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在“上海之春”,看“90后”如何挑大梁
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这是1993年出生的孙卓汉第一次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他是上海音乐学院一名研究生,去年11月在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中一举夺魁。4月17日晚的《为你歌唱——中国艺术歌曲百年(三)》音乐会上,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钢琴家孙颖迪甘当绿叶,把舞台交给了孙卓汉和其他几位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他们让《教我如何不想他》《玫瑰三愿》《我住长江头》等传唱已久的老歌有了青春的气息。
正在进行的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人新作占比40.5%,大大超过历年30%的平均水平。仅上海音乐学院,今年就有27部新作推出,37位新人亮相。舞台上处处都是“90后”的身影:1992年出生的上海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卢璐、1998年出生的上海音乐学院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沈子钰,都将首次在“上海之春”举办专场音乐会。当然,还有一些“90后”,早就是“上海之春”的老朋友了,比如1992年出生的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年纪轻轻已是第五次参加“上海之春”。他的《第六交响曲》《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都是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首演,这一次,他的新作《第八交响曲》也将在这里亮相。
廖昌永取消了自己的独唱音乐会,甘当“绿叶”,献唱《祖国,我亲爱的母亲》和《沁园春·雪》。
把传承重任交给他们
连续两年,廖昌永已在“上海之春”舞台上举行两场“中国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每场都一票难求,引发轰动。但今年,他选择了带着一帮“90后”一起登场。他说:“我第一次登上‘上海之春’舞台的时候,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这个舞台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如今,希望能借‘上海之春’的舞台让更多观众认识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也鼓励他们接过接力棒,加入到推广、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行列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孙卓汉在上音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德奥艺术歌曲,但他一直对中国艺术歌曲充满兴趣。借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的契机,孙卓汉花了许多时间来学习和研究中国作品。他在复赛时演唱的一曲《钗头凤》,被曲作者周易赞为“最好听的版本”。因为这场比赛,孙卓汉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登台机会,前不久上海音乐学院歌剧《汤显祖》赴澳大利亚巡演,他在墨尔本演奏中心的那场演出中挑大梁扮演汤显祖,那是他第一次参与歌剧演出。
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金奖获得者孙卓汉首次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
4月17日晚的音乐会上,孙卓汉演唱了两首作品,民歌《想亲娘》和《在那遥远的地方》。后者选的是俄籍作曲家齐尔品编曲的版本,十分罕见,孙卓汉特别找来了华人歌唱家斯义桂的版本,但也仅有半截录音可供参考。孙卓汉说:“我希望能让观众在熟悉的乐曲中听出一点不一样。就像这场音乐会,全是新人出演。虽然大家没有廖昌永老师这么成熟稳重,但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个性,不一样的声音,希望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让大家爱上这些中国作品。”
为他们量身定制新作
今年的“上海之春”,有6台青年艺术家专场演出。4月21日晚,上海民族乐团“90后”二胡演奏家卢璐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带来《弦歌·心路》二胡专场音乐会。近年来,上海民族乐团不断涌现出一批朝气蓬勃的民乐新生代,卢璐便是其中的代表。她进团尚不满五年,但已在《共同家园》《栀子花开了》等大型舞台上崭露头角,首演了二胡协奏曲《近月》多部优秀原创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展现出当代青年民乐演奏家的风采。
4月21日,上海民族乐团“90后”二胡演奏家卢璐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带来一场专场音乐会。
这一次专场音乐会,卢璐挑战的全都是分量很重的协奏曲。包括金复载的《春江水暖》、刘文金的《长城随想》、高韶青的《戈壁》和陈欣若的《弦舞妙墨》等。在日常的排练和演出之外,要短时间拿下这些作品,对卢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啃下这些作品,很长一段时间,卢璐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埋头练琴。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对于青年演奏家而言既是鼓舞亦是鞭策。要牢牢把握传统根基,也要展现当代青年演奏家的独特风采。”在她看来,艺术家和作品是紧紧相连的,一部符合艺术家气质的好作品可以助推艺术家成名成家。此次上演的《弦舞妙墨》,就是上海民族乐团特地委约青年作曲家陈欣若为卢璐量身定制的新作。
“这部新作非常美,也非常独特。它将二胡化作一支毛笔,在乐队中作画,渲染出一幅充满意境的山水美景。二胡旋律性很强,但在这部作品中,它和乐队做到了真正的融合。”卢璐说,“能在‘上海之春’举行我职业生涯第一次正式的独奏音乐会,我格外珍惜。二胡是一件古老的乐器,我希望能通过演绎有创造力的新作,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的审美融合在一起,让这件乐器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1998年出生的沈子钰,也将在本届“上海之春”带来一场中提琴专场音乐会。
持续追踪他们的成长
“90后”作曲家龚天鹏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是在2002年,当时他还是上音附小的一名琴童,在一场名为“小小演奏家”的专场音乐会上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杜姆卡》。而再一次参节,已是11年后的2013年,还是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学生的他,在第30届“上海之春”举办了首场个人作品音乐会。对于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上海之春”总会给予持续的追踪,这些年来,“上海之春”推出了龚天鹏一部又一部新作,见证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成长。
2018年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龚天鹏《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首演
4月27日晚即将由上海爱乐乐团首演的《第八交响曲》,是一部音乐版的“旅行者游记”,从广阔苍茫的敦煌、内蒙到孤独偏远的小县城,从韵味浓厚的老北京胡同到热闹繁华的上海、纽约,从古典音乐圣地维也纳到历经灾劫的汶川……龚天鹏运用了海纳百川的交响乐语汇,展现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各国各民族和平相融的美好祝愿。
龚天鹏说:“在我心中,‘上海之春’一直充满着青春和朝气。每年4、5月,全国新作品、国际艺术友人汇聚一堂。它敢于推新人新作,也不断优化申报系统,让优秀节目与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希望它能不断为国内外知名与不知名的优秀青年艺术家打开分享硕果的大门,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音乐节。”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 吴 桐
文编 | 施晨露
摄影 | 蒋迪雯
美编 | 金 玲
往期回顾
听合唱、看舞蹈、赏新梦,一大波“上海之春”热门演出票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