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哲学系毕业,却教了29年语文!她说:用心“观”,语文有滋有味

刘艳 海教思维 2022-07-15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海教思维”


刘艳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教育部“基于学生核心学科能力表现的课堂教学改进”课题研究;参与撰写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统考教材(光明出版社)《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持海淀区十二五、十三五相关规划课题;在教育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1990的夏天,我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来到中学任教。校长问我想教什么学科,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语文”。而今,教了29年语文课,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育人观、课堂教学观、学生发展观和专业成长观(四“观”),用心“观”,语文的世界是自由而神圣的,语文的课堂是灵动而充满趣味的。



一“观”:学科育人观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让学生成为有情有义、德才兼备、有能力有情怀的国家建设者。教师承担的育人重任,与其说“教会学生”不如说“影响学生”。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


1.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人


老师有很多的机会可以教给学生知识,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教学生如何做人。


你对工作的态度、对同学的态度、对同事的态度、对困难的态度、对错误的态度、对责任的态度,这些不仅在塑造自身的形象,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


语文老师批阅学生的周记和随笔,评语不仅要点评其写作水平的高低,还要肯定学生善良的做法、批评学生做事的敷衍,建议他怎样写可以改得更好。


教师心中有爱,才能教会学生心中有爱,生活中有爱。


2.让阅读和写作点亮人生


阅读和写作能为个体生命、平凡生活增添很多无法言说的情趣。当教师第一年,我认为有趣的文章有些学生似乎并没有什么兴趣,对于写作更觉得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任务。


当时我还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宿舍书架上都是大学时代读过的书,涉及哲学、文学、历史等,先是几个胆子大的女生、后是几个男生陆续到我宿舍参观、聊天,聊过之后从我书架上带走几本书,过几天还回来。为了鼓励他们,还办了书卡,统计一个学期谁看得书,然后换一大袋好吃的……潜移默化中,他们爱上了阅读。


如今的他们,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承担什么工作都勤勉而努力,乐观而向上。许多人现在依然保持着阅读和写作的好习惯。朋友圈中看到他们的作品时,能够明显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生活、对亲人朋友的浓浓爱意。



二“观”:课堂教学观


课堂是“教”的场所更是“学”的乐园,教师的教学归根到底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大家对话交流的地方,成为领悟作品、认识作者、滋养心灵的场域,成为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平台,教师就是要让这个舞台的空间大些再大些,让更多的同学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


1.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工作的前几年,学生的周记、习作我都会精心批改。好的作品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蜡纸上,然后再用滚子蘸油墨一张一张印出来、展示。


学生习作最容易引起同学的共鸣,他们自己朗读、互相点评。成功的习作会让作者体会到成就感,越写越爱写;成功的习作还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创作欲望。


不仅写作课让学生充当主角,阅读课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和交流。2010届8班的刘妍曾经这样写到:“学习《记念刘和珍君》,她站在一旁听我们讲述、听我们理解,时时鼓励夸奖着尝试独自理解文章的我们。她浑身散发着一种不耀眼却绚烂的光芒,吸引着她的学生们,进入她悉心营造的学习乐园。”这是学生笔下的课堂,也是我期望达成的课堂。


2.构建对话学习平台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构建多重对话。


首先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读和体味,对文本的情感和人文精神进行感悟和探究。


其次是师生与生生的对话,由于环境、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阅读感受和理解不尽相同,这是最好的对话资源。


再次是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学习内容从生活中来,还有回到生活中丰富见识、丰富阅历、丰盈生命。


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生活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如果把握了对话的规律,学生就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



三“观”:学生发展观


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1.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上初二年级《昆虫记·萤》阅读课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对文章谈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和体会,这是他们的“已知”;进而引导他们寻找支撑证据进行阐释论证自己的感受、体会,这便是学生从“已知”到“应知”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们的交流分享带来很多惊喜,因为学生们在不断地发现:发现支撑自己直觉的证据,发现证据的角度呈现丰富、多样的特点,这是学生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是主动而深入的学习。


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的过程。


在阅读《呐喊》时,师生共同设计了“月色”“辫子”“看客”等十几个阅读专题,学生沿着专题探究角度,从语句出发,深入揣摩和分析,通过对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整合、提炼概括、理解论证等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观”:专业成长观


教育教学理念在变、教育技术手段在变、学生在变、教学方式在变。既然变化是一种常态,教师就要永远处在学习和改进的状态中,把学习和改进看成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1.学习是工作的一部分


综合院校毕业的我,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是有明显短板的,为了弥补教学短板,我开始大量读书、聆听讲座、查阅资料、参与研讨,每天的学习生活繁忙而充实。


以前我愿意看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看名师是如何教学的,然后自己模仿着实践,随着阅读理论书籍的增多,我也开始大胆地尝试把自己的想法转化成教学实践。


2.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涵


2007年的9月,作为学校“课堂观察”课题研究的探索者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之旅。我们在课堂提问与教师的理答上有了新的认识;2014年4月,我参与了“海淀区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项目”,这让我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是这些扎实深入的研究,让自己对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多彩语文世界,别样教学生活。


从教29年,有苦有乐,有付出有收获,但从来也没有觉得语文教学是无聊的。总觉得语文教学里,有很多有趣的问题要破解;总觉得学生成长中,有几个台阶需要有人伸手相助。教师就是这样一种幸福的职业,可以把自己所学知识、自己所悟的道理分享给学生,陪伴他们成长,守望他们成人。


欢迎您在下方给作者留言或发表感想哦~


作者:刘艳(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图片:学校提供

编辑:海教思维


 推荐阅读 

王殿军:STEM好理念怎样变成好课程

校长和教师之间,还有多少未架通的桥梁?

窦桂梅:在阅读里“安身”,做积极的行动者

曾军良:学生是课堂存在的全部理由

马志太:家庭教育也要讲点儿方法论

杨刚:基础教育要让孩子拥有终身成长的源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