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题|轨迹定位法的灵活运用

谈志国 数学大思维 2022-07-16

从轨迹的角度寻找点的位置,可使问题变得一览无余、一目了然,因直观所以简单。


1.(2016北京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坐标为(x1, y1),点Q的坐标为 (x2, y2) ,且x1≠x2 ,y1≠y2 ,若P、Q为某个矩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P、Q的“相关矩形”。下图为点P、Q的“相关矩形”的示意图。

(1)已知点A的坐标为(1,0),

①若点B的坐标为(3,1),求点A、B的“相关矩形”的面积;

②点C在直线x=3上,若点A、C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直线AC的表达式;

(2)⊙O的半径为√2,点M的坐标为(m, 3)。若在⊙O上存在一点N,使得点M、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m的取值范围。

分析:

(1)①易得面积为2。

②由相关矩形的概念及正方形的性质可知,当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时,对应两点的所在轨迹为y=x+b或y=-x+b。

由此将A(1, 0)代入y=x+b或y=-x+b得所求直线为y=x-1或y=-x+1。

(2)这里包含3个轨迹:①M、N所在轨迹为直线y=x+b(或y=-x+b),②由M(m, 3)知M点所在轨迹为直线y=3,③N在圆O上。所以当直线y=x+b在下图黄色区域内平移皆符合要求(圆的两条切线之间),符合条件的M点范围即为黄色区域与直线y=3的公共部分。

如下图,易得1≤m≤5。(亦可代入A、B坐标求直线的表达式得M点坐标范围)

当M、N在直线y=-x+b上时,如下图,同理可得 -5≤m≤-1。


2.(2016年义乌卷)如图1,新定义:直线l1、l、l2,相交于点O,长为m的线段AB在直线l2上,点P是直线l1上一点,点Q是直线l上一点.若∠AQB=2∠APB,则我们称点P是点Q的伴侣点;

(1)如图1,直线l2、l的夹角为30°,线段AB在点O右侧,且OA=1,m=2,若要使得∠APB=45°且满足点P是点Q的伴侣点,则OQ=_________;

(2)如图2,若直线l1、l2的夹角为60°,且m=3,若要使得∠APB=30°,线段AB在直线l2上左右移动.

①当OA的长为多少时,符合条件的伴侣点P有且只有一个?请说明理由;②是否存在符合条件的伴侣点P有三个的情况?若存在,请直接写出OA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1)如下图,由∠AQB=2∠APB=90°(定线对定角)知Q点轨迹为以AB为直径的圆(定线对定角),由∠AOQ=30°知圆心M到直线l的距离为1,即圆M与直线l相切,得OQ=√3。

(2)①由∠AQB=2∠APB=60°,知点P的轨迹是以AB为弦点C为圆心的两段圆弧(定线对定角),其中∠ACB=60°,只存在一个P点即当圆弧与直线l1相切时。

如下图,当直线l1与上段弧相切时,易求得OA=2√3。

如下图,当直线l1与下段弧相切时,易求得OA=3+2√3。

②符合条件的P点变化情况只要看直线l1与两段圆弧的交点(不包括A、B点)个数变化,如下图。

观察易知,当直线l1与下圆相切时,求得OA=3-2√3。

如下图,当直线l1与上圆相切时,求得OA=2√3。


先见森林,再寻树木,用轨迹定位法确定点的位置。其好处是:第一,直观明了简单易解;第二,全面严谨不易遗漏。


轨迹定位法相关阅读:

先见森林再寻树木:轨迹定位法确定点的位置(1)

先见森林再寻树木:轨迹定位法确定点的位置(2)

“生长数学”内容栏目

1.微课:设计精美启发思维的视频课。

2.导学:引导从已有知识生成新知识。

3.解题:探求解题的内在逻辑和方法。

4.视听:有趣有料有意义的教育视频。

5.观点:有深度有创意有个性的观点。

6.纪事:教育教学实践和事件的记录。

欢迎广大朋友投稿,信箱:34533878@qq.com

敬请喜欢的朋友转发本公众号文章分享给需要的人,谢谢大家!


【有思想的“生长数学”值得关注】

【扫描二维码,加作者微信】


欢迎加入QQ交流群:474266851

喜欢请点赞   有用请分享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