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MI6-12|用宇宙视角学历史

希文 糯米的世界
2024-08-23
如果正确地向儿童介绍宇宙观念,将会更好地引起儿童的兴趣,因为在他们心中激起对宇宙的赞赏和惊奇,这是比单纯兴趣更高、比心满意足更丰富的情感。于是,儿童的思维不再四处漫游,而有确定的方向;他们的智力能够工作。他们的认知将组织起来并系统化;我们为他们提供整体观,以帮助他们智力充分发展。由于他们的兴趣扩展到每一事物,每一事物都和其他事物相关,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他们思维的核心。
玛利亚·蒙特梭利,《蒙台梭利文集》,第四卷,如何教育潜在成人
历史(第三个伟大故事的落脚领域)的章节到上周为止算是讲完了。在五个伟大故事的框架之后,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单一主题的脉络。这又为我理解宇宙教育多提供了一个维度,当然,以后还会继续有新的维度。

很早,我们就被告知蒙台梭利理念下的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不是以线性关系递进的。但什么是非线性的,作为一个从小深受分科和分级教育影响的我,是没有想象能力的。一头雾水,满脸疑惑是看示范和写作业时的常态,「这个工作的前置经验是什么」,「后续又是什么?」,「两个逻辑上相互承接的示范要相隔多久再做?」

延伸阅读:AMI6-12|伟大故事好伟大

伟大故事给了孩子一个宇宙观。第三个伟大故事 - 人类的起源,为孩子娓娓道来人类的特殊性,也提醒孩子地球为了⽣命的到来一直在做准备,也做好了准备。⼈类出现之前所发⽣的⼀切都是必要的,我们要正视它,拥抱它。然后历史的篇章便展开了。当然,蒙小的历史和我们传统理解的历史学科的范畴不大一样,它更广泛,涵盖了人类学、历史、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就好像转动一把钥匙,轰隆一声,一下子打开了好几扇门,孩子想从哪扇门进去都行。

蒙台梭利博士说我们不能像传统的⽼师那样受限于课程⼤纲,只教授⼀些指定的内容。我们要抱着孩⼦能够欣赏⼈类的历史的希望,相信孩子会超越我们传统所提供的课纲去研究历史。所以通过历史的工作,我们有⼀个更卓越的⽬标,即,孩⼦不应该只是死记硬背所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工作要让孩子理解人类如何适应环境,以及如何在适应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带领孩⼦去思考,「我是谁」, 「我的任务是什么」,「⼈类的任务是什么」,「我们不仅仅是住在这⽚⼟地上,我们对这⽚⼟地也有责任」等等。

带着这样的使命,培训师们将历史工作从以下九个维度为我们细分展开:

  • 史前史;

  • 早期人类;

  • 人类的基本需求以及生活方式;

  • 线性时间的了解;

  • 社会类型和社会革命;

  • 历史问答图表和早期文明的工作;

  • 迁徙;

  • 孩子的祖国;

  • 历史时间轴。


注意,这9个细分主题同样也不是以线性关系存在的。它们彼此交织在一起,互相支持着各自主题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嗯,不必纠结,只有纠缠不清,然后把自己困在里面,接纳它,才能开始理解什么是网络般交织在一起的感觉,surrender,是我的顿悟,挺管用的。)

(图:来自网络/bergamo培训中心/世代钟)

史前史,讲的是⼈类出现之前的地球史,通过对比地球的历史和⼈类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类的出现时间是那么的短暂和渺小。这部分的工作和生物主题,即第二个伟大故事 - 生命的起源也有所交集,再进一步通过「黑色长轴」和「世代钟」呈现。

「黑色长轴」这个教具是由蒙台梭利博士设计的,当时她在印度工作,观察到一个孩子觉得印度文明比其他文明存在的时间要长的多,感到非常自豪,也不认为自己可以从蒙台梭利那里学到什么。借着黑色长轴,蒙台梭利博士希望让孩子将自己和没有人类的时间进行对比。人类对地球,应该充满敬重和谦卑之情。这是一个关于为孩子介绍历史长河的工作吗?不,这是一个关于帮助建立人格品质之一 - 谦卑的工作。

而「世代钟」,则是将从地球形成到现在所有的时间压缩到一个只有12小时的表盘上。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简单又带有直接冲击力的工作。我们引以为傲的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类,竟然只拥有一条,需要很努力看,努力到眼珠子绷紧快要掉出来,才能看得清楚的,细细的红线所代表的时间线。

“人类的历史在这里!就这么短?!”,大家瞪大眼睛捂起了嘴巴,有了大历史框架的印象。

(图:来自网络/forestvillemontessori/人类时间轴II)

早期人类的主题,包括了「⼈类起源的故事」、「⼿的时间轴」、 「⼈类的时间轴⼀」和「⼈类的时间轴⼆」。无死角地为孩子呈现,人类是一种具有超强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物种。

我们,是行走的历史,我们,用双手创造历史。

(图:来自网络/VilladiMaria/人类基本需求图表I)

人类基本需求以及生活方式的章节,和史前⼈类、早期⼈类⼯作平⾏进⾏,它着眼于人类需求的横向和纵向研究,研究⼈类如何通过利用自然和创造超⾃然的⽅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它明确了⼈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孩子在后续进行⼈类与环境相互依存、⽂明、⽂化的研究进⼀步奠定基础。

现在的我,和你,和几百年前、几万年前的人类一样,一直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向往更美好生活做无止尽的努力。

(图:来自网络/VilladiMaria/我的一天)

线性时间的了解,包括了认识钟表时间、日历和时间轴。要研究历史,我们要清楚时间的概念,而小学阶段的孩子也开始对时间的流逝有觉知,所以我们必须要教会孩⼦怎么去测量时间。孩⼦学习时间的测量;了解多样的测量线性时间和循环时间(四季)的⽅法;他们听关于⽇历、时钟、时间线、测量⼯具的历史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测量和记录时间的工具。透过这些活动和材料,孩子被赋予在事件中加入时间视角的能⼒。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事件或系列事件,我们都能在当下,用手的工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并理解它。

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流浪的本能,另一种则恰恰相反,是对某一地点的依恋。
玛丽亚·蒙台梭利,《教育人的潜能》,Kalakshetra版本

有了以上的框架、视野和心态作为骨架,以下工作进一步帮助建构有情有义的血肉之躯。真是好机智!

(图:来自网络/forestbluffschool/用时间轴的方式做研究)

社会类型和社会变革,包括了解社会的主要类型和社会革命,发明与发现 - 知名与不知名的英雄,以及儿童工作的形式。我们想帮助孩子理解,科学并不是最近才发明的,经济也不只是和金钱或者金融有关;让孩子注意到社会分工,不同的劳动不是现代社会才存在的,而是一直都存在着。人类总是会观察他自己和周遭,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和自己的想象力,去不停地发展、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工作也帮助孩子意识和认识到前人、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英雄都对我们的生活做出了贡献。我们通过给孩子讲述故事,帮助孩子产生对人类社会的感激之情。而孩子自己,也可以通过撰写报告、戏剧、制作立体模型、美术作品、绘制全景图、做实验或者时间轴、跨文化研究,甚至制作自己的教具来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图:来自网络/用历史问答图表做答案卡)

历史问答图表,是蒙台梭利博士在荷兰居住时,和历史学家⼀起创作的⼯作,它由一系列的问题组成,帮助孩子很立体又快速地建立理解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个地方的历史的框架。透过提问的⽅式,带领孩⼦一步一步拆解⼀个⽂明或者族群当时所处于的情况。孩⼦也可以通过研究历史问答图表来自行研究任意⽂明。看着这些问题,我发自内心地佩服底层逻辑框架竟然可以如此通用。而早期文明的工作,则让孩子可以更具体的探索不同的⽂化,从启动故事开始勾起孩子的兴趣,他们可以以多元的、可见的方式,甚至外出,来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他们理解文明。

(图:来自网络/northwoods montessori/一类迁徙图表)

迁徙,是最让我心潮澎湃的工作,这个工作也被视为孩子理解人类如何拥有现在所拥有的东西的关键。迁徙图表为孩子展示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迁徙方式,为什么迁徙,以及不同的迁徙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样的迁徙不只是物理空间的迁移,也包括了人类精神领地的迁移。我仍然记得培训师Kyla一次性将十多种迁徙模式,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冲击。我敢保证,那天,很多同学和我一样,被虐爆了!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第四和第五个伟大故事,即「符号沟通的故事」、「数字的故事」,就是两个关于民族、思想迁移/传递的故事,也是一种「迁徙」。这种所有元素都环环相扣的感觉,让你逐渐开始有了非线性的感觉,一种交织在一起如网状的复杂之情。很奇妙!

(图:来自网络/中国历史时间线)

儿童的祖国,讲的是国家历史时间轴。孩子从大的历史框架开始,再到各种小的示范为他/她填充细节,孩子们会很自然的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产生兴趣,因为这是孩子身处的地方,和自己切身相关。我们不需要等到孩子到了初中、高中才给他们介绍自己国家的历史。其实早在孩子还在儿童之家,成人为孩子讲述历史的工作就开始了,大量的故事、歌曲、对习俗和节庆的观察都是学习本国历史的方式。等孩子逐渐有了时间的概念,为孩子介绍时间轴,从启动故事,到具象地摸到时间线,以及时间线上不同的事件,孩子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了更立体的工作经验。

(图:来自网络/thekavanaughreport/制作时间轴)

和孩子一起制作历史时间轴。为孩⼦展⽰做时间轴的过程,孩⼦可以选择⼀个主题,去记录本国历史、去了解其他文明,也可以制造时间并用合适的方式去描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令你仿佛身在其中。

在整个历史⼯作中,我们强调⼿是智⼒的⼯具,是成功的关键。虽然机器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希望传递给孩⼦的是不要过度使⽤机器的信息。过度使用可能会让我们远离⾃⼰的责任,我们所使⽤的资源甚至会对我们不认识的⼈产⽣影响。我们和孩子讨论「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国家?人们如何相互合作?责任和权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等。这些正式和非正式讨论,让孩⼦了解很多事件都有它的前因后果,相互关联。从⽽,孩⼦开始了解⾃⼰的⾏为对其他⼈有相当的影响,也理解他人的行为有对方自己的视角。在历史研究的工作中沉浸式的培养同理心。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不断去了解、思考、研究和理解历史,去毫无保留的拥抱和锻炼自己爱别⼈的⼼。而这颗心本就是人类具有的天赋之一,是人性本该就有的样子。

延伸阅读:蒙小历史介绍

如果⼈类最终能够团结起来 – ⼈类的群体⾏为是⼀种天性 – 那么只能通过教育来实现。这种教育能够教会⼈们去欣赏⼈类合作所取得的⼀切成果,并愿意为了宇宙计划的共同实现⽽摈弃偏见。
玛丽亚·蒙台梭利

忍不住赞叹,真的是太宏大太巧妙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糯米的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