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湖文苑·美文 | 首届“遇见·松山湖”征文活动获奖作品展示⑱
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收到了810篇投稿,经过主办方组织专家初评、终评,最终评选出成人组和青少年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作品共83篇。
接下来,“遇见·松山湖”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将会在“乐享松山湖”微信公众号每周末发布两篇获奖美文,并在文学类专栏【松湖文苑】上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首届“遇见·松山湖”
征文活动获奖作品展示
松山湖骑行记
文/江易菲
作者:江易菲
2022 年2月初,刚刚来东莞松山湖工作半年,我便买了一辆山地车。后来我父母来东莞旅居,问我:“之前在深圳三四年,也没见你买车呀, 怎么一来这儿就买 了?”我说,这里骑行者友好,有独立的骑行道, 却没有不得不走的过街天桥、 地下隧道,也没有太高太陡峭的山坡。后者说的正是过去我在深圳龙岗生活的记忆。
关键还在于, 这里有这么大的松山湖, 如果不时时去绕湖骑行一圈, 实在太浪费了。
当然,开始环湖骑行,也受到一位老教授的感染,听他和我一起打网球的太太说, 他每天几乎都会去骑上二十到三十公里, 也算从单位到家往返绕一点道,风雨无阻。他应该六十有余了, 有这样的魄力去坚持, 估计这也和松湖的风景尚好有关吧?
我问他太太:“为什么不和您先生一起骑行呀?”
“不要,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他觉得我的网球有趣, 我也觉得他骑行有意思,但都不涉足,互相保留一点神秘感。”
夫人温柔地笑了。
买山地车时到店选择比较,想到日后要它陪我风吹日晒,一路策马扬鞭,要个结实耐用的才行。于是略略小试骑后,在一千和三千之间选择了后者。老板娘帮忙装好反射片,送了头盔,我乐呵呵地从店里骑回家。
冬去春来,和朋友约打网球,他们开车到球场,我就骑行。期间,从北湖桥经过,看着湖上一片碧波,夕阳正好落下。我想着:晚霞、湖水、网球、骑行,真是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这片刻被集齐了,心中充溢感恩。而我还是常常比开车族先到,轻车小舟, 果然便利。
因为疫情, 2022 年3月,因松山湖封控,我们在家办公, 堂食不被允许,菜市场过不去。我对外卖是有点抵触的,隔日坚持骑车去家附近的小超市买点食材自己下厨, 封控一共就一周,而偏偏在最后一天,骑行时一个不留神,载进了尚在挖坑中的自行车道里,只觉一时天昏地暗, 躺在地上一看, 完蛋,见红,连裤子都摔破啦!
那天只好扶着车子艰难回家。
后来自行车道修好,我和同事朋友经过时,我打趣:“这骑行道, 有我的血肉铸就!”
“此话怎讲?”
“以前还没修好的时候,骑行载进去了……”
4月天一到, 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就来临了。 一次和朋友去环湖,把车停在路旁, 走到湖岸边,看到有挽起裤脚的小孩子成群在湖里拾捡着什么, 捡完装在玻璃罐里。朋友说:“这是在挖螺呢。”
“螺?”
“嗯,你试试?湖边淤泥里有小洞孔,那里就有螺。”
我瞄准半个指甲盖大小的洞,手伸进去,还真有一只小小的螺。我一下子来了劲,四下五下,捞起好几个螺来,每回一捞一个准。
我很得意。朋友说,今晚晚餐有着落了。
末了, 我们去湖边滑陆地冲浪板。 我是初学, 笨拙地来来去去,朋友就拉着我给一把力。那一日,晚霞映照狗尾草,轻轻扬扬撩动心弦。我自知好景不常须记取,按了几番相机快门。
后来,我每周几乎都会去上一两次湖畔骑行。
湖里人是很幸运的。平日里我总可以赶在夜雨前日落时环湖一小圈,听听风声鸟叫,发个小呆,晚风轻柔吹拂额头。我喜欢从大学路入口进去,拐入南面相对僻 静一侧,行人寥寥。一次行到无路时,我也就回到了马路上, 正好发现一家骑行店,装了车灯和水壶架,从此又感骑行更加自由了。夜骑也不怕了。
到了夏天, 深圳朋友拜访, 自然是带着他去湖里骑行。可是, 只得一辆车, 怎么办?
我建议他走,我骑行,然后轮换着来。
他看了看我的陆地冲浪板。“不如, 我来骑行,用绳子绑住车座, 你牵着绳子另外一头滑,这也就是陆地版本的尾波冲浪。”
可以试试。我点头应允。
那日的松山湖岸成了我们的滑水场, 朋友骑行拖住我, 我时时放线离得远些好自由发挥,遇到上坡就省着力气交由他拖我, 下坡就需谨慎慢行, 毕竟我的刹车技术还有待提升。一辆山地车、 一台陆冲板,我们就这样悠悠然地朝着落日而去。
到了仲夏夜, 湖里也热。在松山湖里散步, 偶尔有一丝丝风, 在水边坐会, 感觉湿热,总是也坐不太久就想回家吹空调。回程路上,朋友一声惊呼:“快看!”
我朝他所指的车轮下一瞧, 是一只好小好小的老鼠。像巢鼠?或者鼩鼱?天太黑看不清晰, 只见这小家伙慢慢地走着,像是病了,又像是受伤了,让人心急。眼见路上行车来往,对它来说,每分每秒都性命堪忧,朋友立即驱赶它到草丛里去。
“动作这么慢, 要是遇到猫或者蛇, 肯定没命了。”我们叹息一声。
后来不久,我在一次网球比赛中,不幸地伤到了膝盖,头晚上还不甚明晰,以为养一夜就好。而到了次日走路都费劲。我父母一向劝说我运动比赛时别太拼,“又 不是为国争光, 量力而行吧!”只是人在局中,情难自控,小球要救,高远球要追, 终究落得一个半月板撕裂的下场。照完磁共振, 确诊以后我失落了好久,如 果不手术应该很难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做手术吧,我又惧怕。总之,先拖下去。
就这样, 每天上下班骑行或者步行的我,只能开始叫车, 或者托付同事载我。
叫车也不太有保障,司机找路不顺利是常有, 总麻烦同事也不是个办法。稍微恢 复一点点时, 我想到有同事有小电滑板车,和她商量, 换换车?她答应了,我单 用右腿乘力,笨拙地学会了,此后开始自力更生地上下班了。尽快如此,后来的 几个月我都完全放弃了我所热爱的网球、骑行和陆地冲浪板,勉强去健身房也只 能做点简单的上肢运动。平日里忙于运动的氧气女生不见了。那些日子, 周末只能窝在沙发里看看电影,我着实消沉了好多。
十一国庆前,半月板的恢复稍稍明朗了,同事抱怨说山地车太难骑, 坚持了这么久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我当然就和她换了各自的座驾回来,拍拍坐垫,似乎和久违老友重逢。再次骑车上班只觉路阻且长, 速度几乎和步行没两样,我知道肌肉 记忆也许没能恢复,自己也害怕发力。我当然知晓人生不能一帆风顺,一波碧倾,但,这些挫败发生在自己身上且看不到明显转机时,真的很难不心灰意懒。
国庆期间,同事看我不方便出行, 借了一部车给我。我们约在单位楼下提车, 人到了车帮我们打开,朋友坐在里面试了试。 车子有十多岁了, 旧旧的,还有伤,不过我俩都有点激动,头一晚想着去一个近点的地方, 车子就倏地开去了松湖广场,看到几个网球场, 我常听球友们聊起在这里初学网球的日子。“你没有共鸣,可我们在那里度过了好多好时光。”球友说时, 眼里都是光。
想了一下,来松山湖一转眼一年多了, 我也在好些地方和球友们打过球, 人才大厦的楼顶、 理工大学的球场、市区的网球中心、我工作的写字楼楼下、朋友的住 宅区里……我的山地车带着我辗转这些地方, 的确有不少美好的回忆。不过, 最让人怀念的,应该还在过去在深圳和朋友一起学球的日子:初识得网球的正反手、削球、 截击, 陌生的技能慢慢在不断琢磨之间, 变得熟悉, 真是神奇的感受。
来到松山湖, 最大的忐忑就是和朋友的分离。
回想一年半前,来这里看单位安排的短租人才公寓那天, 一场暴雨正酣畅淋漓。离开深圳时, 不管雨刮再怎么打,前路都在一片水雾中。而到了松山湖,雨,就缓缓停了,我们在公寓楼上看到童话世界一样的华为欧洲小镇,心里多少有了一点宽慰。
那夜回深圳,红绿灯间隙间,朋友握住我的手说:“没事, 你会喜欢那里的, 我也会常常去看你。”
所以说,和松山湖的相遇,也是和朋友的分离,而这样的分离,也开启了我们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序幕。
后来, 我们也在松山湖打球,不像以前楼下就是球场,我们要托人帮忙订场子, 打车或者走些路前往。有一回,在理工学院的球场打完球,我们步行回家。流完一身汗的我们俩都没怎么讲话, 默默穿梭在理工教师宿舍的万家灯火里, 走回我们小小的出租屋,而这片刻, 在这异乡,还真有那么点相依为命的感伤与温柔。
到了冬季, 是落羽杉的季节。 我的膝伤总算复原了些,于是又开始浅浅试水短距离沿湖骑行。有时候也呼朋引伴, 在一排排落羽杉下落座。这古老孑遗植物总是能给人带来一种悠悠远远的感受, 湖湾某处也不见了高楼,恍惚以为是在故园深林里。
年末, 到店里给我的山地车做了一个保养,上油打蜡。师傅说,各个配件都还很好,看来你很爱惜啊。
“是啊, 都不舍得它淋雨, 停车都停在棚子下面。”
辛苦啦, 这一年, 我对它说。明年继续陪我去看更远处的风景吧。
我有时候会发个朋友圈,总是有很多人来点赞留言,说太羡慕你了,我回复他们:欢迎来玩啊, 我带你们环湖。于是彼此留个念想, 我也期待有一天能尽一份这有趣有味的地主之谊。
作者:单晶晶
就读学校:松山湖莞美学校高二10班
指导老师:余勤安
在孩童时期,松山湖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模糊且遥远的地方。——题记
记得在幼时,父亲常带着我们几个孩子来松山湖游玩,窗外飞速地掠过大片的绿,湛蓝的天。年幼的我们,在车上往往是坐不住的,只觉得路途遥远,想跳下车去玩玩,便不住地问道:“爸爸,松山湖到了吗?”那时爸爸耐心的一遍遍哄着我。他说,下次你看到窗外都是绿色时,松山湖就到了。于是年幼的我的心里便留下了对松山湖的第一印象,噢!松山湖,是很远的,是绿色的。
更多“遇见·松山湖”征文活动的获奖美文
敬请关注“乐享松山湖”微信公众号
每周六【松湖文苑】
欢迎大家齐来记录与创作
期待也能看到你们眼中的松山湖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编辑:莫楚乔
审校:林倩萍、欧阳泳琪
想了解更多松山湖资讯
关注【乐享松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