传统?后来还是决定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完成这个,可能稍微有点与众不同一点的东西。

 

也有人不习惯,我也听到很多说不喜欢的评价。有人觉得它太唯美,有人觉得它个人化,有人觉得商业化。但怎么说呢,佛像这个题材,总要有人来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你总要去研究以前的想法和手艺,然后再提取成现代的语言,最后再被大众接受,而被大众接受的过程就是商业化的过程。种种的过程,它必然都要经历。

 

我的佛造像工作室叫蒋家班,从历史上来看,在汉传佛教,会发现家班的制度和风格,一定是由家班的主人决定的。所以每个家班都有不同风格的造像,那个风格的体现者就是那个家班的班主。你个人的创造方式体现出的个人风格,这个是没办法磨灭和回避的。

 

在汉传佛教来讲,它是一个很包容的宗教,可以接受很多的风格,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一起来创造。如果我是一个藏传佛教的弟子,做一个青铜或者镏金的藏式佛像,可能对我来讲,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无限接近那个标准。外部评判的标准就是你有没有做到无限接近。现在我是一个汉传佛教的弟子,那我就可以提炼出我对佛的理解,让它映射到佛像上。

 

而你总要有一个东西做出来,才会有对错好坏。


 

・ 有一个佛像跟你很相应 ・


圆空佛


而关于佛造像的好坏的认知,我觉得对一般人来讲,就是从你内心的感受走。你觉得它好,它就是最好,你觉得它不好,它就不好,我觉得这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

 

就好像每个人的性格有差异,每个人所对应的那个佛的样子也会有差异。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说,“有一个佛像跟你很相应”。好的佛像就有更多人跟它相应,不好的佛像就有很少人,甚至没有人跟它相应。

 

而对于我来讲,分辨佛像的好坏,可能跟设计师是一样的,看的东西越多,就知道什么东西可能是好的。当然我们能够分辨好或不好,仅仅是对于佛像而言,如果对于佛而言,那其实是不分好坏的。

 

我自己喜欢的佛像很多,比如灵隐寺的就不错。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是日本江户时期,一位法名圆空的僧人,他三十年云游,雕刻了很多木头佛像,是很淳朴,很可爱,很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一种形象。我觉得它的好,就是他很直白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内心情感。

 

我们看佛像,能够看出这个佛像雕刻者的心态是怎样的。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对于造像的人而言,佛像是作者的心态传达给观众的中间环节,如果你造作,佛像上也会有这种体现。

 

从圆空的佛像上面我看到了这种直接的表达。他走到哪,雕刻到哪。我可以从他的佛像身上体验到这种,“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很快乐”的感觉,这个时候我就觉得佛像的作用达到了,它成为了一个很干净的信仰的渠道。

 

我现在所在的这个阶段,还是在摸索,我的理想是希望我之后的佛像,能够更纯朴,接近大智若愚。像有一些明代的佛像,它雕刻一个面部,可能有上眼皮,没有下眼皮;可能嘴唇是没有唇线的,鼻子也没有鼻孔,但你能够看出它的庄严,神秘和平易近人。我想这样的简单直接不存在捷径,它一定是在一定的工作量中生出的。




蒋晟 1990年生 26岁

雕塑家 



- E N D -


采_狒狒  |  编_鳝鱼  |  图_许晓东 李松鼠

策划_狒狒  |  设计_耗耗

出品 | 狐狐



▽ 还可以看看【闹事集】 ▽


它是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是苏轼熬夜的缘由

这只八音盒里,有一段发往了太空的曲子



它寄存了奶奶的院子,神仙的翅膀,以及你的昨日


喝茶的游戏主义


我们那么忙,为什么要写字?


一休哥为什么要打坐?


文章、视频等内容为 Lstudio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 | 联系我们:Lstudio@VIP.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林曦的小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