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遇见--读苏炜先生《豆青龙泉双耳瓶,追念史铁生》

2017-01-04 二湘 二湘的六维空间


【题图为苏炜先生提供的豆青龙泉双耳瓶照片】


这世上的好文章只如这世间的盐,多得数不过来,而你恰恰遇见某一篇美文,全在一个缘字。

遇见苏炜先生的这篇“豆青龙泉双耳瓶”,先是因缘遇见他的侄女Sunny。Sunny人如其名,阳光大气,插科打诨,有趣可爱,颇和我意。那天她把她叔叔的一首清明的诗贴在群里,我看了只觉得好,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有识货的中文系师姐跳出来夸赞对杖工整的同时意境也好。Sunny 说起叔叔乃一文人,因为那个众所周知的运动的缘故,89年不得不流落他乡,最后执教于耶鲁东亚系,倒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Sunny后来就把他叔叔写的这篇豆青龙泉双耳瓶发给我,事先提醒我很长,然而我一下子就看进去了,一字一句,一点也不觉其长。我喜欢这个题目,豆青龙泉双耳瓶,说不出的古朴和清淡。我也喜欢这篇文章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淡淡的炎凉和那炎凉后面的暖。许是我被那个时代,被他们这些老派文人吸引的缘故吧,那些往事,那些旧人,只让我觉得有兴味,有意趣,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啊,“八十年代的沙龙现象”,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的是文学和创造,而不是房子和股票。苏先生文学功底好,又有文字天赋,文风劲道又朴实,并无华丽辞藻,但是娓娓道来,又极生动, 比如这句,“在那种讨论场合,铁生并不多言,总是眯着他那双永远带笑的细长眼睛,在黑框眼镜后面沉静地闪烁。但每一开口,他的明晰意见总是一语中的,让你明白:他是最好的倾听者和有关议题最深的“解人””。很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铁生谦和又智慧的性格跃然纸上。

我一直非常喜欢史铁生的文章,他那篇《我与地坛》是我的大爱,那么醇厚淡然又富有哲理的文笔,那时还特意买了他的散文集和他的小说《务虚笔记》。特别喜欢那几个字,务虚笔记,里面关于人生的偶然和必然的述说,我并没有太看懂,但是还是觉得是一部好的小说。后来就看了不少关于史铁生的文章,徐晓写的,周国平写的,于是知道史铁生是这样一个人人都爱着的“目光远,心气高,热心肠,心胸宽,人缘好”可爱的人儿。苏先生写的这篇回忆录又一次证实了,无论做什么,最后拼的都是人品。一个品质高洁的人,才会被周围的人爱并景仰,才会永远的活在人们的记忆里,才会对得起自己在人世的这一遭。

苏先生挑了几个故事,印象极深的是那个为了赴陈凯歌的《孩子王》的研讨会,风雪中掉了链子还及时赶来的铁生,让人心疼又钦佩不已,但是对于那个失约,事后却只是一句“忘了”的陈凯歌,苏先生却并无责备,足见苏先生仁心宅厚。

文章最后详细提及这个豆青龙泉双耳瓶的来历,和文首遥相对应。我慢慢的看着苏先生看似清淡却句句有情的描述,心有戚戚,待看到那句“生死契阔,世事如烟”,忽然就不能自己,眼泪就那么流了下来,午后的阳光正好,一片片,散淡的照在邻居家的紫藤上,泛着光。原来人和人,心和心,可以走得这么近,而两个淳朴厚道,有着真性情的文人之间的灵魂之交,更是因了这文字,变得力透纸背,愈久弥深,就如苏先生最后说的“沉入岁月深处,并传之久远。” 想来苏先生如今看着这一对豆青龙泉双耳瓶的一只,心里慨叹的大概是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

我们遇见什么,物也好,人也好,情也好,意也好,有时候是全然无法选择的,上天把它推到你面前,如果是投缘的,便顺着它,体会它,珍惜它。感谢缘分,感谢苏先生,感谢Sunny,让我遇到这么朴实美好又至情至性的豆青龙泉双耳瓶。


注:本文原载忆乡坊文学城


点击阅读更多二湘文章


回忆新东方二三事

她的名字叫秋天,小记《那些离婚教给我的事》作者Autumn

距离之美

啊,纽约


【狂流】 第一章 遇见 (含语音)

【狂流】 第二章 秋天的银杏树 (含语音)

【狂流】 第三章 命运的节点 (含语音)

【狂流】 第四章 苹果树之吻(含语音)


回复“狂流”获取《狂流》已经连载章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