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大摩宏观策略谈:2025中美变局展望
假设,你遇到麦琳怎么办?
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名额有限,11月30日截止报名!!!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小雅深访 | 张慧详述“有管理的选股”:公募最高长期月胜率72%“不是拍脑袋做出来的”
Original
用心的小雅
投资人记事
2022-05-30
收录于合集 #小雅深访投资人
10个
管理
同一产品7年多,年化收益率约26%!
长期月胜率(正收益月度占比)近72%!公募第一!
2018年回撤仅为-12.75%,比全市场少亏了很多。
当小雅跟几家不同基金公司高管说起张慧的这几个数字,他们都非常意外和惊诧。
投资界都知道,要做到长期高收益,难免经历高波动和高回撤,某种程度上也会拖累胜率。
张慧
同时做到了长期高收益率、较低回撤率、长期高胜率,非常罕见!
2021年11月12日,小雅与张慧在浦东某茶室长聊8个多小时,细聊他的“有管理的选股”。
正是这套系统或方法,让他在“
积累小胜、积累长胜
”的润物细无声中,惊艳了圈内人!
稍早前,小雅整理长线投资人名单,看到张慧管理的华泰柏瑞创新升级A(下简称“创新升级”)的“胜绩”,亦感意外和震撼。
(点击查看:长线基金经理名单更新!“好的基金经理和基民彼此成就”
)
无论他的方法还是他本人,都埋在日常节奏里,让他不仅不为公众所熟知,在业界也不易受关注。
小雅先用几组数据,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位低调的“公募长胜王”。
(高收益、高胜率、低回撤)&低管理规模
一,最被低估的国内公募老将
现年40岁的张慧,职业经历很简单。
他是南京大学经济系本硕连读生,毕业后入职国泰君安证券,获得2009年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
2010年6月,他加入华泰柏瑞基金,2013年9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现任华泰柏瑞主动权益投资总监。
目前,他担任华泰柏瑞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截至今年9月末,管理资产规模57.32亿元。
(注:数据截止日为2021年12月10日)
作为一个经历过完整牛熊考验(管理单一产品超过7年)的老将,他管理的
产品目前没有一只亏钱,年化收益全部在20%以上。
如此战绩,管理的最大基金规模却仅24亿元,最小规模4亿元,
总规模不到60亿元。
这与诸多仅三、四年投资生涯、动辄管理百亿资金的年轻基金经理,形成鲜明对比。
这可能是
国内
最被低估的公募老将,可管理的资金空间仍很大!
二,业绩超级能打!无论长期收益、绝对收益或是相对收益,张慧都在行业榜单最前列。
(1)“创新升级”过去
七年多的年化收益率26.12%,
非常优秀!
截至2021年10月底,国内完整经历过一轮完整牛熊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仅有约百位。
(2)“创新升级”
月胜率
(
月度盈利比)高达71.91%
。在穿越超级牛熊市场的
老将中排第一
,堪称“公募长胜王”!
简单理解就是,在“创新升级”成立以来的89个月里,大概有64个月,基民每个月都有银子进账。
(3)持有满三年的基民几乎都能赚钱!而且同业赚得多得多!
截至 2021年10月底,“创新升级”的三年滚动收益率中位数,是普通偏股混合型基金的
2倍+
, 三年滚动正收益概率近
98%
。
简单理解,
过去7年多时间里,基民在任何时点买入并持有这只基金三年,近98%基民都是赚钱的
;并且,
持有满三年基民的收益中位数,是其他偏股基金的两倍多。
(4)不仅大部分时间能赚钱,还要
在大多数时间
比指数、比其他基金赚得多
。
作为高仓位的权益产品,华泰柏瑞创新升级 A 成立以来,每个完整季度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 及沪深300指数的季度胜率
超过72%
。
三、非常耐摔!“创新升级”在2018年基金大熊市的回撤率12.75%,在全行业偏低。
全周期看,张慧最大回撤率47.99%,略低于多数经历过2015年超级大熊市的老将基金经理。
因为2015年的巨大回撤,张慧2016年下半年开始转型,由自下而上的个股投资人,转为“有管理的选股”的组合基金经理。
2016年下半年开始,他的最大回撤降到行业偏低水位,且单年度最大回撤回补期都不超过7个月。
从使用“有管理的选股”方法以来(2016年7月1日起),张慧的Calmar比率(年化回报/最大回撤,投资者承受每单位回撤能够得到的收益率水平)在海通同类产品中排名
No.1。
简单粗暴理解,它是近5年多时间里,同类产品里面性价比最高的。
抗摔!能赚钱!胜率高!理论上,长期持有张慧基金的基民舒适感应该极佳。
但现实是,基民往往是不愿赎回亏损基金,把高胜率赚钱的基金迅速“止盈”赎回。
结果是,它的短期收益不明显,而它的长期收益和舒适感,多数人没有用时间去感受和体会!
这也解释了张慧管理规模不大的原因,非常可惜!
四、机构投资者的认同度极高,机构持基连年比例超过70%。
但一个好的基金产品,专业机构看得见。
统计显示,“创新升级”的机构持有数量,从2018年中报以来就占了大半,甚至在去年中报
一度高达近90%
,非常惊人!
要知道,这不是一只1、2亿的小基金,不是靠机构帮忙资金来撑场的,是实实在在的认可。
机构投资者因为调研便利和专业优势,选择基金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值得花时间和耐心去了解的组合思路
小雅和张慧的对话,从“扔刀子”开始。
“我今天是来‘扔刀子’的。我拉了数据:你的交易比较多,持股周期也不是很长。”
一见面,小雅对着从未谋过面的张慧如此说。
带着工科生质朴感的张慧愣了一下,接招说:
“交易不是你一个人问,你可以随便问,我没有什么忌讳的东西。”
“刀子”背后,小雅确有困惑:“创新升级”的单边换手率高达三、四倍(包含申赎);目前重仓股持有周期最长的是茅台,持有10个季度,但一半重仓股只重仓了一个季度。
简单的“快思考”结果可能是:一年、两年较高的胜率和收益率,可能来自跟风搞资产轮动,交易收益很大程度上是来自运气。
但需要的”慢思考“是:很少有人能把交易的胜率和回报率
持续
做到这么高
,张慧为何能做到?
小雅深知:连续七年多的高回报和高胜率,不是一句简单的“交易运气”能解释的。
所以,小雅不客气地把所有疑虑抛给张慧,他语速极快地“接刀子”,“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他从主逻辑,推导到二层子逻辑,再到三层子逻辑。期间,小雅不时插问。
这是小雅最困难的一次访谈,如果个股逻辑是几条线,体系逻辑就是一张网。
张慧每次回答完插问,再回到上一个逻辑“网点”,或者再上层“网点”,把整体逻辑叙述完整。
小雅有时跟不上张慧的思维,不知道回到哪层逻辑了。直到后期整理录音,重新梳理,才把几层逻辑框架看明白。
这有种参加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感觉。
似乎,对面坐着的是一个装着AI导航的投资人,他的大脑里自带一个高速运转的计算机,能迅速找到几层逻辑框架的支点,把上下左右的风险、收益拆解清楚。
主动投资的张慧,用数量化的工具做投资辅助。他口中的关键词,跟众多国内投资人很不一样。
他不断在算左侧、右侧的关系,怎么赚阿尔法和贝塔的钱,它们彼此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然后,一阶导、二阶导、模型等词汇,一个个很自然地蹦出来,小雅像坐在概率课堂上。
他会不断强调,“不管什么市场,你
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
讲到估值的时候,比起市场关注的PE,他更专注的是“位置”。
“不管买什么公司,
我要知道,自己买在什么位置上
。”
张慧回应一切,甚至给小雅看了他的数量化工具:部分辅助决策的指标。小雅听了张慧对指标的解释,逻辑是自洽的。
逆向决策因子不宜对外公开发布,小雅遵嘱没写具体指标,但写了部分指标思路,希望可以让基民更了解他的体系。
好在,数量化的工具只是张慧“有管理的选股”体系的一部分,他花了更多时间,阐释他的策略,包括组合的底层逻辑、框架、结构。
这等于一个足球教练把自己如何挑选队员,如何考虑战略和安排战术,毫无保留地全讲了,基本打消了小雅对高换手率的偏见。
张慧后来干脆说:“我不太care你care的换手率。”
小雅花了一个多月,把11万录音文字梳理出2.6万字对话,力图把张慧的组合逻辑呈现完整。
但组合本身是一个体系,相对复杂,且多数投资者对于组合的话语体系是陌生的。
它的好处是,连续胜率高。多了解,会让你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为了把组合框架和策略细枝展示清楚,小雅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希望有助于理解。
以下是小雅和张慧的对话,值得花点儿时间和耐心哈~
(注:本文太长,对张慧组合方法感兴趣的同学,可点击前往
“公募长胜王”张慧今年做的两次重要组合决策
,查看更详实的组合过程)
底层逻辑:
在多数年份战胜市场,累积小胜、长胜
1 小雅:
你大概是国内主动选股基金经理中,最在意数量化工具的。
张慧:
“最”这个字,不知道我能不能担当得上。我觉得这个方法(主动+量化)本身是解决概率和效率问题,我不太相信,个人的连续决策胜率能达到非常高。
2 小雅:
先介绍一下你的底层投资逻辑。
张慧:
我的投资方法的初始出发点是:我自己作为持有人持有这个产品,它是不是能
在多数年份战胜市场
,并且在长跑过程中跑赢很多竞争对手。
简单理解就是,
在成长牛的时候,跑赢那些不能做成长的人;在消费牛的时候,跑赢那些不擅长做消费的人
。因为周期是往复的,所以在不同的市场周期,很难有持续牛的投资人。
我希望自己的
成功与否不依赖于风格,它在多数年份的表现可以战胜市场。
在这个基础上,我去寻找既有Beta、又有Alpha的东西,以期使得我在战胜指数的同时,能多战胜指数一点、多战胜同行一点。
(注:Beta译名贝塔,意为指数上涨带来的收益;Alpha译名阿尔法,意为超出指数收益的收益)
我很清晰地知道,我很难跑在第一、第二,因为如果要跑在非常前面,一定要在某种特质上(可以是行业,也可以是风格)有非常大的暴露。
而这种偏离度如果没有一个有效机制来矩测,使得你的长期决策大概率正确,它在某个阶段就会很不灵。
我有一套方法力争解决长期选择胜率问题,我
操作的基本思路是:
累积小胜,累积长胜。
我的
产品定位是权益底仓型配置
,针对的是没有风格显著辨识能力的客户,它在多数时候适应性会比较好。但它很难带来很强的辨识度(短期业绩不极致),投资者总是对短的东西更感兴趣。
投资框架:
用量化做减法,用主动做加法
3 小雅:
你用什么投资框架去实现你的投资目标?
张慧:
我有一套方法去做减法,有效把当年度高景气度的方向不遗漏地筛选出来;再对这些方向跟踪、调研和排序;对这些高景气度的方向选择超配或低配。
这个方法的过程是:第一步,我们过去基于基本面分析,总结了一套筛选方法,完全基于财务数据层面,编制出一个筛子。
每年4月之后,用它对4000多家上市公司做筛选,根据多个维度做两次筛选和两次行业归类,得到今年的景气度排序,这基本就是今年的权重配置表。
做完这两次筛选和排序之后,我就知道今年投研的主力方向是什么。
它的好处在于:我对4000多个公司做了初步筛选,基本不太有遗漏。
但缺陷就在于:不能解决反转问题,反转需要你去做主动判断,观点因人而异。
这个做减法的过程是一套方法,而不是拍脑袋来的。拍脑袋不能解决长期胜率的问题,
我希望做任何决策都有长期胜率,并且方法可复制。
4 小雅:
这还没有进入主动投资的过程?
张慧:
对,在这两步完成之后,我再去判断公司的定价问题:我现在买是不是买在高点上,它是不是还有空间?是不是可以满足组合要求的收益率目标?
这才是主动投资的开始,前面都不是主动投资,只是用系统帮我做减法。
5 小雅:
第一步是两次数量化筛选,第二步是个股主动定价,第三步是主动+数量化的组合管理?
张慧:
对。股票方向选好了,行业减法和偏离的过程已经完成,接下来我要研究、调研、跟踪公司,构建组合。
组合构建完毕后,我要解决的是:
第一,市场到底有没有系统的风险,需要我去做择时?
第二,我的配置结构有没有风险,我超配方向的超额收益最主升的那段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第三,要去看,我选择的股票是不是达到了我选择的目的。
比如,我看好新能源,新能源超配也是对的,但我买的股票不对,天天跑出负Alpha,就没有达到配置目的。
如果这三件事情都做好之后,我的结果是什么?第一,做了有效偏离,第二,在有效偏离里做出了Alpha。
趋势投资要解决不追高的问题
6 小雅:
你的这套投资方法,跟趋势投资、资产轮动有什么不一样?
张慧:
我做的是景气度投资,它本身
是基本面右侧趋势投资
。
它是趋势投资,但是基本面趋势投资,不是股价趋势投资。
左侧投资
(注:指逆向交易,比如“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和右侧投资
(注:意指顺势交易,在上涨初期买入,在下跌初期离场)
各有优、缺点。
基本面趋势右侧投资的一个优点是:它有Beta,这已经被数据验证了。
不管是牛、熊市,还是各种风格的市场,市场总是对(景气度)绝对排序增长快的公司给予当年的估值溢价。
我认为,我们
在谈阿尔法的同时,也必须谈贝塔。
阿尔法只是相对收益,对投资者来说,其实谈的是绝对收益,就是赚不赚钱,绝对收益本身其实是贝塔。
脱离贝塔去谈阿尔法,没有太大的意义,你的正阿尔法不一定能抵御你的负贝塔。
但
趋势投资要解决不追高的问题
,或者说,不要买在最好的时候,
它的核心在于基础定价。
不管买什么公司,我要知道,自己买在什么位置上。
这个问题没解决好,可能会追涨杀跌。
警惕高景气度阶段的低ROE公司
7 小雅:
你做的是景气度选股,在你看来,哪些财务数据能反映景气度?
张慧:
比如,固定资产的扩张对于制造业来说比较重要;比如盈利的加速,我只要盈利加速的。
再比如,现金流会反映景气度,如果行业和公司处在高景气度阶段,一般收款快、付款慢,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比利润体现出来的更好,这种公司一般是容易超预期的。
什么公司会低于预期?通常是账面挂着大量应收账款的公司。
8 小雅:
你的数量化系统里,大概有多少个选股指标?
张慧:
7、8个,也没有太多,有些(指标)也不太有效。
9 小雅:
ROE
(注:净资产收益率)
你是肯定看的?
张慧:
ROE会看,但是要区分它的周期位置。
我
不能接受到了景气度高的阶段,ROE还很低,
那就说明是乱搞的。在景气度不行的时候,它的ROE低,也是可以的。
10 小雅:
所以,ROE这个指标的设定,本身也是有弹性的?
张慧:
取决于几点:
第一,商业模式稳定的资产,ROE基本是稳定的。这种情况下,ROE高就好。
第二,周期股和成长股的商业模式久期比较短,那就要看ROE的位置。
11 小雅:
你会不会一刀先切掉,15%以下的ROE就不看?
张慧:
我一般会切到10%,10%以下的不看。10%以上再看它的景气度阶段,还有其他东西。
决定胜负手最重要的是变革
12 小雅:
你认为,对企业景气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张慧:
景气度
最大层面、同时也是影响变量最慢的东西就是变革
,这个变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除非为了要防御,我一般不太会去买地产,因为我觉得它已经过了这个阶段。
当某个事物或领域在整个社会中处于快速渗透的过程,就会产生非常大的Beta,市场对这个东西特别敏感。
如果总容量特别大,赛道特别长,它就能成为一个超级大Beta,这是你需要跟踪和研究的。
现在有人再跟我讲消费电子,它其实讲的是相对便宜的逻辑,它有第二曲线、第三曲线的变化,赚的是估值变化的钱。
但它要像新能源行业这样摧枯拉朽,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它的产业空间、成长空间不够,它已经到了成熟期。
在一个新生事物渗透率的甜蜜期,就是已经过了0到1、在1到N的过程,你能不能较早捕捉到?捕捉到之后能不能比别人干得多?这是决定行业胜负手很重要的东西。
13 小雅:
哪怕不考虑景气度,从四千多家公司中选出质地还不错的,能选出四、五百家公司就不错了。你每年选出来的高景气度公司,差异会很大吗?
张慧:
不同年份会有所差异,有些年份会少一些,但少的话也得有两百来家。
选择的时候,自由现金流、财务质量、ROE指标需要自下而上来看,
ROE反映的是当期,如果周期属性比较强,当期可能是一个悖论。
14 小雅:
比如,你今年按照景气度选出来的公司,MT(某白酒龙头)在里面吗?
张慧:
在,但它今年属于稳定类资产,盈利爆发力不足。
而且,今年行业偏离的有效性会远远高于个股的有效性,可能个股层面没有选出来,但行业符合超低配的方向,我也会去关注。
因为我的有些筛选条件还是比较严格的,比如自由现金流看五年,我需要它多数年份是好的,那它可能没有那么多,需要自下而上再看一下。
市值空间决定股价涨跌,
A股超额收益对两个东西最敏感
15 小雅:
你怎么给公司定价?
张慧:
我认为,第一,
决定股价涨跌的是市值空间,并不是PE。
PE只决定赔率,就是我看错了怎么办。
在市值空间的思维基础上,我们对公司进行自下而上的研究,如果以历史终值估值去定价,看看当年股价多大程度上吃掉了(未来)回报率?它还有没有空间。
进入组合管理层面。根据持仓的偏离,我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组合未来能跑赢市场还是跑输市场。
16 小雅:
这是从个股的定价,到组合的定价。
张慧:
对,其实前面几个维度定完,我大概知道自己的整个组合是高估还是低估的。
如果是高估的,组合的不稳定性会比较高,一旦更便宜的方向有机会,它就可能会跌,这是我需要考虑的。或者说,我需要补充更便宜的资产来改善组合的收益率。
17 小雅:
定价是每天摆在你案头上最大的困难?
张慧:
最困难的不是定价,当股票纳入组合的时候,整个组合的定价就已经完成了。
大家做决策的困难,不在于去追涨(买入),而是在于跌了以后怎么办,是剁还是加?还是更大比例的去提升你的配置?这是最核心的,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我大概统计过,
A股资产的长期超额收益(超过一年),只对两个东西最敏感:
一是竞争格局的变化。
比如,是不是有新进入者,原来只是1个人玩,变成2个人玩还是5个人玩,这是大家非常敏感的。
二是赛道的长短。
这决定生意的边界,看你是做10亿、100亿、1000亿还是1万亿生意的。
我统计过,只有这两个决定股价的长期上升,并且在各行各业中都普遍适用。
这就回到一个问题:你买公司是否会买在高点上,或者到底是不是看着PE去买股票。
我认为,
决定股价空间的是市值的空间,PE只决定下行的风险
。不然,就不会有科创板了。
但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算清楚终局,你要区分,哪些公司大致能算清楚终局,如果离终局它的收益率还可以,我可以持有久期长一点,贵的时候减一点,跌下来再加一点。
刻画市值空间是否是刻舟求剑?
17 小雅:
真的有公司能算得清终局吗?
张慧:
有些能算终局,有些并不能算终局。但我们也不一定非要终局,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计算就可以了。
比如,大家现在基本上是以2025年来计算,在这个基础上去算可能的市值空间,但有些公司是算不清楚的。
18 小雅:
有些基金经理说,市值空间都是算不清楚的。因为产业生态可能发生变化,优质公司一直在进化,会有增长曲线的跃迁。
比如腾讯,十年前估值时,只能估算到QQ和游戏的空间,你想不到后来会出现微信,腾讯的市值空间被重塑了,现在有了微信视频,可能原来的估值体系又被颠覆了。
在他们看来,对不确定的未来估算市值空间,是一种刻舟求剑。只要产业空间很大,产业生态没有发生变化,企业增长动能没有消减,不要轻易下车。
张慧:
我不太认同。按照这个看法,只要基本面趋势是好的,他就不考虑卖,右侧交给别人或者交给市场来决定。
这在某个时刻可能会对组合产生很大伤害,而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伤害。
我选择做右侧卖出,市场不行了我就卖。
这有点像我今年2月份做的事情,我知道我的组合很高估了,我又不知道它会走到哪里。但我知道,当它(回调)出现之后,我怎么处理。
因为我怕我(提前应对)卖掉之后,后来又逼着我进来,我可能损失会更大,前面没有吃上,后面还吃到了跌,这对于相对收益是不可忍受的。
我不认同完全的基于基本面趋势,我知道有些基金经理是完全基于基本面趋势,只看二阶导(
注:自变量的二次求导
),二阶导好,他就拿着,或者加仓。
但我认为,还是需要建立一个Benchmark(基准),基于各种假设,某个市值是合理的,再去看各种假设的条件有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往哪个方向变化,我们去调整市值预期。
否则,全是空对空,跟看图没有区别,股价好就一直拿着,如果你所有资产都是这样,拐头的那一刻你会很慌,不知道它到底会跌多少。
饭要一口一口吃
任何商业模式的Beta都不持久
19 小雅:
你知道自己的组合会跌多少?
张慧:
我自己对组合到底会跌多少,心里是有底的,这是基于对个股的定价。
定价只要是模糊的正确就可以了。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边界,我们可以用多个维度定价,可以大致判断出,组合是赚钱概率比较高,还是下行风险比较大。
大体上,我自己有一个判断:我的基金如果持有一年,收益率会有多高,这个判断是基于每只个股的定价加权汇总之后的一个值。
今年10月份中旬,我买了自己的基金,因为我觉得这个位置已经跌得很夸张。
但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增持自己的基金,包括今年3月份。
有人说,3月份是低点,你的净值很低,你为什么没有增持?
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持有的那批资产有些贵,但我也没有想清楚怎么调。整个5、6月份我都在调研,把我关注的方向全部调研了一遍。
20 小雅:
你的调研结论是?
张慧:
我当时的结论是:
第一,今年肯定不是熊市;
第二,但凡有机会,机会就在(我后来布局的)那些方向上,不会在医药消费上,医药消费只有个股机会,因为它们的整体PEG(注: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在1.5-4倍之间,偏高。
如果持有核心资产的基金经理说,五年以后你的这些公司都没了,我持有的公司还在,这个方法论体系我完全认同。
但
饭要一口口吃
,如果核心资产未来三年都不行,市场能有多大容忍度?没有人知道。
而且,你很难区别你的成功到底是不是建立在Beta的基础上,而这个Beta是不是持久的。
商业模式可以是持久的,但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的Beta,我都不认为它是持久的。
如果高端白酒一直不让提价,从过去的量价双轮驱动变成了单轮驱动,是不是还应该给它那么高的估值?
估值是市场交易的结果,不是我能决定的。我不要刻舟求剑对估值高低做判断,但我要大体刻画,它现在处于较高还是较低的位置。
我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万一看错了,怎么改可以让我的损失不至于是毁灭性的。
茅类资产把2025年的钱都赚掉了?
21 小雅:
按照终局计算,茅类资产不该只算到2025年,要把生命周期再拉长去算。
张慧:
是这样,但我们要先放到同一个时间标尺下计算。
春节前,我算过,消费医药的茅类资产价格大体上是把2025年的钱都赚掉了。
比如医药服务类资产,大概以每年25%~30%的增长率复合5年时间,算到2025年,按40倍估值,它们的市值已经基本达到或超越了(未来)市值。
也就是说,
它们把未来5年的钱都赚掉了,
或者说,当前市值中隐含了过多2025年以后的东西。
但未来比较远,它中间不能有特别大的波动。另外,如果它们能涨,别人也能涨,因为别人没有算到2025年。或者说,算到2025年,空间比它们大很多。
22 小雅:
但市场有可能低估了MT(某白酒龙头)的永续价值?
张慧:
这一点我完全认同。
23 小雅:
假设某白酒龙头只算到2025年,市场可能低估它的永续价值,和未来增长曲线变迁的可能性,如果后面的“尾”非常大,怎么比呢?
张慧:
如果远期市值占当期市值比重比较大,它在利率上升过程中是不利的,这跟2015年的情况类似。
2015年为什么传媒股和计算机公司跌得特别多?因为大部分公司都是讲商业模式的演化,讲的是远期。
最终,互联网金融做成的只有一个公司,其他都没有做成。
但当时,根据最终可能做成的利润体量,对它们给了很大的市值估算,最终破灭是因为,跌的时候没人相信那么远期,因为那么远看不清楚。
我认同资产价格是由长期现金流贴现构成的,你说低估了2025年以后的部分,我也认同。到现在为止,茅类资产基本面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问题。
但问题是,它过去几年涨了很多,透支了未来,但它又不可能一直涨,不可能一直拔估值,只能去到回归的方向。
怎么找卖点?
看市值空间,看超额收益的位置
24 小雅:
你用数量化系统去筛选买什么,什么时候买入和买多少,也会用数量化工具测算吗?
张慧:
买多少是有点主观性的,这取决于:
如果赛道长,公司格局好,你可以买得重。
像N公司(电池股)就可以买重,NJ(新能源板块)在隔膜这个赛道里已经跑出来了,也可以买得重。
只要它自身的景气度没有变化,它的估值不是特别离谱,或者我对它设置的目标没到,就可以多买,到了的话可以减。
或者说中间有变化,比如,NJ公司隔膜这个环节是需要一定跟踪的,技术路径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它就没有N公司那么确定。
25 小雅:
你怎么找卖点,什么时候卖?
张慧:
决定卖出的时间有几点:
第一,我大体上对它的市值有一个定价,到了那个位置我会减。
第二,板块的超额收益达到了某个位置,我会减。就是说,
如果板块有了负beta,我要减负贝塔
。而且它的波动天然比较大,因为它的估值比较高。
这就牵涉到你买入资产的初始定位是什么,同样都是景气度资产,也分长久期和短久期。
比如医药、消费是久期比较长的资产,但在过程中,企业盈利是会有波动的。
再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商业模式的久期,至少3-5年内看得比较清晰。CXO公司也是3-5年内商业模式看得比较清晰,但5年以后会怎么样,现在也没人能说得很清楚。
我们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标尺下,去比较相对贵和相对便宜,尤其是当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没有增量资金进场,相对比较就会显著起作用。
26 小雅:
现在回头看,我们知道这是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但每次做决策时都是往未来看,并不知道未来是存量还是增量市场,怎么办?
张慧:
你说的对。我的理解是,
不管什么市场,你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比如,A股若干年会有一次牛熊,总会从牛到熊,如果我不能在左侧判断熊,那我要知道,右侧熊的信号出现之后,我要干什么,这也足够好。
因为会有足够时间给我做判断和决策,只是我要知道,我需要去做这个决策,并且知道这个决策怎么做,这是重要的。
比如,2015年初我们都觉得市场很贵,作为一个相对收益的投资人,最怕的是,年初你觉得很贵(卖了),到5月份你又被迫进去,那你就是最惨的那个投资人。
27 小雅:
两边打脸。
张慧:
对,但你可以去做右侧。如果现在再给我一次选择,我做右侧会比当时远远做的要好。
某种程度上,我在2015年是比较慌乱的,即便跌到7、8月份,我依然觉得市场高估,但当时有非市场化因素在干预市场,我后来加仓了,结果2016年熔断的损失很大。
所以,我现在的方法论里有一点:
不要过多对仓位做判断。
本身仓位判断的连续胜率是非常困难的,A股多数投资人都没有这个能力。
或者说,没有连续决策的能力,我可以通过改变组合结构来达到目标。
一个定价案例:
要关注右侧的效率,右侧是比谁干的重
28 小雅:
能否举个例子,看看你的定价过程?
张慧:
比如,猪价会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变化,假设M公司(养殖行业龙头股)的猪头均市值是3500元到10000元,当头均市值处于3500元时,根据它可能的明年产量,按照明年产量*历史底部价格,我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它的市值底部。
如果市值在某个时点到了估算的市值底部,下行风险就比较小,可能这时候行业还在下行过程中,我会考虑买一点。
做投资的人都知道,这是逆向比较好的买点,从两年以上时间维度看,猪的价格有可能反转,而且一旦反转,空间比较大。
我不知道猪价什么时候会反转,但在这个位置,我认为绝对收益已经没有什么损伤了。
对于持有大量高位、高景气度资产的组合来说,M公司这样的(反转型)资产,可能在某个时间会提供一些补偿。
29 小雅:
什么时候会卖出呢?
张慧:
如果行业还没有反转,但头均市值已经开始反应景气阶段的水平(比如说,到了3500元到10000元的中位数7000),我可能会卖出。
这时如果它要再往上涨,隐含的假设是:基本面一定要反转。但市场大体上认为,它最早明年5月份会反转,也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
你在低位可以做基本面反转假设,但如果在这个位置做反转假设,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胜赔率不是特别好
,所以我可能会选择卖掉。
但跌了我还会再买,因为左侧的东西不能决定高度,一定要右侧基本面激发才能决定高度。我对右侧的空间会有个基本的匡算,空间是具有吸引力的。
只要右侧拐点确定,你打两个板去买都没有关系,如果要比谁(仓位)上的重,你把几个龙头猪公司全部买上就行了呀,不需要左侧在那里熬。
假如明年不反转呢?别人涨了,你跌,这就是左侧和右侧的差异。
如果未来新能源、光伏、风电、半导体、军工再涨一涨,大家对所有景气度比较好的方向都畏高,未来某个时候,可能这些(反转类资产)会救你的命。
理论上,如果是自己的钱,两三年能翻1-2倍,你埋在里面等着就是了。
但相对收益不是这个概念,相对收益两三年不涨,你就下岗了。
相对收益比较重要的是,要关注右侧的效率,右侧是比谁干的重。
30 小雅:
有些市场因素,导致你的持仓短期突然暴涨,或一直不涨,跟你的预期不一致,你怎么办?
张慧:
这就比较难受,我一般会看看它的基本面情况以及模型位置。
如果模型位置比较高,那就不应该拿;如果模型位置比较低,我可以忍一忍,后面肯定会回来一次,回来了再卖。
前提是,我对基本面没看错,如果基本面看错了,它的业绩miss了,扛就没有意义,后面板块起来了,它不起来,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可以接受它有负Beta,但我不能接受它在有正Beta的时候没有Alpha。
安全边际的另一种思考:
用上行空间给股价托底
31 小雅:
你怎么理解安全边际?
张慧:
我把安全边际分成几个部分:第一,在向上过程中,这个
股票潜在的空间有1倍,这就是
我的安全边际:它的折年的复合收益率很高。
当折年收益率开始下降的时候,它的安全边际就开始下降,所以你很难吃满,最后它会跑输,在它跑输的时候,超额收益是在下降的,一定会有别的超额收益在等着你。
第二,当市场risk off(规避风险)的时候,是不管这些的。
risk off 的时候就看确定性,这时候估值会起作用。
阶段性的risk off可能是错的,不用管它,它可能跌下去又起来了,这很难判断,但如果是一个大的risk off过程,这你需要去看的。
PE并不决定安全边际,有可能它会成为陷阱。
比如你买一个纸媒,它可能是一个趋势性的消亡,那它的PE是没有意义的,我不知道地产会不会也这样。
但是如果它是明确的周期性资产,它在人类存在的时间内大概率不会消亡,当它跌到很低的位置,就可能会形成一个安全边际。
32 小雅:
大部分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判断是不是risk off的阶段;甚至大部分时候,我们判断它不是这样的阶段。
张慧:
是不是risk off,我就问自己四个问题,如果不是No,我就觉得没问题。
我的这四个问题都可以有定性结论:
第一,业绩的方向是往好的方向变,还是往差的方向变?
第二,流动性的方向是往好的方向变,还是往差的方向变?
第三,赚钱效应有还是没有?
第四,市场有没有信心?
如果四个都是否定答案,当年一定是大级别的熊市了。
33 小雅:
你考虑的安全边际,更多是看它能不能带来一个潜在比较高的市值空间?
张慧:
对,你要能够找到那些资产。
如果你找到的资产的折年收益都比较低,你的净值一定会产生高波动的。
过去我已经无数次验证过。只要我的组合预期收益率很低的时候,净值要么涨不动,要么就是会产生高波动,还比较有效,这也说明我的定价还是比较准的。
34 小雅:
很多人理解的安全边际是,下跌空间有多大。
张慧:
下跌的空间叫赔率投资
,赔率投资的前提是跌无可跌,万一它变好了可能会涨,但是没有那么多万一的。
我觉得,赔率投资这种方法除了四季度比较灵,其它时间是不灵的。它是向下跌不动,但它什么时候起来?如果不是很快进入到右侧,它一直不涨,那其实和现金是一样的。
为什么它在四季度容易灵呢?因为A股的好资产,基本在前三个季度都会炒作得比较充分,到了四季度,大家会买一些跌不动的东西,它反而可能会创造一定的绝对收益。
但是到了12月、1月,如果跌不动的东西不能马上反转,市场就会去找到明年有进攻性的方向。
这些进攻性的资产也许还在前期强的方向里,也许在新方向里,但不太可能是右侧等待时间比较长、仅有赔率的东西。
赔率投资只在熊市,并且熊市最终成为现实的时候,它会形成保护,
但这种保护不决定高度,除非它马上反转进入到基本面的右侧,才会有高度。
组合的基本构成:
五六成稳定资产+三四成弹性资产
35 小雅:
你一直在强调“有管理的选股”,什么是“有管理的选股”?
张慧:
我现在的这套方法体系,大概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成型,我把它总结为“有管理的选股体系”。
之前的2014、2015年,我是一个纯自下而上的个股打法。
但纯粹自下而上选股有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审美偏差,万一市场的审美跟我的审美有段时间不一样,这段时间如果长达三年,我的体系和方法怎么去适应?
打个比方,大体上,A股一个季度会有一次风格轮动,这不一定是自然季。
你如果把过去三个月表现最好的基金做成一个FOF组合,一定是市场上跑得最差的投资组合。
但如果你把市场上前一个月或两个月表现最好的基金做成一个组合,不一定是市场上最差的组合。
A股历史上,也有基金经理做行业轮动,在某些年度做得非常好,但很难做到持续好。
如何解决长期胜率的问题?我通过系统来管理,我把它称作“有管理的选股体系”。
36 小雅:
做组合时,你会关注哪些东西?
张慧:
我的方法是一套相对收益的思路,首先看指数。
第一步,我首先有一个Benchmark,假设以沪深300作为基准,它的基本逻辑是,相对于指数怎么做偏离,我的这个决策是对的。
第二步,我会去看偏离的部分内有没有Alpha,这有点像指数增强策略,但不是指数增强。
37 小雅:
具体而言,你怎么建构自己的组合?
张慧:
我们把目前整个沪深300的结构拆解,大体上可以分成四种风格:
1,价值类风格占30%左右,包括金融、地产,非周期的高股息;
2,医药占10%,消费占20%;
3,周期占比不到20%;
4,成长占比不到20%。
在一个时点或者以一年的时间维度,沪深300指数的结构不会有太剧烈的变化。
做了四大类分离之后,我可以把每个股票归到某个风格当中,看我这个风格的占比是多少,跟指数的占比偏离是多大,我要不要保持偏离,在这个风格内我是不是跑出了超额收益。
正常情况下,我的持仓约五、六成是商业模式稳定的资产。商业模式稳定的资产由四类构成:医药、消费、高股息、金融服务。
这四类资产的组合比例,在不同年份会有一些差异。
在经济上行周期,可以加金融服务;在经济下行周期,不要加金融服务,拿着医药和消费;在熊市阶段,医药、消费取决于估值,高股息可以加,不要金融服务。
之所以我有大部分持仓是商业模式稳定的底仓资产,是因为这种模式久期长,它会有时间价值,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涨,但不至于让我犯特别大错误。
在此基础上,我再加有弹性的景气度资产,弹性部分一般是成长股或周期股。
周期股一般我是低配的,多的时候会有10个点;成长股我是超配的,多的时候可能有30多个点。
38 小雅:
你把资产分四大类:价值、医药消费、周期和成长,同时包括了行业分类和属性分类,为什么会这么分类?
张慧:
我是按照行业和周期长短进行分类。
股票的行业和风格分类,是为了对安全性进行管理,对应组合管理层面的风格,以及看不同资产对指数的偏离有多大,当前这么大的偏离度是有效还是无效,是风险还是收益。
同时,我对资产景气度进行时间维度的分离,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如果只看很短的久期,卖完之后,它可能还会继续涨。
我更喜欢能看三五年的东西,这类东西一般赛道比较长,有一个中期的Beta。
在组合中对有中期Beta的资产做超配,大概率不会错
,只是要解决个股是不是配置对的问题,个股配对了,这个配置(短期)减或者不减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想让组合更平滑,在(短期)超额收益不好的时候,可以减一下,或者说在它不好的时候,找到方式对冲一下会更好,这是战术层面的问题。
如何解决偏离的胜率问题?
不能所有资产的超额收益都在高位
39 小雅:
做好资产分类和资产结构配置之后,你会再怎么调?
张慧:
接下来,是怎么解决偏离的胜率问题,这就可以回到我的指标系统来做操作。
我会把不同类别资产的超额收益曲线画出来,你会看到,各类资产之间的超额收益变化是不同步的。在某个时点上,超额收益本身是零和,当你有超额收益,那我就有超额负收益。
当一个风格的超额收益在高位时,就隐含着反转风险,这时如果你配置了特别多,怎么办?
你可以选择不动,也可以选择减少超额收益在高位的资产,减有可能错,但大概率是对的。
或者说,当它的超额收益在高位时,隐含着有阶段性的负Beta,这个负Beta你可以做(减少),也可以不做,如果想降低换手就不做。
但是不做(减少)的话,你就要做两件事情:首先,不能所有资产的超额收益都在高位,否则,你的整个组合会显著跑输。其次,你可以找找在低位的东西,前提是所有资产都是高景气度的,或者是潜在未来能反转的。
然后,我要用系统去看,自己组合的风格风险到底有多大。
40 小雅:
既要有超额收益,又要考虑组合的相对均衡,你怎么在这之间平衡?
张慧:
看你怎么定义均衡,我要求风格有限偏离。
我所谓的均衡,一般是单一行业配置不会特别极致,正常情况下,我一个行业的配置比例不超过30个点,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超过20个点。
但今年我放大了我的偏离,为什么要放大?
第一,横向比较来看,本质上,医药、消费、科技、新能源是同一类资产,都是基于景气度的投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估值比价效应,尤其是进入存量市场之后,这种比价效应的效果会更显著。
第二,你有没有想过,
我们为什么要做均衡配置?本质上,是我们希望有比较稳定、比较高的夏普
(夏普比率:用以测度资产调整风险后的收益)
,但这只是结果。
均衡配置底层逻辑隐含的假设是:组合持有的每个资产都会螺旋式上升,但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涨,把这个问题交给时间,通过相对均衡配置,使得资产之间的涨跌是不同步的,让组合的波动率没有那么大。
但这个逻辑今年有一个缺陷,医药和消费的很多股票已经把2025年的钱都赚完了,就是说,当风格转到它那边时,它是涨不上去的,它的上涨是以下跌为基础。
所以,今年均衡配置是完全没有用的,均衡配置的结果,会让你的净值一直被对冲掉。
如果你是完全均衡的,成长涨的时候,消费和金融跌;金融和消费涨的时候,成长跌。一直在对冲,那你的组合就横盘了,即便能选一点Alpha,也没有意义。
41 小雅:
这样的现象只有今年才有吗?
张慧:
一般进入存量市场和进入特别牛的市场之后的阶段,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批资产需要用时间来消化估值。
42 小雅:
2016年、2018年算是存量市场,今年也是。
张慧:
对,其实我不太担心(低配的)医药、消费涨,因为它们本质上跟新能源是同类资产,并且它们比新能源还贵。
比如,如果我们站在今年6月份去看2022年年初(注:用今年6月份的股价和2020年年初的企业利润算估值),会看到什么?
高端白酒是10-30%之间的增长,估值40-50倍;
CXO是30-40%的增长,估值在100-120倍;
医疗服务增长在25-35%之间,估值100多倍;
新能源2022年至少50%以上的增长,估值是20-30倍,龙头公司40-50倍。
我当时的结论就是:只要医药消费能涨,新能源就能涨得更多;要么,大家一起跌。
行业偏离的超额收益有限
个股收益同时来自择股和择时
43 小雅:
你的产品里,行业和个股的Alpha贡献有多大?
张慧:
之前做过归因,结果是:从我用这个方法体系到现在,行业超低配跟指数之间的收益归因,正贡献不是特别多。
这可能跟我没有极致操作有关,我如果极致操作,应该会比较多。你也可以理解为,
我只是在用操作进行风险管控,并不是通过它来放大收益。
我的超额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于择股,但很难区分这是不是因为做了波段,持有可能创造了一部分收益,但有时候因为行业有风险,我减了一些个股。
44 小雅:
对于个股的收益归因,你不知道是择股来的,还是择时来的。
张慧:
对,个股收益和行业超低配体现出来的收益,中间该怎么分配我不太清楚。我觉得选股收益中,应该这两个部分都有。
其实,我并不会刻意去在意,我持有一个公司的久期是不是特别长,我在意的是基本面变化,这是我要不要增持或减持的核心因素。
我会关注我的风格及风格之下的行业,比如消费风格多少个点,成长风格多少个点,成长风格由哪些行业构成,当中是不是每个都有Alpha,这可以理解为Portfolio(组合投资)的过程。
45 小雅:
你是TMT行研出身,会不会在这个行业的超额收益更高?
张慧:
不同阶段回溯的结果,结论也会有差异。
如果截止到最近,我的超额收益最主要的行业是在电子、电力设备、化工,因为化工里面很多也是新能源,这方面的超额收益很大,医药、消费的超额收益下去了。
因为今年我就没把精力放在医药的超额收益获取上,我觉得它不是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方向,所以,今年医药应该是超额负收益。
如果截止到去年年末,我在成长和消费的超额收益都很大。
46 小雅:
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去看你的能力圈。
张慧:
我还是说说哪些行业不在我的能力圈范围里:银行、地产、建筑。
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太创造超额收益的,我就没有太放精力在上面。
看好为什么不能猛干?
要考虑纠偏成本!基于量化体系去做均衡
47 小雅:
在你的组合体系中,会对持股集中度有定量约束吗?
张慧:
不会,这是主观判断,也是被诟病的一个问题:你看好为什么不能猛干?
我自己理解,
猛干不能解决小概率问题,它不能解决看错之后的纠错成本问题
。
相对指数,我的风格偏离度可以比较高。但如果个股偏离度比较高,它真的是基于各种假设,你要跟踪得很细、很紧,有很强的团队支持,眼光还要好。
否则,一旦看错了,有些股票可能纠错成本比较低,有些股票纠错成本比较高,你可能都卖不出来。
48 小雅:
有些均衡基金经理会特意看一下自己的持仓数量,也不能太多,太分散。
张慧:
我觉得这是结果,这个过程我是基于体系去做判断。
当我持仓(风格)很偏的时候,我去看每一个方向,除了某个方向的偏离超级大以外,其他方向也没有超级大,那我觉得其他的是相对可控的。
今年新能源持仓比较多,是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长Beta是大的,我知道自己的偏离度在这里,我会去看我的(量化)体系,它会不会对我的组合产生大的风险。
从短维度来看,因为它的估值已经比较高了,那我要再看高频数据是不是不行?如果不行,短期可能对我产生伤害,这也需要做一定调整。
但如果说为了均衡而均衡,新能源涨多了,一定要减5个点,我觉得这种决策本身具有随意性的。
换手率为何偏高?
交易的是超额收益的概率
49 小雅:
我今天是来“扔刀子”的。我拉过数据:你的换手率比较高,持股周期也不是很长。
张慧:
交易不是你一个人问,你可以随便问,我没有什么忌讳的东西。
我们内部统计过我的交易数据,剔除申赎之后,2016年之后,我的单边换手率(买卖算一次)大体上是在2.5倍到3倍。
50 小雅:
换手率为什么这么高?
张慧:
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我的方法是景气度选股。景气度选股每年最大一次调仓是在4月之后,年报和一季报出完之后,(评估)跟过去不一样,我要调仓,中间会有换手,换手频次更高。
第二,有风格再平衡的问题,怎样不通过过大的仓位选择,来实现组合波动率和回撤的管理。
多数人会采用仓位方式来控制回撤和波动,公开报告可以看出,我仓位大概在80%~95%之间,不太会低于这个水平。
我通过改变结构来达到我理想的状态,就会有一定的换手率,我也试图在二者之间取平衡。
51 小雅:
你现在是完全不会去动股票仓位了,还是会在一些重大时刻调仓位?
张慧:
仓位本身我不太会做特别剧烈的变化,为什么?
A股过去30年的历史,
指数跌幅超过20个点的年份只有5年,也就是,只有1/6的概率做降仓是对的。
但是以我对投资的观察,大部分人做这个决策时,市场已经是跌到中后段了。
剩下5/6的时间里,结构调整远比仓位选择有效。
比如,假设指数跌10个点,我没减仓,你减了40个点,如果跟指数同步,你比我少跌4分钱。
但如果你的结构没有配对,你可能仓位低,但也跌了4分钱;可是一旦市场发生反向变化,你跑输地会很快。
52 小雅:
很多人通过多次交易之后,并没有赚到长期持有应该赚到的钱。
张慧: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比如,我的股票卖掉之后,它又涨了很多倍。我用两种视角看这个问题:
第一,它上涨很多倍的过程是曲折的,有多少人能坚持这么多倍?Ten bagger的股票很多,为什么Ten bagger的基金收益较少,说明
连续和批量选股的高胜率是一件难的事情。
第二,我
所有的交易都是基于超额收益的变化,不是基于绝对收益的变化
,
只要我的超额收益是在扩张的,我的这个决策就是正确的。
我卖掉的股票涨了,你可能觉得我错了,但可能我换的股票涨得更多。
我交易的是超额收益的概率。
最理想的状态是,每次交易都有超额收益,但它是个概率,我只能
尽可能保持有高概率的超额收益
,但我不太care卖掉的股票涨了5倍或10倍,你怎么不讲卖了之后跌的股票呢?
我交换了超额收益,只要从结果来看超额收益曲线进一步创新高,就没有问题,它跟你一直拿着一个公司,可能结果上看是类似的,但中间的变化过程,不一定是你(长期持有)能承受的。
清晰知道不同方法论的优缺点
53 小雅:
你今年的换手比往年更高。
张慧:
是的。回溯来看,如果今年(换手率)不高,结果是什么?没有一个方向的资产会一直涨,那就意味着,你如果拿着一直不动,最好的结果就是反复在震荡,你怎么让自己的净值涨呢?
有些基金过去几年体现出,当它每次低潮时你去买入都是对的,这是基于后面会创新高的认知,假设创完这个新高之后,它很长时间都不涨,你怎么办?
按照我自己的定价来看,某些类别的核心资产,基本上把2022年或2023年的钱全赚掉了,可能2023年初才有可能实现有一定吸引力的收益。
54 小雅:
意思是,如果中间不做波段,它们未来一年持有的潜在收益率是0%?
张慧:
对,如果做反了,你可能还会亏。并不是公司本身不好,或者投资方法有问题,每个方法论都有它的不适应性或者说缺点。
我的方法体系的不适应性或者说缺点有两个:
当景气度在顶点开始向下拐,以及景气度在底点向上拐这一段,它是不适应的。
因为从顶点往下拐,所有资产都是景气度下行的;在底点往上拐,如果从右侧做基本面选择,会看不到景气度往上走的资产。
那么,怎么才能弥补呢?这个方法体系本身不能弥补,只能靠左侧调研,但我不认为这个方法论本身有问题。
55 小雅:
我从不认为,市场上只有一套方法是有效的。
张慧:
我也是这个想法。我虽然是这套打法,但我也很尊重其他方法做得好的投资人。
我觉得,投资本身是不确定的,大家都类似于在盲人摸象,你有自己的认知,你坚信它,它适合某个风格的市场就行了。
如果从历史来看,你什么风格都轮过了,你都不行,那我觉得你就真的不太行了。
每个人有自己的天赋,有些人在交易上有天赋,你的天赋在这里,为什么要抑制自己的天赋,为什么一定认为买入并持有不动才是正道,其它都是旁门左道?这我不认同。
我不是为自己辩护,我就是这么认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玩法,你只要知行合一就可以了。
56 小雅:
选择什么样的投资信仰和方法,是不是跟投资人的性格也有关系?
张慧:
偏平衡和分散是我的性格。我做事情会去平衡各方面的东西,性格就如此。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的缺陷,
我很难去做一个很大的决绝的决策。
有的投资人做的比较决绝,要卖就全部卖光,要买就一把上很大的仓位,我的体系是可以支撑这么做的。
但我都没有这么做,因为我的性格不能接受。我天然是排斥高波动的,这跟性格有关。
有人讲,2月份你都觉得市场不行,为什么不一把剁光?我说我做不了,
我都是渐进式变化的。
我最讨厌市场有剧烈变化,它一定要你做一个非常决绝的决策,这是我的缺陷。但这个缺陷,可能在某些时间对我是有帮助的。
超额曲线完美,交易频率一定会高
57 小雅:
是不是追求超额收益的方法论本身,就会导致换手率偏高?因为你要不停比较性价比。
张慧:
是的,净值的超额曲线越完美,一般是交易频率比较高。
如果你持有的资产非常均衡,你也可以走出比较平滑,但收益率不会很突出。
如果有一定偏离,你的斜率(超额收益)可能会大,但波动率正常是大的,如果波动率能被平滑掉,你一定是做了轮动。
58 小雅:
因为高频词的交易太容易犯错误了,大家都会质疑交易的价值。
张慧:
其实我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交易,还是基本面决策在起主导作用,有时候明知道它会回撤,我没有做控制,我认为它还会再创新高,我就忍了。
除非我认为它的周期属性太强,这把下来以后,可能就没有下一把了,我会把它交易掉。
又或者,我觉得我的配置太偏了,风险暴露太大,它马上有很大风险,我要控制它,这会造成一定的交易。
你有没有研究过,怎么才能做到超额收益曲线非常平滑?
59 小雅:
必须是交易?
张慧:
而且是比较高频的交易。当然均衡配置也可以,但超额收益率可能低。
60 小雅:
但是高频交易最大的困难就在于管理的边界,还有怎么解决连续胜率的问题。
张慧:
连续胜率我相信可以解决。
很多投资者会关心的问题是:市场到底未来涨的概率大,还是跌的概率大;未来可能什么风格会表现得更好。
61 小雅:
这很难判断?
张慧:
我可以用一套方法,力争使得这个决策的连续胜率大于50%。这套方法建立在指标决策的基础上,这种指标决策本身是逆人性的。
跟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能够成功,不可能只建立在一、两个指标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指标上。这些
指标告诉你,这里都应该是底部,你应该逆向操作,而这个指标的正确概率是高的。
62 小雅:
你
都是逆向因子?
张慧:
我所有的(组合)指标都是逆向的,个股基本面选择和景气度选择是顺向的,但组合管理是逆向的,组合管理再顺向怎么搞?可不就是追涨杀跌了吗。
63 小雅:
大家会问,你这跟散户看图有什么区别?
张慧:
区别就在于:我对于底层资产有理解,我的股票还是自下而上选择的,只是一开始需要用量化做减法。
我的决策指标,解决的是组合管理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什么东西加一点,我可能超额收益更高,什么东西减一点,超额收益会低。
很多人会根据经验或者拍脑袋去做,这都不能解决长期挑战50%对、50%错的概率问题。我希望用一个体系去管理它,
这个管理体系的长期胜率是大于50%的。
“一定要证明自己比市场对,
这本身就不一定是对的”
64 小雅:
你怎么会有这么强的胜率思维?
张慧:
投资不就是这样吗,在不确定性寻找相对确定性。
65 小雅:
自下而上的基金经理做的是更长的胜率。
张慧:
真正能坚持长期持有的人我是非常敬佩的,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
66 小雅:
基民持有时间短,不创造条件?
张慧:
资金属性我们管不了。即便是基金经理自己,你选了一个股票,如果这个股票长期跟你预期的方向不吻合,你会承担非常大的压力,甚至某一刻你可能会怀疑自己的出发点。
我不希望自己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并且我认为这种状态会影响到我对后续的判断,动作会变形。
承受过大的压力,让自己处于非常不舒服的状态,变成一定要证明我比市场对,这本身就不一定是对的事情
,为什么你的长期选股模式和方法一定对呢?
假设你在2014年采访我,或者采访市场上TOP的那批成长股基金经理,他们会认为自己选的股票是错的吗?没有!
67 小雅:
我这几年交流下来,所有人都会对反思2015年:很多人觉得自己过于偏重成长,事实上中国的伪成长比较多。
张慧:
这是没错的。但是你问他,**酒就一定能看十年吗?也不一定,像MT(某白酒龙头)这样的公司屈指可数,但是做投资不可能只买某一个公司。
68 小雅:
根据美国市场,长期真正给股市带来贡献的公司只有3.5%,很多基金经理说,要做的就是努力把那3.5%的公司找出来。
张慧:
你怎么证明你一定能选出那3.5%的公司?怎么保证长期选择胜率是对的?
我基于信任买了你的基金,如果你三年表现都不行,我怎么强化对你的信任?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在赌博?
69 小雅:
很多基金经理之前试了各种投资方法,比如趋势投资、资产轮动,最后走了自下而上选股这条道路。
张慧:
他们如果离开了现在平台,还具备这个能力呢?如果有一天你退出公募市场......
70 小雅:
你想过自己要退出公募?
张慧:
没有,可能有一天我不以投资为工作。
投资是长期的事情,如果离开了这个平台,你所认知的那批公司已经被产业周期淘汰,你没有平台的支持,凡是你认识的公司都不行了,行的公司你都不认识,拿什么支持你的投资?
如果你的回答是“我不确定”,那么,这个投资方法本身就有问题,它不是一个有持久生命力的方法。
我认为这些(量化)指标,本质上是交易胜率的问题。
我在这个位置做这个决策,可能小概率会错,但我只要大概率对就可以了,因为我需要的是连续胜率。
会放弃一些交易,主动承担一些风险
71 小雅:
做量化胜率需要一定的交易频次,否则几次做、几次不做,胜率可能受影响。这是不是说,当量化指标出现强信号时,你一定会做动作?
张慧:
对,我一定会做,只是会做多或做少,以前我会做得大,但是规模大了之后,很难做得(操作)特别大,这是第一个。
第二,我也会主动承担一些风险。比如,明知道或许新能源在7、8月份会跑输市场,事实也证明它跑输市场了,但是基于中长期的东西,我认为行业大体上没有走完,我可以在(板块)中间换股票,把我认为未来会掉队的股票,换成我认为下一个阶段会起来的资产,而不是减行业,这样的切换更有效,但这取决于我的主观判断。
长维度的超额收益只跟ROE趋势有关,或者跟景气度趋势有关。
如果景气度趋势周期长,比如白酒过去3-4年是长的ROE上行周期,它的超额收益就是跑赢一段、跑输一段、跑赢一段、跑输一段,但总的来说是跑赢的。
这(交易)其实只是做了“术”的东西,如果你追求更极致,每一波踩点都要踩得很好,可以抠这个细节(做短期操作),如果不抠细节,就蹲在这个大Beta里极致配置,震荡上行,也是可以的。
72 小雅:
反正大Beta会涨,一直持有不动,不去抠细节,整体收益不见得比换股效果差?
张慧:
不是。这个问题分成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举个例子,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是跑得非常好的板块,但(板块)中间也会有Alpha的差异。
不管是个股的Alpha,还是细分子行业的景气度变化,(导致)同样都是买新能源板块的,也会干出收益率的差异。这种情况在成长型行业里比较突出,因为变化快。在稳定型行业里面可能没那么突出。
第二个层面,如果我在里面装死,收益率会不会也很好?
但这是后视镜,每一次回调时,你都会怀疑这个Beta是不是结束了,遇到回调时,你的信仰建立在对底层资产的理解,和对于行业周期、行业发展理解的基础上,你才能坚持住,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案例:一个好公司何时纳入或调出组合
73 小雅:
像N公司这样在大赛道里、竞争格局好的公司,何时纳入或调出组合,你如何考虑?
张慧:
我心里是有一个市值目标的。
首先,如果技术格局和竞争格局不发生变化,远期行业发展最终是没有汽车,7000、8000万辆都是电动车,储能大体上是电动车市场的一半。
不考虑其他领域可能会涉及到电动化,大家算过终局:电动车大概能贡献3000-4000GWh电池,储能贡献1500-2000GWh,全部加在一起,乐观一点可能有6000、7000GWh。
但届时,单GWh盈利可能没有现在这么高了。我大概算过,到终局不算太乐观的预期,N公司(利润)大概能做到****亿,给**倍(PE),大概是*万亿市值,但这可能是2050年或者2060年了。
我们最终买的是市值的边界,这中间可以有个模糊的正确。
第二,如果算到2025年,全球电动车有个2000万辆,N公司在电动车能占**%份额,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的收入和利润估算。再加上储能,储能这几年增长比较快,但真正爆发可能在2025年以后,这些毛估估全部加起来,可能有***亿利润。
按照2025年预期的行业渗透率,**倍(PE)还是能给到的,所以,*万多亿市值是有可能到的,这属于相对中期的终局,相对于现在的涨幅就是未来4年的预期收益率。
但如果N公司股价实现速度很快,至少拿很重就不适合了。
另外,还要去看,将来行业的大逻辑真的被验证之后,N公司可能涨不过新能源车板块的X公司和Y公司,后者弹性更大,这就要看你的战术层面怎么操作。
你知道自己买的每个公司的市值潜在空间有多大,这是右侧基本面投资的核心。
我可以决定它在我组合的比例,止盈也好,止损也好,我可以控制它对我组合的风险,我知道风险暴露在哪里。
比如,现在我整个组合的风险暴露,主要是成长部位的风险暴露:一个是在半导体,因为整体估值偏高;一个是在含有价格属性的主材,因为市场有分歧,虽然它的基本面在往上,但股价有可能不涨。
我要做的事情是:能不能找到更多高景气度行业中有性价比的东西,另外,能不能找到看两年有显著反转空间的东西。
这两个东西明确了,我的组合就不会有大的风险。
74 小雅:
这个风险暴露是你做的主动选择,并且你在主动选择之后,留了后手?
张慧:
对,我每次困惑的时候,都是我知道我的风险在哪里,但我想不到预案在哪里。
我时刻都有这个认知:我知道我组合的风险和暴露在哪里,我要砍什么。
只是我要不要下这个决心去砍,或者我为什么砍它,砍了以后这个仓位去哪里,我如果想清楚了,就没必要痛苦、纠结了。
75 小雅:
做右侧的人,是从骨子里认同“应对重于预判”的?
张慧:
我觉得
右侧投资者基本的素养:你一定要有应对。
至于说做右侧好不好,这是见仁见智的。
在我的认知中,你认为自己一定比市场聪明,很难说这个认知本身是否成立,个人是渺小的。
而且,如果认知错了,它本身是没有办法纠错的,你就觉得他长得好看,不会觉得他长得丑。尤其是资方的钱并没有那么长久期,真的能有长久期钱的人在资本市场上屈指可数。
最困难的两次投资决策
76 小雅:
在你看来,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张慧:
最大的风险还是在于底层资产的选择上,就是选股。
因为在股票之上的层面,我认为自己不会有很大的风险,我有识别风险的方法和管理的方法,我能识别出来,只要决定要去做风险管理,我是可以管住的。
82 小雅:
在你的投资生涯里,最艰难或者最困难是什么时候?
张慧:
我有两次比较困难,一次是2016年第一季度,一次是今年一季度。
2015年四季度,我认为市场还在高位,但一些非市场化因素在干扰市场,我被迫买了一批股票,当时持有很难受,我其实对持有的股票不太有信心。
2016年开年,当天开盘几分钟就熔断了,开年就跌,跌了30%,非常痛苦。
2015年给我的组合管理影响很大,我放大了太多不该放大的东西,并且在跌的过程中不知道怎么管,这是我比较痛苦的一个阶段。
另一次比较痛苦的是今年一季度,还是这个问题,我内心认为市场已经很贵了,但是相对收益逼迫我一定要有仓位,我又不想完全换成纯防御的资产,因为我不认为今年是熊市。
但不是熊市,这些股票为什么不行?这是我历史上第二大回撤,回撤比2018年还大。
不是熊市,暴跌了我又不知道加什么,因为我觉得跌下来还是很贵。差不多有3个月左右时间,我不太能找到我能够发力的方向。
5月份以后,我基本没在公司待着,去各种策略会,去调研,跑完一圈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医药消费估值已经很高了,如果它们涨,新能源应该能涨地更多。要跌,就一起跌,但跌完之后新能源或许是能创新高的。
所以,我当时把医药、消费基本上换成了新能源,这是上半年换手率比较高的原因。
77 小雅:
从当时的市场看,你怎么追高去买了新能源?
张慧:
因为我当时仔细算过这些公司的估值,如果放到同一个标尺下,都去看2022年的估值,新能源是很便宜的,我最多承受半年不赚钱。
当时买的时候,N公司可能只有40倍,NJ公司只有30倍(2022年),这么高增长,明年30倍,基本上就是明年下限,下降空间是不大的。
这还是一线公司,二线公司就更便宜了,二线公司很多都是十几倍,当然它有点偏周期属性,但我很明确,新能源当时应该是不贵的,当时是有市值空间的。
投资教训:一定要重视竞争格局变化
78 小雅:
你最赚钱的一笔投资和最亏钱的一笔投资是什么。
张慧:
不记得了,因为我交易的全部是超额收益。
我本身会有交易,不会一个股票一直拿着。我拿得比较长的股票,一个是酒类龙头,一个是**文具,**文具虽然没出现在前十大,但一直在持仓中有2个点,直到今年1季度全部卖掉。
如果说短期的话,短期涨一倍的投资有很多,去年5月买一只免税概念股,买完就涨了一倍,今年买的NJ(新能源股),现在可能也涨了有一倍。
买完半个月就能涨一倍算成功投资,(开个玩笑),但这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我追求的是配置有Alpha,至于涨什么样我就不管了。
79 小雅:
Alpha最大的投资呢?
张慧:
真的没回溯过,我可以跟你讲讲失败的。失败的就算F公司(传媒股),它当时从美股回来,回来之后也跌了,然后开始往上走。
我从它比较便宜时就开始买,大概从2017年开始买,越买越重,F公司后来涨到30倍。
当时的逻辑是这样:赛道不错,梯媒在切传统媒体的份额,行业格局可以,一大波小公司,公司很赚钱,ROE很高,基本比较稳定,赚ROE的钱也是不错的。
然后,来了一个XC公司,(F公司)股价就开始剧烈波动,我去跟XC公司的销售聊,F公司的成本曲线右移,通过挤压策略,以一年几十亿现金流去打XC公司,最后会把XC公司打败。
XC公司的经营情况我仔细研究过,得到的结论也是不及预期,F公司股价开始有非常大波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没卖,但是它一直跌啊跌。
二季度中报报完,其实格局上并没有对F公司产生很大压迫,但经济不行,三季度经济开始明显往下掉,回头来看,它就是个周期股,我没有在周期高点把它卖掉,在亏了很多后把它剁了。
剁掉也是对的,它后面又跌了好久,但绝对收益的损失比较大。
回过头来看,现在还有人提XC公司吗?没有。F公司是不是还是梯媒老大?是的。它的份额是不是还巩固?是的。但它的业绩是不是有周期性?是的。
这是典型的失败案例,也是2018年亏钱最多的一个股票,一个股票就亏了一、两分钱。
80 小雅:
亏一、两分钱还好吧?
张慧:
一共就亏了十几个点,它亏得比较多了,
死都死在真爱上
。这是我骨子里不太相信选股能穿越很长周期、或者说它能没有周期的原因。
但我相信的是,在比较有限的时间范围,不管一年还是三年、五年,会有人穿越周期。
穿越周期可能起更大作用的部分来自于正Beta,带动它穿越周期
,行业景气度发展抵御了宏观层面或者其他层面不行的那个部分,让它看起来穿越了周期。
但是公司能有持续穿越周期,还真是很难的,回过头来看某白酒龙头,要是2013-2015年拿也很难受,某种程度来讲,“没有永远的神,只有永远的周期”也是对的。
81 小雅:
这次失败会导致你在后期投资中,有特别不愿意做的事情吗?
张慧:
回头来看,A股只对两个东西敏感,一个是赛道长度,一个是竞争格局,这两个是最敏感的,其他都不敏感,其他是有时有影响,有时没有影响。
所以
,对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一定要重视,
即便最终能证明它,但证明的过程太血腥了,你不一定能忍受得了,而且你还不确定,万一你看错了呢?
82 小雅:
所以,现在市场出现新玩家,你就赶紧回避相关持仓?
张慧:
我是基于数据,就是股票什么时间对什么东西敏感,公司如果业绩miss了,只要不是趋势性的,可以忍;
如果竞争格局变化了,不要忍,直接剁,剁完再看。
83 小雅:
当时也不能证明F公司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了?
张慧:
当时证明已经发生变化了,XC公司天天在融资,到处抢F公司的份额,F公司开始用扩张方法来打XC公司,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
只是当时考虑,F公司通过扩张还是能回来,这也看对了,但市场没有这个信仰,没人能坚持那么久,长期投资是知易行难的一件事情。
未来两年时间偏乐观,但会严重分化
84 小雅:
你做择时,会怎么看明年的市场?
张慧:
现在我对明年的看法是,除了现在大家一致认同的景气度比较高的方向,我觉得还有一些方向是比较明确的:看1-2年时间,潜在基本面有反转的可能性。
而且一旦反转,空间是有吸引力的,这是我对后续投资有信心的基础。
我现在能找到一些领域和方向,看两年时间,收益率是高的,但是什么时候反转?有的有比较明确的时间,有的没有明确时间。
我仔细研究了航空,觉得明年是不是有反转,依旧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85 小雅:
这有点赌政策。
张慧:
有点赌,我不会去赌。但你知道,它只要出现了什么情况,你可以干,因为你提前已经研究清楚了,空间有多大也想清楚了,哪怕涨停板你去追。
其实并不取决于你多早时间去埋伏,而是取决于涨的时候,你的仓位到底有多少在这上面;而放多少仓位,取决于你有没有研究清楚到底空间有多大。
我觉得,还有几个领域在未来1-2年内,一旦反转或许就有几倍空间。有这些东西在,我不太怕新能源跌,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我倒是怕的。
从全年来看,4000多个公司如果按照估值分布去做分组,比如说,0-15倍一组、15-30倍一组、30-45倍一组、45-60倍一组......
你会看到,现在的曲线跟2015年6月份有非常大差异,2015年6月份整体显出一种高估,30倍PE以内的公司占比是8%~9%,但现在30倍以内的公司还有47%,肯定不是熊市特征。
从我的系统指标来看,未来所有机会集中在一批偏便宜的公司上,结合我现在对公司的定价来看,(非核心资产)可挖掘的空间依然很大,但其实也是很累的(一件事)。
未来一到三年哪些行业有景气度?
86 小雅:
站在现在的时点,用一年或1-3年的时间来看景气度,你认为哪些细分行业或板块会有景气度?
张慧:
这只能基于当前这个时间点来做判断。
大类判断来看,一阶导(编者注:可简单理解为曲线斜率)来看,新能源车、光伏、光电、储能、半导体、军工、景气度都是好的,CXO的景气度是平稳的。
再说二阶导。新能源车的二阶导是偏弱的,新能源车高位保持,中间有一些细分领域二阶导在变化。
比如,电池的二阶导在变化,因为之前受损的东西现在在受益嘛,这之间有一些变化;光风储的二阶导是正变化,因为今年不太行,海上风电是今年行,明年或许不太行,储能是新能源发电的伴生项,二阶导是往上走的。
军工属于一阶导,二阶导有分歧,下游各个领域都有所差异,新型飞机看五年大方向是往上的,只是二阶导不一定能再往上走,但估值整体偏便宜。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二阶导在加速,但估值是偏高的,它会体现出Beta的特征,板块内部会有Alpha,但板块整体的Alpha取决于市场热度,市场特别不行的时候,它可能就不太行,但底部是确定抬升的。
区域小酒的景气度在加速,历史上看也是这样,大白酒、中白酒、小白酒递减,越往后越差,能看的久期越短。
消费当中,加速的方向是人造钻石,股价也有明显反应,但这个行业需要盯供需,供需到某个时刻可能会有边际变化,因为供给在快速扩张,需求空间也比较大,暂时是消费中不多的景气度比较好的方向。
涨价品的景气度是在二阶导变好,但它的缺陷就在于,不太会像9月份的周期股那样有很流畅的上涨,因为价格的提升不顺畅,需求受制于经济。
医药当中,景气度方向还是医疗服务和CXO,但这几个都有一点钝化,因为估值太高,做超配不会有太大的超额收益。
这是顺向的,就是景气度好,并且可能保持或者有一些二阶导在加速,大体上是这个方向。
还有几个方向,看2-3年的时间维度是反转的。
猪有可能是反转的!航空有可能是反转的!船舶有可能是反转的!干散货运输有可能是反转的。
小一点的,光纤光缆是反转的,但反转的维度比较短,只有一年。酒店是反转的。
从排序上来说,干散货+船舶排得比较靠前,航空和酒店要观察,这取决于政策,猪也要观察,潜在空间我都算过,一旦反转之后,潜在空间大不大,右侧怎么做。
这些(反转资产)在第一类资产不行的时候,它会提供保护,总体上的估值位置比较低。
配置建议:六七成买理财,三四成买权益资产
87 小雅:
你怎么看自己这么多年的成绩单?
张慧:
我觉得基本满意,但要说非常满意,也谈不上。后视镜来看,我可以做得更好,中间肯定有交学费的过程。
中国买新基金的基民风险偏好都很低,因此,我的新基金都是渐进建仓,我会做到一个收益率之后,才把仓位打满,但如果市场正好暴涨的话,我就吃亏了。
要说遗憾,就是我没有拿过金牛奖。这里面有各种原因,有历史原因,也有性格原因。
我也不太看重这些,我最看重的是我的投资方法是不是围绕我的投资目标在不断的进化。
我说的和做的一致,我所有基金操作也都是同步的,我不玩田忌赛马游戏,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是满意的。
88 小雅:
你认为,自己管理的资金容量是多大?
张慧:
我觉得200亿不会有问题。
现在在管的规模在缩小,因为客户一直赎回,我的产品并没有对长期客户产生伤害,其实还创造了比较好的回报。
我在历史上发过6个产品,其中一个产品交给同事了,在不同时间段,市场有高潮、低潮,有人说,创新升级的七年复合回报率有这么高,是因为2014年5月份发的,市场在低点。
但我也有在2015年2月份、2018年1月份发的产品,我的产品分布时间是足够广的,我没有一个产品是给长期客户带来伤害。
89 小雅:
季报显示,你管
理的资金到过近130亿,当时有觉得操作困难吗?
张慧:
我没有觉得困难,我选股有选错过,但是我没有觉得操盘困难,
因为我也不是极致配置,不会把单一股票配得特别重
,在交易层面我也会考虑个股的流动性。
90 小雅:
假设你的朋友现在有500万可以放三年的投资,你会建议他怎么配置?
张慧:
我首先会问,这个钱是什么属性的。如果就是拿来配高收益、高风险资产的,现在就可以买基金。
别人的基金我不清楚,我是敢买自己的。因为我知道我买的哪些东西是高,哪些东西是不高的,我想到了后手怎么操作。
当前并不是一个风险聚集的时点,如果买主动选择的全市场产品,我认为三年都不赚钱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从权益来看,我觉得明年不太会是全面熊市。即便我看错了,我买买高股息资产,也没有太大的下行空间,你要防御,一定是有地方可以去的,这跟系统性高估是不一样的。
但如果你总共就500万,我建议你要做资产配置,可以拿60%到70%买理财,虽然现在已经净值化了,但大体会覆盖风险的,你不至于亏本,剩下的30%~40%拿去买权益资产。
我相信,未来买权益基金,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赚钱。如果你要买风格型产品,其实需要有一定的风格选择的能力。
但整体上,A股的权益基金经理的平均水平是可以战胜指数的。
“传声筒缺少投资天赋,没有持久的Alpha”
91 小雅:
你比较欣赏的国内外投资人有哪些?
张慧:
海外有些人对我触动比较大,巴菲特、芒格算一个,格林布拉特算一个,欧奈尔算一个。
格林布拉特跟欧奈尔有一定相近性,跟我的方法体系也有一定相近性。
对于业绩的爆发、业绩的动量,以及这些东西在全部股票中的对比排序,对于超额收益的获得,他们都有一定考虑,但欧奈尔还考虑了股价因素。
92 小雅:
从信仰角度来说,你跟后两个更趋近?
张慧:
巴菲特对商业模式和企业价值的深刻理解,对我是很有帮助的。
这个帮助不在于交易和短期的好坏,尤其是巴菲特的研究方法一直在不断进化,早期是跟格雷厄姆有些相近的,后期在芒格加入后又有变化。
93 小雅:
你认为,优秀基金经理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张慧:
持续的学习和进化能力。因为没有人能一招鲜一直赢,能够生存下来的人,有一定的道理。
94 小雅:
你欣赏什么类型的人,你不喜欢什么样的人?招聘研究员,你会看重哪些特质?
张慧:
我比较喜欢研究员是善于思考的,就是会有反思能力的,会自我进化的,这样是容易成长的。
我不太喜欢特别书生的人,他不太能有创造性思维,可能就是上市公司或者卖方的传声筒,
我认为,传声筒是没有思考的,他很难展现出自身特别持久的Alpha。
有可能他在某个阶段表现得好,但你很难区分他的Alpha和Beta,最终拉回来看,他可能就没有Alpha,只有Beta。
95 小雅:
如果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的话,你会用哪几个词?
张慧:
首先
勤奋
,你看我白头发这么多。
第二,
尽责
,你把钱交给我,如果没管好你的资金,我是非常难受的,我觉得这是信托责任。我在一季报上也写了,为我的回撤致歉,这是我历史上第二大回撤幅度。
第三,
踏实
。我不会讲很浮夸的东西,不管是跟客户还是跟朋友说市场观点,我一般不会说得太满,都是留有一定余地的,会打比较多的折扣。
“工作的奴隶”:
调研占大半时间,爱好都没了
96 小雅:
你现在的时间是怎么分配和安排的?
张慧:
基本上,除了睡觉和看小孩写作业,我都在工作。
97 小雅:
工作的具体时间分配是怎样的?
张慧:
每天就在听路演、约上市公司、约专家、出去调研、公司内部开会。
现场调研、策略会调研、约专家这些加起来,我估计可能有40%~50%的时间。剩下的就是杂七杂八的事,体系的完善也需要一定时间。
98 小雅:
每天看盘的时间多吗?
张慧:
有时候看盘多一点,有时候听路演比较多,比较随机。
市场波动特别大的时候,或者组合跑得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会看看盘,看什么部分涨多跌少,跑得不好的部分是我看错了,还是风格的原因。
如果是风格原因,我可以接受,如果是看错了,我要再确认,为什么跟我的预期不一致。
99 小雅:
你是投资总监,管理占你的时间精力有多少?
张慧:
我觉得可能有个10%,还是会开一些会的。
基金经理能安身立命的就是业绩,其他都是假的,这个基本认知我还是有的。
100 小雅:
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张慧:
我感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快要没有了。
内心里,如果给我充足时间,不要管工作或者家庭的事情,我是比较喜欢玩游戏的,我比较喜欢玩那种策略类RPG游戏。
101 小雅:
你运动吗?
张慧:
哎呀,没时间啊,现在都是强迫我自己,如果不运动,身体不能支撑。
我在家里买了一个动感单车,如果不出去跑步,我可以在听电话会的时候骑个车。
(运动还在听电话会议?)那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逆水行舟的行业。
102 张慧同事:
你看足球、踢足球吗?
张慧:
我以前看足球,也踢足球的,现在这个爱好已经没有了。
103 小雅:
你现在陪孩子的时间多吗?
张慧:
比较少的,我就帮他看看作业,周末陪他玩玩游戏。
104 小雅:
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别说是投资啊,说说之外的。
张慧:
哎呀,人已经成为工作的奴隶了。
我觉得,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是比较重要的。你在前面相当于是在打仗,总有很疲惫的时候,家庭会给你提供一个比较温馨的环境。
有一天,可能不再为工作或者投资的排名考虑,没有这种压力的时候,当回归到正常生活状态,母慈子孝是非常好的状态。如果把整个人生看完,回过来看,这可能会对我的价值更大。
今年是很难受的一年!看脱口秀解压
“最重要的是找到方向,觉得有后招了”
105 小雅:
你有什么缓解压力的方式?
张慧:
我一般是看看脱口秀,我老婆说,你不会抑郁的。
其实,轻松的东西能缓解一点压力,但
最能缓解压力的还是找到了方向,我觉得有后招了。
看看轻松的东西只是表象,而
真正的压力是你怎么都发不上力
。
这一轮下跌之后,我觉得怎么都发不上力,关注的公司都觉得贵,直到我跑了一圈以后,我觉得这些公司还可以,我从不认为今年会出现全面熊市。
106 小雅:
有没有想象过自己10年后会在做什么?
张慧:
我感觉10年后可能有点干不动了,这行业太累了。
但我觉得10年后我可能还会在做投资,但投资可能并不是一份工作,我希望这是一个理想状态:真正去实践我的投资方法,而不是去束缚于排名、资方的诉求。
107 小雅:
老将都走了,公募行业10年后怎么办?
张慧:
会不断有人成长起来,后面的人总是会比前面的人更优秀的。
108 小雅:
我很希望,中国能出现像巴菲特、芒格一样,八九十岁还在干的投资人。
张慧:
这是一个加速折旧的行业,太累了,太鸡血了,太内卷了。
巴菲特如果在A股做投资,说不定也会很焦虑的(开个玩笑)。
109 小雅:
如果不做投资,你觉得自己会做什么?
张慧: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问我老婆:你是不是觉得我会去做老师?
她说,她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场景就是,我可能会去做个老师。
我问她,为什么觉得我会做老师?她说是感觉,你可能能把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比较清晰地表达出来给学生。
我觉得自己的总结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一般听过我路演的人会说,我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
110 小雅:
如果能穿越时空,让你去见一个人,你想去见谁?
张慧:
我不知道我想见谁,没有答案。
111 小雅:
推荐几本你看过的好书,不限于投资。
张慧:
我给持有人推荐过《股市真规则》,这本书对每个行业的阐述未必一定适合中国国情,但是它对于行业的理解、认知和很多东西,是一个很好的入门级材料,尤其是对于初学者。
附:小雅访谈张慧思维导图
延伸阅读
小雅深访 | 易方达张坤最完整投资思路:至少应跟全市场对抗过两三次
小雅深访 | 7年半年化收益28.5%全市场第一!谢治宇最完整投资框架:投资的三个层次和两个假设
小雅深访 | 陈光明“新战友”、20多年老将赵枫亲诉最完整投资思路
小雅深访 | 15年逾20倍!重温富国朱少醒最完整的投资逻辑
小雅深访 | “选股风骚”的公募冠军何帅:用“会卖”实践一个20%预期收益率打底策略
(微信规则又调整,喜欢的话,请在公众号设置星标,同时文章点“在看”,否则你可能收不到小雅的推送,谢谢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