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消品还是奢侈品?心理咨询从业者的路线之争!

拉康心理 Lacan心理 2020-01-27

拉康心理

在此前文章:《中国高端心理咨询市场布局》中,拉康心理提出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之间存在的两条路线之争。

 

一种路线认为,心理咨询是为大众服务的,所有人都应该享有,走的是群众路线。

 

另一种路线则认为,心理咨询并不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只有付得起咨询费的,或者说富人才可以享受,走的是精英路线。

 

不同路线从业者的种种实践,也不断引发我们的思考。

 

思考1:心理咨询是快消品?

 

国人心理健康需求的上升态势,吸引许多原本在其他行业耕耘多年的从业者纷纷入局。

 

这些新入局者也在不断努力将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心理咨询中来。

 

感兴趣的可以搜素下各个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创始人的履历,其公司运用的模式往往带有鲜明的前行业色彩。

 

这些由其他行业入局心理咨询市场的从业者往往表现出与心理学出身者截然不同的专业态度。

 

不断的发展新模式。

 

这种模式上的创新,也带来了与传统心理咨询模式完全不同的效果,使心理咨询行业在短期内获得了巨额的关注和流量。

 

这种对流量的追逐和热衷,显然具有群众路线的色彩。

 

通过SEM营销推广,从百度、淘宝等大户获取巨额流量,追求高转化率,让更多的人接受心理咨询。

 

然而,这种模式下的群众路线显然更为泛 化。

 

泛化到似乎是要将大众群体全部纳入其目标范围。

 

我们不禁怀疑。

 

他们是想把心理咨询做成大众群体的生活必需品?

 

甚至是快消品?!

 

心理咨询是快消品吗?

 

显然不是。

 

当一个人情绪低落了,心理咨询并不会是他唯一的选择。

 

吃、喝、玩、乐,是比心理咨询更便捷、更直接的自我愉乐方式。

 

但这类互联网平台似乎并不这样认为。

 

他们将心理咨询做成大众必需品甚至快消品的背后逻辑更像是:大众群体都需要被咨询,也即是大家都有心理问题。

 

就像精神科大夫眼中都是病人,都需要吃药一样。

 

“我觉得你是需要的,就是你需要的”,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大众。

 

这种自我中心式的思考方式,何尝不是一种自恋。

 

将心理咨询作为大众必需品,甚至快消品的做法,严重消弱了心理咨询的“治疗”属性。

 

把心理咨询置于与电台知心大姐、居委会大妈同等的位置。

 

这类互联网平台将心理咨询快消品化的努力,也与心理咨询师本身的专业性要求天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于一位有足够胜任力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而言,当其专业能力足以支撑其做高频长程咨询。

 

如IPA国际精神分析师每位病人每周3-4次的治疗频率。

 

在长达1-2年的周期内,其只需要维持5-10名的来访者就足够了。

 

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在吸引来访者上。

 

而这恰恰是者类的咨询平台不愿意看到的。

 

他们需要的是高转化率、高付费率,维持一个足够诱人的上升曲线,来获得资本的青睐。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不需要过于专业的咨询师。

 

咨询师越专业,反而会拉低他们的曲线。

 

这类平台更喜欢的,是那种短平快餐式的咨询方式。

 

能几次咨询就解决来访者问题的咨询师是最棒的。

 

至于是不是真正帮助来访者解决了病症,那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

 

由此,即造成了咨询师专业性发展与平台趋利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也导致了走快消品路线的咨询平台,只能将精力更多放在轻咨询领域。

 

才能吸引流量,才能提高转化率,才能维持优美的曲线,才能吸引投资。

 

很多初入行的咨询师,不知不觉间踏入平台设置的“陷阱”。

 

开始追求转化率与付费率,在“轻咨询”的漩涡中沉溺。

思考2:互联网+心理咨询是未来?

 

在互联网+万物的创业浪潮中,心理咨询行业的创业者们也无法免俗。

 

纷纷以互联网思维,解构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思考心理咨询问题。

 

传统心理咨询模式关注的脱落率问题,随即转变为他们看重的转化率与付费率。

 

当然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这种思维模式并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站在咨询师的角度。

 

就值得商榷。

 

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工作,咨询师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赚钱。

 

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互联网+心理咨询能否达到或者超越传统心理咨询模式对来访者的治疗作用,目前是值得怀疑的。

 

而咨询师与来访者通过网络的链接,也削弱了心理咨询师本身作为治疗工具的价值和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将看,互联网+心理咨询是一种全新的职业,它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与伦理规范,已超出了传统心理咨询的范畴。

 

在过去二十年,美国已发展了关于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准则,许多美国心理学组织也纷纷出台了与网络心理咨询相关的伦理规定。

 

美国心理学会(APA)于2003年将网络心理咨询的知情同意、保密限制、避免虚假或欺骗性的语句、媒体展示等方面的规定纳入新的伦理守则中。

 

美国咨询心理学会(ACA)也在2005年制定了与网络心理咨询相关的技术支持与伦理准则方面的规定。

 

在国内传统心理咨询职业伦理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互联网+心理咨询的飞速发展最终会导致何种局面,其实很难预料。

 

在保密性与资格许可问题上,互联网+心理咨询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这些隐患,严重损害着来访者的权益,阻碍着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解决。

而互联网+心理咨询对设置的破坏,同样让人十分担忧。

 

研究发现,网络心理咨询中更容易出现破坏咨询设置的情况,如打破时间限制、咨询收费混乱、咨询以外的接触等。

 

这种对于咨询设置的打破,本身即破坏了专业的咨询关系。

 

那些创新者或许没有意识到,咨询中的设置本身,即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甚至可以说,没有不存在设置的咨询。

 

设置一旦被打破,咨询也随即不存在。

 

从这个角度讲,互联网+心理咨询也在加速传统心理咨询模式的消亡。

 

我们甚至不难推测,在人工智能足够发达的未来,咨询师与来访者中间这种单纯通过网络的链接,是极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

 

尤其是轻咨询这类对从业者专业要求不高的咨询领域,更是会首当其冲。

 

这完全可以预见。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多动症、认知功能训练、老年痴呆症及精神与心理治疗领域已在国外开展多年的研究和运用。

 

国内相关领域已在起步阶段,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有相关学者在从事这方面的探索。

 

而美国研究人员多年前已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出一套虚拟咨询师系统,此系统可根据来访者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肢体动作及各项生理指标给予其相应的反馈,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思考3:心理咨询是奢侈品?

 

近期一篇文章:《你的奢侈品是爱马仕,我的奢侈品是咨询师》受到众多从业者的追捧。

 

这篇文章可看作是精英路线从业者的价值观表达。

 

文章从一位来访者的角度阐释了心理咨询的巨大意义和价值。

 

看似言辞恳切,但强行在来访者心中将心理咨询与奢侈品之间建立连接的行为。

 

与其说是在培养来访者的消费意识,不如说是在加重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厌恶和反感。

 

做心理咨询值得炫耀的吗?

 

有心理问题很高端吗?

 

一个专业的助人职业,称呼自己为奢侈品?

 

are you ok?

 

提醒各位,千万不要低估有钱人的智商。

 

多数同行一年的收入还不够人家买一个包包!

 

人家解决问题的渠道早已超出贫穷的我们的想象。

 

这种情况下想通过“物化”心理咨询的方式提升“富人”的消费需求。

 

只能说是自取其辱。

关于未来

 

将心理咨询快消品化的泛化的群众路线,会导致初入行的从业者过分局限于轻咨询的领域,削弱心理咨询的治疗属性。

 

互联网+心理咨询是对传统心理咨询模式的创新与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传统心理咨询模式的消解。

 

而在心理咨询群众基础尚不牢固的情况下贸然拔高自己强行走精英路线,风险系数过高。

 

此前的文章中已提到,在市场与资本的驱动下,看似相冲突的两条路线,已开始慢慢融合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并激发行业分层的形成。

 

掌握优质资源(咨询技术)的咨询师出于逐利的自发性会逐渐的向高端市场靠拢。

 

进入精英路线的领域。

 

并对部分走群众路线的从业者形成虹吸作用。

 

受限于自身掌握的资源和专业水平,一些咨询师只能维持在轻咨询的层面,做一些短平快的咨询服务。

 

囿于来访者问题的简单性和咨询次数的限制,此类轻咨询更像是电台知心大姐和居委会大妈的替代性角色,对咨询师的专业性要求并不高,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而言作用也十分有限。

 

在未来也是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专业咨询领域,应该是绝大多数从业者需要争取的生存空间。

 

在即将到来的行业分层过程中,每位从业者所处的层次,直接取决于自身的专业水平。

 

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也必然迎来新的变革与发展。

 

待未来到来,不管是群众路线还是精英路线,唯有提高自身的胜任力,才咨询师是立身之本,避免被淘汰出局。


往期文章:

更正:中国IPA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正式会员与候选分析师名单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的秘密

古墓派:IPA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入会标准

你具备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格特质吗?

拉康心理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号ID : Lacan-psy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