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露面的刘强东,原来在做这件事
锌刻度
科技产生无穷新经济价值
”文/锌刻度记者 浪鹰
编辑/杨靖怡
2月19日,京东官方证实“2019年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及以上级别的高管”,并强调集团正在积极推动“小集团,大业务”的转型,旨在盘活资源、充分发挥组织活力,为多元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以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京东从中关村起家一直到上市,强调的是客户为先的价值观,取得了飞速发展。上市之后,刘强东也多次呼吁“不忘初心,从心出发”。在日前的刘强东新春贺信里,他称自己也做了很多反思。
有企业界人士对锌刻度记者表示,不变的京东没什么可怕,最怕的就是京东重拾“客户为先”的价值,从高层的变革开始,不忘初心地发起有质量的增长,“这样的京东才是本色京东”。
1/向“小集团,大业务”转型
据记者了解,京东淘汰高管的消息是在内部大会上通报的,不过京东并未明确表示淘汰即为裁员,根据京东惯例,此次对于副总裁及以上级别高管的“末位淘汰”并不排除采取岗位调整、内部创业等方式进行人员优化。
据统计,京东现在总共有将近18万名员工,保守估计,京东高管将会在几十人到一百人。
“手刃高管”的非常规操作,在眼下此起彼伏的互联网企业裁员声浪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市场较为低迷的当下,京东此举更容易被看作是“节流过冬”的被动举措,更有媒体推算出京东一年将从这一波操作中节省千万元的人力成本。
对于一家年营收达数千亿元人民币、在全球互联网企业中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员工人数超过17万的大型企业而言,一年节省千万元的人力成本并不是京东此举的核心要义,且相对于京东数十亿元的研发投入,这点算不了什么。
事实上,这是京东自我健身的主动选择。
京东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此次末位淘汰绝非意味着战略收缩,而是组织管理的一种举措,为的是强化危机意识、唤醒创业激情。京东接下来将继续在零售、物流、数科、物产、保险、云、印尼、泰国、AI等九大板块全面发力。
其实,在京东官方承认实行末位淘汰制之前,京东主动进行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
根据《中国企业家》的报道,2018年12月初,京东商城核心高管用了四天四夜时间,对商城的战略进行了研讨。会后,决策层重新达成了商城的基本经营理念,即信赖、客户、价值。
这四天四夜会议后,京东接连公布了一系列的战略与组织变化。
2018年12月21日晚,京东公布2018年的第二次组织架构调整,这被称为京东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涉及商城业务全线——京东商城自此被划分为前台、中台、后台三部分,新成立了平台运营业务部、拼购业务部,整合生鲜事业部并入7 Fresh;同时,徐雷任轮值CEO,京东内部三大事业群向徐雷汇报。
而作为集团CEO,刘强东无疑是整个京东团队文化和组织建设的最后把关人,也是确保京东基业长青最关键的掌舵者——结合最近半年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的言论也不难看出,重塑团队和人才、激发组织活力正是他当下的重点工作。
此前,刘强东就在京东发布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个人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战略、团队、文化和新业务上。”
今年2月1日,京东发布刘强东2019年新春贺信,刘强东表示,在新的一年里,第一个关键词是组织,京东正在推动“小集团,大业务”的转型——这是外界第一次对“小集团,大业务”有概念。
此外,刘强东还表示,集团还将进一步授权,业务板块将升级为独立的作战军团,京东将会把更多的能力封装到业务板块中,使业务单元更加专注于自身的经营,让业务单元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取得业务发展的胜利。
“小集团,大业务”,简单来说,即总部职能从管理型转变为战略型,将运营职能下沉,决策前置,总部更加关注协同发展、平台建设、数字化管理。
其实,在刘强东发表新春贺信之前,京东已于2018年底在物流试点了BigBoss组织变革——“Big Boss”的核心理念是“划小经营、决策前置”,“小集团,大业务”正是京东集团层面推进BigBoss变革中的第一步实践。
根据记者了解,2019年,京东将在全集团推进BigBoss变革。接下来京东将继续梳理支撑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关键经营节点,并将这些关键经营节点Boss化,从而实现开源节流、盘活资源、充分发挥组织活力。
2/一个颠覆式的转变过程
在大刀阔斧对组织架构调整的同时,京东还将改革目光放在了组织文化上。
2019年1月19日,京东商城年会,京东商城CEO徐雷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讲话,坦率地指出了商城当下人浮于事的痼疾。
“向内看,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组织能力和行为方式也出现了问题:客户为先的价值观被稀释,唯KPI论和‘交数’文化盛行,部门墙越来越高,自说自话,没有统一的经营逻辑,对外界变化反应越来越慢,对客户傲慢了。” 徐雷在讲话中如此表示:“我们由一个行业的颠覆者变成了被挑战者,但思想上和机制上都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有知情人士表示,京东做出这个决策,是经过深刻的内部反思之后,为解决目前企业所存在的各种组织问题,以重拾创业精神和初心的一种举措。
可以预见,在2019年,伴随京东组织架构的深入调整和推进,京东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首先需要对这一战略高度地认同、理解和执行。对这一转变无法适应、无法交出成果的,很可能就将被淘汰出局。
对末位淘汰,业界并不陌生。末位淘汰制的提出者是20世纪70到90年代的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作为世界上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最大跨国公司,他们以业绩为横轴(由左向右递减),以组织内达到这种业绩的员工的数量为纵轴(由下向上递增),区分出业绩排在前面的20%的员工(A类)、中间的70%的员工(B类)和业绩排在后面的10%的员工(C类)。
这种评估组织内人力资源的方法,韦尔奇称之为“活力曲线”,这一曲线被普遍认为给GE带来了无限活力——在韦尔奇任职期间,他带领GE实现销售额从250亿美元到1110亿美元的飞跃,韦尔奇本人也被称为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
作为一种绩效考核与激励方法,末位淘汰目前对世界知名企业来说都是有效法宝,只是在具体实施上,有不同程度的一定变化。在中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追捧,华为任正非也是末位淘汰制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末位淘汰制是永不停止的,只有淘汰不优秀的员工,才能把整个组织激活。”
相比其他末位淘汰,京东此消息引起巨大关注,是因为并非针对一般基层员工,而是直接从副总裁级别高层动手,而且针对高级管理者明确了淘汰比例,这无论在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企业,可以说都十分少见。
“末位淘汰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团队的短板,保证团队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保证团队有新鲜血液进入。事实上,团队的部门负责人,或者公司的高层,才是团队战略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对其进行业绩考核也理所应当。”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位教授看来,一个企业想要唤醒创业激情,要重拾创业精神和初心,不仅要有末位淘汰,同时高管和负责人也应被降薪、降级或调岗。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诸多网友说:“京东这次做法没错,对高管末位淘汰比对员工好,高管对公司的影响才是最大的。”“末位淘汰制是企业管理的好办法,加强管理,才能使企业有活力。”
或许,对拥有18万人的京东而言,这样的思路转变,将是一个颠覆式的转变过程。
战略落地,人才先行。值得注意的是,在京东看来,也无须为末位淘汰后的人才管理者储备担心。在公开信中,刘强东就如此表示:“京东因人才而兴,人才因梦想而聚!年轻人已然成为公司发展的生力军,公司近4成员工是90后,近9成的管理者是80后甚至90后,未来公司会继续给予年轻人机会,大胆破格任用价值观正、能力卓越的双高人才,并提供充分的土壤、空气和养分,培养足够多的年轻人成为未来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