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5亿过劳中国人,离死亡只有一线之隔

大雨 凤凰WEEKLY 2019-04-15

作者丨大雨    编辑丨菠菜


天下苦996久矣。


996意为: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在有赞公司年会公开宣布996工作制,掀起的风波尚未平息之际,近日又有人在GitHub社区上,建立了一个叫996.icu的项目。



项目控诉了部分公司996工作制的行为。


介绍页面,创建者写道:工作996,生病ICU。


发布一个小时之后这个项目标星就超过了1000 ,截至目前,标星数已经超过了9.5万,并且还在持续增长,成为了GitHub上的现象级项目。


大量的996工作者涌入并控诉:



还有决定成立互助组的、招聘的:



对996式压榨的痛恨,一经点燃,控诉者众。


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工作72小时,早已远超《劳动法》所规定的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的工作量,已然属于严重过劳范畴。


而过劳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在人们的身边,也并不少见。


近在咫尺的过劳死

 

2019年3月,福州日报的官微报道了一个故事。


福州有一位42岁的单亲爸爸。他叫林熙,与17岁的自闭症儿子相依为命。一晚夜班之后,林熙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永远离开了他17岁的孩子。



在他的手机中,人们看到了10条他留给儿子的短信。


短信写道:


喜欢喝水,要尽量给他温水,不然他会喝凉的;

不吃所有贝壳类,爱吃面干饭,塞不下去时会找水加进去;

一开始就要阻止儿子抢其他小孩的菜,否则他会意味可以抢;

要给儿子下脱衣指令,不然他会一件不脱直接睡…

 


......


一字一句,全是关心与不舍。


不知道这位父亲是不是对自己的突然离世早有预感。在他敲下字的那些时刻,是不是对自己连轴转的状态早已非常担忧。


不知明天还能否照顾到生病的孩子。不知明天还能否醒来。

 

明天会好吗?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过劳死离我们一点都不远。中国适度劳动协会课题组,对北京的白领进行分析后发现——


有61.6%的人已经进入了过劳死的“红灯预警期”,即具备过劳死的征兆。而处于过劳死“红灯”危险区、即随时可能过劳死的状态的人,占据26.7%,形势十分严峻。


(过劳死十大预警信号:肥胖,脱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性能力下降,小便次数频繁,心算能力越来越差,难以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睡眠质量下降,时常有头疼、耳鸣、烦躁等躯体反应。


累积3至5项者,为首次“红灯”预警期,表明已具备过劳死的征兆;累积6项以上者,为严重“红灯”危险期,可视为过劳死的高危人员。 )


人们身边,关于过劳死的事件层出不穷。



16年的时候,央视新闻做过一次盘点:

 

“2015年3月,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酒店马桶上,凌晨1点,他还发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据悉,为赶项目,他常常加班到早上五六点,又接着上班。去世前一天,他跟妈妈说"太累了"。

 

2015年7月,江苏省某演艺集团员工王某,被单位同事发现死在了宿舍,后公安机关认定为心源性猝死。王某去世前最后一次演出工作时间长达十余小时。

 

2016年6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金丹,被发现在医院宿舍逝世,年仅45岁。据同事称,金医生离世前两天,仍从清早一直工作到晚上10时许。”


多年前,我们还将某人过劳死、猝死视为偶然的新闻,但如今却随处可闻这样的案例。



2013年时,有过一起轰动的新闻报道:“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到达60万人,这意味着每天大概有超过1600人,因为劳累过度而死亡。”


那个时候,有媒体甚至用了“中国超过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的标题来吸引眼球。



后续的跟踪报道中澄清,60万的人数,实际上为总猝死人数。目前我国尚未有条款明晰何为过劳死,也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适度劳动研究分会会长杨河清分析:过劳往往是诱因,病灶已经在那儿了,一劳累就容易引爆。很多“过劳死”可能隐藏在“脑溢血”、“心脏骤停”等等疾病之后,数据可能是庞大的。

 

的确,我国关于过劳死的统计,尚未有官方统计数据。但和“过劳”有关的死亡人数,极有可能是超出我们想象的庞大。

 

中国已全面进入过劳模式


2018年,一则关于中国的统计数据,引发了全世界媒体的惊叹。


美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中国人的劳动参与率达到76%,是全世界劳动参与率最高的国家。


也就是说,除了老人、孩子之外,中国人几乎全在工作。而美国只有65%劳动参与率,日本更低,只有58%。




我们的劳动参与率公布后,诺贝尔奖得主科斯的那句话“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甚至有一点恐惧”被广泛提及。


我们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国家,有全世界最勤奋的劳动者。当之无愧的,我们也是过劳大国。

  

18年,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发布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

 

“我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相当普遍,与14个主要国家相比, 2017年我国有酬劳动时长排名第一,比排名最后的意大利高出125%。”


 

没错,我们是“996”,是“狼性”,是不分黑白、颠倒早晚。工作在中国,是要玩命的。

 

全国总工会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如果按《劳动法》所规定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只有47.1%的职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0小时以内。

 

剩下的人工作时长全部超标。

 

按一周五天计算,一半以上的人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工作连轴转,没有周末。

 

同时,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北京居民平均日工作时间较十年前增加近1小时。其中,年轻人每天工作10小时,通勤时间近2小时,甚至休息日也要工作7小时42分钟。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也不想让你休息。


过劳,是当下混迹职场的人躲不开的宿命。


谁把我们卷入了“过劳人生”?


中国人的劳动,不仅是“劳动”那么简单,中国人的过劳,很大程度上也不仅因为生存。


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一旦贫穷问题得到了解决,享受闲暇的时代就会到来。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40年,贫穷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人们并没有开启闲暇模式,反而过劳现象愈演愈烈。


导致人们过劳的,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1.越有钱,越过劳


曾有研究认为过劳和阶层有关,较低阶层的人不得不通过过度劳动来换取金钱。但现代的研究发现,反而是越有钱、地位越高的人群,过劳现象越严重。


奥维云网的《中国精英人群调研报告》中指出,工作繁忙是精英人士的常态,一半以上的精英人士每天工作9-12小时;有两成的人每天工作13-15个小时。

 

更甚,还有4%的企业管理者每天的工作时长在16小时以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也指出,收入越高,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少。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而地位越高,也意味着更多的压力——

 

领英的中国职场压力报告中显示,随着级别越高,被调研人员的平均工作时间越长,工作压力也越大。


大公司的高管,创业公司的老板,往往是过劳死的高发人群。


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享年44岁;

 

御泥坊的前董事长吴立君因长期辛劳,突发脑部静脉窦血栓,经多方全力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 36 岁;

 

“工作比较拼,经常熬夜”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地铁上晕厥随后逝世,享年34岁。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地位高、收入高,并不意味着工作时长更短,它可能刚好相反。

 


2.越精致、越消费,越过劳


近些年来,消费主义的主张大行其道。鼓吹要有生活态度、要精致、要买贵的,不能委屈自己的营销号铺天盖地:

 

“你对自己都舍不得,谁会对你舍得”

 

“精致的人,从来不会放过细节”

 

“你用多少钱的东西,决定了你的身价值多少”

 

刚进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成为了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


来源:腾讯2018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


奢侈品成为了人们定位自身身份的符号。旅游、烘焙、健身成为新中产必备的“三件套”。


人们努力加班、成为斜杠青年、做副业,不放弃赚钱的一切机会,用几个月的加班费换一个名牌包包,换一个几万元一年却只去拍照的健身房,然后继续加班,用最贵的保养品,加着最晚的班。


《过劳时代》的作者森冈孝二认为,物欲的膨胀、对消费的追求,是过劳的一大成因。


我们用青春,甚至是生命,去满足被消费社会吹起的物欲。


3.弹性工作制,让人更过劳


对于普通人而言,过劳最直观的成因大概是个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混淆。

 

如今很多公司取消了打卡制度,美名其曰“弹性工作制”,其中的潜台词是——你要随时待命,于是一整天,人们都需要紧绷神经。

 

但其实打不打卡也没那么重要,毕竟“微信收到消息要及时回复,否则就是不礼貌”“第一时间收到回复是基本的职场礼貌”。

 

即使下班了,上司突然给你发来了消息你敢不回吗?突然派来的紧急任务,你敢不接吗?

 

没有“不在线”选项的微信,默认了我找你你就必须在,否则是你的过错。

 

DingDing作响的钉钉,看到了不想接也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任务,“已读”却逼迫自己无法沉默,不懂拒绝只好硬扛。

  

互联网穿过屏幕,把你的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缝得严丝合缝。


时刻都在工作状态,过劳,当然发生。


4.越焦虑,越过劳

 

有时候,过劳是人们自己选择的。隔三差五过劳一下,成为了一些上班族的“焦虑安慰剂”。

 

当你深夜发出一条朋友圈“今天又加班到现在,好烦”并配上一张深夜一人的办公室图,你或许并不是真的烦,你甚至还有点自豪——我今天又努力工作了一天呢!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北京吗?

 

大面积中产焦虑的当下,去自律、去努力、去耗尽精力变成了抵抗迷茫的心灵鸡汤。

 

当你竭尽全力,看着超负荷做出的成就,才使得自己有更多面对未来的安定感。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你看,我是有工作能力的人。

 

当看到同事深夜还在学习,还在工作,害怕被落下的恐慌扼住喉咙,你一定也要加班加点才行。

 

好像精疲力竭,才是证明自己真的正在努力的最好方式。


5、以过劳为美德

 

“劳动最光荣”是我们从小到大的训诫,勤奋、刻苦向来是被崇尚的美德,夸一个人能吃苦耐劳,是非常诚恳的高度评价。

 

我们推崇闻鸡起舞,推崇夙兴夜寐,推崇悬梁刺骨,推崇焚膏继晷。我们赞赏一切的刻苦。

 

而当下,“医生熬夜加班”“交警持续工作到生病”此类新闻也仍是正面报道。


24小时待命的医生:



加班加点成习惯的老师:



加班导致殉职的民警:



 

让人们从心里敲响过劳这个警钟,实在是太难了。


过劳是一颗危险的定时炸弹

 

令人恐惧的是,过劳作为一种社会状态真真切切地发生着,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它是一枚埋在千万家庭之中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一项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研究表明,工作时间越长,罹患中风风险越大。

 

以每周工作40小时的人为基准,工作41至48小时的人罹患中风风险增加10%,工作49至54小时的人中风风险增加27%,工作55小时以上中风风险增加33%。


美国哈佛大学另一项研究还发现,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个小时的女性更难怀孕。

 

但我国,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的人占了一半还多。

 

武汉科技大学发布的一项职场行为与疲劳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超过8成劳动者承受着一般或更高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处于过劳状态。

 

长期压力过大会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而压力过大也是导致脑梗塞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久坐的工作者,尤其是对“互联网民工”而言,工作时长长+久坐更是增加了极大的患病风险。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每日坐6小时或以上将增加患病机会,且早死风险增加25%。



除了身体健康方面,过劳带来的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做过一个统计,25岁-40岁年龄段的人因为心理疾病来就医的,每年都会以20%的速度在增长,而这种心理疾病,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累”。

 

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与每天工作7~8小时的人相比,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的人在五年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提升了2.4倍。

 

每天忙,累,丧,亚健康,几乎是概括大部分人生活状态的词组。


在一个过劳成习惯,以过劳为荣的时代里,即使我们知道炸弹随时会炸,但没有点燃引线前,一切除了忍受,却没有别的办法。


只能安慰自己,至少是一名合格的时代战士吧。


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


毕竟生命不息,加班不止。


End

/ 点击图片阅读以下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