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失的歌手 | 卫兰:被一个“胖”字耽误的人生

张二胖 Qthemusic 2019-05-09

普通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定义?

 

男性要赚很多钱才算成功,女性要身形纤瘦才是美,不知不觉间,社会好像存在了一套公式和标准,达标与否,成为判断男女走向成功人生的指标之一。

 

这套标准放在娱乐圈里更为严苛。

 

和名人们高收入对等的是他们高于普通人的业务能力,演员要会演戏,歌手要会唱歌,主持要会掌控全场,哪怕是什么都不会仅仅靠一张脸就能吸金的流量们,也得费尽心思维护好这张脸的形象。

 

显然,以上种种准则放在“港迷过滤器”的卫兰身上都成了伪命题。

 

这位曾经为了迎合世俗标准而饱受压抑的女歌手,如今提起她的名字对于港乐门外汉来讲,几乎是没有什么印象,而让她渐渐消失在香港乐坛里的原因之一,对于大多数普通女孩来说或许有些残忍,但在娱乐圈却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



毕竟这个字是所有的女孩杀手:“胖”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么一个精致妩媚的卫兰配上一个粗鄙的“肥兰”外号,不仅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冒犯感,甚至还觉得有些亲切。

 

除了胖这个隐形杀手之外,摆在明面上的杀手却也是让她进入乐坛的推手。 

 

说到卫兰,必然绕不开黎明和雷颂德。

 

在雷颂德的挖掘和推荐之下,卫兰成为了黎明的首位爱徒,十八岁的卫兰出道前都在黎明的公司A music做打杂,其原因就是黎明嫌她广东话不好,让她当了四年的接线生,每天工作除了接电话就是替同事买盒饭。



在公司做打杂的这四年里,即使是作为签约A Music的首位歌手,卫兰并没有如想象的那样发行唱片逐渐成名,而是因为技巧以及语言能力一直未得重用,直到因为翻唱黎明经典歌曲《情深说话未讲》的英文版《long distance》意外走红,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卫兰的意外出道,借用知乎上的答案来解释就是 “卫兰的声音有一种空灵的感觉,有点像西方唱圣诗的味道,而且她的那种经历国外生活洗礼的唱法和节奏是香港本土的女歌手所无法呈现的”

 

同时期的歌手出道初期都有一种统一的风格去确认自己在歌坛的发展方向,说白了就是有标签让人家好记得你。

 

薛凯琪唱青少年,比如《给十年后的我》;谢安琪唱社会贫苦阶级的生活,比如《喜帖街》;王宛之就是才女创作,比如她自己包揽词曲的《是一个误会没什么可悲》;卫兰的风格就是情歌,从《大哥》的正式出道到巅峰的《离家出走》。



她的歌是专门给那些为感情所困,但又被感情滋润的男女而准备的,不像时下众多港台女性用样貌滋润销量,也不像内地一些女歌手用叛逆做虚伪的武器,卫兰用她最实际的漂亮音色,将每首情歌里的爱慕、遗憾、悲喜,一字一句的都唱进听者心里。

 

在雷颂德与黎明的力捧下,感性温婉的情歌气质,略带沙哑的西式嗓音和空灵婉转的粤语唱腔,让她在情歌圈里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还曾经在2006年度的《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女歌手》中打败了杨千嬅和薛凯琪,夺得前三席位。

 

只是短短两年时间,卫兰已经晋身一线女歌手地位。

 

林夕的词和雷颂德的曲,加上本身就独特的声音,前有乐坛词曲两位大佬当护卫,后有天王黎明在铺路,卫兰出道时风头可谓一时无两,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接下来就应该是流水线版的包装,通告,演唱会,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然后进军内地和临近的东南亚华语市场。



但事实上,卫兰的发展并没有遵循这样的轨迹。

 

实话实说,我们的“肥兰”从来都不是标准版的美女,即使在美貌从不那么重要的女歌手界,她也算不上是真漂亮以貌取胜的那一波。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歌手要会唱歌,但在十几年前大众们除了对歌手的业务能力有要求之外,对他们的外形要求也远不如现在来的宽容。

 

到了这儿,导致卫兰发展逐渐脱离轨道的两大“杀手”就渐渐露出水面。

 

尽管前期事业上看似没有可挑剔的地方,但最常被提及的,却是她的身材。



在小的时候就受到了职业是酒廊驻唱歌手的父亲的影响,卫兰打小就对音乐有着兴趣和自己的理解。做酒廊歌手,无人会介意台上歌者的身形是高还是矮,是肥还是瘦,偏偏卫兰选择入行做歌手,世俗要求歌手们身形与歌艺挂钩,不只要唱得好,身材亦要保持得好。

 

卫兰刚出道的时候也是人靓声甜,但慢慢却跑偏了,失控的体重严重影响到她的事业,就连黎明也公开表示她“肥过电单车”。



娱乐圈里有很多标准,但只要长的漂亮身材好所谓标准就可以不算做标准,卫兰的体形和外表经常被人批评,入行时经纪人曾经劝她去整容,其后又不断有许多声音要求她的身材要很纤瘦。

 

2005前后香港乐坛可谓回光返照了一阵子,薛凯琪等一众非常有实力的歌手都是在那个时间段出道,就连不少偶像派歌手也出了不少质量上乘的口水歌,这样比起来,身材管理不到位的“实力派”歌手卫兰,正处于一个左右夹击的局面。

 

歌曲拼不赢实力派,外貌拼不过偶像派。



这里的“实力派”之所以打引号并不是在质疑卫兰的业务能力,相反的,是她的业务能力太强了,强到有“卫氏情歌”可以成为她的专属标签,但也只有情歌能成为她的标签。

 

换句话说就是,歌曲缺乏更进一步的深度和广度,除了爱情就没有其他的探索。

 

至少截止到目前为止,卫兰不关于情爱还能被广泛获得关注的一首歌就是《就算世界无童话》,雷颂德的《THANKYOU》演唱会上,最后压轴的歌曲就是众星一起合唱的《就算世界无童话》,写过千首歌的雷颂德居然让这首歌压轴出场,算是对这段旋律最为心水,也从侧面证实了雷颂德对卫兰的捧爱。



可以说是雷颂德成就了她,塑造了她独一无二的特性,也可以说是雷颂德阻碍了她,使她的歌曲难逃千篇一律。

 

摆在明面上的“杀手”却也是让她进入乐坛的推手,就是这个原因。

 

卫兰的嗓音有种与生俱来的透亮,她的歌声好像深藏着无数故事,让听众很容易便可感知到那歌里蛰伏着的完全深情,这种嗓音可以说就是老天赏饭吃的那一种,低音唱得迷人,高音也可以轻而易举唱上去。

 

雷颂德是能够为卫兰带来很多质量非常稳定的作品,但却鲜有金曲级别的词曲。



问题就出在这儿,她所有的歌曲都在同一高地,没有明显的差别,那么多描述被劈腿、分手或者暗恋的痛苦,情绪上的变化绕来绕去也不过是爱恨情仇四个字,唱多了,也就缺乏深刻的感染力。

 

这种感觉就如同武当少林的弟子,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内力深厚,招式有模有样,但是缺乏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招数,没有一代宗师或者自成一派的感觉。

 

但不得不说的是,爱情里因距离产生的思念和患得患失以及其他缘由的悲观情绪都在这些歌反复一遍又一遍,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没有哽咽的哭声,谈不上有多动情,但就是能把苦情歌唱的人感同身受,这也算是卫兰的本事了。



推手有两个,“杀手”自然也是两个。

 

卫兰的个性又和温婉的黎明一样,不争不抢,A Music同样不擅长炒作、绯闻之类的,加上自身不会唱国语歌,不会普通话,不能单独的与内地媒体交流也直接导致了她的曝光率,限制了来内地的发展。

 

卫兰的演绎生涯几乎没有花边新闻,唯一一次是妹妹卫诗在日本涉毒被抓,妹妹的形象大跌也间接影响了卫兰被人笑话,这件事情也成了卫兰逐渐退出的导火索,之后A Music对卫兰的推广也非常不足,基本上很少出席什么活动,不参加综艺,更没有影视作品加持在身,她不出专辑的话还真以为被雪藏了。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平淡是真”可以作为人生的金科定律,但在娱乐圈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这样的平淡就意味着人气的停滞地位的岌岌可危。

 

妹妹事件之后卫兰的状态遭受了不少“不思进取”的议论,小范围的个唱和歌迷会,娱乐八卦杂志的绝缘体,就连开个演唱会也只是在微博上淡淡的提了几句。

 

歌曲有自己的特色,有固定粉丝,与体重的反复斗争,不会炒作自己,有些人从来不听港乐,有些人也只知道古巨基演的何书桓。

 

即使她又胖了些,又老了些,仍然让人充满兴趣。

 

 



往期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Q》杂志中文版一月刊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