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教”吗?
前几天我写了《怎样教思维》一文,在群里引起了一段争论,截图如下:
文章链接:
1.怎样教思维1
2.怎样教思维2
3.怎样教思维3
有人觉得“教”思维不合适,应该“培养”思维,你要问为什么,他也说不清,只是听专家说了,“思维不能教,只能培养”。
"思维不能教,只能培养"这个说法我早就听过。
乍一听,我深以为然,“培养”这个词比“教”深刻多了高级多了广泛多了。
但是一琢磨,我就迷糊了,咱做老师的,不去教学生,干啥?让我培养,怎么培养?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方式?
专家说: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要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要自主学习、要合作交流……
这不废话么,这些还不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做的事,还不是“教”么?
我们看下名词解释:
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 。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我不明白,为何有的专家不容置疑地断定“思维就是不可以教”。
既然思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就是对其进行示范、引导、训练、纠正,怎么就不可以教呢?
有些专家为什么把“思维”搞成玄乎其玄的东西,难道非要把简单的事搞复杂才显示出专家的水平么?
思维可以教,那么,思维怎么“教”呢?
演示讲解是一种教法。
启发诱导是一种教法。
点拨纠错是一种教法。
指导自学是一种教法。
组织讨论是一种教法。
激发兴趣是一种教法。
训练习惯是一种教法。
离开了这些“教”的行为,“培养”只是一句空话。
我知道,大家说惯了“培养思维”,见到有人说“教思维”就觉得是异端。
如果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冷静地想一想:谈谈如何“教思维”是不是比“培养思维”更实在更具体更接地气?
陈寅恪先生言: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我们的教育,却早早陷入了一个个标准问答的框架中。相对专家、名人,我更相信事实、真理。
思维能教么?
太能了,不然搞教育干什么?要老师有何用?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
教于学生渴求之时,教于学生困惑之时,教于学生犯错之时。
老师适时地教,才能促进学生不断地悟,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
关键是要科学地教,以学定教,因势利导,悟美启真,立德树人,思维发展自在其中矣。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长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