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钱人才叫全职太太,普通人顶多是家庭主妇

杜都督 喜旺 凤凰WEEKLY 2020-12-09
为贫困女孩建立免费高中的张桂梅校长,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次是因为一位“家庭主妇
采访中,张桂梅称,自己有位女学生,好不容易考取二本,走出了大山,结果却当起了全职太太。
这位学生带着老公孩子,“抱着一堆钱回来”说要捐助学校,张桂梅生气,让她“滚出去”。
一个上过免费师范的女孩,成了携夫抱子的夫人,以高贵的姿态带着巨款试图捐助曾经的学校,最后被校长灰溜溜地骂走,画面感十足。
然而,舆论发酵之后,当事人黄付燕还原了事情的B面:
大学毕业后,黄付燕当过电话销售也做过外包HR,最后因为怀孕还要准备教师考试就辞了职,而见张桂梅老师恰好是在辞职期间。
见张老师的时候,黄付燕准备了2000块钱,但因为她说自己没有在工作,所以一直提出要女学生“独立、不要依靠男人”的张老师态度冷淡。
而捐款被拒的第二年,黄付燕就考上了贵州安顺某小学的特岗教师,生活回到了正轨。
〓 当事人黄付燕的部分回应
显然,黄付燕不是很多人想象中,享受生活的全职太太。
从个人的立场说,免费高中的张校长完全可以拒绝捐款表示自己的不满,然而网上管中窥豹的讨论却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航向:
“家庭主妇的存在就是浪费资源。”
“只有贪图享受的人才会当家庭主妇。”
所以家庭主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女人是怎样成为家庭主妇的
在很多人眼里,家庭主妇等于全职太太,只需要享受生活。但是很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家庭主妇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38岁的李佳是在结婚后一年成为家庭主妇的。
在此之前,她一个月收入2000元,丈夫一个月赚3000块。
李佳的妈妈去世很早,而公公婆婆要一边务农,一边照顾瘫痪的婆奶,连李佳怀孕他们也没办法抽身。
孩子出生前老公辞了职,临产前一天婆婆才从老家匆匆赶来。而在女儿三个月大后,婆婆必须回去照顾老人,老公因为开销太大不得不回去上班时候,孩子谁来照顾就又成了问题
李佳去市面上问了保姆的价格,几乎抵得上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她觉得与其自己出去工作另外找保姆,还不如辞职自己照顾孩子。
李佳这样的案例,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许多选女性择做家庭主妇,不是为了贪图安逸,而是生存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 某女性社交平台上关于家庭主妇的讨论,大都指向了无奈和彷徨
数据显示,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占比58.6%,其中,95后全职妈妈占比已达到82%,更多集中在低线城市。
低线城市,不仅意味着她们生活水平不高,更意味着面临的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要更大。
年轻女性是为了刚出生的孩子,中年女性更多则是为了照顾老人。
当家里有一个生病需要全天候陪护的老人时,很多双职工家庭往往会选择牺牲女方的工作来照顾家庭:她需要每天照顾老人,为家人准备一日三餐,整理家务打扫卫生,当然也要包揽孩子的教育和辅导。
这种情况下,家庭主妇由于不需要外出工作,是默认必须做到令人事事满意的——毕竟她们有天然的劣势,“不赚钱”。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男性因为种种原因在家待业,往往也不会主动承担家务。
换句话说,这庭主妇看似“不挣钱”,实际上她们是用自身的劳动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还承担了一部分社会福利和保障的工作。
相比之下,那种由于一方收入足够可观而不需要两个人同时在职的中产家庭,则是少数中的少数。
喝下午茶、遛狗、做头发的理想的生活也许存在,但肯定不是千万家庭主妇里的主流生态。
家庭主妇不等于全职太太,后者是选择,而前者是无奈。

家务劳动,到底值多少钱?

女性如果留在家里,一天有多少家务要做?
有一个日本主妇晒过自己的家务时间表。她凌晨4点和6点就要起床给小孩喂奶,然后要做早饭、给小孩洗漱、吸尘、洗衣、带小孩外出散步,午饭后小孩睡了,她还要趁机收拾家里、准备晚饭。
晚上,要给小孩洗澡、陪小孩玩游戏,把孩子哄睡着。之后也得继续收拾家里,凌晨一点才能入眠。
这些劳动要花多少时间,又值多少钱?
日剧《逃避可耻但很有用》里面提到,日本全职太太一年无偿劳动的时间是2199个小时,平均一天里有6个小时在做各种家务。
如果算成收入,主妇的年薪高达304.1万日圆(约19.5万人民币)。 
       
韩国也对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做过评估。2018年,统计厅将照看孩子、洗涤、清扫等59种家务劳动换算成钱,得出这些家务劳动每年价值361万亿韩元,占韩国GDP的24.3%。
每天工作6小时的全职主妇,月薪应该在190万韩元(约人民币1.1万)左右。不少人还觉得这个数字比实际偏低,因为在婴幼儿时期,主妇几乎24小时不休息。
如果在市场购买同等的育儿服务,花费会远大于这个数字。 
       
在中国,有数据显示,全职妈妈365天全年不休,且每天平均工作为14.5个小时,比规定工作时长要长的多得多。       
虽然家务数量多、种类繁杂,但在许多人眼中,家务劳动是不需要动脑、没有技术含量的“次等劳动”。
在劳动力市场上,除了月嫂、育婴师之外,绝大多数家政服务都非常便宜。在北京请一个钟点工做保洁,价格可以低到40元/小时,还有一部分要付给中介公司,阿姨到手的钱寥寥无几。
这种“家务歧视”也存在于婚姻内部。许多丈夫虽然自己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却觉得做家务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不就是扫扫地、擦擦桌子吗,如果我待在家里,肯定比你做得好!”
〓 但其实家务并没有那么简单,上面是公众号“好好住”总结的每日/每周/每季/每年家务清单 
琐碎的家务劳动会占用大量时间。在家里,除了做饭、扫地这些集中性的工作,零碎的整理工作无处不在。
在上海,家政工的平均工作时间是12个小时,是真正的“996”。如果是住家保姆,工作时间比这个还要长,可能达到全月无休的“007”。
       
〓 阿姨的平均工作时间 
另一方面,家务劳动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除了执行本身,主妇还要学会发现任务,合理分配时间,不断优化执行流程。
一个优秀的主妇,要具备CEO的素质和能力。
 
在因此,一些欧美国家,如果离婚,丈夫要给全职太太赡养费;日本也规定,丈夫要给在家“留守”的妻子缴纳养老金。
被忽视的价值,并非不存在
家务复杂、繁琐,在家庭生活中又不可或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瞧不起家庭主妇?
首先,很多人都看不到家务存在的价值。
很多丈夫除了“我上我也行”,还善于举出工作家务两手抓的“别人家的老婆”作为正面典型:你看,老X的老婆工作能干、家事也贤惠,你怎么就不行?
在他们眼中,是自己在努力工作,养活妻子和全家,而主妇妻子只会增加他们的财务压力。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许多情况下,有了主妇的支持,他们才能忘却繁杂家务,全身心投入工作。
比起男性的轻视,同性的指责更加激进,又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她们认为,没有收入的女性在家里是没有地位和话语权的,而当家庭主妇想要回到社会的时候,往往又会因太久没有出门工作而不被列为首选。久而久之,对女性的独立人格是一种摧毁。
其实双方的落点基本一致,那就是家庭主妇不生产价值。
然而事实上,国外除了雇佣者的维生工资外,还有另外一个家庭工资(family wage)概念,是指外出工作者应该发给在家工作的妻子、儿女的钱——是工资,而不是生活费。
发“工资”,意味着主妇的劳动具有可视化价值;而“生活费”,则更像是丈夫的施舍,不仅默认主妇们的付出理所应当,而且还随时可以收回。
家庭主妇不是没有价值,只是价值没有被重视。
用“不产生价值”为名矮化、甚至污名化家庭妇女,才真正令人寒心。
很多人不建议当家庭主妇,初衷是希望女性不被回归家庭的口号绑架,鼓励每个人活出自我,而非借此限制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更不是贬损另一个辛苦的群体。
而不是以自由的名义搞对立,将把家庭妇女踩在脚下。
但如果意识到很多人成为家庭主妇并非享受,而是不得不承受的时候,那一切道理就变得很简单:
她们被迫成为了家庭的注脚,无奈地承受了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忽视,损失了工资失去财务自由的可能。
当孩子长大,照顾的压力逐渐减轻,她们又面临着旁人难以想象的慌张和彷徨:脱离职场多年,还会有雇主要我吗?如果回不去职场,那我还能做什么?
旁人很难理解她们的牺牲。
很多时候,家庭主妇们只能抱团倾述无奈,在旁观者眼中,她们被贴上了贪图安逸、甚至咎由自取的标签。
在为家庭做出巨大付出、多年没有酬劳的劳碌之后,不仅面临自我怀疑,还要承受社会舆论的滔天指责。
这样的她们,不应该成为舆论漩涡里的底层。
你大可以选择坚定地拒绝成为家庭主妇。女性追求独立、自强,更是值得称赞的行为。
但请不要把家庭主妇放在“女性独立自强”的对立面。
她们选择成为家庭主妇,其中可能包含了对家庭经济的考量、对老人孩子的关怀、对丈夫工作的支持……因为前途不明,这样的选择也很需要勇气。

如果无法帮助她们,有偿家务又是一个太远的概念,那么,请先试着理解她们。

作者丨 杜都督  喜旺    编辑 | 闫如意

关注凤凰WEEKLY
周周有奖↓↓↓
本期我们也会抽出28位读者
每人送6.66元红包


理解万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