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教授6年跟踪调查46户上海家庭:女性凭什么能当家作主

理想岛 2021-07-29

本文已获得“一条”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id:yitiaotv)

2015年国家卫计委首次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中国家庭数量达4.3亿户,居世界之首,

家庭规模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这让很多人以为,

中国家庭核心就是一对夫妻加一个孩子,

成年子女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松散。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80、90后独生子女进入婚姻,

他们与各自父母的关系反而更近,

很多人给家庭成员排序,

排在最前面的往往不是配偶,

而是自己的父母。

并且由于女性更擅长处理亲密关系的问题,

小家庭往往和女方亲属走得更近,

女性生孩子后也更愿意和自己父母住在一起。

2006年,复旦大学的沈奕斐博士关注到这一现象,

她花了6年时间,严格按照学术方法抽样,

深入调研了46个上海白领家庭,

全部样本都是独生子女,

并于2013年出版专著《个体家庭iFamily》。


沈奕斐

很多读者反馈说,书里的故事,

和他们的亲身经历简直一模一样。

有一位朋友告诉沈奕斐:

我怀疑你一直在监视我的家庭,

书里一半的故事都是我家的!


今年6月,这本书再版,

更名为《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

我们采访了沈教授,

同时也发起了问卷调查,

精选了当代年轻人家庭的三个故事:
小夫妻家庭既不核心,
夫妻情感也没有想像的那么重要,
家庭越来越以女性为主。

 “我们家的重心,主要在女方这边” 

Audrey,35岁,上海,媒体人

我今年35了,结婚快十年。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我们家从我父母一代开始,就比较明显是女方做主。

到我和我老公的时候,也是这个模式。家里经济大权基本都由我决定,我拉信用卡我老公还。一般价值超过五千,我们会互相报备一下。

我们住的房子是公婆准备的,但婚后我和公婆基本上不太来往,逢年过节才见上一面。我和我父母关系很紧密,基本上每一两周就会和我爸妈见面吃饭。

算家庭成员的话,我会觉得我的家庭一共五口人,我和我老公,我们的孩子,我的父母。我身边的上海家庭,可能也是把女婿带进来的比较多。

我和老公结婚后一直丁克。对于这件事情,双方父母都有些意见,但是他们也干涉不了。我爸妈说得反而多一些,公婆那边说不上什么。


去年,我们改变想法,决定要孩子。生孩子之前,公公婆婆有提过帮忙带,但我婉言谢绝了。 

我小时候住的是黄浦的石库门老房子,后来搬到虹口,都是典型的上海里弄,从小就看过各种街坊、婆媳斗争什么的。我不愿意发生很多矛盾,不欢而散,反而干脆一点拒绝比较好。

生娃以后,我辞职做全职太太带娃,我妈来帮忙,就住在了我家,周末才回去。我爸也常过来。每周请钟点工来打扫家庭卫生。

现在,家里花钱的事基本都是我做主,我老公就负责赚钱。他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他觉得老婆的价值不仅仅是生儿育女,一个妻子能把家庭搞好,也需要很多文化素质方面的能力。

有的人觉得上海男人软弱,怕老婆,但是我觉得上海男人很聪明,他们很尊重女性,也很了解女性的价值。 


 “结婚以后,我猛悟 

 父母才是最值得我信赖的人” 

小A,29岁,北京,白领

我是90后,我和我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北京本地人,4年前结的婚,现在还没有小孩。

婚前我就跟老公讲好了,一定要自己住,不能跟老人住到一起。公公婆婆没有多余的住房,于是我们先在自己租来的房子里过渡。公公婆婆承诺我们说,他们马上退休,退休之后回河北老家养老,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就可以腾给我们。

过了两年,他们确实退休了,可是没想到的是,他们又改变主意,不想搬回河北老家了。我很着急,租的房子只签了两年,马上要到期。我婆婆暗示说,要不就和他们一起住,他们可以照顾我们,也可以省点房租。


但是我实在无法接受和公婆同住,就干脆自己约了公婆面谈。结果不欢而散,公婆不愿意搬家,我觉得婚前说好的事不能随意改。
纠结了半天,我决定不依靠公婆了,自己想办法解决。我爸妈很早之前给我在东三环买了个小房子,一直在出租,我决定收回来,住到那个房子里去。
小是小了点儿,但是我自己的房子,住起来有一种扬眉吐气、腰杆子很直的感觉。


住进去之前房子要重新装修,预算十几万,大部分是我的积蓄。我爸妈心疼我,说他们出钱来装修,卡上还有30万,可以给我20万。我坚决拒绝了。

以前我觉得,我跟老公之间的关系好像更紧密,婚后跟爸妈的联系也少。经过这件事后,我一下子发觉,父母才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最值得信赖的人。

算上谈恋爱,我和我老公在一起5年。前三年过年吃年夜饭都去了他们家,最近这两年我都是回自己父母家。他愿意陪我就陪,他回他父母家,我也不干涉。

你现在要是问我,谁是我最重要的家庭成员,我爸妈、我老公排序,当然是我爸妈排在最前面。


 “南方人当北方媳妇十年,我感到后悔” 
小林,33岁,广州,国企文员
我大学毕业就结了婚,现在已经结婚十年了。老公是大学同学,他是西北人,我是湖北人。
我从小是乖乖女,比较听爸妈的话。当初跟我老公结婚,主要是我父母觉得他人不错。他是军人,感觉可靠踏实。婚前我都没有去过他们家,不太了解他的家庭。
婚后我们有两个小孩,一个8岁,一个2岁。公公婆婆住在我们家帮我们带小孩。我父母没退休,身体也不太好,而且按照北方人的习惯,女方父母即便很想来,也不太方便。


我老公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大部分时间不在家。家里就剩我和公婆相处。住在一起之后才发现,公婆男尊女卑的倾向很严重。

比如我公公看电视,有时他自己不看了就直接关掉,也不问问我婆婆还看不看,就自作主张,非常大男子主义。 

有时他叫我婆婆做什么事,即使她不愿意,也就顺从了,这么多年了只看到她反抗过两次。

我虽然平常处处忍让,但是到了某一个临界点我也就爆发了。比如每次我们出去吃饭,都是我喂完宝宝后再去吃饭,结果发现他们居然都没有人为我留饭,我真的非常生气。他们好像觉得女人就应该做这些事,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我跟我老公诉苦,结果他也和他父母站到统一战线上指责我,觉得是我不好,小题大做。

他在婚姻中有点沿袭他父母的风格,大男子主义,说话很强硬。那几年我们吵了很多架,很多事情,我很委屈,明明应该我说了算的事,却做不了主。

比如我想让我父母来广州住。我家条件比较好,当初在我们结婚的小区附近还买了一套房。但是我老公可能从小家庭条件比较普通,比较看重金钱,就执意把这套房子租出去赚租金。

我是独生子女,我老公不是。当时我父母觉得他不是独生子女,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可能就没有那么紧密,应该会更看重我们小家。到后来,我父母也后悔了,觉得当初结婚有点草率,应该多了解一下他的家庭情况再定。

不过,吵到后来,我也想开了,总是计较,生活就过不下去。

近几年我老公也慢慢有改善了,我说的话也会听一听。现在,我们家谁拥有话语权,需要博弈和斗争吧。用各种方法,举证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对方,谁分析得透彻就听谁的。

有时会感慨自己23岁时的世界观、家庭观都不太成熟,当时结婚时也没有仔细的考虑。如果能再选择,我也许会选择不婚主义。


自述   沈奕斐

我很早就对中国的家庭模式感兴趣。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复旦大学开一门“家庭社会学”的课。当时我们的理论受西方影响,认为随着工业化和个人主义的兴起,中国人已经实现“核心家庭”,就是一对夫妻加一个孩子,家庭规模越来越小,成年子女跟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松散。 

可是我自己是新上海人,第一代独生子女。结婚之后,父母就来和我生活在一起,生了孩子以后,父母也是和我住在一起,帮助我带孩子。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也都是这样的例子。 

我们的家庭,子女和父母的代际关系好像并没有越来越松散,反而越来越紧密。我就很好奇:我自己和我朋友这样的家庭,到底是主流还是特例?


2006年,我把“父母住我家”作为我的博士论文主题。此后五年,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其他城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只要和其他的家庭一起吃饭,我就会问这样的问题:你们家怎么住?父母有没有离开自己的居住地来和你们住在一起?一日三餐在哪吃?哪些人算是你的“家里人”?

我设计了一个“个案金字塔阵”来进行抽样调查,被纳入这个金字塔的个案都必须满足以下特征:年龄40岁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在上海定居(拥有上海户口),父母离开了自己的家,和年轻夫妇住到一起。

从陌生人开始,我用“滚雪球”的办法,用问卷挑选、锁定了46户符合要求的家庭,进行深度跟踪调研。每一次访谈,我都要做访后分析,然后带着新问题回访,甚至参与到受访者的某些生活场景中去,比如一起吃饭、旅游、购物等。

6年来,46个家庭的访谈记录,整理出来有一百多万字。


传统上认为,现代社会的家庭,以夫妻两个人的关系为核心,情感是婚姻的基础,配偶的重要性位于父母之前等等。但是我在研究中,发现了很多“反面”的例子:小夫妻家庭既不核心,夫妻情感也没有想象的重要,甚至连平等都很难衡量,而代际之间的紧密关系更是非常普遍。
2011年10月,我和丈夫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酒席过半,大厅灯光突然变暗,司仪邀请大家重新关注红地毯。随着音乐,大厅的门再次打开,换了服装的新娘挽着自己的父母缓缓走出来,而身后是挽着自己父母的新郎。
六个人在灯光的追逐中走上红地毯,走上大厅前方的舞台。随后,新郎新娘站在舞台中间,他们的父母站在两边,在司仪的主持下,完成了子女向各自父母献花、父母发表感言的步骤。
当两束大光照向舞台时,我突然在台上清晰地看到了个体家庭的心形模型:一束光照着新娘和她的父母,另一束光照着新郎和他的父母,两束圆形的光在中间重合,正好形成了一个心形。
在这样的心形家庭里面,女系和男系处于同等地位,父母的位置被突出,并且深入地介入小家庭。子女与自己父母的关系更近,与对方父母很少互动。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婚姻,这样一种心形的个体家庭模式越来越成为主流。


我写完书之后,其实就投入了别的研究领域。五年之后我发现,随着90后、00后的成长,“自我”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普及。个体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初书里担心的问题,很多都变成了现实。
于是,这本书获得了再版,并且更改了书名,直接地点出了问题所在:谁在你家?你家谁说了算?

关注这个议题,对我们了解、解释中国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的重心越来越以女性为主 

中国女性过去是从夫居的,婚后进入以男方为主的家庭,照顾父母上,也以公婆为主,自己的父母能照顾就照顾,不能照顾也就算了。

但在今天的家庭中,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女性越来越只认同自己的“小家”,或者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成员,所谓“子宫家庭”。而不是像老一辈那样,将对方的父母也当做我的父母,对方的兄弟姐妹也当做自己的家人。

调研中,几乎所有的女性被问到“家里人都有谁”时,都没有把男方父母包括在内。


不仅对方父母跟自己父母不是同等地位,甚至就连自己的丈夫,都不是最重要的家庭成员。

我们70后可能还会觉得,跟父母相比,自己的丈夫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80后、90后女生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当然比老公更重要。

过去孩子总归是跟男方姓,但是现在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在江浙沪就出现了“两头挂”的办法,婚礼当天早上用娶媳妇的模式做一遍,下午用入赘的方式再做一遍。生两个孩子,分别跟父母姓。

夫妻二人的小家庭,往往跟女方亲属往来更密切。这也许和女性在处理亲密关系上的优势有关。我在访谈中发现,大家都比较认可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处理亲密关系方面的问题,而男性常常无法胜任这一任务。

当情感而非血缘变成亲属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后,由于女性更擅长处理情感,小家庭和女方自己的亲属走得更近就毫不奇怪了。


 年轻夫妻的家庭得以维系,

 很大的原因是父母的牺牲 
很多80后、90后夫妻,即便一开始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一旦生了孩子,很多时候都和父母住在了一起。
90%以上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第三代是有照顾的,每周至少照顾一次。70%的家庭,是每天都在照顾。
如果父母收入比较高或者吃穿不愁,那么父母补贴已婚子女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我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父母愿意全心全意地帮助已婚子女,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父母嘛,总是疼爱孩子,总是愿意用自己的所有来帮助孩子,这是天性。
但是,在美国和美国的年轻父母聊天的时候,他们都羡慕我有一个愿意跟着我(其实是跟着第三代)的母亲,并且总问我或者问我母亲为什么愿意。我母亲总是回答:不帮他们怎么办啊?他们那么忙……
访谈中,有的老人很现实地把带第三代和养老问题紧密地连接起来,他们通过现在的贡献来“交换”未来子女的养老支持。

但是更多的父母是一种“牺牲”精神。有一位母亲告诉我:

我现在帮他们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安心地工作,要是老人不帮他们,他们上班那么累,回来后还要做家务,肯定要吵架的。实际上,我帮,主要是帮女儿,因为家务活主要是女儿做的嘛,所以,实际上是帮女儿。

很多老人为了照顾子女一直分居两地,他们的性是如何处理的呢?访谈中很难得到正面答复。我意识到,对于父母来说,分开本身就是一种为子女的牺牲,其中当然包括性的牺牲。

他们把牺牲看做是很正常的,常常很具有阿Q精神地告诉我,别人家的孩子更加糟糕。尽管他们被“剥削”得厉害,但还是依然保持心态的平衡,觉得自己过得很不错。

这些父母让我想起了集体主义精神。虽然独生子女处于个体化的进程中,但是我们的父母成长于集体主义时期,他们愿意付出,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来为子女而过。


 年轻人不再存“私房钱” 

过去,私房钱被看做是女性的个人财产。传统社会,分家的时候,私房钱会成为小家独立的基础。但是,年轻一代几乎没有“私房钱”这个概念。

我唯一一次听到“私房钱”被提起,是一个妻子谈到丈夫偷偷拿钱贴补给自己的父母,“我装作不知道,他有私房钱”。

无论是这个妻子,还是其他人,一开始和我说起他们家的经济时,都说,夫妻双方是不分的,放在一起用的,你承担按揭,那我就负责家庭开销。但是一谈到对自己父母或配偶父母的经济来往方面,我的钱、你的钱,分隔就出来了。

也就是说,一旦涉及原生家庭时,个体的定位就从现在的小家庭里跳出来了,开始强调各自的独立性。

对80后、90后来说,他们比以前任何一代人更清楚地认识到金钱的重要性,即使结了婚,“你的还是你的,我的还是我的”,感情好一点的话,就是“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但是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之间,没有财产分配的概念,也没有和父母分家的概念。

甚至一旦发生矛盾,他们很容易马上紧密团结在自己的父母身边。他们的个体和父母变成了一个紧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只有这个共同体才是和其他独立开来的单位。


 “孝道”的衰弱? 

如今,对年轻一代来说,你的亲属是你的事情,你来负责,和我无关是很多人的共识。

2007年4月,网络上出现一封媳妇写给婆婆的信,很短时间内被各个媒体转载,引起非常热闹的讨论,这位媳妇也被称为“最牛媳妇”。

这封信里,媳妇跟婆婆讲了四层意思:1、我的成长与你无关,我今天的一切得益于我的父母。2、我经济独立,不依靠丈夫也不依靠你。3、你儿子应该孝顺你,而我应该孝顺我的父母。4、进一步阐述媳妇和婆婆的关系应该是个体之间平等和尊重的关系。

这位媳妇说的话,在我对年轻一代访谈时,频频听到,非常熟悉,几乎可以代表年轻一代的心声。以前我们还经常听到“媳妇熬成婆”这句话,但现在你可以看到,媳妇和婆婆之间的关系完全反转。

过去三十年里,父母的权威下降得非常迅速。不过,在独生子女和自己的父母之间,那种威严的尊敬关系被平等的亲密关系取代,大部分的年轻一代都认为自己对父母是非常“孝顺”,父母也总是表扬自己的孩子“孝顺”。

然而,配偶父母常常是一个不熟悉的亲人。在这种情况下,孝顺就只剩下经济上的支持了,甚至,连这部分连接可能都很微弱。

有一个案例中的媳妇,一直和婆婆之间有矛盾,直到婆婆帮她带孩子,为她的小家奉献了二三十年,她最终感到,“我们是一家人”。 

今天的婆婆们,可能需要走过去媳妇走过的路,才能赢得媳妇的认可,才能真正“老有所依”。

“孝顺”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种人人都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而是成为了一种选择。孝顺的内涵也变化了,很多时候,孝顺在精神层面的要求被完全忽视了,而是简化为“赡养老人”。


 不做家务的男人:
 女性的家庭地位真的上升了吗?

中国男性的家务参与率世界倒数第四,仅好于日本、韩国、印度。

年轻男性无论是和自己的父母还是和女方父母住在一起,家务分工没什么区别,基本上都是什么都不做。

他们可能思想上没有男性不能做家务的观念,常常对女方提出,我可以不做家务,你也可以不做家务。

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家务男方不做,女方也不做,都是老人或者保姆做了,还有一部分家务交给智能化家电来解决。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女性每天做家务的时间是126分钟,男性仅为45分钟。

家庭中无偿的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和老人承担

中国年轻女性在家庭里的地位好像有所上升,但是,观察她们的上一辈,年老女性的地位不仅没有上升,还下降了。

家务基本上是女性老人做得多。她们以前干了家务活,至少在家里还有发言权,然而今天,她们需要“多做事,少说话”,做一样的家务事,却失去了发言权。

以前的婆婆以丈夫和儿子的喜好为自己的喜好,而今天的婆婆买菜的时候要考虑媳妇的口味。 

如果我们把两代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来看的话,就能发现,年轻女性在家庭内获得地位的上升,事实上是以年老女性的权利丧失为基础的。

等于是老人的权利让渡给了女性,而不是女性从男性那里获得了权利,两性之间,权利地位关系其实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这个观点我发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全球社会科学领域最权威的检索工具)上,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也被很多老外引用。 

2018年,一个学者在一本非常权威的社会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发现已婚已育的女性和未婚未育的女性相比,工资平均要少15.8%。

也就是说,同样条件的一个女性,你会发现育儿在发展上是受制约的,学术上这个词汇叫做“母职惩罚”。

如果女性和男方父母住在一起,惩罚是28%,如果和自己父母住在一起,惩罚是0%,等于女方父母用自己的付出,抵消了“母职惩罚”。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女性生孩子以后都更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


 何时才能实现“两扇门,一碗汤”?

“两扇门,一碗汤”是上海人的一种说法,就是希望和父母之间是两个独立的门户,但是距离又很近,一碗汤从这个地方拿到另外一个地方,还是暖和的,这样子可以互相照顾。

无论是访谈还是问卷,几乎90%的人都表示希望父母能离自己近一些,不住在一起,但能互相照应。

“两扇门,一碗汤”模式听上去很新鲜,但其实这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理想。传统中国的房屋设计被称为合院住宅,在北方是四合院,在南方是纵深庭院。

也就是说,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院落,父母和已婚子女一般都住在一个院落中。成年已婚的兄弟和父母虽然分了家,但是住得很近,常常共享一个院子,互相帮忙带娃,在照顾孩子方面其实是不分家的。 


今天,我们的核心家庭和西方的很不同。按照西方人的定义,更狭义的核心家庭是指“一个挣钱的老公+一个全职的太太+孩子”,妈妈都是不工作的。全职主妇的家庭比例,在美国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几,在中产阶级里面,要占到60%以上。 
但在中国不是的,我们都是双职工,我们都有工作。那么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势必要依赖老人。
在这种情况下,“两扇门,一碗汤”不仅是年轻夫妇的理想模式,也是老年人的理想模式,尤其是在第三代大一点,不需要时时刻刻有人在身边的时候。
但现实情况是,“两扇门,一碗汤”太难实现了。这意味着在市中心同一地段要买两套房子,除非经济实力非常强劲的,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书中的40多个个案,大概只有10%能做到。
而且独生子女两边都有父母,两边都要就近的话,可能性就更小了。大部分时候,人们只能选择某一方的家庭来靠近。 
不过,一线城市之外,二三线城市,房价没有那么高,他们实现“两扇门,一碗汤”就比较容易一些,这样的家庭比例也高一些。


 在克服家庭问题的道路上,你不孤独 

这项研究对我自己的人生影响是特别大的。2017年,我们家被评为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不能不说这本书为我们家庭的和谐做了贡献。

现在我遇到任何的家庭问题,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因为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挑战。 

当然你也会说,那我为什么还要进到家庭里面去?可是这就是成长。你为什么要工作?工作里,你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你也会去克服它。

所有的成长都是这样的,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理想岛近期热文Top 8】Top 8 most popular articles
▲▲▲


“68%的中国女性对X生活不满意”,今天我们正经聊聊这件羞羞事

我们为什么爱咖啡馆?

“我养你啊!”上海法官劝你:醒醒吧!

豆瓣评分9.4!央视这部大尺度纪录片,我以为是BBC拍的


为什么女研究生越来越多了?

“女人美了才完整” | 这家上市公司的广告恶心到我了

导师发了条朋友圈,问:你们是不是都把我屏蔽了?

蒋方舟:“我人生目标是稳居二线”“求战者安,求安者亡”



单身硕博看过来!

如果还没加入理想岛研究生交友群,

请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速速进群。

北大女硕士、87年、身高167,想找一个77至89年的男青年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关注公众号理想岛(ID:lixiangdao002),提升认知维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